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浮针是浮针疗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的简称,也是其专用工具一次性使用浮针的简称,因仅仅作用在皮下层,像浮在肌肉上一样,又因为发明人姓符,与浮谐音,故称浮针。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手法的针刺疗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见效快、适应症广、经济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

浮针与传统针灸的区别:1. 浮针刺激皮下的面积是针灸的20-30倍,疗效提高,见效快;2. 适应症基本相同,针刺部位减少;3. 治疗次数缩短,疗程减少。

适应症: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疼痛病症。

疗效特点:(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2)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即可收效。

(3)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4)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

(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副癌综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万法;(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耍比传统针灸疗法多,但总体上要节省费用。

(8)因为操作时间短,浮针疗法的操作对室内的温度要求较低,在寒冷的天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

注意事项: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

2.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3.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浮针疗法留针时间长,相对传统针刺疗法而言,较易感染。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浮针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理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头,利用针刺的刺激作用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浮针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颈肩腰腿痛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颈肩腰腿痛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多数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导致肌肉过度紧张和关节僵硬引起的。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调整气血运行:浮针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穴位的刺激作用,改善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消除疼痛。

2. 改善局部气血不足:颈肩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局部的气血不足,而浮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增加局部气血的供应,缓解疼痛并促进组织修复。

3. 放松肌肉:长时间的肌肉紧张会导致疼痛,而浮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肌肉的紧张度,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4. 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浮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缓解疼痛。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刺激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大椎、腰阳关等。

2. 在刺激穴位前,首先进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为后续的针刺做好准备。

3. 刺激穴位时,针刺的深度一般为1-2cm,刺入后保持静置10-15分钟。

4. 在针刺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扭转、震动等刺激动作,以增加刺激的效果。

5. 针刺结束后,可以进行按摩,以加快血液循环和恢复疼痛部位的功能。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注意事项,需要患者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浮针疗法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病因和病情,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浮针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浮针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 (2)以痛为输理论 《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
种痹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
原则全部是"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由此可知,对于软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
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
疗法则,在 《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很多记载,
如:《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
• (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副癌综 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方法;
• (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那样在 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 (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耍比传统针 灸疗法多,
接斜刺入皮。进针发力时针尖搁置于皮肤上,不
要离开皮肤。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一25角刺入,
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不要刺入太深,略
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左手,右手轻轻提拉,便
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做好运
针准备。
浮针的临床应用
11
第二步 运针
• 是指针入皮下后到针刺完毕之间的一段操作过程。运针时,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
浮针的临床应用
6
二、浮针疗法的特点
• 一、操作特点 • 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有其特
点 • (1)针尖必须直对病灶 • (2)针体在水平运动 • (3)均匀柔和反复的扫散动作 • (4)留针时间长 • (5)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
浮针的临床应用
7
•二、疗效特点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一、浮针疗法简介浮针疗法,又称微针刺灸术,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浮针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使用细微的针刺刺激,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浮针疗法的针刺过程非常细致,通常使用的是直径0.12毫米的特制浮针,浮针的长度为13毫米左右,因其细小,所以在针刺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极小。

浮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疗效迅速等特点,因而在治疗颈肩腰腿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1.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疼痛感,很多时候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关节的损伤或者疾病引起的。

针对颈部疼痛,浮针疗法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有助于缓解颈部疼痛,并且可以改善颈椎的灵活性,提高颈部功能。

2. 肩部疼痛肩部疼痛同样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因为长期处于办公桌前,或者进行重型工作,肩部容易出现疼痛。

浮针疗法对于肩部疼痛同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舒缓肩部肌肉的紧张,促进淋巴液循环,从而加速疼痛的恢复。

3. 腰部疼痛腰部疼痛是很多人困扰的问题,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浮针疗法在治疗腰部疼痛中也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刺激腰部穴位,可以调理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疼痛,同时对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4. 腿部疼痛腿部疼痛通常分为髋关节疼痛和膝关节疼痛两种,浮针疗法在治疗腿部疼痛中同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整局部肌肉和骨骼的功能,缓解疼痛,同时对于慢性髋关节炎和膝关节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疗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良好疗效。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过一定周期的浮针疗法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部分病例甚至达到了疼痛完全缓解的效果。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满意度较高。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浮针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颈肩腰腿痛中,浮针疗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浮针疗法中,医生会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

对于颈肩痛患者,常选择风池、天柱、肩井等穴位;对于腰腿痛患者,常选择腰俞、膝眼、足三里等穴位。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机制。

浮针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刺激穴位后可以改变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浮针疗法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使疼痛信号得到抑制和终止。

浮针疗法还可以调节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浮针疗法时,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定疼痛的部位和病因。

然后,在消毒后,使用针灸针进行穴位刺激。

刺入皮肤后,用手指轻轻按压针柄,使针身在皮肤上微微浮起,这就是浮针的名称来源。

在刺激穴位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受进行调整,使其感到轻度酸胀感即可。

通常每次治疗时,医生会选择2-4个穴位进行刺激,每个穴位刺激时间为5-10分钟,每周1-2次,连续进行2-4周。

通过实际的临床应用,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方面,浮针疗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浮针疗法可以缓解颈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颈肩活动功能。

浮针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浮针疗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浮针疗法在应用时需注意合理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

穴位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选择,不同的病情可能需要刺激不同的穴位。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穴位的清洁和消毒,以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表面浅部,通过轻轻抖动针头,使其产生微弱的震动,以
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传统针灸方法。

浮针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无痛、无损伤等优点,因
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颈肩腰腿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由于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机体姿势调整失衡,引起局部肌肉及关节的慢性疼痛。

这种病症对于工作及其它日常
活动的影响非常大,而浮针疗法能够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神经等方式,有效
缓解这些症状。

1.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颈部外力损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症
状为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等。

借助浮针疗法,能够刺激颈部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舒缓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并对改善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有重要作用。

2. 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部周围软组织炎症的称谓,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关节运动受限等。

通过
浮针疗法的刺激,可以缓解疼痛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肩部组织恢复健康。

3. 腰痛
腰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疼痛症状,通常与腰椎间盘突出、肩背部疾病等有关。

采用
浮针疗法刺激局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血液供应,有利于腰部疼痛的治疗,促进康复。

4. 腿痛
总体来说,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
肉痉挛等多个方面的治疗效果,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进
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在选择针灸机构时需注意医生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以防针灸操作不
当引起意外情况的发生。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浮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表面插入特定的穴位,以调节经络气血,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浮针疗法在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本文将对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中的应用与探析进行阐述,以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疗法的治疗原理和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指在经络或穴位周围使用特殊的手法,将针插入皮下浅表,不进入经络,以气化合为浮转为主的针法。

浮针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皮下浅表的敏感神经末梢,使患者产生针刺感、鲜然感、胀硬感、牵拉感和酸痛等不适感觉,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浮针疗法相对于传统的针灸疗法更为温和,更适合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症状。

在中医治疗中,颈肩腰腿痛被视为气血阻滞、经络失常、肝肾不足所致的病症。

通过对浮针疗法的应用探析发现,浮针疗法可以有效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滋养肝肾,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具体来说,浮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的穴位,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浮针疗法还可以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愈能力,对疼痛症状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针对颈肩腰腿痛,浮针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

浮针疗法操作简便,不需要深入插针,不容易引起术后感染和组织损伤,更加安全可靠。

浮针疗法刺激皮下浅表,虽然刺激力度较小,但作用范围较广,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穴位,具有较好的整体调节作用。

浮针疗法对于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活动功能等方面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浮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许多患者通过接受浮针疗法治疗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对于一些顽固性、复杂性颈肩腰腿痛疾病,浮针疗法往往能够取得出乎意料的治疗效果。

浮针的经验整理、应用、总结

浮针的经验整理、应用、总结

浮针的经验整理、应用、总结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浮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近,大范围、多痛点的远
(2)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
右,可以斜取进针点。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处,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4)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不要有关节,否则,效果相对地差
(5)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
? 反之,则短。
?
1、扫散动作
?
扫散动作: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便针尖作扇形运动。扫散动作是浮针疗法区别于以往所有疗
法的重要特色。对临床疗效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操作时以右手中指抵住患者皮肤,使针座微微脱离皮肤,
医者稍稍平抬浮针,使埋藏于皮下的针体微微隆起皮肤。
? 操作时要柔和,有节律,操作时间和次数视病痛的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如果疼痛已经消
生进针、行针不便,给病人造成痛苦。
? 因此,治疗时必须根据治疗所选进针点的具体部位, 选择适当的体位,便病人放松,同时便于施术操作。 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 和上下肢部分进针点。
?
(2)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
位治疗。
? (3)俯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
四、针刺操作
? 一、进针 运针
?
操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针,第二步运针。
?
第一步 进针时局部皮肤要松紧适度。
?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
中指三指挟持针柄,状如斜持毛笔。
? 初学者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挟持辅助针身,采用类似 毫针刺法申的挟持进针法。熟练者可以直接斜刺入皮。 进针发力时针尖搁置于皮肤上,不要离开皮肤。进针时 针体与皮肤呈15一25角刺入,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 快,不要刺入太深,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左手,右 手轻轻提拉,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 做好运针准备。
刺有五,以应五藏。 半刺 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 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浮针疗法的特点
? 一、操作特点
?
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有
其特点
? (1)针尖必须直对病灶
? (2)针体在水平运动
? (3)均匀柔和反复的扫散动作
? (4)留针时间长
? (5)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
? (3)《内经》刺法 浮针疗法的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 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这三者在《内经》的刺法中 占有很大的比重和较为详细的论述。 皮下进针:《灵枢? 官针》篇说尺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毛刺 刺浮痹皮肤 。 《灵枢?官针》篇说尺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直针刺 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浮刺 旁 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灵枢?宫针》篇说尺凡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原因,传统针灸引起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
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
?
(5)对软组织伤痛等疾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但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副癌综合症),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然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止痛方法 ;
?
(6)因为留针期间病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回家,不需要象传统针灸疗法
? 二、疗效特点
?
(1)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 ;同时对感觉麻木、胀满等感觉异常
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 (2)取效快捷,治疗疼痛时,在进针完毕即可收效。
? (3)留针时能保持这种疗效,留针达到一定的时间,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 ;
?
(4)安全无副作用,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甚至因为是针体仅在
? 浮针疗法是在古代文献的挖掘中获取营养成 长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 和创新,其源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 相关文献
? (1)皮部理论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疗法在皮下进针, 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
? (2)以痛为输理论 《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 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原则全部是 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由此可知,对于软 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 以 以痛为输 为基本治疗法则,在 《内经》的其他篇章中 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邪》尺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 之,《素问?刺腰痛论》尺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缕 刺论》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尺切之 坚痛如筋者,灸之 等,举不胜举。 以痛为输 应被视为 阿是穴方法的最早记载。
? (4)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
?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
二、明确病痛点
病痛点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指的是筋膜扳击点,不仅仅是病痛的所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痛的原 因。
三、确定进针点
进针点的选择关系到迸针顺利与否,关系到疗效的好坏。在选择进针点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五点原 则:
浮针疗法
主讲人:
一.浮针 疗法概论
二.浮针 疗法的特

三.针刺前的准 备
四.针刺操作
五.针刺常 见并发症
六.浮针疗法 注意事项
一.浮针疗法概论
?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 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 的针刺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 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 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 其是现代针刺研究指针入皮下后到针刺完毕之间的一段操作过程。运针时,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
? 进。推进时稍稍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运针过程申,右手感觉松软易 进,病人没有酸胀麻等感觉,不然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
?
运针深度一般掌握在25cm-35cm之间。对范围大,病程长的病痛,运针深度可长,
那样在治疗床或椅上留针,所以治疗场所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
?
(7)费用低,因为采用浮针疗法治疗次数较少,虽然一次的治疗费用耍比
传统针灸疗法多,
(8)因为操作时间短,浮针疗法的操作对室内的温度要求较低,在寒冷的天 气里比传统针灸有优势。
三、针刺前的准备
? 一、选择体位
?
如体位选择不当,在施术过程中病人紧张,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