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原型裁剪

合集下载

推荐 5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精品

推荐 5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精品

返回首页
衣 身 原 型 的 种 类
5 、贴体型
6、箱梯型
衣 身 原 型 的 种 类
3、贴箱型 4、梯型
二、贴体衣身原型
贴体衣身原型款式特点:
前衣身为贴体形、后衣身亦为贴体型的原型。这种 款式适合胸部丰满的体型。
款式图
贴体原型的立体设计与操作
1、坯布的准备
取长=腰节长+10cm(余量),宽B/4+15cm(余 量)的经向布料。标注前中心线和胸围线 。
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问题 相关知识点 工作过程
课堂实训
小结 作业与思考
问题
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 的基础。原型裁剪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 问题: 1、衣身原型有哪些类型? 2、怎样裁制贴体原型?
知识点: 1、衣身原型的种类 2、贴体原型的立体裁剪 返回首页
一、衣身原型的种类
1、梯箱型 2、箱型
返回首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操 作 步 骤
(1)
(2)
(3)
(4)
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用及时贴作 出标示线(也可用标记笔作出标记),同时对省道的位 置也要作上标记 。
做 标 记
操 作 步 骤
(5)
(6)
(7)
(8)
(9)
(10)
将多余的量剪去,用折叠针法、隐藏针法作出成品。
完 成 图
(1)
(2)
(3 )
画样
把人台上取下的布样进行描图,得到贴体原型的平面结构图
返回首页
课堂实训
学生根据老师所别样品在人台上进行实 物操作的练习.
返回首页
小结
一、衣身原型的种类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原型裁剪

原型裁剪

缝纫知识归纳1、量体示意图:注:测胸围量时加两道三个手指,即可得到即合体又符合国人穿着宽松的习惯上身裁剪图:2、袖子裁剪图:3、下身裁剪图:4、袖笼对接示意图:5、女装制图应绘制右半身,女装原型分衣身,袖子,裙三部分6、衣身原图绘制必要尺寸是胸围,背长。

背长尺寸为颈围后中点到腰围的长度7、如何确定胸围线:量出胸围尺寸B,按照公式B\6+7cm即可得到后领围到胸围线的高度8、如何确定背宽线: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4.5cm的长度,在此点做垂直线与肩膀相交即可9、如何确定胸宽线: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cm的长度,在此点做垂直线与肩膀相交即可10、后领围矩形长公式:B\20+2.7cm,后领围矩形宽为矩形长的三分之一;根据后领围的长宽画曲线,曲线最后与矩形长重合的地方为矩形的三分之一处,如下图所示:11、在领围长的直线上自上而下量取领围矩形宽的长度,即AB长度;如上图所示,从C点外移2cm,可得D点,连接BD两点即为肩宽12、如上图所示,CE取中间点F,DF尽量与肩宽垂直;E点与胸围线呈45度夹角,EG长度为E点到胸外侧点的二分之一再加0.5cm,连接DFG及胸外侧点,调整曲线圆滑即可13、胸侧点做垂直线与腰围线相垂直,再向后中心线移动2cm,记为P点,连接胸侧点到P点;再从P点移动1cm,连接至胸侧点14、前片示意图:15、前领圈弧线:前中心线向袖笼方向量取B\20+2.7,又在前中心线上向下量取B\20+2.7+1,在画前领圈宽的时候需要将肩颈点(SNP)往下0.5cm,是为了符合人的脖子向前微倾的体型需要;前领圈长和宽相交的点与前中心线相连形成对角线,在对角线上取领圈长的1\2;用弧线连接肩颈点,通过领围对角线,再连接前颈围中心点即可。

在画弧线时,要注意领圈与前中心线的相交处不要呈尖角16、前肩线:做出胸宽线(胸宽线=B\6+3),再在胸宽线上自上而下量出2\3的前领围长,做B点,连接肩颈点与B点;此时再量取后肩线的长度,将后肩线减去2cm做C点;最后连接肩颈点及B、C三点即成前肩线。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

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

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

下面就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制图方法一步步进行演绎。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

绘制衣身原型1.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

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为宽绘制一个矩形。

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2.定位胸围线BL。

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3.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

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4.绘制侧缝线。

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线)相交:5.绘制后领口。

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

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绘制后肩斜线。

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7.绘制前领口。

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 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绘制前肩斜线。

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 教案

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 教案

教学准备 课程平台、人台、尺(软、硬)、点线笔、剪刀、白坯布
评价考核
布料平整整洁、衣身结构平衡; 假缝用针正确美观、松量大小符合要求; 衣领、衣袖结构合理;
课外练习 课后学生完成不同部位省道设置(省道转移)的立裁训练。
教学后记
教学活动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方法与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 基本步骤: 1.原理说明 2.布料准备

,松量的设计与定位
的分配和调整
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已学会运用课程平台预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立体裁剪操作的基本技法和松量设置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 修剪领围线、设置胸围腰围松量、确定省道线的位置,抓合侧缝、缝合、修版、假缝试样
设置胸围腰围松量;侧缝抓合法;
教学难点
课上时间较短,需要大量课后练习时间
1
3.前片操作示范 4.后片操作示范 5.平面整理 6.假缝试样
混合式教学
面授
生生互评 教师点评
任务布置 操作示范 现场辅导
课前预习 课上观摩 学生练习
2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的操作训
2
实践法
课后评价 课后练习 180分钟

《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
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
授课对象 服装专业学生、社会学习者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方式
1、前片的制作;2、后片的制作。3、平面修版与假 缝试样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线上线下标


认识女装基样的结构与形

能进行胸、腰部位松量 具备省道转移的能力; 态,理解平面纸样展开的形

服装裁剪技术 原型裁剪法基础知识

服装裁剪技术 原型裁剪法基础知识

整理课件
按1:5比例做衣身原形 袖原型和裙原型制图.
整理课件
第五章 原型裁剪法基础知识
一、原型裁剪法的定义
原型裁剪法以服装原型样板为绘图依据, 然后根据服装款式的结构和造型要求,在 原型的基础上,对各部位作放大、缩小、 收省等处理,完成款式所需的结构设计, 成为正式的服装平面图。 二、原型的分类
分为女装原型、男装原型和童装原型。 女装原型又分为衣身原型、袖原型和裙原型。
整理课件
三 、 女 装 原背 型长 制: 图84 38
胸 围 :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四、袖原型制图
袖子的原型是胳膊部分。
整理课件

长袖
:原
52

袖 窿

弧图


42
整理课件
腰围 臀围 腰长 裙长 62 88 18 60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裙子的立体裁剪

裙子的立体裁剪

原型裙立裁步骤
6、披后裙布:
对合后中线与 HL线。
7、加松量: 放1cm松量, 用针固定。
8、做腰省:腰部 的余量做腰省, 其位置、长短依 臀部形状而定。
原型裙立裁步骤
9、整理:前 后侧缝对合, 固定。
10、标记:标 出侧缝、省缝 及对位标记。
11、开剪: 留出缝份, 剪掉余量。
原型裙立裁步骤
斜向鱼尾裙是在 基本裙上作斜向分割, 形成上下两节,上部 保持贴体状,下部呈 波浪造型的裙摆,其 整体造型如鱼尾型, 体现女性婀娜多姿的 体态。
鱼尾裙立裁步骤
1、布料准备: 1)前裙片: 长=上裙片长+5cm, 宽=H/2+5~8cm。 下裙片: 长=2倍的下摆长+20~25cm, 宽=下摆长+10~12cm的长方形布两块。 2)整理熨烫布面平整,丝缕垂正。 3)画丝缕线:在布中间画垂线,距上布边
原型裙立裁步骤
2、披前裙片:直 丝对准前中线,横 丝对准HL,用针固 定。
3、加松量:在HL中部捏 起1cm,在侧缝制固定,顺 势腰部固定。
原型裙立裁步骤
4、做腰省:腰部的 余量整理两个腰省固 定。省位、长短依腹 部形状而定。
5、开剪、画轮廓线:留 出缝份,剪掉余料,用标 记笔标出侧缝、省道净缝 线和对位记号。
5cm画水平线。
鱼尾裙立裁步骤
2、上裙片立裁:将同基 本裙。做腰省,前后臀围 放松量2cm,前后侧缝连 接自然,下摆贴标示线。
3、定斜分割线:将确定 下摆斜向分割线,留1cm 缝头,将多余量修剪,并 描画、修剪腰线、侧缝。
鱼尾裙立裁步骤
4、下裙片立裁:做波 浪裙摆,确定裙摆轮 廓,留1cm缝头修剪。
12、样片展开: 将裙片展开平 面,连接各线 与省道。

原型裙的立体裁剪

原型裙的立体裁剪

五、假缝与修正
沿人台的侧缝线扣折出前裙片的侧缝,并与后裙片的侧缝对合固定。 将裁片从人台上取下来,画顺轮廓线,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 线以及侧缝、肩缝。也可以将裁片拓画在纸上,然后仔检查相关部位是 否合理,在依据右片裁剪左片。将纸样轮廓线完成。完成纸样。
六、任务评价
1自己评价,语言表达清晰服,无起涟。省位设计合理 ,无突起,无漂浮;臀围线、腰围线水

平。

3、针插正确。 4、裙身的臀围与腰围放松量合理。
5、裙子样板放缝正确以及标注准确。
七、任务活动
任务反思
任务扩展
任务完成后,你是否已经掌握好本次任务的知识和技能, 谈谈你的体会与收获。
在裙子的立体裁剪中,如何设置省的数量和省的位置。
三、坯布准备
测量出宽度和围度各加 8cm 。按下面标注。
四、立体裁剪步骤(见视频)
一、前片立体裁剪
前裙片的立体裁剪 1、固定前中心线 2、固定臀围线 3、确定腰侧点 4、确定底摆侧点 5、确定省位与省
二、后片立体裁剪
1、固定后中心线 2、固定臀围线 3、确定腰侧点 4、确定底摆侧点 5、确定省位与省
原型裙的立体裁剪
一、新课导入:图片欣赏
二、任务下达
任务一、裙装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任务目标 1、根据款式图能够完成原 型裙的立体裁剪。 2、了解腰省的设置原理。。
二、任务描述 款式分析:此款为腰部合体、 臀部有一定松量的裙型,在前 后腰部设有4个省量,臀围下 形成筒形,后中心底摆开有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 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 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八、 衣身分割操作步骤
1、款式分析 、 本操作以经典的公主线款式为例。公主线是在衣身的前后片上,从肩 缝经过胸点到腰线位置的分割形式。是紧身型款式的代表,其中省量分 配在公主线的肩省与腰省中。
四、原型宽放量的设计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主要有两种方法:
推移法: ①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放置法: ②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五、衣身的修正
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 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 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① 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② 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③ 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④ 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以检查衣身的整体 造型是否完善。
腰省与侧缝省的组合
肩省
七、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道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 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 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 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 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 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 片的水平分割。 3、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 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 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 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 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 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第二章 女装原型裁剪
第一节 女装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
女装上衣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 女装上衣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 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 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
一、布料准备
① 量取用布 取用坯布,依据款式量取每片衣片的用料。所用的布料断料时均应用手撕 ② 取用坯布,依据款式量取每片衣片的用料 开,然后理顺布料的纱向,并且烫平。 纠正纬斜。 ③ 纠正纬斜。 按图中所示画出标识线。 ④ 按图中所示画出标识线。前中心线、前胸围线;后中心线和袖隆处的垂直 线(采用侧颈点到肩胛骨的水平线+缝份)在标识线的时候,注意使布料的纱 线平直(介绍一种方法,用右手拿一支大头针,把针尖端插入支线与支线之间, 然后稍微强力的使针尖滑行,这样在布料上就留下了一支印记,然后
的放出一些,最后是腰部的标记,用带子做一个参照物,和人体模型上的腰围线重 合,把腰围标示线画出来。最后把省缝的位置也确定下来,这样前片衣身的制作就 完了。
1
2
3
4
三、后衣身的制作
① 把后片的布料拿来,对准人体模型后中心线,上面留出缝份大小后固 定,后中心线固定,腰节固定。 ② 把领口弧线确定下来,确定的方法先是初裁,也可以在缝份的外部打 些剪口,这样就铺平了,然后固定。 ③ 确定后肩胛省的大小,因为肩部突起,所以要保持竖向布纹垂直,在 肩部附近暂时固定一根针,因为它突出所以就有一定的量,这个量就是 肩部所需要的量,把领口与肩部两个针之间多余的量就做成肩胛省量。 ④ 袖窿按原来的袖窿初裁一下,初裁前把布纹整理一下,留些量,初 裁可以打剪口。然后确定侧缝线,要考虑腰部的放松量,也可以直接与 前片瘪在一起。在后中心线和侧缝线之间有多余的部分,就是后片腰省 所需要的量,至于量的大小要适当,位置指向肩胛骨,然后瘪起来。整 个后片的操作就完了,然后取它的形状做标记。和前片雷同
六、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 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 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 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一)准备 工作
1、确定用 布量 2、粗裁 3、划样
• (二)、省道的命名 • 1、按形状命名有:锥 形省、钉形省、弧形省、 橄榄省等。 • 2、按部位命名有:领 窝省、门襟省、肩省、 袖笼省、腰省、腋下省 等。
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 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 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 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 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 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 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 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 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 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 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 括Y形、T形等。
2、准备坯布 、
测量上半身的长度再加7.6厘米,测量前中心至胸点的距离再加7.6厘 米,测量胸点至侧缝的距离再加7.6厘米。
3、立体裁剪步骤 、
① 将前中心线向内扣折后,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的相应位置上。 ② 沿领口、肩线、腰线及公主线的方向将布料推平顺,打剪口,并将 关键部位标注下来。 ③ 从胸点向上和向下5.1厘米分别标出对刀位,用来控制胸部松量的分 配。 ④ 将侧片的布料直纱线与人台侧面中间腰线想垂直,用大头针固定。 ⑤ 沿着公主线、肩线和腰线将布料推平顺,打剪口,并标注相应的位 置线。 ⑥ 从胸点向上和向下5.1厘米分别标出对刀位,用来控制胸部松量的分 配。标出袖窿深的位置,画出侧缝线以及腰线的位置 。
⑦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⑧ 款式的拓展变化 下面的款式是以公主线款式为基础变化的,运用省道转移的原理将 省道分散到分割线里,使变化后的省缝成为服装的叠看一下两边的印是否重合,不重合就代表纱织不垂直,那么就 要用手把布向斜方向拉一拉,从而整理好)做标记线,基准线,具体可以按图中 的标记来做。
二、前衣身原型的制作
①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并与人台上的同名 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注意插一两个以 八字型的针插进去,这样固定更好,腰部一针固定,领口的地方一针固定, 我们还可以把纵向反折看一下这个线是否对好。) ② 做领口,由于这个地方是不平的,我们可以先初裁一下,这样可以铺的平 些,接下来做肩,要注意领口要有松量,在肩头用针固定,然后到袖窿,这 个地方也铺不平,我们先用针把它固定,用剪子先初裁,缝份要大一些,也 可以打些剪口,最后到腰部固定。 ③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做胸省的位置一般 在乳点稍偏后一点方向,至于省的大小可以根据基本情况来定,因为腰部这 个地方要松些,松量由自己来掌握)。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 ④ 标注领口、肩线(按人台上的标示线来标记)。袖窿按人台上臂根横断 面的形状下降大约2.5厘米来标记,侧缝按人台上的侧缝线来标记,可以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