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 课件-第五章 情绪的个体早期发展

合集下载

心理学---情绪ppt课件

心理学---情绪ppt课件

2021/4/24
32
沙赫特-辛格理论图解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情境的认知评价 (暴徒危险)
对生理变化的
生理上表现反应
认知解释
(逃跑、心跳等) (因恐惧而心跳)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
2021/4/24
33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2021/4/24
31
沙赫特实验
• 被试:大学生三组 • 程序:
–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 – 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
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 做说明。 – 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
• 结果:
– 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 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
2021/4/24
28
坎农-巴德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神经系统将 信息同时传到
大脑与身体
生理上表现 出反应
(逃跑心跳等)
2021/4/24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大脑觉知 情境的性质 (暴徒危险)
29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 观点: – ①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
布什总统的表情
2021/4/24
1
布什总统的表情
2021/4/24
2
布什总统的表情
2021/4/24
3
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
2021/4/24
4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情绪
兴பைடு நூலகம் 愉快 惊奇 痛苦 恐惧 羞愧-羞辱 轻蔑-厌恶 愤怒 2024/11/9
面部表情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眉眼朝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眼泪有韵律的啜泣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 眼朝下、头低垂 冷笑、嘴唇朝上 皱眉、眼睛变狭窄、要紧牙关、面部发红
医学心理学
情绪的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情 绪理论:情绪是对特殊刺激产生的机体 变化(即骨骼肌运动)的知觉。
情绪的认知学说——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 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 “情绪就是一种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 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的感受 倾向”。
情绪的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当处于情绪状态时,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 泌活动会发生变化。 ○ 测谎仪:测心率、血压、呼吸、皮电反应
情绪表现:也称为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 ○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 ○ 言语表情 (body express) ○ 身体语言 (intonation express)
准确地识别、评价 和表达自己和他人 的情绪;适应性地 调节和控制自己和 他人的情绪;适应 性地利用情绪信息, 以便有计划地、创 造性地激励行为。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自我宣泄、哭泣 倾诉 运动 听音乐 饮食 阳光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02
情感(feeling)是人 对社会性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出现 的态度的反应。
传统分类

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 PPT课件

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 PPT课件

• 小众统计:抽烟不会导致肺癌; • 男人都靠不住; •
情绪(emotion)过程
情绪是以生理唤醒、外部表情和内在体验的变化为特征的,涉及生理、环 境、行为和认知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心理现象。 1、刺激情境及其解释:刺激情境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一定的生物学 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这是情绪产生的起点,但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 释和评价)才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2、主观体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主观体验是情绪的心 理内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3、表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1)面部表情;(2)体态表情;(3)语调表情。 4、生理唤醒:是与情绪相伴出现的生理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测谎仪 5、神经过程:是指情绪产生的神经机制和脑定位。(1)下丘脑:是情绪产生 的重要脑结构。“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2)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 神经中枢。(3)大脑皮层:积极情绪引发左半球更多的脑电活动,消极情绪 引发右半球更多的脑电活动。
急躁 焦慮 心情不好 憂鬱 絕望 能量高
樂觀進取 高興 心情好
心平氣和 能量低 平靜 自在
你的 EQ 管理如何?
1.危險型 2.普通型
3.管理型
情緒管理優良者的特質
• 平靜的內在修養 自信 • 和諧的處世態度 溫和 • 真誠待人 熱心公益 • 幽默 風趣 慷慨 • 擇善力行 終身學習
人生的本質
IQ:20%;EQ:80%
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
情绪管理的技巧
1)转移技巧—移情别恋 2)解脱技巧---溜之大吉 3)升华技巧---登高望远 4)利用技巧---不择手段 5)疏导技巧---换位思考
对于“疏导”法运用的炉火纯青的莫过于庄子了: 他的妻子去世了,他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 歌”,因为他认为人来自于虚无有归于虚无,没 有比这更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所以在这种事情上 产生情绪是没有必要的。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在阶段一,婴儿开始出现基本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这些情绪通 常与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例如,婴儿会因为饿了或尿布湿了而哭 泣,这是他们表达不满和需求的情绪方式。
阶段二
要点一
总结词
情绪的分化和社会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阶段二,婴儿的情绪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他们不 仅能够体验基本的情绪,还能够表达更复杂的情绪,如嫉 妒、羞愧和自豪。同时,婴儿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情绪可以 影响周围的人,这促使他们学习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随着与他人的互动增多,婴儿开始学习如何将他们的情绪 与他人的情绪匹配,这是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目录
• 情绪发展理论 • 情绪发展的阶段 • 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 情绪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01 情绪发展理论
理论一:认知-情感发展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紧密 相关,情绪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 面。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随着儿童对世界的认知 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和控 制能力也会增强。儿童的情绪反应和 表达是基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理解。
心理健康对情绪发展的阻碍
心理创伤
过去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个体情 绪发展的停滞或受阻,影响其情 绪调节能力。
心理疾病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可能面 临情绪调节困难,影响其正常情 绪发展。
不良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 子情绪发展的不健康,如过度溺 爱或忽视。
THANKS FOR WATCHING
自我认知
通过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 绪,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 自己,促进自我成长和发 展。
负向关系
01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行为。通过笑,可 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
微笑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是由 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如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恐惧习 得的经典实验;老式孤儿院中的孤儿的微笑发展更慢,长大后对周围 人在感情表达和丰富性上存在问题。 每种文化中的“情绪表达法则”是通过儿童对成人或其他人(影视角色) 的观察和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 二、知觉再认理论 儿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试图用已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 刺激。凯根(1966)给4个月的婴儿看一张规则的人脸照片或三维人 脸塑像,再给他看两者的变式,结果对前者产生更多的微笑,而且从 注视到微笑之间有3-5秒的潜伏期,说明婴儿要解释新刺激。Hebb (1946)使用黑猩猩做实验发现在正常视觉条件下生长的黑猩猩看到 石膏做的黑猩猩感到害怕,在看不到其他黑猩猩条件下抚养的个体不 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原有经验。
二、依恋的类型 (二)类型 艾斯沃斯(Ainsworth)等,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 质的评定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型: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约占 65~70%) 2、回避型:缺乏依恋,与母亲没有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结;(约占 20%) 3、反抗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 (约占10~15%)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美国最近研究发现5%-10%的婴儿在 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是最不安全的。它混 合了回避和反抗。

第五章 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章 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章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是人类由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早期过程。

小土豆变化?•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0-3岁婴儿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对人基本的信任感,克服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和独立感,这些任务的实现都与照料者密切相关。

•本章内容:•依恋关系•气质(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成为个性发展的基础)•自我意识•道德萌芽•情绪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引言•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情绪的问题。

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

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着什么?跟情绪有什么关系?•情商(情绪智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具备四大情绪能力:•情绪表达•情绪体验•情绪识别•情绪学习和调节(道德感的萌芽)•这些都以情绪的产生为基础•思考:• 1.人类具有哪些情绪?• 2.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吗?• 3.动物有情绪吗?动物的情绪和人类一样吗?•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一)情绪的功能什么是情绪•1、适应•如用哭叫引发照顾者的照料,以维持生命活动。

•2、驱动•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有时并不是生理的需要促使行动产生,而是情绪。

•3、行为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导致接近和探索行为;消极的情绪导致回避行为。

•4、交流功能•情绪是交流的工具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恐惧(二)情绪的发展•第一阶段(出生-一个月内)•面部表情:感兴趣、痛苦、厌恶、快乐布里奇斯(K.M.Bridges,加拿大,1932)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些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因生理满足和抚触表现出快乐,因光和声音刺激表现兴趣•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更多的情绪出现如愤怒、悲伤、惊奇、害怕•愤怒:痛觉是主要刺激源,接种疫苗和未能得到满足时会愤怒•害怕:听到巨响时会害怕。

含有认知成分•惊奇:自己能控制身外之物•实验例证•研究:将一根细绳绑到2个月婴儿手臂上,实验组的婴儿每当舞动手臂时音乐就会响起;控制组的婴儿也会听到音乐,但是音乐与舞动手臂之间没有联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5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5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婴儿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微笑(0-5周),主 要是用嘴作怪相,可以是自发的笑 或反射性的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4周起),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6个月起),对熟悉人的脸和不 熟悉人的脸,作出不同的反应。

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 婴儿必须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Ainsworth 的陌 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依恋 的测量
5
1
2
3
4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A类型:
回避的(avoidant)。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 场 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其接受陌生人的安慰 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 一样。实际上这类儿 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 恋,所以又称“无依 恋的儿童”。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B类型:
安全的(Securely attached)。这类儿童与母 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 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 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
气质分类的三种方案
Thomas和Chess(1977) 容易型 困难型
高度的适应、积极和缓和的情绪状态;接受挫折时很少有大吵大闹 缺少适应性,情绪强烈,通常是消极的
缓慢适应型 在新环境中不安、害羞,但逐渐变得越来越积极和适应
Buss和Plomin(1984) 情绪性 活动性 社会交往性 消极情绪性 控制性 外倾性
三、对依恋的解释
罗猴实验


早期剥夺 的罗猴有许多 异常行为:咬自己,蜷缩在 角落里,有许多刻板动作. 成年后仍不适应于社交, 性成熟时不能主动交配, 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PPT课件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的演变)PPT课件

-
18
(三)沙赫特的认知情绪理论
人物:斯坦尼.沙赫特(1962) 观点:
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 如心率加快;
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
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 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
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
一、早期理论
早期哲学理论: 柏拉图(Plato):“理性、精神、欲念是心灵哲学的
三大组成部分。而情绪是一种低级的东 西。”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情绪是高级的认知生活 和低级的感官生活的混合体。” —论灵魂
笛卡儿(Descartes):“情绪包含认知成分。”“六 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恨、欲望、欢乐、悲 哀。” —论情绪
-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
人物:威廉.詹姆斯(1884) 观点:
“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 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 “人们的常识认 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 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 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
9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
人物:卡尔.兰格(1885) 观点:
(5)“使内脏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 为。”
-
15
沃尔特.坎农提出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驱动力
实验证据: (1)切去大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有
愤怒表现,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2)丘脑单侧的伤害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
-
16
坎农―巴德丘脑学说
观点: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 统的丘脑。
生存竞争、最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母性剥夺的伤害性后果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8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认知的产物。认知过程可分四个 阶段:(1)接受和感知环境刺激,(2)激活对先前刺激的记 忆,(3)当前刺激与记忆进行比较,(4)对比较的结果进行 评价。情绪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四个阶段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7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心理分析理论
母婴关系从两方面影响感情的发展:
(1)母亲保证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
(2)母亲经常对儿童施以影响和别注意母婴关系中的下列几个问题: 关于社会性微笑的产生问题。 关于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产生问题。
认知论强调情绪是认知的结果而很少考虑情绪对认知 的影响,但情绪不仅是认知活动的终端反应,而且是影响 和组织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9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4、人性学理论
人性学理论强调,情绪作为社会信号对生物适应和生 存的重要意义,强调生物成熟和关键期的学习对情绪发 展的作用,认为情绪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情绪表情 来源于内部状态的信号,代表着某种信息向外传递。这 种信号功能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人际双方从情绪交互 活动中得到信息的意义,情绪乃成为维护人际关系的重 要机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1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动力系统理论
动力系统理论从行为的复杂性、内容和发生 时间的角度,采用动力系统的方式描述行为的 结构来研究情绪的发生和发展,但不认为其中 有任何中心组织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2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动力系统理论
其代表人物福格提出了情绪发展的三原则: (1)情绪是一个组织系统,由个人的行为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二、情绪是儿童应对社会生活情境的能力来源
儿童从出生即进入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他们凭借拥有的表 达情绪和接受情绪的先天能力,越来越主动地参与人际沟通, 从而逐渐实现情绪的社会化;社会化情绪是儿童应对社会人 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技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第一节 情绪在儿童生存和生长中的意义
一、情绪是早期儿童适应生存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人类新生儿依靠成人的抚育得以生存,他们从出生即 落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情境中。母亲对婴儿物质需要的 供给和婴儿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这一过程,是母婴交往 的生物—心理基础。通过成人与婴儿之间情绪信息传递 的漫长过程,婴儿的身、心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互作用而形成; (2)情绪和行为发展是连贯的程序; (3)情绪发展是由信息和信息与行动的关系
建构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3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第三节 婴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一、基本情绪
1、兴趣
(1)兴趣的性质和意义 兴趣是先天情绪,人可以在没有任何生理需要的情
况下产生兴趣。 (2)兴趣的早期发展:
4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三、情绪是组织儿童认知活动的心理激发者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起着促进或干扰的作用。 无论感知、记忆或注意、思维,都影响情绪,同 时受到情绪的调节。新鲜事物激发的兴趣诱导儿 童进行视觉追踪、听觉定向和触摸动作。当新异 刺激与他们原已形成的表象模式有轻微的不一致 时,就会引起兴趣、好奇、惊异和探索动作;而 高度不一致则引起恐惧或威胁感而导致回避行为。 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
3、痛苦
(1)痛苦和悲伤的性质和原因 痛苦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是一种不良刺激持续超水平
唤醒的结果 。它是一种反抗和应付不良刺激的强烈动机。 与亲近的人分离;失败;遗弃
(2)痛苦的适应价值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痛苦 痛苦的适应价值在于它表明自己处于不良状态,能引起
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还能激起人为了减轻痛苦、改善自 己处境的愿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0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二、当代情绪理论的进展
1、分化情绪理论 分化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物种进化的结果,情绪
的进化和分化是与脑的进化和分化同步的,是新皮质 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每一种具体情绪均保证生物体对 刺激事件发生敏感,情绪为刺激事件做出反应提供准 备。随着每一种情绪的产生,行为倾向也随之增长, 情绪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适应提供了更大的保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第二节 情绪发展的理论
一、传统的经典理论 1、学习理论
首先,无条件刺激引起情绪反应; 其次,大多数情绪反应是经过经典条件作用而产生; 第三,学习理论家建立了操作条件作用的概念和实验 之后,许多学者运用建立操作条件联系来引发情绪的做法 也获得成功; 第四,观察性学习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引起 情绪反应的重要来源。
①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1~3个月) ②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4~9个月) ③新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4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快乐
(1)快乐的性质和意义 (2)快乐的发展
①快乐不是人努力追求的直接结果,不 能教给儿童去模仿直接追求快乐的方法
②快乐作为一种基本情绪,具有生物学 的发生基础
③婴儿的微笑反应是先天的、普遍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5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快乐
从笑的发展中反映出快乐的不同阶段: (1)自发性的笑( 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至3个月) ;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个月以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6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6
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情绪就是内驱力,认为内驱力 的三个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可以代表儿童情 绪发展的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和社会化全部包容在 原始内驱力的活动之中。
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母婴间的情感联系和儿童 内驱力满足的程度共同成为儿童情绪发展的动力。母 婴联系使母亲通过养育制约儿童自我的发展,通过榜 样作用促进儿童超我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