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致辛弃疾
写辛弃疾的高分作文

写辛弃疾的高分作文说起辛弃疾,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呀,就像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辛弃疾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金国的铁蹄肆意践踏大宋的山河。
小时候的他,目睹着家园被侵,百姓受苦,心中早早地埋下了报国的种子。
这颗种子随着他的成长,逐渐生根发芽。
辛弃疾不仅有勇,还有谋。
二十多岁的他,就拉起了一支抗金队伍,那场面,真是威风凛凛!他带着兄弟们冲锋陷阵,与金兵浴血奋战,每一次挥剑,每一声怒吼,都饱含着他对家国的深情。
有一次,辛弃疾得到消息,队伍里出了个叛徒,投靠了金兵,还准备把军中的机密带过去。
这可把辛弃疾气坏了,他二话不说,带着几十号兄弟,快马加鞭,星夜追赶。
那叛徒正得意洋洋地赶路呢,以为自己能立下大功,没想到辛弃疾犹如神兵天降。
辛弃疾怒目圆睁,大声呵斥:“你这叛徒,竟敢出卖兄弟,背叛家国,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说时迟那时快,辛弃疾飞身下马,手持长剑,直逼那叛徒而去。
叛徒吓得屁滚尿流,想要逃跑,可哪里跑得掉?辛弃疾手起剑落,叛徒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一战,让辛弃疾的威名传遍了四方。
后来,辛弃疾归附了南宋朝廷。
他本以为能在这大展拳脚,实现自己收复失地的抱负。
可谁能想到,南宋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大多胆小怕事,只想着求和偏安,根本不把辛弃疾的主张当回事。
辛弃疾多次上书进谏,写的那些奏折言辞恳切,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可那些奏折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这可把辛弃疾给郁闷坏了,他空有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没办法,他只好暂时把心思放在地方治理上。
你可别以为这是他的无奈之举,他在地方上那也是干得有声有色。
他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关心百姓的疾苦。
在他治理的地方,百姓们能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
有一回,他到一个地方上任。
那里正遭受着水灾,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辛弃疾到了之后,没有坐在衙门里发号施令,而是亲自跑到灾区,查看灾情。
他穿着粗布衣裳,脚踩泥泞,和百姓们一起挖沟排水,抢修堤坝。
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累了就随地一坐。
致辛弃疾的一封信

致辛弃疾的一封信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
那么,致辛弃疾的一封信要怎么写呢?下面店铺整理了致辛弃疾的一封信范文,供您参考!致辛弃疾的一封信范文一辛弃疾大师:您好!记得还是孩提之时,父母常对我提起您,说您怀着一颗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是令人敬佩的大师。
懵懂的我默念您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接触您的作品,也第一次知道了您的名字是怎样一笔一划,带着特别的情怀用心写出来的。
初读您的《采桑子》,便有一份亲切地认同之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是的。
我们正处的繁锦年华,无拘无束地享受着青春的美好。
我们不用为衣食起居发愁,父母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我们不用为挫折而沮丧,因为父母给我们最好的慰藉。
的确,我们年轻,不知愁为何物可是我转念又想:因为年少,我们便可以不负担的成长的责任吗不是的。
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思想一天天的成熟,所承受的责任应一天天变重。
刚进初中的时候,学习与工作巨大压力一下子让我有些不适应,每天回到家就是做作业,学习,别的什么事都不干,妈妈好几次让我帮她做家务,都被我一句“做作业呢”给搪塞掉了,我也渐渐觉得学习是我唯一的责任。
后来读了您的词,深入地去思考了,又从各方面了解到了许多所谓“高分低能”的例子,我渐渐意识到应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一次次活动中磨练自己。
我也不应该逃避,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必然承受。
于是,吟诵着“爱上层楼”,我带着年少轻狂的满满冲劲,向着理想努力,坦然去迎接理想的朝阳。
记得去年校运动会的时候,看台上的同学拼命地扯着嗓子为我喊加油。
他们的呐喊助威是那么的有力,我很受到了鼓舞,倾尽全力。
今后我也会带这份感动,去迎接未知的岁月到来。
无论阳光风雨,我都不怕。
因为我拥有最勇敢的拼搏,最真诚的友谊,最珍贵的年少青春。
当时的您,也是一样的吧谁都有年少轻狂的美丽岁月。
“为赋新词强说愁。
”也许您也是因为年少而生出了一份莫名的忧郁情结吧。
淡淡的憧憬,淡淡的迷茫,全都是青葱岁月给予的附带品。
【书信】辛弃疾,我想对你说 写给辛弃疾的一封信600字

【书信】辛弃疾,我想对你说写给辛弃疾的一封信600字【书信】辛弃疾,我想对你说写给辛弃疾的一封信600字尊敬的辛弃疾:您好!我是您诗集的粉丝,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首《破阵子》了,它可以说是您一生的真实写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就算是在梦里,也希望回到军营和老战友们,一起杀敌报国。
最后皇帝再委任您前去的时候,您却再赶去的路上倒下了,直至临死前还不忘喊着,“杀敌!杀敌!杀敌!”我回忆起曾翻看过您的背景。
那时候的南宋晚已经被金人败坏,只晓得Rajgarh的和不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连您的父亲也一同被冲刷了。
于是,您内心那一心想必须杀掉金人,收复失地的决意已经开始原始社会。
您已经开始自费的四处招兵买马,渐渐地一支大部队便成形了。
那军营就是您建好的,士兵的粮饷就是您播发的……没多久踢了许多次的胜仗,那些贪官污吏也已经开始惧怕了,不敢再使您“无缘无故”,已经开始向皇上进谏说道您的“美言”。
这个时候皇上其实也一直想要收复失地,但自知宫中拦阻之人过多,您的发生称得上求解了皇帝的心头之患。
没多久,金兵大幅度的反击,使那些保守派惧怕了,已经开始唆使皇帝使您撤兵,甚至罢免您的罪行,摘掉了莫须有的罪名,皇上也自知没法这些人,只好执意使您撤兵……哪知,这一撤军竟是四十多年!那一天,一个太监来到您的家门前道:“辛弃疾,皇帝命你再次出征,讨伐金人!”您激动得热泪盈眶道:“老臣,辛弃疾,接旨!”转而您重新披上战甲骑上战马大喊道:“兄弟们,我回来了!”就快到营地时,您倒下了,在众老将包围下您仍大喊道:“杀敌!杀敌!杀敌!”“醉酒里夜读看看剑,古韵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后麾下炙,五十弦甩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非常快,弓如霹雳弦怒。
了却君王天下事,获得生前身后名!”此致!您后世的粉丝:xxxx年x月x日。
跨越千年的对话辛弃权疾,我想对你说作文

跨越千年的对话辛弃权疾,我想对你说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跨越千年的对话辛弃权疾,我想对你说作文篇1少年笑晓世间愁,风放百花香满楼。
流水望穿郁孤台,点兵沙场何年秋。
——题记漫漫历史长河中,你孤独地矗立,在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秋色下,我看到的是危楼临江的你——辛弃疾。
你的过往,在我心中激起浪花,怀着对你的景仰,我有言,欲与君说。
生于金末乱世,少年的你,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你目睹着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你痛心于金人的侵略与蹂躏,你胸怀壮志,带着满腔意气。
22岁便率领万人南下归宋,那时的你,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愿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捍卫河山、忠君报国之路。
但世事无常,并不是所有愿望都能实现。
抗金归来,你步入仕途,鞠躬尽瘁,你欲以满腔热血救朝廷;刚正不阿,你不肯为朝廷怯懦而屈服。
你本想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但你却忘了,三十年前风波亭上,岳飞头颅落下时溅起的鲜血,也并未将当权者,从自己编织的太平盛世中惊醒。
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那习惯黑暗的眼睛,你的脚步惊扰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因此遭到了排挤。
南渡后你被迫脱离沙场,再无用武之地,正如他人所说,“你像屈原一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你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污浊的现实并未阻挡你报国的壮志,满腔热血化作你笔下的诗词,诉说你对国家与苍生那颗炙热的心。
正如梁衡所道“辛弃疾的诗词不是用笔写成的,是用刀与剑刻成的,辛词不是是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与泪所涂抹而成的”,你将忧愁藏在词中,热血洒在纸上,筑就的,是词史上的辉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你在梦中都在征战沙场,想到年少时驰骋沙场的身影,想到自己的复国之梦,一心为国收复失地,想要为国效力,但生不逢时,到头却空对满头华发叹息。
致辛弃疾

致辛弃疾我只能遥望你,不只是你离我时间遥远,空间阻隔。
和苏轼相比,你多了武将的风采;和陶渊明相比,你眼中笔下的景物多了悲凉。
这也许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金兵的铁骑,时刻敲打着你的睡梦,异族的羌鼓,常常让你想起遥远的故土。
也许你心中认为,乱离时代的男儿,就要怒发冲冠凭栏高歌,就不能吟风弄月浅唱低徊。
这就是你,一个文武兼备的全能之才,一个热血和激情弥漫的热血男儿!你还在凝视着郁孤台下的清江水么?也许只有你能看到中间的离人眼泪。
如今的清江水已经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废水。
你还在向西北望长安么?你看到了无数青山,可悲地肃立在那里,江水无奈地流去,而我站在郁孤台上看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的街景。
你听到给你带来愁绪的鹧鸪声了么?你从声声凄厉的叫声里听出了乡愁,而现代的人却说“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鱠”,鹧鸪不过是现代人餐桌上的一盘菜!小时候,诵读你的诗词,心中总是充盈着一股无法言说的郁忿之情,经过了世事沧桑,我理解了你心中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郁忿之情。
也许你能抵挡住金兵的铁骑,就像你曾经只身闯入敌营将叛徒擒拿正法一样,可是,你的生命中却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河山被金兵践踏着,这就像你只能看到自己最亲爱的儿子病死在怀里,却没有规定。
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今天的郁孤台,已经被现代人打扮一新了。
人们的相机和手机频频闪烁,郁孤台不再孤单,它已经成为一个热闹的景点,人们在这里休闲游玩,欢乐的笑脸让郁孤台成了家里的一座露台。
可你在哪儿,辛弃疾,你躲在历史深处,是否没有了孤单?因为我们的民族已经独立,我们的家园已经繁荣?可我知道,郁孤台的灵魂是孤单,是忧郁,是在民族危难时候的那一声声孤愤的叹息。
其实它无需粉饰和兴建,只是那一首词,就可以贯穿心灵。
你写词的时候,也许不是因为郁孤台的外在如何吸引你,也许只因为“郁孤”之名,一下子就击穿了你心中的那厚厚的郁结,霎时爆发了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
可是现在的我,我们,心灵中还有那份厚重的郁结么?还有听到鹧鸪声就唤起浓重的国虑家愁的灵魂么?我只能遥望你,不只是你离我时间遥远,空间阻隔。
辛弃疾的作文6篇

辛弃疾的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scheme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辛弃疾的作文6篇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作文能提升整体分数,大家可以通过写作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辛弃疾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偶像诗人辛弃疾作文

我的偶像诗人辛弃疾作文我的偶像诗人辛弃疾作文1我的偶像是一位古人,他既描绘过壮丽的画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曾写下清新的夜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他就是南宋名将——“词中之龙”的辛弃疾。
他的身份很特殊,出生在当时金国统治之下的山东,祖父和父亲都被迫在金国做官。
由于父亲早逝,他从小由祖父养大。
爷爷辛赞虽在金国为官,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仍时时不忘复兴大宋,一直有志于报效祖国。
因而辛弃疾从小受此影响,他一直随着祖父习武读书,特别用心刻苦,以期报效国家。
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得就是辛弃疾这样的人吧。
辛弃疾长大后,文武双全。
他追随着当时的一个起义军首领耿京对抗金军,但是有一次,出发去与大宋军队联络时,耿京却被另一个亲信杀害了,这个叛徒带着军队投降了金国。
对于这样背信忘义的人,辛弃疾非常不齿,也极其愤怒。
于是,他率领50名骑兵夜袭金营,于数万敌军之中,活捉了这个叛徒,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送到临安斩首示众。
这样英勇的行为,这样忠义的品行,大概也只有关羽、赵云等名将才能做到了。
然而,辛弃疾在南宋王朝开始他的仕宦生涯后,却一直得不到信任和重用。
原因之一是他出生在金国,但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南宋后期,皇帝已经昏庸到难以想象,奸臣们更是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核心机构的重臣们在检查筛选奏章时,如果没有看到“并赠某某物”的话,看都不看就扔掉,官场非常的黑暗。
但是,千古英雄,稼轩本色,辛弃疾才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
时不我与,他对金狗的痛恨一直难以发泄,直到稼轩六十几岁的时候,朝廷才派他出去打仗。
尽管年迈,但是他不仅去了,而且用自己的生命抒写了真正的豪情,展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临死前的他还在大喊:“杀尽金狗,还我大好河山!”这样一个真正的男儿,一个充满热血的抗金将领,他的词亦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充满了豪情壮志,充满了赤子之心。
我最喜欢的是他那首《破阵子》,词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致敬辛弃疾作文

致敬辛弃疾作文祖国有山山水水千万重,如果要从诸多历史文人里选一个人来同游,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为什么要选择辛弃疾呢?首先他有着豪迈正直的性格,又不拘泥于小节。
在漫漫长路上,你不用怕被他欺瞒,也不用处处小心谨慎。
他可以包容你的不足,纠正你的过错,也不在意一路上你无意中的伤害,对你坦诚相待。
他不像曹孟德多疑,没有孙仲谋的城府,也没有刘备那耐人寻味的“善良”。
不用担心自己成了昌伯奢,也不必担心被丢在长坂坡。
有这个正直又豪迈的“驴友”,一路上你才能真正的开心、安心。
再者,辛弃疾的才识更是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细细品味,那些旅途上的琐碎全无,还有一丝柳暗花明的明媚。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山河在他的诗中更加壮丽。
与他同游,见过那些有限的天地山川,再从诗中望去,天也无穷,地也无穷,陶冶的已经不止是心情。
近朱者赤,在一路的诗词相伴中,若能习得一些他的文采,探得他"书袋子”里的一角,这一段旅行可不是有了更大的价值!然而我们能从辛弃疾身上学到的并不仅仅是文采。
相比他的.文采而言,更加出众的便是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那身为国为民的风骨。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从诸多诗人中选中他的原因。
不管行到何处,身居何位,哪怕山河破碎这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从来没停止跳动,甚至从未偏离过一丝一毫。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落日楼头,看的是楚天清秋,心系的却是金戈铁马,封狼居胥。
我若能有幸与他栏杆拍遍、共和楚歌能有幸领会他的登临意,能与他共楚舞,那我所升华的就不仅是才华,更是心神。
而若有人能和他的诗,应他的歌,那颗热血而又无奈的心也能得到些许安慰吧。
而一路上的互相扶持,不就是“驴友”的意义吗?一路上相互教化,比起看那烟雨楼台,不是更有意义吗?待吴钩看罢,高楼望断,临别之际,也许还能像杜少府一样蹭到一首送别诗。
哪怕没有,倒也无妨,他早已给了更好的礼物一-是一路的教化,是不羁的风采,更是那股凛然正气,那颗拳拳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把栏杆拍遍
——致辛弃疾
你心系天下,却无处可用;你忧国忧民,最终却只能凝在词里诗间。
你用一生的光阴奉献,命运却让你把栏杆拍遍。
——题记
当我静下心细细咀嚼梁衡的文字时,便走进了一段无奈的人生,一场千年的浮梦。
我本人不大喜欢宋词,宋朝于我,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除了李清照的清新委婉,在我眼里,那个年代的诗人总是一天到晚唉声叹气,无病呻吟——这一切到我看到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时戛然而止,不只是梁先生的文字感染了我,辛弃疾的故事也触动了我的心灵,激起惊涛骇浪。
辛弃疾,文人,武将,明明可以在宋朝大展拳脚,在国家发光发热的人才,结局却是于栏杆前长叹一生。
他上半生游走于金戈铁马,建功立业,后半生则是以文代武,以词代矛,思国之患,忧国之祸,佳作名流千古。
看过此文,第一个感受,便是遗憾。
我遗憾他无用武之地,遗憾他生在动荡不安的南宋,遗憾他至死也没有完成自己的沙场之梦。
第二个感受,是欣慰。
他虽然没有在后半生为国家冲锋陷阵,却以一篇篇惊世之作抒发对国家炙热的心,这是欣慰的。
第三个感受,是我思考良久,也是最复杂的感受,任何文字都难以叙述的情感,只能长叹一声。
他的故事的确是以悲哀结尾,我也甚是惋惜,心中痛斥南宋君主之昏庸无能,愤慨当时政治黑暗,万里江山四分五裂,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
许是见惯人们都这样想,一个异样的逆向念头在心中萌动——换一种思维呢好像他当词人倒真比武将强几分。
试想,若是辛弃疾当了将领,保不准某日会在战场上牺牲,英勇就义,再者说,他若真的上了战场,朝廷估计还会像以前那样紧急时动用一下,过后又闲置起来,让他成不了什么气候。
如此说来,某些地方,反而要感激那个如此不堪的朝代,正是那样,才成就了词人辛弃疾。
他的词,有热血澎湃佳篇,也有悲秋伤春之作。
却少了风花雪月的媚俗,纸上谈兵的空话。
如梁衡先生所说的,这些词,乃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人道:“百
无一用是书生。
”我可以理解,说这话的人有急于为国家效力的心。
但谁说书生不好是啊,诗人词人大都未经沙场,可他们也同样深深,深深爱着他们的国家啊!爱国一定要上沙场举矛吗字里行间的愁绪不是奏折上书的规劝不行笔墨纸砚的建议不能我要申明,我说这些,并非是安慰辛弃疾或是为他传奇人生做的另一个注解。
而是这些,全是我心中所想,心中所念。
辛弃疾的无奈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尤其是我们这一代。
他急啊!盼啊!期许啊!悬肠啊!辜负一世韶光,穷尽一生年华。
可他是个从心里到肌肤都把人民把国家完完全全融入骨血连入命脉的人哪!苍天如此不公,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让他重返战场,不让他直言议政,而是把他锁进高高的阁楼里,就好比威猛的龙兽被困在水里,寂寞而无奈。
可正是这玩笑似的安排,成就他另一个诗样的人生,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
他没有李白的浪漫,没有杜甫的盛名,没有李清照的凄婉,甚至没有诗人泛滥的华丽无实,故作高深的文辞。
他却有着其他诗人所没有的,比如人生,比如经历,比如他词间难以道尽的酸楚。
“脉脉此情谁诉”的为难,“艰辛做就,悲辛滋味”的苦涩,“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亦或“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心疾首。
很多个日日夜夜,仿佛看着他,逆光立于阁楼之上,素衫长巾,一遍又一遍地痛拍栏杆,一次又一次地无奈叹气。
他只能斟酒品茗,或泼墨挥毫,他能改变些什么呢国即亡矣人亦亡。
心中铮铮的大义之心啊,辛弃疾,你只能献于纸上,而不是你梦寐的战场。
没关系,你的爱国之心,仍在。
君系天下兴亡,谁料世事无常,热血洒纸上,忧虑词中藏。
无妨,无妨,爱国不分笔枪。
——后记致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