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迅速,在中晚期为多数,诊治难度大,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更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合理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中医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等症状,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食疗治疗:在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加强患者体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可选用燕窝、花胶、鸽蛋、红枣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康复。
3.化疗治疗:包括单药或多药联合化疗,能够抑制癌细胞增生、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放疗治疗:通过放射线治疗癌细胞,达到抑制癌细胞增生的效果。
5.免疫治疗:通过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达到控制瘤情的目的。
6.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目前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西医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救抢救等。
注意事项:1.饮食有节: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过量进食或过于饥饿,应以流动软食为主。
2.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属和医生应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尽可能的让患者心情愉悦。
3.合理用药:患者应定期按时吃药,避免随意更改药品,更应该避免超量用药。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肿瘤。
5.注意检查: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进行处理。
总之,晚期结肠癌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艰苦而长久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也需要顾及患者的身心健康,陪伴其度过痛苦的疗程,让患者尽早康复。
胃癌用什么能缓解,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的黏膜上,引起胃的恶性肿瘤。
肠癌中医护理常规(重点)

肠癌中医护理常规一、症状(体征)名称发生在结肠、直肠和肛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属于中医“积聚”、“肠覃”、“锁肛痔”范畴。
二、临床表现1、大便性状和习惯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如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
2、便血:多表现为便中带暗红色粘液、脓血。
3、腹痛、腹胀。
4、全身症状:由于肿瘤的消耗、出血、感染和毒素吸收等,晚期可出现恶病质表现,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5、可有腹部包块,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
三、症状(体征)护理(一)一般护理1、按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病室应舒适、安静,定时开窗通风。
3、按医嘱准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4、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及时更换衣裤、被服。
5、观察要点:(1)观察是否有排便习惯及形状的改变,大便次数、便秘或腹泻,肛门内是否有不适或下坠感,有无排便不净感,或里急后重等。
(2)观察病人便血的情况,出血的颜色、出血量的多少,是否有粘液,或血、脓和粘液相混,有无特殊臭味等。
(3)观察腹部情况,如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的征象。
6、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生活的所需。
(二)辨证施护1、湿热蕴结型:局部肿瘤坚硬如石,伴有腹部疼痛痞满不适,纳呆、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粘液脓血便。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1)观察腹部与大便情况,腹泻者每次便后予温水清洁肛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避免大便反复刺激引起肛周皮肤湿疹。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次便后开窗通风。
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肛门灼热者,每次便后及时擦干,保持干燥。
防止肛门周围红肿、湿疹。
(3)遵医嘱电针双足三里、频谱仪照射腹部、吴茱萸热熨腹部等。
(4)中药宜偏温或凉服。
2、气滞血瘀型:情志抑郁,胸闷不适,腹痛腹胀,或痛有定处,排暗红色血便,局部肿块,坚硬如石,舌暗红,或舌边有瘀斑,脉细弦或细涩。
(1)观察病人的情志、腹胀痛程度、持续时间、排便的色、质、量,做好记录。
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

肠草(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肠覃属于积聚、脏毒、锁肛痔、肠风、下痢、肠瓣等疾病范畴。
结肠癌是指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肿瘤。
直肠癌是指发生于肛缘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恶性肿瘤。
一、护理评估(I)观察患者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3)观察腹泻或便秘者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黏液血便者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4)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脾肾阳虚证。
证候: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
舌质淡胖,苔薄白②肝肾阴虚证。
证候;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黏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③气血两亏证。
证候: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
舌质淡,苔薄白。
④痰湿内停证。
证候: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
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⑤瘀毒内结证。
证候;面色暗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
口唇暗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患者宜进软食,禁粗纤维及油炸食品,多食白肉(鸡肉、鱼等)、低脂肪饮食,小麦纤维能降低结肠腺瘤的复发率。
(4)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大便次数增多,要注意护理好肛周或造痿口周围皮肤;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促进大便规律。
(5)化疗用药护理:持续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时,最好建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导管(PICC)等中心静脉导管,以保护血管,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doc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
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
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
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腹胀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2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结肠癌的中医护理

粘液血便
便秘
01
02
04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
01
02
03
生活起居
饮食指导
情志调理
生活起居
01
02
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防止感冒。
2.指导患者有序进行八段锦、简化太极拳锻炼。
饮食指导
01
02
03
1.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健脾的食品,如山药、桂圆、大枣、南瓜等。忌生冷瓜果、寒凉食品。食疗方:桂圆大枣粥。
中医特色技术
穴位按摩
耳穴贴压
中药保留灌肠
艾灸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
中医离子导入
中药外敷
感谢聆听
心理因素
情志所伤所愿不遂,肝气郁结,肝木太过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合邪,下迫大肠,也可诱生本病。
疾病因素
正气亏虚先天不足或年高体虚之人,脾虚肾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与水湿的运化也有密切的关系,两脏虚损,导致水湿内停,日久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晚期体征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3.指导采用暗示疗法、认知疗法、移情调志法,建立积极的情志状态。
4.人工造瘘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突出,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并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
注射给药
外用中药
(1)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分钟。 (2)鸦胆子油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50滴/分钟。 (3)康艾注射液: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对人参、黄芪过敏者禁用。
腹部平片
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
结肠癌二期中药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结肠癌分为四个期,其中二期结肠癌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中药治疗等。
本文针对结肠癌二期患者,提出一种中药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案1. 中药方剂(1)基本方: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炙甘草10g。
(2)加减法:1)若患者食欲不振,可加砂仁10g、陈皮10g、山楂15g;2)若患者乏力,可加黄精15g、枸杞子15g;3)若患者腹痛,可加延胡索15g、白芷15g;4)若患者便秘,可加火麻仁15g、杏仁10g;5)若患者腹泻,可加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
2. 服用方法每日1剂,煎煮两次,分早晚两次服用。
连续服用30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疗程。
3. 注意事项(1)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2)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3)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三、治疗方案优势1. 辅助治疗:中药治疗可作为结肠癌二期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调整机体功能:中药治疗可调节患者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3. 缓解症状:中药治疗可缓解患者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安全性高:中药治疗副作用较小,患者可放心使用。
四、治疗方案总结结肠癌二期中药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合理的中药方剂和服用方法,可调节患者机体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药治疗并不能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总之,结肠癌二期中药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科普知识

结直肠癌的02中医护理方
法
情志护理: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移情易性等方法调节 患者的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结直肠癌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医情志护理注 重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中医情志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可以 调和患者的脏腑气血,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等不适症状。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原则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保健,避 免或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体质、病情等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 病情,采用中药调理,配合饮 食调理、情志调理等综合调理 方法。
整体观念:中医护理注重整体 观念,从患者的全身出发,综 合分析病情,全面调理患者的 身体状况。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科 普知识
单击此处Hale Waihona Puke 加副标题汇报人: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结直肠癌的中医 护理原则
Part Two
结直肠癌的中医 护理方法
Part Three
结直肠癌的中医 护理应用
Part Four
结直肠癌的中医 护理注意事项
结直肠癌的01中医护理原
则
整体观念:注重整体护理,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护 理。
预防措施:通过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饮食卫生、定期 体检等方式,预防结直肠癌 的发生。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科普知识
术后康复:在术后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促进患者的康 复。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直肠癌术后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办法进行护理,包括穴位贴敷、艾灸,还有耳穴压豆。
首先耳穴压豆是用豆子压在耳朵上面的穴位,一个方面可以止痛,二个方面可以防止恶心、呕吐或者治疗恶心、呕吐。
因为做了直肠癌,很多人肠道功能没有恢复或者麻醉药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伤口在那里会出现明显疼痛,这些负面刺激对康复影响都是非常大,通过耳穴压豆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止痛、止恶心呕吐。
还有进行穴位贴敷和按压,包括足三里甚至穴位注射,还有艾灸进行神阙穴或者其它地方的足三里艾灸,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或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麻醉药各方面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早期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让患者早期进食,恢复起来就快得多。
那么对于术后来说还有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达到抗肿瘤作用,增加免疫作用。
还有包括一些经典的名方八珍汤,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快速的康复。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2在结肠癌中晚期,肿瘤迅速生长扩大而缺血缺氧可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发热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可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中医降温方法进行护理。
1.中药及中成药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中药中有许多清外热和除内热的有效药物,许多验方在历年的临床经验中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较好退热疗效;中成药常用的如新癀片等,其退热效果好,且不影响血细胞的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针刺疗法大椎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针刺退热常用穴位。
通过大椎穴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可取得一定效果。
大椎穴可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刺血拔罐可驱毒外泄,凉血解毒,起到退热作用,针刺完毕后做好背部保暖。
虽然针刺对皮肤有轻微损伤,但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3.灸法灸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祛瘀生新,调理气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肿瘤引起的发热、出血、疼痛等方面得到缓解,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癌症患者的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 (1)患者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保留药液20分钟左 右。 (2)其他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6.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7.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8.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 (五)便秘 •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 •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大横、腹衰、 足三里等穴,气虚者加取关元、气海等穴 。 •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便秘点、大肠、内分 泌等穴。 • 4.遵医嘱艾灸,取关元、神阙、气海、足三 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 •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三)腹泻 •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 感,有无诱发因素。 •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 •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 等穴。 •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 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 (四)粘液血便 •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百会、足三里 、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 •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 门等穴。 •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 (四)湿热蕴结证:腹痛偶作,下痢赤白,里急
后重,下迫灼热,大便黏滞,恶臭或发热寒战, 胸闷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五)气滞血瘀证:腹痛腹胀,或痛有定处,或 腹部触及包块、结节,或便血或黯紫,或伴有大 便习惯改变,舌暗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 • • • (一)腹胀 (二)腹痛 (三)腹泻 (四)粘液血便 (五)便秘
• (三)情志调理 • 1.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 支持。 • 3.指导采用暗示疗法、认知疗法、移情调志 法,建立积极的情志状态。 • 4.人工造瘘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突出,帮助患 者重新认识自我并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
谢谢!
• (二)腹痛 •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 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 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 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腹胀 •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 素及伴随症状。 •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 肺俞等穴。 •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 质下等穴。 •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 、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 2.肝肾阴虚证:宜食滋阴补肝肾的食品,如 芝麻、银耳、胡萝卜、桑椹等。忌温热之 品。食疗方:银耳羹。 • 3.气血两亏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大 枣、桂圆、莲子、鸡蛋等。食疗方:桂圆 莲子汤。 • 4.痰湿内停证:宜食化痰利湿的食品,如白 萝卜、莲子、薏苡仁、赤小豆、等。忌大 温大热之品。食疗方:赤小豆苡仁粥。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 (1)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分钟。 (2)鸦胆子油注射液:静脉输液速度不超过50滴/分钟。 (3)榄香烯注射液:稀释后宜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建议 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 • (4)康艾注射液: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对人参、黄 芪过敏者禁用。 • (5)其他详见附录1。 •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 • • • • •
结直肠中医护理方案
十三病区 李青丽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脾肾阳虚证: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喜睡懒动,下 痢稀溏,带有白冻或兼有暗红色血液,或肠鸣而泻,泻后 稍安,或五更泻,腹痛喜热,甚至肢冷畏寒。舌质淡胖,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 (二)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渴舌干,腰 膝酸软,肋胁胀痛,便秘或有便血,舌红少苔,脉细弦。 • (三)气血两虚证:气短乏力,大便溏薄或便血,面色苍 白、脱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四、健康指导
• • • • (一)生活起居 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防止感冒。 2.指导患者有序进行八段锦、简化太极拳锻炼。 (二)饮食指导
• 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肥甘厚味、甜腻和易胀气 的食品。 • 1.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健脾的食品,如山药、 桂圆、大枣、南瓜等。忌生冷瓜果、寒凉食品。 食疗方:桂圆大枣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