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共财产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爱护公共财物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爱护公共财物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爱护公共财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共财物的概念,认识到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财物的定义:公共财物是指供公众共同使用或享有的财物,如公园、学校设施、公共交通工具等。

2. 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公共财物是社会共同财产,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爱护公共财物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个人品质的提高。

3. 爱护公共财物的具体做法:遵守公共财物使用规定,不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发现公共财物损坏,要及时报告或主动修复;提倡节约使用公共财物,避免浪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财物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爱护公共财物的关注。

2. 新课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公共财物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爱护公共财物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爱护公共财物的正面案例,让学生学会借鉴和模仿;呈现一些不爱护公共财物的负面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爱护公共财物的理念,并提出具体措施。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爱护公共财物的实践活动,如清理公共场地、修复损坏的公共设施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公共财物概念和爱护公共财物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爱护公共财物措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和行动。

五、教学拓展:1. 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来校讲解爱护公共财物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公共财物管理设施,如公园、图书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爱护公共财物的实践。

3. 开展“爱护公共财物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爱护公共财物的理念。

爱护公物主题班会方案

爱护公物主题班会方案

爱护公物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公物是公共财产,包括学校的各种设施、设备,班级的桌椅、黑板、门窗等,它们的完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珍惜和爱护公共设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爱护公物的行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能够提升我们的个人素质和社会形象。

3.增进班级凝聚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通过集体参与活动,同学们可以更加团结互助,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这将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使大家更加珍惜班级荣誉,为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二、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X点三、活动地点XXXX教室四、活动对象全班学生及班主任五、活动内容及流程1.开场白(3分钟)班主任致辞,欢迎同学们参加本次主题班会,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强调公物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公共设施。

2.短片展示(5分钟)通过播放短片的形式,展示校园内各种公物被损坏的现象,以及给其他同学带来的不便。

短片内容可以包括教室的黑板、桌椅、门窗等设施被破坏的情况,以及因此给其他同学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同学们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3.知识问答环节(10分钟)设计关于爱护公物的知识问答游戏,通过抢答形式进行。

问题可以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设施、如何避免损坏公物等方面。

通过抢答形式进行,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爱护公物的相关知识。

4.故事分享环节(8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关于爱护公物的故事,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享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情感共鸣。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同学们养成珍惜公共资源的习惯。

5.互动环节(10分钟)设计爱护公物的实际行动任务,如:为班级图书角制作书签等。

爱护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

爱护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

爱护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
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是指教学中共同使用的教具、图书、电子设备等物品,其
使用和保管需要所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因此,爱护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提醒,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前
在事先的准备中,教师应该认真检查所使用的教案公共财物的数量和状况,确
保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并且能正常使用。

如果发现有任何缺陷或故障,应该及时联系维修人员修理或更换。

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财物。

1.使用前检查:学生在使用公共财物前需要仔细观察并检查目前状态和
使用方式,确保会正确使用。

2.使用时细心:学生在使用公共财物时应该细心操作,如需保养和维护
时还需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免损坏财物影响教学。

3.保持干净:学生在使用公共财物时应该注意保持干净,不要在财物上
留下任何污渍和痕迹,以便下一次使用。

教学后
在教学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清理公共财物,切实保养好幼儿园教案公共
财物。

以下是一些具体操作。

1.整理归位:所有好的公共财物需要被归位,根据不同的财物放置在规
定的位置。

2.极限洁净:所有公共财物需要清洗干净,像黑板,椅子和桌子等需要
擦亮,确保杂物不会堆在上面。

3.维修保养:所有公共财物需要维护保养,不论是修补或是添加油润滑,
都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其长期的使用。

以上是幼儿园教案公共财物的使用和保养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提醒可以增强学
生和教师的责任意识,共同保养好教案公共财物,确保师生教学的顺利开展。

爱护公共财物主题班会教案

爱护公共财物主题班会教案

爱护公共财物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爱护公共财物班会形式:讲解+互动班会时长:30-40分钟一、班会开场(5分钟)1. 引入班会话题: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关于爱护公共财物的。

我们生活的学校和社区有许多公共设施和财物,你们知道如何正确、爱护这些公共财物吗?2. 引导同学们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爱护这些公共财物会有什么后果?二、知识普及(10分钟)1. 讲解公共财物的定义和作用:公共财物是指属于公共利益范围内的物品和设施,包括学校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也包括社区的公园、道路、公共交通工具等。

这些公共财物是为我们提供便利、保护和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解释爱护公共财物的意义:爱护公共财物可以使公共财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公共财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公共财物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为他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原则和方法(10分钟)1. 引导同学们讨论公共财物的使用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财物?- 如何保护公共财物?- 如何维护公共财物?2. 引导同学们总结出以下几个爱护公共财物的原则和方法:- 爱护:使用公共财物时要爱惜它们,不乱摔、乱踩、乱涂乱画等。

- 公平:不要占用公共财物的过多资源,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公共财物的使用权益。

- 文明:使用公共财物要礼貌、文明,不要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等。

- 维护:发现公共财物存在问题时要及时报修或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 参与:积极参与保护公共财物的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四、案例分享(5分钟)1. 准备一些与公共财物相关的案例,例如:公共自行车被破坏、学校图书馆书籍遗失、公园的花坛被踩踏等。

2. 随机选择一位同学分享一则案例,其他同学根据已学知识进行评论和分析。

每个案例介绍后,都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解决和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

五、制定行动计划(5分钟)1. 引导同学们思考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公共财物的原则和方法。

2. 鼓励同学们制定一个个人行动计划,将爱护公共财物的原则和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在班会结束后进行签名承诺。

爱护公务幼儿园教案

爱护公务幼儿园教案

爱护公务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事务的基本定义和含义,了解公共事务对生活的影响;2.学习如何维护公共事务,如何保护公共设施;3.学习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4.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孩子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定义和意义:简单介绍公共事务的含义和作用;2.维护公共事务:讨论公共设施如何被使用和保养,如何保护和维护公共设施;3.社会公德:引导孩子学习社会公德,例如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4.团队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分组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公共事务的基本含义和作用;2.讨论公共设施的使用和维护,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并发表自己的看法;3.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使用公共设施;4.带领孩子们到学校周围进行实地观察,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公共设施遭受损坏的问题。

第二课时1.学习社会公德,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场所的秩序和规矩;2.通过游戏和小练习锻炼孩子们的秩序意识;3.引导孩子们主动维护公共设施,例如帮助清理垃圾、注意卫生等。

第三课时1.组织孩子们进入小组合作模式;2.分配任务,要求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3.引导孩子们合作,并在任务完成后对合作过程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1.每堂课后进行问答评价,并促进孩子提出疑问和看法;2.对孩子们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进行评估,并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和帮助;3.对课程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并发放相应的奖励(如奖状、奖品等)。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公共事务的含义和作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维护公共事务和保护公共设施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爱护公物》精品教案

《爱护公物》精品教案

《爱护公物》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爱护公物,不损坏公共财物。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学会爱护公物。

2.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爱护公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被损坏的公共财物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被损坏的公共财物,你有什么感受?
2.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1.讲解公共财物是大家共同的财产,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2.举例说明爱护公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如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环境的美观等。

3.如何爱护公物
1.引导学生从爱护学校的桌椅、门窗、图书等方面做到爱护公物。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爱护公物的方法。

4.爱护公物的行为
1.组织学生讨论在学校和社会中可以做到哪些爱护公物的行为。

2.教师总结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
损坏公共设施等。

5.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爱护公物的人。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教案设计(7篇)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教案设计(7篇)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教案设计(7篇)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了解“公物”的含义,懂得爱护公物。

2、学习爱护公物的方法,知道爱护公物是一种美德。

【活动准备】PPT视频、小贴画、一把破损的椅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一把破损的椅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椅子怎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椅子损坏的原因。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破坏公物的小熊》,引发幼儿爱护公物的情感。

教师:小熊破坏了哪些公物教师:找一找教室内还有哪些公物幼儿相互阐述:今后如何爱护幼儿园的公物。

教师小结:幼儿园大家一起用的物品是公物,老师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好好爱护身边的公物。

2、观看动画,学会爱护公物的方法。

教师:在户外游玩时,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公物呢观看动画,启发幼儿思考:教师:小蜻蜓为什么批评宝宝和豆豆教师:伙伴带宝宝和豆豆做了什么幼儿经验迁移,讲述户外场所还有哪些爱护公物的方法。

教师小结:在户外场所玩耍时不要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物品,要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这样大家都能享受公物带给我们的方便。

3、出示图片,讨论判断爱护公物的正确做法。

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破坏公共物品会怎样鼓励幼儿向正确图片中的宝宝学习。

4、体验游戏《我是教室小主人》,加深爱护公物的意识。

请幼儿自由选择各区域进行游戏。

教师观察游戏中幼儿爱护物品的情况。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将材料全部归放整齐。

对于爱护公物的幼儿给予表扬。

5、欣赏儿歌,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公物的情感。

公共物随处见不能破坏要爱护生活中需要它方便大家作用大【活动延伸】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时刻注意保护公共物品。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乱丢垃圾、随意踩草坪等不文明的行为,会影响学校的环境,激发同学们爱我校园的`责任感。

2、从点滴小事做起,关爱校园,同心协力共建美好绿色校园。

教学准备:1、班干部提前三天给同学们布置寻找公物被破坏的迹象。

爱护公物教案[修改版]

爱护公物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爱护公物教案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赖宁救火1988年3月13日,年仅14岁的少年赖宁,见到森林起火,立刻赶到火灾现场。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

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

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

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

他,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离开我们去了,但是赖宁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

而一个学生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一个学校的校风好坏。

从大处则讲关系到我们国家将来可以达到的文明程度。

一、美丽的校园后来,我们的学校“变”了样…二、触目惊心“触目”“惊心”1、看了上边这些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针对上图反映出的破坏公物的行为,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三、知识讲堂1、“何谓”公物?公物,即公共物品,包括公众的物件、设施或场地等。

例:物件:桌椅、书柜、门窗、墙壁等;设施:多媒体设备、体育设备、实验室设备、消防设备等;场所:教室、实验室、操场、草地等2、为什么要爱护公物?(1)如果我们不愛惜公物,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就會越來越差。

(2)如果人们擅自取去或破坏公共设施,当你有需要使用时,就不能使用。

如果人人都抱着自私的心态,大家都不会有公共设施可用。

3、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公物?(1)、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场所任何设施;(2)、爱惜花草树木,不得攀折树木、花草;(3)、爱护教室的课桌凳、门窗、多媒体等设备,爱护寝室内的一切设施设备;(4)、注意节约,及时关灯、关水、关窗、锁门,杜绝浪费,保护财产安全;(5)、自觉制止破坏公物行为,勇于检举破坏公物的行为,向一切破坏公物行为作斗争……四、爱护公物公益宣传精妙公益广告语欣赏:●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护公共财产
教学目标1.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2.对损坏公共财物的行为加以劝阻,并想办法制止。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讲向秀丽的事迹。

2.小结过渡:人们热爱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会都学习他们爱护国家财产的高尚品质。

那么,究竟要学习他们什么呢?让我们来仔细分析课文。

二、分析课文,讲明道理
1.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财物吗?请随便例举。

学生回答
教学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补充,并详述什么是公共财物。

追问:工厂、羊群是属于谁的财物?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财物吗?(同桌讨论)小结:大家列举了工厂、矿山、铁路及所有公共设施等,凡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财物,都是公共财物。

2.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财物。

(1)出示向秀丽保护公共财物的投影,引导学生讨论。

(2)放映龙梅、玉荣的录像片断,引导学生讨论。

(3)向秀丽和龙梅、玉荣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们为什么这样做?(分组讨论)
小结:她们把国家当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东西遭到破坏,你会不会保护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说,她们是把国家当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财物是国家、集体的,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

因此她们为保护公共财物而奋不顾身。

(4)她们这样做对国家、集体有什么好处?
(5)假如公共财物被人们随意破坏,对国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6)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句话说明什么?你怎样理解?(同学讨论)小结:说明爱护公共财物非常重要,谁都不能破坏。

对待公共财物,公民都要爱护,并尽力保护,这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7)向秀丽和龙梅、玉荣舍身忘死来保护公共财物,仅仅表现了她们对待公共财物的态度吗?更反应出她们的什么思想?
小结:爱护公共财物是爱集体、爱祖国、尊重劳动者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3.讲明怎样爱护公共财物。

(1)向秀丽和龙梅、玉荣看到集体财产受到威胁时,是怎么做的?谁要求她们那样做的?
(2)如果看到有人损坏公共财物,我们应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盗公共财物,我们应怎么做?(自由讨论)
小结: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公共财物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观念。

三、补充事例,加深认识
(1)“读一读”,读“二兰”保护国家财产的事迹。

(2)列举爱护公共财物的典型事例。

(3)列举身边或自己爱护公共财物的事例。

说一说,爱护公物的人为什么值得敬佩?(引导学生讨论,加深对观点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辨析巩固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简答)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七课爱护公共财物(板书完整课题)的收获。

作为国家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地做到爱护公物,这也是我们少年儿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