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 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018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数学全册总复习课件

2018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数学全册总复习课件

数学·华师版(HS)
第七章 | 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归纳
1.主要概念 (1)含有____ 两 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____ 1 的方程叫 做二元一次方程. (2)能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____ 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 ____的 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即方程组中两个方程 公共解. 的____ 2.重要方法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 代入消元 法和加减消元 法.
程,解关于 x 的方程 mx+n =1.
[解析]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知未知数的次数为1 ,进而可求出m,n的值;再将其代入关于x的方程mx+n=1 ,最后求得方程的解.
数学·华师版(HS)
第六章 | 复习
解:由已知条件,得 2m+ 1=0,n -3=1. 1 解得 m =- ,n = 4. 2 1 将它们代入关于 x 的方程 mx +n =1,可得- x + 4=1. 2 解得 x =6.
数学·华师版(HS)
第六章 | 复习
[点评] 解方程不一定总是按一般步骤,有时可巧解.同学 们在平时学习时要认真地观察、思考题目,找到解决问题的最 佳途径. ►考点三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数学·华师版(HS)
第六章 | 复习
例4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预计高速列车在北京、天津 间单程直达运行时间为半小时.某次试车时,试验列车由北京 到天津的行驶时间比预计时间多用了6分钟,由天津返回北京 的行驶时间与预计时间相同.如果这次试车时,由天津返回北 京比由北京到天津时平均每小时多行驶40千米,那么这次试车 时由北京到天津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解析] 这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可根据路程不变找出相等 关系.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1。

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

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5)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7.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考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考点总结数学家也研究纯数学,也就是数学本身,而不以任何实际运用为目标。

虽然有许多工作以研究纯数学为开端,但之后也许会发觉合适的运用。

就纵度而言,在数学各自领域上的探索亦更加深入。

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华师大版初中数学考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华师大版初中数学考点总结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线段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二、类似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三、类似三角形: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类似三角形。

2.性质:(1)类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类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成比例;(3)类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类似比,面积比等于类似比的平方。

说明:①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之比,等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之比;②要注意两个图形元素的对应。

3.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类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类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类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类似。

初中数学考点总结一、圆的基本性质1.圆的定义(两种)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圆、同圆、同心圆。

3.“三点定圆”定理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6.与圆有关的角: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切线的性质(重点)2.切线的判定定理(重点)3.切线长定理三、圆换圆的位置关系1.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与性质:(重点:相切)2.相切(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定理3.两圆的公切线:⑴定义⑵性质四、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1.相交弦定理2.切割线定理五、与和正多边形1.圆的内接、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2.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及性质3.圆的外切四边形、内接四边形的性质4.正多边形及运算中心角: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内角的一半: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右图)(解Rt△OAM可求出相干元素,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初中数学复习提纲等)六、一组运算公式1.圆周长公式2.圆面积公式3.扇形面积公式4.弧长公式5.弓形面积的运算方法6.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相干运算七、点的轨迹六条基本轨迹八、有关作图1.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2.平分已知弧3.作已知两线段的比例中项4.等分圆周:4、8;6、3等分九、重要辅助线1.作半径2.见弦常常作弦心距3.见直径常常作直径上的圆周角4.切点圆心莫忘连5.两圆相切公切线(连心线)6.两圆相交公共弦初中数学考点知识点1.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类似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1.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

2.正数和负数像+,+12,1.3,258等大于0的数(“+”通常不写)叫正数。

像-5,-2.8,-等在正数前面加“—”(读负)的数叫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1)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正分数0 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注】有限循环小数叫做分数。

(3)数集把一些数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的,有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所有的正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或叫做非负整数集,所有负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叫做非负数集。

4.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5.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如-5与5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5)数a的相反数是—a。

(6)多重符号化简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结果为负;如果是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6.绝对值(1)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一个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5)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7.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8. 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例如:把-8+(+10)+(-6)+(-4)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为-8+10-6-4。

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也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

(2)适当的应用加法运算律。

10.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2)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3)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11.有理数的除法(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0没有倒数。

(2)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0不能做除数。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的数,都得零。

12.有理数的乘方(1)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个(2)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3)有理数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非0次幂都是零。

13.科学记数法(1)一般的,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n的0。

(2)一个大于0的数就记成的形式。

其中n是正整数。

像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或等于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15.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准确数:完全符合实际的数。

(2)近似数:和准确数非常接近的数。

近似数和准确数接近的程度叫做精确度。

(3)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4)近似数的精确度有两种形式:1)精确到哪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1.用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1)由数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所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代数式。

【注】运算符号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代数式中不可含有“>”、“<”、“=”、“”、“”、“”等表示相等或不等关系的符号。

(2)代数式书写要求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

但数字与数字相乘时,要用“”。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5)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表示数量的代数式有单位名称,若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则单位直接写在后面,若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必须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后面。

(3)解释简单代数式表示的实际背景(4)列代数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代数式。

【注】抓住题中表示运算关系的关键词:如和、差、积、商、比、倍、大、小、增加了、增加到、减少、几分之几等。

(5)代数式的值一般的,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运算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1)代数式中的值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求代数式值时,在代入前必须写出“当……时”。

2)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

3.单项式(1)如100t、6a、2.5x、vt、- n,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1)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2)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4.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例如:x+2x+18是一个二次三项式。

【注】1)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和。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正负号。

5.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6.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为便于多项式的运算,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将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某个字母的指数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若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若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注】重新排列的多项式,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正负号一起移动。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个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7.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去括号与添括号1)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a+(b+c)=a+b+c a-(b+c)=a-b-c2)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十”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所添括h号前是“一”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a+b+c= a+(b+c)a-b-c= a-(b+c)(4)整式的加减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五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1)球体(2)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

1)圆柱:有两个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棱柱: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平行且相同的多边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棱柱可按底面多边形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3)椎体:包括圆锥和棱锥。

1)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棱锥可按底面多边形边数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4)多面体:由平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画立体图形(1)视图:就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侧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

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

三视图:通常把正视图、俯视图、与左(或右)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2)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

正方体的三视图都是正方形圆柱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体,俯视图是圆。

圆锥体的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中心有一个点。

3.由视图到立体图形主视图:可分清物体的长与高。

俯视图:可分清物体的长与宽。

左视图:可分清物体的宽与高。

口诀:主俯长对正,主左高齐平,俯左宽相等。

4.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平面图形叫做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有“一四一型”、“一三二型”、“二二二型”、“三三型”口诀:一行不过四,“田”“凹”应弃之,相间、Z端是对面。

5.平面图形(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多边形: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