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不寐)模拟试卷6
中医内科不寐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不寐试题及答案题一:不寐的定义及病因请简要说明不寐的定义,并列举至少三个不寐的常见病因。
答案:不寐,又称失眠症,是指无法入睡、难以保持睡眠或早醒的状态。
常见的不寐病因包括:1. 心理原因:例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2. 身体原因:包括疾病、疼痛、药物副作用、呼吸问题等。
3. 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不适等。
题二:中医内科治疗不寐的方法请列举至少三种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不寐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1.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以改善睡眠质量。
2.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3. 中医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气畅通,调整气机,达到舒筋活络、安神定志的效果。
题三:中医对失眠的常见辨证施治方法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中医常见的辨证治疗方法,以及其针对的失眠病因和症状。
答案:1. 肝郁气滞型失眠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失眠,可采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汤,以调和气机、宽胸舒肝,缓解失眠症状。
2. 心血不足型失眠治疗方法:适用于因体虚血亏引起的失眠,可采用补益心血的药物,如当归补血汤,以养心安神、补益心血,改善失眠情况。
3. 脾胃虚弱型失眠治疗方法:针对因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可选用健脾益胃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以调理脾胃、健脾益气,改善失眠症状。
题四:中医内科调养方法预防不寐请列举至少三种中医内科的调养方法,以预防不寐。
答案:1.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增加疲劳感,有助于入睡。
2. 忌用兴奋性药物:如咖啡因、酒精等,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质量。
3. 调节饮食:避免过饱或过饥,均衡饮食,尽量少食用太过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
总结:中医内科针对不寐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按摩疗法。
辨证施治是中医内科的治疗特色,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不寐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不寐试题及答案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睡眠质量成为一个常见的问题。
尽管有很多原因导致失眠,但中医内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内科学中关于不寐(失眠)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了解并改善睡眠质量。
一、试题:中医内科学中的不寐(失眠)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中医内科学中的不寐?2. 中医内科学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列举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失眠类型及其特点。
4. 中医内科学中如何诊断不寐?5. 中医内科学中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失眠?6. 提供一个实例,说明中医内科学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二、答案:中医内科学中的不寐(失眠)1. 中医内科学中的不寐指的是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无法保持睡眠的情况。
2. 中医内科学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脏腑功能紊乱、精神情绪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
3. 中医内科学常见的失眠类型包括:a. 心气不宁型:以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胸闷憋气等为主要特点。
b. 肝郁脾虚型:以失眠多梦、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特点。
c. 痰湿壅盛型:以失眠多梦、口苦口干、胸闷腹胀等为主要特点。
d. 肾精亏虚型: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健忘耳聋等为主要特点。
4. 中医内科学诊断不寐主要依据以下方面:a. 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难、睡眠浅、易醒等。
b. 询问患者的精神状况、饮食情况以及大便小便等。
c.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
5. 中医内科学中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a.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b.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中药方剂来调理气血、脏腑等。
c. 调节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d. 调理情绪: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精神压力。
6. 实例:王女士,45岁,近期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的情况。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诊断,判断为肝郁脾虚型失眠。
针对个体情况,采用调理情绪、中药治疗及针灸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
【精选】中医内科学试题(卷6)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患者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其治法是A.清肝泻火,宁心安神B.清肝泻火,镇惊安神C.疏肝泄热,镇心安神D.清肝利胆,安神定志E.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答案】C2、最早记载呃逆相关论述的是哪一部医著A.《金匮要略》B.《医宗金鉴》C.《黄帝内经》D.《诸病源候论》E.《脾胃论》【答案】C3、胸痹的病因A.寒邪内侵B.饮食失调C.情志失节D.劳倦内伤E.年迈体虚【答案】A B C D E4、张某,男,42岁。
素嗜辛辣刺激性食品,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选用方剂为A.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B.白虎汤合增液汤C.调胃承气汤合十灰散D.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E.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答案】A5、陈某,男,41岁。
反复肢体浮肿5年。
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纳减便溏,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其诊断是A.水肿水湿浸渍证B.水肿脾阳虚衰证C.癃闭脾气不升证D.癃闭膀胱湿热证E.淋证劳淋【答案】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气与邪气,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症状为标C.先病与后病,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表病与里病,里病为本,表病为标E.病情的缓急,缓者为本,急者为标【答案】A B C D E7、消渴病并发视瞻昏渺的机制是A.阴虚热炽,痰阻经络B.肾阴亏损,精血不足C.阴虚内热,脉络失养D.燥热伤阴,络脉瘀阻E.阴损及阳,脾肾衰败【答案】B8、患者,女,46岁。
近日洗头后渐出现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苔白腻,脉濡。
治则宜A.疏散风寒B.疏风清热C.祛风胜湿D.化痰降逆E.平肝潜阳【答案】C9、郁证主要与以下哪几个脏腑有关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A B C E10、下列选项中,首选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证有A.心肾不交的不寐B.肾阴不足的虚劳C.阴虚火旺的心悸D.肾阴亏虚的消渴E.阴虚水停的鼓胀【答案】A D E11、《素问·疟论》根据寒热偏胜的不同,将疟疾分为A.寒疟B.温疟C.瘅疟D.疟气E.瘴疟【答案】A B C12、癫证,常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喜怒无常,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试题附答案(卷6)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王某,男,45岁。
水肿延久不退10年,肿势轻重不一,以下肢为主,腰部刺痛,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B.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C.实脾饮D.疏凿饮子E.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答案】B2、中医治疗癌症常用的祛邪之法是A.理气除湿B.活血化瘀C.化痰散结D.疏风解表E.清热解毒【答案】A B C E3、癃闭的发病多见于A.老年男性B.青年男性C.老年女性D.青年女性E.产后妇女【答案】A E4、因虚寒起腹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胀满疼痛,拒按【答案】C5、下列关于药物作用中升降浮沉的描述,正确的是A.辛:升浮B.甘:沉降C.苦:升浮D.花叶:沉降E.种子:升浮【答案】A6、贺某,女,39岁。
长期精神抑郁,刻下见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此时辨证属A.肝气郁结B.气郁化火C.痰气郁结D.心脾两虚E.心肾阴虚【答案】D7、阳痿命门火衰证,用枸杞子.当归的目的是A.养血柔肝B.补肾填精C.从阴求阳D.滋阴降火E.作为引经药【答案】C8、下列各项,属于癌病病因的是A.六淫邪毒B.内伤七情C.饮食失调D.素体内虚E.误治失治【答案】A B C D E9、哮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A.寒邪B.风邪C.痰邪D.湿邪E.以上都不是【答案】C10、鼓胀后期,其证表现为肝肾阴虚时,当禁用A.养阴之品B.滋阴之品C.活血之品D.止血之品E.峻下之品【答案】E11、患者胸闷气短,心悸,动则加剧,神疲乏力,口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伴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A.益气养阴,活血化瘀B.补益心肺,活血化瘀C.益气温阳,化瘀利水D.回阳固脱E.振奋心阳,化痰利水【答案】A12、内伤咳嗽的主要原因是A.肺脏虚弱B.脾失健运C.肝火犯肺D.肾脏亏虚E.心火亢盛【答案】A B C D13、下列属于水肿治疗原则的是A.发汗B.利尿C.活血D.泻下逐水E.扶正祛邪【答案】A B D14、中风的主要病机A.风B.火C.痰D.瘀E.虚【答案】A B C D E15、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治泻九法包括A.淡渗.升提B.清凉.疏利C.甘缓.酸收D.燥脾E.温肾.固涩【答案】A B C D E16、泄泻的辨证应以哪项为纲A.轻重B.缓急C.寒热D.虚实E.表里【答案】D17、腰痛辨证,首先应分辨A.在经在络B.在腑在脏C.在气在血D.表里寒热虚实E.阴证阳证【答案】D18、噎膈与反胃在临床表现上最重要的相似处为A.食入复出B.吞咽哽噎不顺C.细嚼慢咽,即无噎塞D.食物不能入胃E.饮食入胃,宿食不化【答案】A19、下列哪位医家提出戾气致病的病因学说A.吴又可B.薛雪C.吴鞠通D.王孟英E.叶天士【答案】A20、患者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中医内科学6(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突然昏仆,不省人事B.目合口开,汗多不止C.手撒肢冷,二便自遗D.肢体强痉E.舌痿,脉微欲绝【答案】D2、痰饮是以下列哪项命名原则命名的A.病因B.病机C.病理产物D.病位E.症状【答案】C3、王某,男,65岁。
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暖喜按,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应首选A.五磨饮子B.竹叶石膏汤C.丁香散D.理中丸E.益胃汤【答案】D4、对下消阴阳两虚的诊断是根据以下哪几个方面A.小便频数,混浊如膏B.甚则饮一溲一C.大便干燥D.腰膝酸软E.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答案】A B D E5、下列关于哮病的预防调护,叙述正确的是A.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忌海膻发物B.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空气刺激而诱发C.避免烟尘异味,保持心情舒畅D.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E.平时可服用玉屏风散.金匮肾气丸等扶正固本药物,以调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答案】A B C D E6、水肿的发病与哪些脏腑病变的关系最为密切A.肺B.脾C.心D.肝E.肾【答案】A B E7、内伤头痛的病因包括A.情志不遂B.肝肾阴虚C.风寒上扰D.稟赋不足E.外伤久病【答案】A B D E8、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是A.胃阴不足,虚中有热B.气逆痰阻,胃气上逆C.脾胃阳虚,膈间不利D.肝气上乘,胃气上冲E.气不化津,食滞内阻【答案】A9、痫证休息期肝火痰热证的治法A.平肝息风,定惊安神B.清肝泻火,化痰宁心C.清热泻火,顺气豁痰D.疏肝和胃,健脾化痰E.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答案】B10、肥胖的病位主要在于A.脾与肌肉B.胃与肾C.脾与肺D.心与肺E.脾与肝【答案】A11、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中藏经》D.《金匮要略》E.《伤寒论》【答案】D12、以下哪项属于虚劳治疗原则A.虚则补之B.强调肝肾同补C.辨证结合辨病论治D.重视补益脾肾E.注意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及生活调摄相结合【答案】A C D E13、患者迷惑善忘,兴趣缺失,反应迟钝,善惊易恐,食少纳呆,四肢不温,夜尿频多。
中医内科学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内科学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属咳嗽之何证( )A、风热咳嗽B、风寒咳嗽C、肝火犯肺D、燥热咳嗽E、凉燥咳嗽正确答案:B2、肺痈初期,当用何治法( )A、辛凉解表,清肺散结B、益气养阴,排脓解毒C、清热解毒,化瘀消痈D、益气养阴清热E、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正确答案:A3、头摇不止,肢麻震颤,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舌胖大,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选用( )A、气血亏虚证B、痰热风动证C、髓海不足证D、阳气虚衰证E、风阳内动证正确答案:B4、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属( )A、心悸阴虚火旺证B、心悸心血不足证C、心悸心虚胆怯证D、心悸水饮凌心证E、心悸心阳不振证正确答案:B5、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证属( )A、痛痹B、行痹C、心痹D、着痹E、风湿热痹正确答案:A6、治疗膏淋辨证属实者的选方为 ( )A、左归丸B、右归丸C、程氏萆薢分清饮D、无比山药丸E、膏淋汤正确答案:C7、金元以前哮与喘混称,明以后首先提出哮与喘当为二个不同病证的医著是( )A、《医学心悟》B、《临证指南》C、《景岳全书》D、《医学正传》E、《医学入门》正确答案:D8、患者心烦不寐,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宜( )A、滋阴降火,清心安神B、清肝泻火,镇心安神C、补益心皮,养心安神D、清心泻火,安神宁心E、补益心气,养心安神正确答案:D9、患者面色萎黄,纳呆,肢倦,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脘闷不舒,其最佳治疗方剂为( )。
A、附桂理中汤B、藿香正气散C、胃苓汤D、六君子汤E、参苓白术散正确答案:E10、大秦艽汤证的主要病机是( )A、肝肾阴虚,阳亢化风,上扰清空B、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C、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D、正不胜邪,元气衰微E、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正确答案:C11、痿证之脉络瘀阻证症见( )A、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咽干燥B、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显露,舌痿不能伸缩C、肢体困重,手足麻木,喜凉恶热D、病起发热,皮肤干燥,咳呛少痰E、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正确答案:B12、“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疭,其势为缓”,指出颤证与瘛疭有别的是下列何医著( )A、《张氏医通》B、《证治准绳》C、《医学纲目》D、《素问》E、《赤水玄珠》正确答案:C13、痫病首见于( )A、《内经》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诸病源候论》D、《古今医鉴》E、《丹溪心法》正确答案:A14、痴呆的病位在( )A、心B、脾C、脑D、肾E、肝正确答案:C15、冷哮咳痰特点( )A、痰黄白相兼B、痰如白沫量多C、痰稀薄多沫咯吐不爽D、痰稠黄胶粘E、臭脓痰正确答案:C16、胃脘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3/A4型题 2. A3/A4型题患者朱某,女,28岁。
症见人寐困难,胸闷胁胀,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纳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1.该患者辨证为不寐A.阴虚火旺证B.肝郁化火证C.心脾两虚证D.痰热内扰证E.心胆气虚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2.其治法是A.清肝泻火,佐以安神B.清心泻火,安神宁心C.滋阴降火,养心安神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E.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3.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泻心汤B.滋水清肝饮C.礞石滚痰丸D.当归龙荟丸E.龙胆泻肝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患者李某,女性,17岁。
半年来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
4.其患者辨证为不寐A.心胆气虚证B.心脾两虚证C.阴虚火旺证D.忧郁伤神证E.痰气郁结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5.其治法是A.清肝泻火,佐以安神B.清心泻火,安神宁心C.滋阴降火,养心安神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E.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6.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黄连阿胶汤B.天王补心丹C.安神定志丸D.归脾汤E.柴胡疏肝散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患者何某,女性,54岁。
由于暴怒,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
7.其辨证为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实证D.血厥虚证E.痰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8.其治法是A.补气回阳B.顺气开郁C.活血顺气D.补养气血E.行气豁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9.其首选治疗方剂是A.五磨饮子B.通瘀煎C.四味回阳饮D.人参养荣汤E.导痰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系疾病患者王某,男性,38岁。
患“精神病静半年,性情急躁,骂詈号叫,时作时止,精神疲惫,睡眠不佳,形体消瘦,面红而干,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数。
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

不寐中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寐在中医中通常指的是:A. 失眠B. 多梦C. 嗜睡D. 梦游答案:A2. 不寐的中医病机主要涉及哪些脏腑?A. 心、肝、脾B. 心、肝、肾C. 心、肺、肾D. 肝、脾、肾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不寐的常见症状?A. 难以入睡B. 睡眠浅C. 早醒D. 嗜睡答案:D4. 治疗不寐的常用中药方剂是:A. 六味地黄丸B. 安神定志丸C. 逍遥散D. 补中益气汤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不寐的中医病因?A. 心脾两虚B. 肝郁化火C. 肾精不足D. 饮食不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寐的中医病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心脾两虚、肝郁化火、肾精不足、心肾不交2. 治疗不寐时,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神门、三阴交、百会3. 不寐的中医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和阴阳、安神定志、疏肝解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不寐的中医辨证分型。
答案:不寐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肾精不足型、心肾不交型等。
2. 请列举不寐的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不寐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情志调摄等。
3. 描述不寐的预防措施。
答案:不寐的预防措施包括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锻炼等。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不寐的中医治疗原则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在临床治疗不寐时,中医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治疗原则是补心健脾、安神定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归脾汤、养心汤等。
对于肝郁化火型不寐,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清热安神,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
对于肾精不足型不寐,治疗原则是补肾填精、安神定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不寐)模拟试卷6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不寐的主要病机与何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
(分数:2.00)
A.心、脾、肝、肾
B.心、脾、肝、脾、肾、胃√
C.心、胆、肝、脾、肾
D.心、肺、脾、肾
E.心、肺、胃、肾
解析:
2.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的人是
(分数:2.00)
A.张仲景√
B.张景岳
C.戴元礼
D.王肯堂
E.徐彦纯
解析:
3.不寐的病机特点为
(分数:2.00)
A.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B.阴盛阳衰,阴阳失交
C.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D.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E.痰热内扰
解析:
4.最早把失眠称为“不寐”的书是
(分数:2.00)
A.《伤寒论》
B.《内经》
C.《黄帝内经》
D.《景岳全书》
E.《难经》√
解析:
5.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的是
(分数:2.00)
A.《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景岳全书》
D.《诸病源候论》
E.《玉机微义》
解析:
6.最先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是
(分数:2.00)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景岳全书》
E.《类证治裁》
解析:
7.西医何因所致失眠不属中医不寐论治范围
(分数:2.00)
A.神经官能症
B.更年期综合征
C.动脉粥样硬化症
D.消化不良、贫血
E.疾病影响睡眠√
解析:
8.以下何病的发生与情志不调关系不密切
(分数:2.00)
A.不寐
B.健忘
C.多寐√
D.癫狂
E.厥证
解析:
9.虚证不寐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分数:2.00)
A.阴血不足√
B.津液亏弱
C.脾气虚弱
D.肝郁气滞
E.阳气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10.患者,女,30岁。
失眠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乏力,舌淡,脉弦细。
其治疗宜选用
(分数:2.00)
A.酸枣仁汤
B.琥珀多寐丸
C.养心汤
D.朱砂安神丸
E.安神定志丸√
解析:
11.患者,女性,18岁。
2个月来因学习紧张,压力较大,夜间经常难以入睡,有时眠中多梦,伴心慌健忘,肢倦乏力,纳少,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其辨证为
(分数:2.00)
A.心胆气虚
B.心脾两虚√
C.阳虚火
D.血虚肝热
E.心肾不交
解析:
12.患者,男性,53岁,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其病机为
(分数:2.00)
A.心肾阴虚,虚火扰神
B.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C.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D.痰热内阻,上扰心神
E.心胆气虚,神不内守
解析:
13.某女,25岁,2年前因暴受惊恐出现心悸失眠,多方治疗不能根治。
现患者心烦失眠,常被噩梦惊醒,醒后难于入睡,伴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细。
首选方剂为
(分数:2.00)
A.安神定志丸加减
B.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C.归脾汤加减
D.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解析:
三、 A3/A4型题(总题数:3,分数:20.00)
某女,30岁,5年前产后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出现失眠,不易入睡,多梦易醒。
近因劳累再发,伴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呆便溏。
诊见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分数:12.00)
(1).其辨证为(分数:2.00)
A.心胆气虚
B.心脾两虚√
C.心肾不交
D.心肾阳虚
E.气滞心胸
解析:
(2).其治法为(分数:2.00)
A.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B.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C.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E.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解析:
(3).宜选何方治疗(分数:2.00)
A.归脾汤加减√
B.安神定志丸加减
C.朱砂安神丸加减
D.天王补心丹加减
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解析:
(4).若面色淡白,唇、爪、舌色均淡白,宜(分数:2.00)
A.加附子、肉桂
B.重用人参、黄芪
C.加天冬、麦冬、玉竹
D.加熟地、阿胶、芍药√
E.改用酸枣仁汤
解析:
(5).若彻夜不寐,应(分数:2.00)
A.改用天王补心丹
B.改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C.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D.加生龙骨、生牡蛎、琥珀等√
E.以上皆非
解析:
(6).若患者兼脘闷、苔腻,应(分数:2.00)
A.重用方中补气药
B.改用平胃散
C.加神曲、麦芽、山楂
D.加木香、陈皮、元胡
E.重用白术,加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
解析:
某男,20岁,学生。
嗜睡多卧,伴倦怠乏力、饭后尤甚,影响学习,不能正常上课。
诊见形瘦,纳呆,苔白,脉虚无力。
(分数:4.00)
(1).其治法为(分数:2.00)
A.益气养心
B.活血化瘀
C.健脾益气√
D.益气温阳
E.燥湿健脾,醒神开窍
解析:
(2).宜用何方(分数:2.00)
A.平胃散加减
B.参苓白术散加减
C.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D.通窍活血汤加减
E.附子理中丸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解析:
某男,70岁。
近半年来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心神昏浊,倦怠嗜卧,言语謇涩含糊,伴畏寒肢冷,健忘,脉沉无力,舌淡,苔薄白。
(分数:4.00)
(1).其治法为(分数:2.00)
A.健脾益气
B.活血通络
C.益气养血
D.益气温阳√
E.燥湿健脾
解析:
(2).其宜用何方(分数:2.00)
A.四君子汤
B.八珍汤
C.香砂六君子汤
D.肾气丸
E.附子理中汤合人参益气汤√
解析:
四、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朱砂安神丸B.半夏秫米汤C.黄连阿胶汤D.礞石滚痰丸E.交泰丸(分数:4.00)
(1).治疗阴虚火旺及热病后之心烦失眠者,宜选用(分数:2.00)
B.
C. √
D.
E.
解析:
(2).治疗痰热重而大便不通之失眠者,宜选用(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A.涤痰汤B.温胆汤C.平胃散D.血府逐瘀汤E.通窍活血汤(分数:4.00)
(1).多寐瘀血阻滞证代表方为(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多寐湿盛困脾证代表方为(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A.活血通络B.活血化瘀,通脉止痛C.豁痰化瘀,调畅气血D.燥湿健脾,醒神开窍E.理气解郁,化痰醒神(分数:4.00)
(1).湿盛困脾证多寐的治法为(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瘀血阻滞证多寐的治法为(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A.黄连阿胶汤B.半夏秫米汤C.朱砂安神丸D.顺气导痰汤E.交泰丸(分数:4.00)
(1).治疗痰食阻滞、胃中不和之失眠者,宜选用(分数:2.00)
A.
B. √
C.
E.
解析:
(2).治疗心肾不交、虚阳上扰之失眠者,宜选用(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
许某,男,62岁。
失眠1年余。
现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分数:8.00)
(1).患者治法是(分数:2.00)
A.养血活血√
B.滋阴降火
C.清心安神
D.益气养血
E.养血安神√
解析:
(2).《内经》称不寐为(分数:2.00)
A.失眠
B.不得卧√
C.目不暝√
D.不寐
E.心下悸
解析:
(3).“不寐之故,大约有五”指出的不寐病因包括(分数:2.00)
A.气虚、阴虚√
B.痰滞、水停√
C.痰热、肝火
D.寒凝、瘀血
E.胃不和√
解析:
(4).与不寐有关的脏腑是(分数:2.00)
A.心√
B.肾√
C.脾√
D.肝√
E.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