柳永《蝶恋花》阅读答案
柳永 《蝶恋花》

1.找好自己的位置 2.坚持自我 ……..
果或情感
3.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 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渝的主人公形象; 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以及相思之苦。
课外拓展
治学三境界
——高瞻远瞩,了解概况
——孜孜以求,废寝忘食
——反复追求,一朝顿悟
作文素材积累: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 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 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 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 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组 石凯文 高二(3)班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 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 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词牌”,词别名 叫做“____ 诗余 长短句 “_____”“_____”等。 豪放派 婉约派 按风格分为____ _____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今福 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_________________
直抒胸臆 “相去日已远, 心理描写 衣带日已缓”
小结:
上片 意象 图景
危楼 细风 草色 残照
一幅凄 美,感 伤的黄 昏春望 图
下片 情感
“强乐” 满怀离愁,却 甘愿为伊人日 “不悔” 渐消瘦和憔悴 “消得” 的心情
表现 手法:
借
景
抒 情
问题探究: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 的主人公形象?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 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 里?
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 样的主人公形象?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思路: 1.翻译 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2.表现手法 说说它好在哪里? 3.人物形象表达效 参考答案: 1.衣带逐渐宽松,人也显得憔悴。为了她, 即使身体消瘦下去,也不后悔。 2.本句画龙点睛,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 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
蝶恋花柳永答案范文

蝶恋花柳永答案范文《蝶恋花》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下面提供了柳永《蝶恋花》的阅读答案,欢迎欣赏!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北宋)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答案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8、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答案:6.(2分)烟光残照7.(2分)B8、(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
译文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
“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

《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的阅读答案及简析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开头一句是写景,特别是对“青杏”的描写,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冲淡了先前因为“残红”而生的伤感之情。
B.词上阕描写了一组初春景象,虽有些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词人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也是词人此时心境的写照。
C.词中“墙里”、“墙外”分别重复,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D.词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心生惆怅。
作者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的心绪。
E.综观全词,词人表达了一种欲奋发有为而不得的伤感之情,这也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
2.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
(6分)参考答案1.B、E.(B给2分、E给3分,多选给0分)解析:B项“初春景象”错误,应是暮春景象,E项“意境鲜明,语言明白晓畅”分析错误,应是意境朦胧,语言含蓄婉转。
2.“褪”字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
(2分)点明时间在暮春(2分),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2分)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古代诗歌《江城子密州出猎》柳永《蝶恋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一上开学考)

10.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新高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5~16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词“狂”字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甲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C.乙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D.两首词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甲词是“狂”,乙词是“愁”。
16.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这两首词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
请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两首词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对那些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物,我们可以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
(2)《行路难》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化用了“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喻,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因此选项“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说法错误。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篇一」窗外绿阴添几许。
剩有朱樱,尚系残红住。
老尽莺雏无一语。
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
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
自是思量渠不与。
人间总被思量误。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幕怎样的景象?(3分)(2)词的下阕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感慨?试作分析。
(3分)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幕(暮春)初夏即景:窗外绿荫浓郁,只剩樱桃那一点点残红,尚留春意;而一只长大的黄莺不声不响地将它衔去吃了。
(2)词的下阕词人想象画梁双燕呢喃,仿佛在“惜人迟暮”,流露出韶华易逝的迟暮之感;而又想到燕子是不会做此思量的,于是感慨人常陷入思量太多的`痛苦(因思考而生的痛苦)。
注释:①朱樱,深红色的樱桃。
古代视为珍果。
左思《蜀都赋》:“朱樱春熟。
”②双燕乳,双燕在哺育幼燕。
③渠,它。
指燕子。
赏析夏承焘、张璋《金元明清词选》论云:“此词写春感与离情。
暮春天气,绿肥红瘦,正是恼人季节。
加上‘所思在远道’,更难乎为情。
”全词关键在“迟暮”一语,如义山所云“刻意伤春复伤别”,借惜春以寄慨。
1907年春作于海宁。
伤春迟暮之感。
虽比不得周邦彦《满庭芳》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写的清丽要眇,然亦是词人心中“第一义”。
整阙词满怀《离骚》之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本词中亦有此慨。
“人间总被思量误”又是在思量什么呢?也许真意只有静安先生知。
词的大意:当日的雏莺已经长成,它悄悄地飞来,衔了颗樱桃又飞去了。
看那窗外的绿树,又添了多少浓阴,只剩下红艳艳的樱桃,似乎要把残春留住。
独自坐着,静看那画梁上双燕在乳雏。
燕语呢喃,像在惋惜我已年华迟暮。
我自个儿在想念着他,燕子自然是不懂得的。
唉,人间总被相思所误。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篇二」《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是作者从青州赴莱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乐县(今属山东)驿馆时怀念其家乡姊妹而作的。
蝶恋花柳永参考答案

蝶恋花柳永参考答案蝶恋花,是一首柳永的词,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而被广为传诵。
蝶恋花的意象,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柳永是宋代文人,他的作品以婉约清新而著称。
蝶恋花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以蝶恋花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郎,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姑娘的容颜和举止,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深深眷恋之情。
蝶恋花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柳永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词中的主人公形容自己像蝴蝶一样,纷纷扰扰地围绕在姑娘身边,表达了他对姑娘的痴迷和无法自拔。
他用“蝶恋花”的比喻,将自己的心情与蝴蝶对花的倾慕相比,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深深爱意。
蝶恋花的意象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柳永通过蝶恋花的形象,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蝴蝶在花间飞舞,美丽而短暂,就像人生中的美好时刻一样,转瞬即逝。
柳永在词中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追求。
蝶恋花也是对女性美的赞美。
柳永将姑娘比作花朵,形容她的容貌和举止如同花儿一样娇艳动人。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姑娘的美丽,将她与花儿相比,赋予了她更多的生命力和魅力。
蝶恋花的词句婉约而柔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正是柳永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蝶恋花是柳永的代表作,它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而被广为传诵。
这首词通过蝶恋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女性美的赞美。
蝶恋花的词句婉约而柔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
它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对美的赞美。
蝶恋花的意象将爱情、人生和美好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蝶恋花》(柳永)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理解性默写1.《蝶恋花》中,全词只有一句是叙事的句子是:。
2.《蝶恋花》中,“,”写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3.《蝶恋花》中,写词人想借酒浇愁却强颜欢笑的句子是:,,。
4.《蝶恋花》中,“,”写出了对心上人坚定执着的追求。
5.《蝶恋花》中,与“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6.《蝶恋花》一词中,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孤单凄凉之感的句子是:,。
7.《蝶恋花》中,表达了主人公对思念之人的情真意坚的句子是:,。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介绍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两句作为第二种境界,意思是:乐于读书,愿意为读书沉迷。
9.《蝶恋花》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10.《蝶恋花》中,“”一句描绘了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景图,表现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默写答案1.《蝶恋花》中,全词只有一句是叙事的句子是:伫倚危楼风细细。
2.《蝶恋花》中,“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写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销魂的“春愁”油然而生。
3.《蝶恋花》中,写词人想借酒浇愁却强颜欢笑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4.《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出了对心上人坚定执着的追求。
5.《蝶恋花》中,与“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句所表达的意6.《蝶恋花》一词中,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孤单凄凉之感的句子是: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7.《蝶恋花》中,表达了主人公对思念之人的情真意坚的句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介绍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作为第二种境界,意思是:乐于读书,愿意为读书沉迷。
9.《蝶恋花》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10.《蝶恋花》中,“草色烟光残照里”一句描绘了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景图,表现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蝶恋花》含答案(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①辛弃疾洗尽机心随法喜②。
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
谁与先生宽发齿③?醉时惟有歌而已。
岁月何须溪上记。
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
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注]①词写于淳熙九年冬,当时作者被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中,闲居度日。
②法喜,佛语法喜,谓见法生欢喜。
③宽发齿,宽延齿落发白之期,亦即延年益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机心”指机谋之心。
首句言洗尽机谋之心,人就能随佛法向善,诸事欢喜。
B.二、三句承接首句,说秋思如春意一般,亦为赏心悦目之事,可助樽前之乐。
C.“谁与……”二句词人以反问的方式表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自己发白齿落的忧虑。
D.下片“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两句,词人以陶渊明自比,以陶渊明为榜样。
2.本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自己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沉醉于那微风不动的优美田园风光中,安心过平静的生活。
②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写词人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表达其洗尽机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以反问的方式”错,这里是设问。
“谁与”二句写醉歌可以延年益寿。
词人以设问的方式,说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发白齿落的忧患。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卧”二句写躺在石龙上酣睡,别人叫都叫不醒。
周围一点风都没有,似乎老天也喝醉了。
这谁也不能叫醒的石龙不正是诗人的化身?他被罢职归家之后高卧枕石,不再起出仕之念,其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恰似陶渊明来归隐。
他以陶渊明为榜样,以淡泊高雅的情怀,对待落职闲居。
其志在高山流水之心事,言其落职之后,将高卧不起,波澜不惊,安心地过寂寞的生活。
“微风不动天如醉”七字,写的虽是山中寂静如醉如寐一般的景色,却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洗尽机心”,淡薄名利,自甘寂寞的高尚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蝶恋花》阅读答案
蝶恋花①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这是一首怀人词。
①危楼:高楼。
②拟把:打算将。
③强(qiǎng):勉强。
④消得:值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危:凭:拟:伊:
(2)作者在诗歌中力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性与流动感。
请举例说说这种现象。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过程以及成功的喜悦。
他是借用这首词中的哪个诗句来形容艰难过程的?
参考答案:
(1)高倚靠着准备,思量它(她)
(2)春愁是无形的,但是作者却说它黯黯生天际。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
阅读练习二: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由此可见上阕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2.后来王国维谈及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时,又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示什么?
答案:
1.表现了词人甘愿为思念伊人日渐消瘦憔悴的一片痴情。
由此可见,上阕春愁是指对伊人的思念。
2.做学问,成就事业应具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
(意对即可)
3.这首词主要围绕一个愁字展开。
(2分)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 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
远眺。
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
C. 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
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
李弥逊《蝶恋花·福州横山阁》阅读答案及赏析蝶恋花·别范南伯【翻译】
我伫立高楼迎看细细春风,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毫无兴味。
我渐渐消瘦衣带宽松也不后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
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
本篇亦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词人写春夜怀人,描绘了一幅迷蒙凄楚的黄昏高楼望远图,景中含情,表现了怀念的深情。
上片写登楼远望所引起的无尽愁思,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气氛。
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人登高望远,离别愁恨油然而生。
伫倚二字足见主人公凭栏之久、怀想之深。
然极目远望,看到的却是黯然销魂的春愁,词人不说春愁由心而发,却说生之于天际,一方面是为了将无形变成有形,以具象说明抽象,增加了词的画面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愁怨是景物所触发。
草色烟光即是词人极目天涯的所见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一声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又有谁能知
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这是对独自倚栏、希望成空的慨叹,也是不见心上人、难诉情怀的凄凉感喟。
下片直抒胸臆,抒写了为心上人死而无悔的坚贞执著的心怀。
词人为了排遣内心深沉的离愁之情,决意借酒浇愁,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而且还要对酒当歌放声高歌抒发自己的愁怀,但强颜欢笑,却是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末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道破:春愁缘起相思,如此一波三折,激情回荡,颇具感染力。
结尾二句是柳词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曾得到王国维的高度评价。
王用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第二境界,即献身精神,并说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
全词抒情写景,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荡气回肠,颇具柳词的抒情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