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 L 和 l,计算ΔE k 时,将 v 折算成钢球的速度 v′=Llv。
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2018·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 拟考试)图1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 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 竖直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细线与导轨平行。
实验五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误差分析 1.减小测量误差: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
一次将各打点对应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 次取平均值。
2.误差来源: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
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12m v n 2必定稍小于重 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m ghn,改进办法是调整器材
(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A__D_B__C_E__F_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 实验
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 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选择打点清晰,1、2两点距离接近2 mm的一条 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 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
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
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
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 阻力。 2.重物密度要大:重物应选用质量大、密度大的材 料。 3.一先一后: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 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4.纸带选择:纸带要选打点清晰,且1、2两点距离 接近2 mm的纸带,以确保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守恒即12m v 2A +mgh A =12m v 2B +mgh B上式亦可写成12m v 2B -12m v 2A =mgh A -mghB .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12m v 2A =mgh ,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度.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两根. 四、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2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 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 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 2n =mgh n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略小于或接近2 mm 的纸带.(2)用12m v 2B -12m v 2A =mg Δ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TS S v n n n 211-++=五、数据处理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mgh n 和12m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 n和12m v 2n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mgh AB .(2)算出12m v 2B-12m v 2A 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若mgh AB =12m v 2B -12m v 2A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如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即ΔE k <ΔE p ,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七、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稳定的固定在铁架台上,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调整在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3.实验中,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待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4.测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打点测起,并且各点对应的下落高度要一次测量完.5.速度不能用v n =gt n 或v n =2gh n 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 ,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 n =gt 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 ,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 n =12gt 2n 或h n =v 2n2g 计算得到.6.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 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 ,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两年 2 mm 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 t =0.02 s.7.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 8.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5-5-4
图5-5-5
热点一
实验原理和操作
【例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下面列出一些实验步骤: 】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下面列出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用天平称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将重物系在夹子上 将重物系在夹子上 C.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在系有重物的夹子上,再把纸带向上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在系有重物的夹子上, 拉,让夹子静止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D.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把输出电压调至 V(电源暂不接通 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 电源暂不接通) 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 把输出电压调至6 电源暂不接通 E.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到放在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到放在桌边的铁架台上, 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到放在桌边的铁架台上 F.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 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点 G.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时间 G.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时间 H.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释放纸带 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 I.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 J.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更换纸带, 更换纸带 K.在三条纸带中,选出较好的一条 在三条纸带中, 在三条纸带中 L.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进行计算, 进行计算 得出结论, M.拆下导线,整理器材 拆下导线, 拆下导线 对于本实验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有_______; 对于本实验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有 A G ;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表字母 。 填写代表字母)。 EDBCHIJKFLM 填写代表字母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可知不必要的有A、 ;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E、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可知不必要的有 、G;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D、B、C、H、I、J、K、F、L、M 、 、 、 、 、 、 、 、 、 【名师支招】熟悉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名师支招】熟悉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物理必修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mgh=
1 2
mv2
【实验原理】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
出重物下落的高度h,利用时间t内的 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 时速度,算出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h
只要绘出v2与h的关系图像,当斜率等
于两倍当地重力加速度时,则可验证机械能
V
守恒,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m
本实验的目标是验 证机械能守恒,即:
v=gt成立的前提条 件是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有: v2 2gh
正确方法是通过纸带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 算各点的瞬时速度,从而计算动能
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来自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反思
【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如果忽略空气的阻力,这时物体的机械能
守恒,即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设 物体的质量为m,下落距离为h时物体的瞬时速 度为v,则势能减少mgh,动能增加,1mv2 故有
【实验反思】
2. 实验中为什么重力势能的减少总是略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
答: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县限位孔间存在摩擦,所以重 锤重力势能的损耗除了转化为动能以外,还由部分因为发 热损耗了,所以重力势能损耗总是大于动能的获得。
【实验反思】
3. 计算纸带上点的速度时,有同学认为“直接利用v=gt计算各点的瞬 时速度,同样能够验证机械能守恒。”该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如 果不正确,请说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 计时器、直尺、重锤、纸带、复写纸片、导线、 电源。
【实验内容】
【实验反思】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能准备】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设某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V ,下落高度为h ,则有:mgh =mv 2/2 。
故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下落时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及下落的高度,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刻度尺 、 电源、纸带、复写纸片、重物、带有铁夹台、导线两根4.实验步骤:(1)如图2-9-1所示,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⑵用手握着纸带,让重物静止地靠近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⑶更换纸带,用同样的方法再打几条以备选用.⑷从几条打下点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点间距离接近2mm 且点迹清楚的低带进行测量,测出一系列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d 1、d 2,据公式Vn Td d n n 211-+-=,计算物体在打下点1、2……时的即时速度v 1、v 2……,计算相应的动能的增加值。
⑸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从点O 到点1、2……之间的距离h 1、h 2……,计算出相应减少的重力势能。
⑹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 ,以及增加的动能mv 2/2,并进行比较。
【同步导学】1.原理理解:⑴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 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 ,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尽量挑选点迹清晰呈一直线且第一、二点间接近2 mm 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应该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 t =0.02 s.⑵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而只需验证n n gh v =221就行了。
例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2-9-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当打点计时器打点4时,物体的动能增加的表达式为△E k =物体重力势能减小的表达式为 △E P = ,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设交流电周期为T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实验名称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验证21222121υυmmhmg-=∆是否相等?可以比较两点间的动能变化与势能变化是否相等,或重物在每一个位置的动能与势能之和是否相等?实验器材铁架台、打点计时器、重物、纸带、夹子、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地架稳在铁架台上;②将纸带一端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计时器;③手提纸带,让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④接通电源后放手,让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在计时器上打下一系列点;⑤选择比较清晰的点作为第一个记数点O,并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A、B、C、D、E……;⑥量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OA、OB、OC……;⑦利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各点的速度;⑧计算出各段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各段增加的动能是否相等。
数据处理①取下纸带,标注各个记数点OABCDE,②测量各记数点间的距离(或各点到O点的距离),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OA OB OC OD OE OF υBυCυDυE③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如果从O点到n点,有gh n=v n2/2成立,则说明机械能守恒;④如果从A点到B点,有gh AB=v B2/2-v A2/2成立,则说明机械能守恒;⑤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⑥然后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h图线.⑦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误差分析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作业与测试1.在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的以下看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实验操作时,注意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接通计时器电源,然后松开纸带C.如果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落时,其重力势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纸带摩擦上,就会造成重力势能的变化小于动能的变化D.验证时,可以不测量重物的质量或重力2.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D.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用工具测量的有( ) A.重锤的质量B.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C.重锤下落的高度D.重力加速度4.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 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记录B点时,重物速度v B=____ ____,重物动能E k =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B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 ,量出下落距离h ,则以22v 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如图中的()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验证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二、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设物体的质量为 m,下落高度为 h 时的速度为 v,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mgh,动能的增加量为 1/2mv²。
若mgh = 1/2mv²,则机械能守恒。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等。
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夹子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2、接通电源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交流电源上,电压为 6V 左右。
3、释放重锤用手握住纸带的上端,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然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次实验,以减小实验误差。
5、数据处理(1)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 2mm 的纸带。
(2)在纸带上选取若干个计数点,并测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4)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计数点|下落高度 h(m)|速度 v(m/s)|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 (J)|动能增加量ΔEk(J)||||||||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各计数点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比较两者的大小。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七、实验误差分析1、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会导致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范文一班级:姓名:座位:[实验目的]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定性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原理]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 ,下落高度为h ,则应有:21mg m 2h v =。
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 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 ,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测定第n 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 T 2h -h 1-n 1n n +=v[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锤、纸带、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1.按如图1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并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计时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再在距离0点较远处开始选取相邻的几个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的高度h 1、h 2、h 3……6.应用公式T2h -h 1-n 1n n +=v 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7.计算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n 和动能的增加量221n mv ,进行比较,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班级: 姓名: 时间: 2017年4月20 [实验目的]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定性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原理]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若某一时刻
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 ,下落高度为h ,则应有:21mg m 2
h v =。
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 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v ,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测定第n 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 T
2h -h 1
-n 1n n +=v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锤、纸带、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图1
图2
1.按如图1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并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计时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再在距离0点较远处开始选取相邻的几个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的高度h 1、h 2、h 3…… 6.应用公式T
2h -h 1
-n 1n n +=
v 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 7.计算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n 和动能的增加量2
2
1n mv ,
进行比较,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gh n 与 22
1V 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误差分析]
gh n 比 22
1V 偏大是由于阻力做功的原因。
[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3.利用方法22
1n mv mgh =进行验证时,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1、2点间距接近2 mm 的纸带。
(为了保证纸带上第一个点的速度为0,此时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mm m gt h 202.0102
12122=⨯⨯==) 4.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为了减小测量h 时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
[实验结论]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交流与反思]
实际上重物和纸带下落过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动能的增加量要小于势能的减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