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苏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语文 2016年11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23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①xiá疵▲②juān刻▲③大有bì▲益④咬文jiáo ▲字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你若盛开,那是A(悄然绽放含苞待放)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
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B(履行施行)的一种职责。
盛开,总是羡丽的,花朵的盛开是C(绚丽妖艳),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D(前进奋进)。
A ▲B ▲C ▲D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8分)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②舟止,▲。
(《刻舟求剑》)③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⑤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⑥人曰:“▲?”。
(《郑人买履》)4.(1)小王子访问了几个星球,他分别遇到了哪些人?(3分)▲(2)在小王子的印象中,地球人是什么样的人?(2分)▲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37分)阅读《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完成6—7小题。
(5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7.品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无声”一词。
(3分)▲阅读《幼时记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8—10题。
(6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在凉山yí(▲ )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净化一切。
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cuì(▲ )水冒出蒸汽,再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wū(▲ )浊。
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 )沫淹灭。
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 )心。
(《火把节之歌》)2.名著阅读:下面对《小王子》主要内容的描述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先用横线划出错误的地方,再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小王子》是英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书中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从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⑴ ;⑵ 。
3.小明的奶奶不理解“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的意思,请你代小明给奶奶作一点解说,50字左右。
(3分)4.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学过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3分)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温暖的秋阳,我来到了小院门前,看见爷爷伛偻着背在忙碌着,在阳光的映衬下,满头银发泛着特有的光泽,那干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仔细一看,爷爷正在忙着端菜,做菜。
只见他一手拿着锅,一手拿着锅铲,认真地抄着菜,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嘴里还念叨着:“今天孙子回来,要赶紧做,让他一回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5.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 (含答案)2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年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1.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涟yǐ▲xuàn ▲丽xiá▲想安xiáng_ ▲2.找出下列词语中错误的汉字并加以改正。
(4分)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坚难地拔涉。
头顶娇阳似火,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先频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
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④▲,人杰地灵。
⑤▲,▲;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⑦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含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4.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3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标题▲(填写序号) ▲【我的思考】▲5.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右图即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象征。
会徽是彩色的,由于印刷的原因,只能显示黑白两种颜色。
根据你的理解判断,你觉得世博会的会徽应该选取怎样的主色调,为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36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统一测试初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初一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憧(jǐn g) ▲②(xuàn) ▲丽③摇摇欲(zhuì) ▲④出谋(huà) ▲策2.找出错别字,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感”从哪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
我们都生活在丰富多采的世界里,只要睁大眼睛去关注它,敞开胸怀去拥抱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它,就会有收获。
有些同学觉得生活很枯躁,没有让人震憾的地方,没有什么感受可写。
其实,只要3.默写填空(10分)(1) 不应有恨______▲_____。
(《水调歌头》)(2)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 ▲《水调歌头》)(3) 壁立千仞,▲。
(4)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 (《刻舟求剑》)(5)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6)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
(7)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嫩绿的芽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的任务。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5.读《小王子》,完成下列题目(6分)(1)小王子拜访的第七个星球是 ( ▲ ) (2分)A.月球 B.水星 C.地球 D.火星(2)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叫作_____▲_____。
(2分)(3)小王子央求“我”给他画的动物是一只 ____▲____ 。
(2分)第二部分(34分)阅读诗歌,完成6-7题(4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这首诗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苏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5分〕〔一〕积累〔共15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填入文前方格内。
泉水在大地上màn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磬,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
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jū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sè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5分〕汉字注音2.默写。
〔10分〕〔1〕春色满园关不住, 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
〔3〕 __________________ ,楼台倒影入池塘。
〔4〕心中的风雨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5〕人们常引用《论语》中“ ,〞这个句子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6〕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被谥为“文〞,子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谓之‘文’也。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依靠听觉和嗅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面湖山归眼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用〔共10分〕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3分〕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英国方案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1)bì____益(2)祈.____祷(3)zhù蓄(4)谆谆..教诲2、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0分)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②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③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④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
(杭州岳墓对联)⑤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⑥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⑦春天想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朱自清《春》)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______(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 (4)鞭.数十____________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 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 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6、下列有关名著《小王子》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王子看到一座盛开的玫瑰园时,他非常伤心。
因为他的玫瑰对他说谎,说她是宇宙中一朵独一无二的花。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2016.1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填写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8分)①曰:“宁信度,。
”(《韩非子·郑人买履》)②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③,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⑤,;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2.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吞shì( ) ②荟cuì( ) ③zī()铢必较④半明半mèi()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①不亦惑.乎惑:②及反.,市罢反:③徐.喷以烟徐:④鞭.数十鞭: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马友友早已跻身..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一流大提琴家。
C.读书使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D.一个六十多岁的流浪汉,坐在铺着毯子的墙根下,旁若无人....地读书。
5.下列对名著《小王子》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小王子”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他的身上承载着作者祈望回归纯真世界的愿望,并肩负着探寻人生真谛的使命。
B. 在到访地球之前,小王子游历了五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居住着一个人,他们分别是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这些人构成了书中的成人世界。
C.《小王子》在表现人类精神家园的可贵的同时,还凸显了交往的真谛,即对爱与责任的感悟。
D.对于小王子来说,玫瑰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为她付出了时间和心血,并倾注了最真挚的感情,使她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此时,第三趟灯火明亮的快车又隆隆而过。
“他们是在追随第一批旅客吗?”A问道。
“他们什么也不追随。
”扳道工说,“他们在里面睡觉,或是在打哈欠。
只有孩子们把鼻子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
2016-2017年苏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语文检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亲爱的同学们,新学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流淌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斑斓的文学风景。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组是()(3分)A、诠.释(quán)憧.憬(chōng)裨.益(bì)潜移默化B、霎.眼(shà)倘.若(tǎng)惊羡.(xiàn)半明半味C、腼腆.(tiǎn)锃.亮(cēng)嘈.杂(cáo)瘦骨嶙峋D、翕.动(xī)找茬.(chá)粗粝.(nì)锱铢必较2、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语言连贯,顺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3、画出错别字,并订正。
(4分)4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浣溪沙》中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是:_______ _ ___ __。
③从课外找一句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5、学了本册的前三个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们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7分)①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
(1分)②请你再设计三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
(3分)栏目一栏目二栏目三③请你在手抄报上为同学们推荐一部好的文学名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在凉山yí(▲ )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净化一切。
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cuì(▲ )水冒出蒸汽,再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wū(▲ )浊。
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 )沫淹灭。
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 )心。
(《火把节之歌》)2.名著阅读:下面对《小王子》主要内容的描述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先用横线划出错误的地方,再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小王子》是英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书中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从小王子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 ;▲ 。
3.小明的奶奶不理解“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的意思,请你代小明给奶奶作一点解说,50字左右。
(3分)4.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学过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3分)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温暖的秋阳,我来到了小院门前,看见爷爷伛偻着背在忙碌着,在阳光的映衬下,满头银发泛着特有的光泽,那干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仔细一看,爷爷正在忙着端菜,做菜。
只见他一手拿着锅,一手拿着锅铲,认真地抄着菜,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嘴里还念叨着:“今天孙子回来,要赶紧做,让他一回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5.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4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人们已经习惯通过所下载的客户端或APP 了解新闻、资讯以及其他想要获取的知识。
这种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碎片化阅读。
智能社会让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成倍增加,吃早餐时、等公交时、坐地铁时,人们都习惯性地拿出手机阅读各类信息或文章。
一些前沿的时髦的话题和热门的网络词汇也张口就来。
不过,针对同一个问题,各种客户端、APP、公众号等提供的信息很多时候有重合之处。
但当人生遇到真正的困扰时,除了看些“心灵鸡汤”寻求安慰外,这种阅读无实质性帮助,像一些专有名词其实也不了解其真正的内涵,有点像什么都懂什么也不懂的样子。
6.默写。
(6分)▲ 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词中的哪两句?,。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出自《韩非子》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2分)【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③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④为北面?”曰:“吾马良。
”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⑤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太行山。
②方:正在。
③持:赶。
④奚:何。
⑤御者:车夫。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4分)① 自度其足()② 吾忘持度()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 吾用多()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9.【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了人们怎样的道理?(2分)【甲】文:【乙】文:10.写出与【乙】文的寓意相近的两个成语。
(2分)(二)阅读《社戏》节选,完成11~15题。
(共13分)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
我们请客。
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2分)12.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3分)13.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
(3分)14.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分)15.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2分)【】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三)阅读《一辈子的幸福》一文,完成16~19题。
(共15分)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着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两个孩子都很朴实,不远处有一个工地,很显然,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由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从家里接了来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忍受不了那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是的,兄弟俩到这个小城已两天了。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从树叶隙罅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儿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在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的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们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砖墙,玻璃有些高,他掂了掂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他“吭哧”“吭哧”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了玻璃上,然后又把整个脸紧紧贴上去。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一会儿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十二点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哥弟俩去吃饭。
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的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特别凉,是因为玻璃的后面,即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再次侧脸看了儿子一眼,幻想着他长大的情景,心里觉得无比温暖。
(选自《铜陵日报》)16.通读全文,概述全文的主要情节。
(4分)17.联系上下文,赏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分)▲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
▲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从树叶隙罅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18.文章写小兄弟俩的平常故事,却用了“一辈子的幸福”这个标题,深意是什么?(3分)19.有读者为上文故事所感动,专门拟写了一副对联来点赞主人公,请补出上联。
(2分)上联:下联:家人爱,一生一世。
三、作文(40分)20.请以“最好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