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卸酸是一项危险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场所及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卸酸的安全操作规程,详细描述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1.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可以迅速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

2.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酸服、防酸手套、安全护目镜、防酸面具等。

3. 检查卸酸设备的完整性,确保无漏洞或损坏。

二、液体卸酸操作1. 将酸液容器放置在专用的酸液槽中,防止溅洒或泄露。

2. 打开酸液容器的盖子,缓慢倾倒酸液,注意避免溅洒。

3. 卸完酸液后,紧闭酸液容器的盖子,避免外界空气进入。

三、固体卸酸操作1. 打开酸液容器的盖子,用专用的工具将固体酸块逐块放入专用的酸液槽中。

2. 注意控制放入的速度和力度,避免溅洒或剧烈反应。

3. 卸完固体酸后,紧闭酸液容器的盖子,避免外界空气进入。

四、安全处置1. 将卸酸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废弃物,统一收集并妥善处置。

2. 废液应放置在专用的废液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标明警示标志。

3. 废弃物应妥善包装,并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和处置。

五、其他安全措施1. 在操作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保持清晰可见。

2. 严禁个人单独进行卸酸操作,必须有至少两人同时进行,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人可以提供援助。

3. 卸酸操作时,严禁吃东西或饮水,以免酸液误入口中。

4. 若意外事故发生,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与事故相关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呼叫医护人员提供急救等。

六、事故应对1. 发生事故后,首先要立即采取停止危险行为的措施,如关闭酸液容器等。

2. 及时报告事故,通知相关部门,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做好现场保护和人员安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总结:卸酸是一项危险且需要高度警惕的操作,准确并安全地进行卸酸操作对保障工作场所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卸酸操作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确保卸酸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卸酸安全操作章程
1.每天班前岗位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对操
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操作
章程,服从安排,严格管理。

3.每天准确登记硫酸的出入量,准确记录上报车间及相关管理部门。

4.工作中存在SO2、SO1浓硫酸等有毒有害,强烈腐蚀性物质,应
预防跑、冒、滴、漏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5.卸酸前必须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即:防护面罩、耐酸手套,防滑鞋等。

6.装卸时应准备好妥善应急用水,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安全
工作。

7.对装运过其它物质而没有清洁干净或罐内有余水的,严禁用于
罐装硫酸。

8.检查酸罐各阀门是否安全、正常、有效,阀门是否关严,方可
罐装。

9.放酸场所内周围5米严禁站人,卸酸人员随时观察是否有闲杂
人员,杜绝其他人员靠近。

10.卸酸时要慢开阀门,各相关阀门开度不应过大,防止管道涌酸。

11.卸酸过程当中卸酸人员不得离开放酸现场,密切注意酸罐硫酸
容量情况,卸完酸后关闭好相关阀门,严格杜绝出现降槽现场的发生。

12.各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以上各操作章程,安全管理制度,严
格遵守危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

保障生产安全、人生安全、设备
安全,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在卸车前,应查看卸车设备的状态,包括泵、管道、阀门、密封件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完好无损。

2.卸车现场应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以保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减少环境中浓硫酸蒸气的积累。

3.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酸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浓硫酸对人体的伤害。

二、卸车操作1.开始卸车前,必须先将装载浓硫酸的槽车安全地停靠在指定的区域,并使用牢固的支撑物稳定车身,以防止槽车移动。

2.在卸车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与卸车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任何机械设备对人员造成伤害。

3.在卸车开始前,必须将卸车设备的所有阀门关闭,并锁上,以避免误操作造成泄漏事故。

4.在卸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正在使用的卸车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5.卸车期间,工作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卸车管路是否存在渗漏现象,一旦发现渗漏,应立即停止卸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6.卸车完成后,必须将卸车设备的所有阀门关闭,并锁上,以防止意外泄漏。

三、事故应对1.若发生浓硫酸泄漏事故,卸车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避难行动,迅速撤离现场,并通知应急救援人员。

2.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处置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在事故现场,必须配备好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药剂,以控制事故扩散,并对泄漏的浓硫酸进行合理处理。

四、事后处理1.卸车任务结束后,应对卸车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2.卸车现场应进行清理,清除浓硫酸的残余物,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洗。

3.在卸车现场,禁止将浓硫酸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必须按照相关的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和处置。

总结:以上是浓硫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

在卸车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卸车现场必须有明确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泄漏情况。

酸碱装卸工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装卸工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酸碱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将酸碱溅到皮肤上。

2、接送酸碱前,必须做到确认,严禁酸碱误卸混装,严禁在未接
触良好的情况下拾取酸碱。

3、冬季送酸时,如果发生突发事故,应立即关闭相关百叶窗,洒
在地上的酸碱及时用水冲刷干净。

4、卸酸碱时,确认车在指定位置停稳,不在移动,管道和设备只
有在良好状态下才能运行,车不符合安全条件,报上级听候处理,暴
雨天严禁卸车。

5、管道和容器中严禁有水下进行卸酸、碱作业,浓酸和稀酸不
得相混合。

6、酸碱储槽上空不得小于500mm,卸载后车辆中的残留酸不得超
过50mm。

7、禁止用易被酸、巴金封堵材料采用碱蚀材料。

酸碱顶部的观察
孔在实施后必须及时盖严。

8、注意上下酸碱罐的防滑,照明保持良好。

硫酸卸车操作规程3篇

硫酸卸车操作规程3篇

硫酸卸车操作规程3篇【第1篇】化工厂浓硫酸卸车平安操作规程1、卸酸前检查:1.1检查浓硫酸贮槽阀门是否关闭。

1.2检查卸酸泵是否泄漏,点动确认泵的转向。

1.3检查放酸管软管是否完好。

1.4卸车人员必需穿戴好平安防护用品(分酸碱服、橡胶手套、防护眼镜)。

2、启动卸酸泵将硫酸抽入硫酸罐,卸车过程始终观看硫酸罐液位及是否有泄漏。

3、开阀门放酸时要慢,各相关阀门开度不应过大,防止管道涌酸。

4、当硫酸液位达到硫酸罐体积的90%时停止卸车。

5、卸车过程若发觉泄漏现象,立刻停泵,处理漏点,待处理完后继续卸硫酸。

6、人员接触到硫酸应立刻使用棉纱、湿毛巾擦除,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送往医院举行进一步治疗。

2023年4月【第2篇】硫酸卸车平安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

2、装卸硫酸时操作人员必需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须的防护用具。

3、驾驶员应按照卸货要求,精确停泊适当位置。

4、车辆到达适当位置后,押运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将罐盖轻轻打开,然后衔接好底阀放料管。

5、和客户联系,预备放料。

在得到化验合格确认后,渐渐半开放料阀,在确认放料管接口及放料管无泄漏后,全开放料底阀,开头放料。

6、在放料过程中,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开作业场所,应密切关注放料过程,严禁跑、冒、滴、漏。

7、放料完毕,应确认罐内料已放尽,并放尽料管内的剩余物料,关闭放料底阀,拆下放料管,装好盲板,然后徐徐盖上罐盖。

【第3篇】硫酸卸车操作规程1、班长或者班组操作人员接装卸车通知后,应现场确认硫酸车管与硫酸泵管线联接精确牢固,密封良好,防止漏酸。

2、检查、确认好硫酸罐液位,严禁造成硫酸罐满罐外溢,3、操作人员负责启动电源,开启硫酸泵。

4、卸车作业时带好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5、操作人员卸车过程中做好现场操作巡检工作,并做好记录。

卸车过程始终观看是否有泄漏现象与硫酸罐的液位。

6、卸车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硫酸泵,关闭卸车管线阀门。

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正式版

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正式版

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正式版卸酸和卸碱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操作之一,通常用于对试剂进行分离、纯化或样品的前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卸酸、碱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卸酸操作步骤:1.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将待处理的酸性溶液倒入蒸馏水洗涤瓶中,用蒸馏水彻底稀释,至少稀释10倍以上。

3.加入适量的酸性染料(如甲基橙、甲基红等),轻轻摇晃混合,使染料均匀分布。

4.将酸性溶液慢慢滴加到具有较强中和能力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滴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滴加速度,避免溅溢。

特别是对于浓度较高、具有腐蚀性的酸性溶液,应小心操作。

6.当酸性溶液完全滴加完毕后,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红等)检测溶液pH值是否为中性。

如果颜色变化为酸性指示剂的颜色,则表示还需要继续加碱。

7.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酸碱指示剂,直到颜色变化为中性指示剂的颜色为止。

8.最后,将反应液通过真空过滤或离心分离,分离出沉淀或沉淀物即可。

二、卸碱操作步骤:1.在进行卸碱操作前,同样要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2.将待处理的碱性溶液倒入蒸馏水洗涤瓶中,用蒸馏水彻底稀释,至少稀释10倍以上。

3.加入适量的酸性染料(如酚酞、溴酚蓝等),轻轻摇晃混合,使染料均匀分布。

4.将碱性溶液慢慢滴加到具有较强中和能力的酸性物质(如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同样需要注意滴加速度,避免溅溢。

6.当碱性溶液完全滴加完毕后,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pH值是否为中性。

如果颜色变化为碱性指示剂的颜色,则表示还需要继续加酸。

7.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酸碱指示剂,直到颜色变化为中性指示剂的颜色为止。

8.最后,将反应液通过真空过滤或离心分离,分离出沉淀或沉淀物即可。

三、注意事项:1.在卸酸、碱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到酸碱溶液,防止对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滴加速度,尽量避免溅溢和反应剧烈。

硝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硝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硝酸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1 、从事硝酸作业人员必须经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 、从事硝酸作业活动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面具、耐酸碱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

3 、应定期对硝酸使用场所的消防器材和硝酸防护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消防水带、灭火器、洗眼器发现器材损坏或过期情况,应及时更换。

4 、从事硝酸作业活动时,至少两人同时在作业现场,在发生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 、硝酸储罐设有两道阀门,第一道阀门属于安全阀,处于长期打开状态,第二道阀门在硝酸使用过程中起到开关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其中一道阀门发生故障时,采用另外一道阀门控制硝酸溶液外泄。

6 、开展卸酸工作前,必须对防护器材(洗眼器)进行调试,确定有效使用状态。

7 、卸酸前应检查硝酸储罐液位,确定卸酸容量,卸酸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位显示变化情况,避免造成硝酸储罐溢酸事故的发生。

8 、作业人员卸酸时,必须要有两人同时在现场配合作业,严格控制好卸酸管与阀门的连接顺序;首先连接硝酸储罐阀门,其次连接硝酸运输车阀门,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硝酸泄露事故
的发生。

9 、开始卸硝酸,观察呼吸阀,确认储罐排气正常
10 、确认硝酸车罐体内无硝酸后,应先将硝酸运输车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连接头,将管酸液全部排净后,最后将硝酸储罐连接管移除,并关闭硝酸储罐阀门。

11 、清理现场。

卸酸碱及使用安全规程

卸酸碱及使用安全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卸硫酸及使用硫酸车间使用的浓硫酸,浓度为98%,属毒性及腐蚀性的化学品,对人身有很大的烧伤性,对设备有很强的腐蚀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一)、卸硫酸操作规程1、操作者首先戴好专用防护罩及防护手套并穿耐酸鞋。

2、检查硫酸罐内是否有其它物质,保证原罐内物料为符合标准的硫酸。

3、检查硫酸液位,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装酸。

4、检查罐、酸泵是否可用及管线阀门是否无泄露。

5、检查酸车出料口完好无泄露。

6、操作现场附近保证无易燃、易爆品及与操作无关人员。

7、卸酸过程中要缓慢开闭,禁止酸罐硫酸溢流。

8、酸车卸完后,先停泵,然后关好硫酸罐及泵入口阀及出口阀。

9、重新检查一次阀门管线。

10、硫酸管线专用,不能与其它物料混用。

(二)、使用硫酸规程浓硫酸遇水产生大量的热量,会使液体剧烈翻滚,容易溅出,浓硫酸遇碱性物质(PIC、氨水、含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1、操作前首先戴好专用防护罩。

2、检查需加罐液位及物料成分。

(液位低于罐体积的80%)3、检查硫酸泵是否可用及所有管线、阀门是否无泄露。

4、加酸过程需小开阀门缓慢流加。

5、加酸过程严禁物料及硫酸溢流。

6、工作结束先停泵,然后关好硫酸罐泵入口阀及出口阀。

二、卸碱操作规程1、操作者首先戴好专用防护罩及防护手套。

2、检查碱罐内是否为碱液。

3、检查罐内碱液位,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装碱。

4、检查碱泵是否可用及所有管线、阀门是否无泄露。

5、检查碱车出料口完好无泄露。

6、操作现场附近保证无易燃、易爆品及与操作无关人员。

7、卸碱过程中要缓慢开闭,禁止碱罐碱溢流。

8、工作结束后先停泵,然后关好碱罐的泵入口阀及出口阀。

9、重新检查一次阀门管线。

10、碱液管线专用,不能与其它物料混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卸酸安全操作规程
1.每天班前岗位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安排,严格管理。

3.每天准确登记硫酸的出入量,准确记录上报车间及相关管理部门。

4.工作中存在SO2、SO1浓硫酸等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物质,应预防跑、冒、滴、漏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5.卸酸前必须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即:防护面罩、耐酸手套,防滑鞋等。

6.装卸时应准备好妥善应急用水,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安全工作。

7.对装运过其它物质而没有清洁干净或罐内有余水的,严禁用于罐装硫酸。

8.检查酸罐各阀门是否安全、正常、有效,阀门是否关严,方可罐装。

9.放酸场所内周围5米严禁站人,卸酸人员随时观察是否有闲杂人员,杜绝其他人员靠近。

10.卸酸时要慢开阀门,各相关阀门开度不应过大,防止管道涌酸。

11.卸酸过程中卸酸人员不得离开放酸现场,密切注意酸罐硫酸容量情况,卸完酸后关闭好相关阀门,严格杜绝出现降槽现场的发生。

12.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上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

保障生产安全、人生安全、设备安全,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

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不可用水灭火。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应通风、有水源和消防器材,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泄漏应急处理
若有少量浓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清洗液用废液桶收集,处理后排放。

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

四、中毒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用布擦会扩大烧伤面积),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五、浓硫酸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

车间硫酸雾最高容许浓度:2 mg/m3,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禁止烟火、进水进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搬运时轻装轻放。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不能将水加入酸中,否则会产生飞溅,导致灼伤。

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若不小心将浓硫酸倒在实验桌上,可先用抹布擦除,再用水冲洗。

清洗液收集处理后再排放。

六、浓硫酸的储存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应与易燃物、还原性物质、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