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绿动舞蹈工作室培训时间:2012年7月11日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方娟考试标准及要求:1、本次考试两题均为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得少于500字。
2、本卷每题50分,满分100分,考卷必须署名。
3、本卷需在舞目示范表演考卷抽题时由本人抽取,交卷时间为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4、请严格按照考级中心规定的交卷时间提交考卷,每晚一天扣10分,以此类推。
5、考卷请传真至考级中心:************转8003或提交至考级中心邮箱:**************************。
6、考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与当地组织机构联系,考卷提交后请立即电话确认。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4-6岁儿童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蜗牛(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教学目标:1.在舞蹈中锻炼幼儿的基本功,使幼儿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2.使幼儿进行软手的初步练习3.让幼儿的脊椎的到初步训练(拉、伸、含、仰)、并进行手臂的拉、伸训练教学方法:1. 观察与模仿教学难点:手上动作:软手脊椎的拉、伸、含、仰及手臂的拉伸教学步骤:1、出示蜗牛动作的图片,老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幼儿愿意模仿2、教师教小朋友念儿歌,边拍掌边念,掌握其节奏3、拍掌动作变化为软手动作,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地上动作、钻头塌腰、扭摆回坐,教师一步一步示范及引导幼儿做正确动作,学习两个动作即复习两边,接着学动作,地面软手、大画圆手、同上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边做边指导,新动作复习两边后加上前面动作一起做,最后碎抖手,教师示范后与幼儿一起做,关键动作教完后即完成整个舞蹈的教学,把所学分解动作连接起来。
4、最后结束动作再进行讲解与引导幼儿牢记,让幼儿养成舞蹈中的动作定型的习惯,更好的提升孩子的气质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复习巩固整个舞蹈,加强动作的正确性再进行训练二、浅谈这次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体会和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实践和开展?经过这次的训练,让我对舞蹈教学有了更好的认识,舞蹈本来是快乐的,可是以往听着学生讲述舞蹈学习都是非常累,非常枯燥,这是习惯性的教学方式,,可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这套考级教材学起来是那么的愉快,特别是在舞蹈中练习基本功,让孩子不再为基本功的枯燥而烦恼。
民族舞蹈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族舞蹈考试题库及答案
1. 民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不属于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A. 踢踏
B. 转圈
C. 弓步
D. 跳跃
答案:A
2. 汉族舞蹈中,扇子舞的特点是?
A. 动作缓慢,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
B. 动作快速,强调节奏感
C. 动作轻盈,注重手部的柔美
D. 动作刚劲,强调力量感
答案:C
3. 维吾尔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是其特有的?
A. 手帕舞
B. 顶碗舞
C. 旋转舞
D. 长袖舞
答案:C
4. 蒙古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不是其基本动作?
A. 马步
B. 鹰步
C. 弓步
D. 跳跃
答案:A
5. 傣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是其特有的?
A. 转圈
B. 踢踏
C. 孔雀舞
D. 顶碗舞
答案:C
6. 朝鲜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不是其基本动作?
A. 踢踏
B. 转圈
C. 弓步
D. 跳跃
答案:A
7. 壮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是其特有的?
A. 手帕舞
B. 顶碗舞
C. 旋转舞
D. 长袖舞
答案:A
8. 彝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不是其基本动作?
A. 踢踏
B. 转圈
C. 弓步
D. 跳跃
答案:A
9. 汉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是其特有的?
A. 踢踏
B. 转圈
C. 弓步
D. 跳跃
答案:B
10. 苗族舞蹈中,以下哪个动作是其特有的?
A. 手帕舞
B. 顶碗舞
C. 旋转舞
D. 长袖舞
答案:D。
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

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甘肃兰州培训时间:2012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培训级别:4—6级答卷人:王英第一题:五级舞目——小卜少(傣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双腿的屈伸结合勾踢步、前点步位以及掌形、翻腕等手位、脚位的运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傣族民间舞蹈。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难点:追鱼手、勾踢步、曲掌翻腕、教学对象:8—10岁儿童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准备:五级DVD、CD碟,傣族舞服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瑞丽、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感情内在含蓄,下肢多屈伸,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傣族舞蹈《小卜少》,一起感受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1、播放《小卜少》,学生欣赏,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特点。
2、分发傣族舞蹈服,了解傣族舞服,穿着舞服,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习关键动作:1、勾踢步:①讲解要点并示范:勾踢步后踢的脚要快速、轻盈,快踢慢落。
②带领学生练习,反复示范以供学生模范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
2、追鱼手:①掌形手:学生做手型,明白掌形手是傣族舞的基本手型。
②讲解并示范追鱼手,学生练习。
3、曲掌翻腕:讲解并示范,学生练习。
注意手型的变换。
四、教学舞蹈《小卜少》前奏[1] 1—8 体对7点,六人成一横排,正步位,第一人左手点肩,其他人搭前一人的肩,目视1点。
[2] 1—8 保持舞姿,屈膝4次,右手下垂甩摆。
音乐[1] 1—4 屈膝两次,右手从身体左侧摊出至右侧。
5—8 屈膝两次,右手里绕腕至托掌位,头、身左倾。
[2] 1—8 屈膝4次,右手经旁按掌落至旁平位,右倾头。
[3]—[4] 重复[1]—[2]动作。
[5] 1—8 体对1点,提裙手,左起单数人左勾踢步4次,双数人动作相反。
4-6级理论考卷-8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4-6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新城区少年宫培训时间:9.30—10.3培训级别:4—6级答卷人:王晓君考试标准及要求:1、本次考试两题均为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得少于500字。
2、本卷每题50分,满分100分,考卷必须署名。
3、本卷需在舞目示范表演考卷抽题时由本人抽取,交卷时间为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4、请严格按照考级中心规定的交卷时间提交考卷,每晚一天扣10分,以此类推。
5、考卷请在舞目考试结束三日内交由组织方统一整理后再提交考级中心。
6、考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与当地组织机构联系,考卷提交后请立即电话确认。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7-9岁儿童授课舞目:四级舞目---快乐的小鸟(达斡尔族)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教案教学对象:7——9岁儿童授课舞目:四级舞目——《快乐的小鸟》(达翰尔族)第一课时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学习肩上摆手、点头、滑步、侧滑步、跺步。
2、通过舞蹈,感知达翰尔族小姑娘像鸟儿一样快乐自由,模仿鸟儿的叫声,鸟儿飞翔点头、嬉戏,充分体现达翰尔族小姑娘快乐幸福的生活。
3、培养孩子们喜欢小鸟,爱护小鸟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小鸟的图片,声音;PPT2、CD、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方法:1、模仿法2、情景表演3、示范法四、教学难点:1、滑步、侧滑步、跺步五、教学步骤:1、播放音乐《百鸟朝凤》。
2、你们听到了什么叫声。
(播放小鸟的叫声)3、你们能模仿小鸟快乐的叫声?4、你们能模仿小鸟飞翔吗?(播放小鸟飞翔的CD)5、你们能模仿小鸟游戏的情景吗?(播放小鸟嬉戏、打闹情景)6、组织学生进行描述、评价。
7、欣赏达翰尔族舞蹈《快乐的小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学习这个舞蹈吗?激发同学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8、介绍舞蹈《快乐的小鸟》。
达翰尔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这个舞蹈主要表现达翰尔族小姑娘像鸟儿一样快乐的生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标准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是评估学习者舞蹈技巧和表演水平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的标准级内容的一般指导:
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力量、平衡、节奏感等的基本训练,以提高学习者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本功。
舞蹈技术:学习和掌握舞蹈动作的技术要领,包括舞姿、步法、转体、跳跃、旋转等的正确执行和表达。
舞蹈编排:学习舞蹈的组合和编排,包括整体舞蹈结构、音乐节奏配合、队形转换等,以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
舞蹈风格:学习和理解不同民族和民间舞蹈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动作风格、舞蹈表情和情感的表达等。
舞蹈演出:学习舞台表演技巧和舞蹈演出的要素,包括形象表现、表情表达、舞台表现力等。
教材内容通常由相关专家和教育机构编写,根据不同等级的考试要求和标准来制定。
教材内容会根据考试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会有详细的动作说明、图示和乐谱配套教学。
具体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标准级的内容应根据相关考试机构或教育机构发布的教材和指南为准。
建议你联系当地相关的舞蹈考试机构或教育机构,获取最新的教材和考试标准。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熊舞.doc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河南省许昌市培训时间:2012年10月4—7号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罗方雪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4—6岁儿童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熊舞(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教学目标:1、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2、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
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仿学习的兴趣。
3、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跪地爬等动作。
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动势。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1、关键动作:.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
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教学步骤: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打哈欠、揉眼睛等)、还有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
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
例如: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咯额。
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
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2、按音乐分段教、练:前奏【1】1-8 四人一横排,体对一点,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觉状,左手扶膝盖。
【2】1-6伸懒腰,表现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双手扶膝盖。
第一遍音乐【1】1-4上身前腆,目视一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是一项由中国舞蹈协会主办,旨在推广和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水平的考试。
该考试系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考试内容包括基本功、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技巧、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等方面,旨在培养和选拔具有良好舞蹈基本功和创作能力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是一个全国性的舞蹈考试系统,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水平逐步提高。
初级考试要求考生能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和基本舞蹈表现能力,中级考试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技术和表演能力,高级考试是对舞蹈能力和创作水平的全面考核。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考试内容是多样化和综合性的,涵盖了中国各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考生成绩的评分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包括技术、艺术表现和创作能力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的评分标准都经过专业权威的考评团队制定和审核,确保了考试成绩的公正和权威性。
对于考生来说,参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通过考试,考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素养和水平,同时也有机会展示自身的才华和创作能力。
参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的考生们非常重视这项考试,他们用心准备、认真复习和练习,以求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活动中也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氛围,考生们相互学习和切磋,一同提高舞蹈技艺水平。
总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带动了全社会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关注和爱好。
希望这项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加强对于舞蹈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1.doc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1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以下便是第1页的正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培训地点:广东:梅州培训时间:2019年4月4日到7日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李秋敬考试标准及要求:1、本次考试两题均为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得少于500字。
2、本卷每题50分,满分100分,考卷必须署名。
3、本卷需在舞目示范表演考卷抽题时由本人抽取,交卷时间为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4、请严格按照考级中心规定的交卷时间提交考卷,每晚一天扣10分,以此类推。
5、考卷请在舞目考试结束三日内交由组织方统一整理后再提交考级中心。
6、考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可与当地组织机构联系,考卷提交后请立即电话确认。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5-7岁儿童授课舞目:二级舞目---蹦蹦兔(儿童舞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教案教学对象:5-7岁儿童授课舞目:二级舞目---蹦蹦兔(儿童舞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模拟兔子训练脚掌退地的能力,使之自由的在舞蹈中掌握蹦跳的能力。
2.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仿表演的兴趣。
3.、能够根据音乐生动的跳出兔子的活泼可爱形象。
二、教学方法:1、模仿法2、情景表演3、示范法三、教学难点:拧身小跳、换脚小跳四、教学步骤: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兔子的形象进行模仿训练。
2、按音乐分段教,练(1)前奏:[1] 1—8 两人于左右区台两侧准备,体相对。
(2)第一遍音乐[1] 1-2 右脚前踢跳后落于正步位半蹲向中区行进,兔耳朵手位。
3-4正步位屈伸一次,两人各自转头,目视一点。
5-8 重复1-4动作。
[2] 1-4 重复第1、1-4动作。
5-8 体对1点左右起跳踢步四次,头随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4—6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甘肃兰州培训时间:2012年6月18日至6月22日
培训级别:4—6级答卷人:王英
第一题:
五级舞目——小卜少(傣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双腿的屈伸结合勾踢步、前点步位以及掌形、翻腕等手位、脚位的运用,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傣族民间舞蹈。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难点:追鱼手、勾踢步、曲掌翻腕、
教学对象:8—10岁儿童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准备:五级DVD、CD碟,傣族舞服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瑞丽、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感情内在含蓄,下肢多屈伸,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今天,我们来学习傣族舞蹈《小卜少》,一起感受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
1、播放《小卜少》,学生欣赏,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特点。
2、分发傣族舞蹈服,了解傣族舞服,穿着舞服,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习关键动作:
1、勾踢步:
①讲解要点并示范:勾踢步后踢的脚要快速、轻盈,快踢慢落。
②带领学生练习,反复示范以供学生模范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
2、追鱼手:
①掌形手:学生做手型,明白掌形手是傣族舞的基本手型。
②讲解并示范追鱼手,学生练习。
3、曲掌翻腕:讲解并示范,学生练习。
注意手型的变换。
四、教学舞蹈《小卜少》
前奏
[1] 1—8 体对7点,六人成一横排,正步位,第一人左手点肩,其
他人搭前一人的肩,目视1点。
[2] 1—8 保持舞姿,屈膝4次,右手下垂甩摆。
音乐
[1] 1—4 屈膝两次,右手从身体左侧摊出至右侧。
5—8 屈膝两次,右手里绕腕至托掌位,头、身左倾。
[2] 1—8 屈膝4次,右手经旁按掌落至旁平位,右倾头。
[3]—[4] 重复[1]—[2]动作。
[5] 1—8 体对1点,提裙手,左起单数人左勾踢步4次,双数人动
作相反。
[6] 1—8 两人相对做[5] 1—8的反面动作。
[7] 1—4 提裙手,右侧人左旁迈步,屈伸,左侧人动作相反。
5—8 收回正步位屈膝。
[8] 1—8 重复[7] 1—8动作,左、右侧人互换动作。
[9] 1—4 屈膝,双手体侧胯旁屈掌接胸前掏翻腕推出后两人搭手。
5—8 重复[9] 1—4动作。
[10] 1—2 屈膝,右勾踢步接前点步位。
3—4 保持舞姿屈膝一次。
5—8 收右腿原地屈膝两次
[11] 1—8 做[10] 1—8反面动作。
[12] 1—4 体对1点,左勾踢步接右旁点步位,曲掌翻腕至左胯旁按
手,右旁平位掌型。
5—8 保持舞姿,屈膝两次。
[13] 1—8 做[12] 1—8的反面动作。
[14] 1—4 左勾踢步接右后踏步位,曲掌翻腕至左胯旁按手,右手
斜上位提腕。
5—8 保持舞姿,屈膝两次。
[15] 1—8 做[14] 1—8的反面动作。
[16] 1—8 左起勾踢步,两人相对做追鱼手,相互追逐交换位置。
[17] 1—4 右侧人体对1点做[12] 1—4的动作。
左侧人体对5点做。
5—8 右勾踢步接左后踏步位,曲掌翻腕至右胯旁按手,左手斜上位提腕。
[18] 1—8 重复[16] 1—8的动作。
[19] —结束两组做勾踢步,右手下垂前前后甩摆,分左右区下场,
目视1点。
五、表演《小卜少》
1、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节奏完成动作,使学生熟悉音乐,熟记动作。
2、学生分组表演,纠正不足之处。
3、学生有表现力地表演《小卜少》。
六、总结:
1、学习内容总结。
2、学生学习状况总结。
七、下课式。
第二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可以培养孩子们哪几方面的能力?请结合教材中不同级别舞目举例说明。
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自民族传统艺术,提炼于各民族生活。
学习民族民间舞,是启发孩子们对舞蹈的感知力、表现力量最直接的方式,并且有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养成、优雅气质的塑造。
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单单是随着音乐舞动,而且将接触到这些舞蹈背后蕴含的民族的音乐、服饰、风俗、传说。
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七个方面的能力:
1、观察模仿能力——如一级舞目《小熊舞》、二级舞目《吐泡泡的小鱼》等
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学习过程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即兴表演能力——如一级舞目《西瓜》、《球球操》、《小蜗牛》
考级教材的编委们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的民族民间舞专家,无论组合的编排还是素材的选用,都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感的非常新颖的舞蹈。
孩子们只要经过3-4个课时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小舞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可以进行表演啦!
3、思考能力——如三级舞目《小小服装设计师》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创新能力——如四级舞目《小看戏》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
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造能力如何。
我们的教材在设置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
5、独立自主能力——四级舞目《踢毽子》
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中
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特地设置了道具舞蹈,孩子们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所需道具,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
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6、合作交流能力——如四级舞目《剪羊毛》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孩子与伙伴交往创造了条件。
我们的舞蹈中有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等,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
而且孩子在掌握一些社会交往技能。
7、综合拓展能力——如四级舞目《渔家欢歌》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对舞蹈感受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力、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不断挖掘孩子的潜能,而且能将这些能力触类旁通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拥有更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