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检查,可以获取到很多关键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对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就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般状况。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营养状况、体位等。
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检查提供参考。
二、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状态,进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
三、头部和颈部。
头部和颈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通过对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颅内外疾病的情况,包括头颅外伤、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颈部淋巴结的触诊,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四、胸部。
胸部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重要部位,通过对胸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胸部X光片等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
五、腹部。
腹部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位,通过对腹部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腹痛、腹部包块、肝脾肿大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腹部B超、CT等检查手段,明确患者的腹部病变情况。
六、四肢。
四肢是人体日常活动的部位,通过对四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肢体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肢体肿胀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四肢的皮肤黏膜、指甲等特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水肿等情况。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综上所述,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头部和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0分)
1.胸廓形态(正常、桶状胸、鸡胸、扁平胸、肋间隙)
2.呼吸运动(均匀、对称、频节律及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3.准确度
1.5
4.5
4
触 诊
(20分)
1.呼吸运动度
2.触觉语颤
3.胸膜摩擦感
4.皮下捻发感
5.手法
6.准确度
2
2.5
2.5
1
8
4
叩 诊
(30分)
1.叩诊手法分类
5.手法
6.准确度
2
3
2
3
12
8
终末质量
(10分)
操作熟练程度
10
考评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得分
项目总分
考核内容
标分
缺陷内容及扣分
视诊
(10分)
1.病人体位
2.心前区隆起
3.心尖搏动
4.心前区其他搏动(心前区、上腹部)
5.准确度
2
1.5
2
0.5
4
触诊
(10分)
腹部系统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得分
项目总分
考 核 内 容
标分
缺陷内容及扣分
视 诊
(10分)
1.腹部形态
2.腹部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
4.皮肤
5.胃肠型蠕动波
6.暴露是否充分,有无疝
7.手法:血流方向检查
8.准确度
1
1
2
2
1
1
1
1
触 诊
(50分)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等情况进行评分,以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一般检查内容。
一、外观检查1.1 仪表端庄:患者站立时,观察其仪表端庄与否,是否有面色苍白、面色潮红等异常表现。
1.2 体态端正:观察患者站立、行走、坐卧时的体态是否端正,是否有畸形或异常姿势。
1.3 皮肤状态: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湿润度、弹性等情况,观察是否有皮肤病变或其他异常现象。
二、神经系统检查2.1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手脚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
2.2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2.3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患者的感觉、运动、平衡、协调等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三、心血管系统检查3.1 心脏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心脏的心音,评估心率、心音强弱、心音节律等情况。
3.2 血管观察:观察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桡动脉搏动等血管情况,评估血管的弹性和通畅度。
3.3 血压测量:测量患者的血压值,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呼吸系统检查4.1 肺部听诊: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肺部的呼吸音,评估呼吸音的清晰度和异常情况。
4.2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评估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3 胸廓观察: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和呼吸运动,评估是否有胸廓畸形或呼吸受限情况。
五、消化系统检查5.1 腹部触诊:用手触诊患者的腹部,评估腹部有无压痛、包块、肿胀等情况。
5.2 肝脾触诊:触诊患者的肝脾,评估肝脾有无肿大、压痛等情况。
5.3 消化系统症状: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评估消化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结论: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一般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和消化系统检查,医生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的考核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检查
2.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3.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评分标准
考生在每个方面将获得0-10分的评分,总分为30分。
评分标准如下:
神经系统检查
1. 听力: 听清考官的指令,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2. 视力: 看清考官的手势,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3. 触觉: 检查5个触点(指尖、指甲、手掌、掌根、前臂),每个触点检查得分为1分
4. 反射: 检查三个反射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每个反射点检查得分为1分
5. 肌力: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肌肉的肌力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1. 活动度: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的活动度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2. 稳定性: 检查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稳定性情况,每个关节检查得分为1分
3. 压痛: 检查肩、肘、手腕和手部的压痛点,每个压痛点检查得分为1分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1. 肩关节捏压:检查肩关节稳定性和肩袖损伤,得2分
2. 肘关节折叠:检查肘关节稳定性和肘部骨折、脱位情况,得2分
3. 手握力检查:检查手握力的情况,得2分
4. 特殊手势检查:检查手部特殊姿势,比如大拇指对掌指,得2分
总结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涉及多方面评分,考生需要全方位进行实际操作和考查。
只有真正掌握了各项技巧和细节,才能顺利通过考核。
最详细的运动员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最详细的运动员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背景运动员全身体格检查是评估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评分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提供了最详细的运动员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一、身高(20分)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性别,设定相应的身高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男性:- 18岁以下:160cm 以下(0分),160-170cm(5分),170-180cm(10分),180-190cm(15分),190cm 以上(20分)- 18-25岁:165cm 以下(0分),165-175cm(5分),175-185cm(10分),185-195cm(15分),195cm 以上(20分)- 25岁以上:170cm 以下(0分),170-180cm(5分),180-190cm(10分),190-200cm(15分),200cm 以上(20分)- 女性:- 18岁以下:150cm 以下(0分),150-160cm(5分),160-170cm(10分),170-180cm(15分),180cm 以上(20分)- 18-25岁:155cm 以下(0分),155-165cm(5分),165-175cm(10分),175-185cm(15分),185cm 以上(20分)- 25岁以上:160cm 以下(0分),160-170cm(5分),170-180cm(10分),180-190cm(15分),190cm 以上(20分)二、体重(20分)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性别,设定相应的体重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男性:- 18岁以下:45kg 以下(0分),45-55kg(5分),55-65kg (10分),65-75kg(15分),75kg 以上(20分)- 18-25岁:50kg 以下(0分),50-60kg(5分),60-70kg(10分),70-80kg(15分),80kg 以上(20分)- 25岁以上:55kg 以下(0分),55-65kg(5分),65-75kg (10分),75-85kg(15分),85kg 以上(20分)- 女性:- 18岁以下:40kg 以下(0分),40-50kg(5分),50-60kg (10分),60-70kg(15分),70kg 以上(20分)- 18-25岁:45kg 以下(0分),45-55kg(5分),55-65kg(10分),65-75kg(15分),75kg 以上(20分)- 25岁以上:50kg 以下(0分),50-60kg(5分),60-70kg (10分),70-80kg(15分),80kg 以上(20分)三、肺活量(20分)测量运动员的最大呼气容积(L),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和年龄,设定相应的肺活量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男性:- 18岁以下:1.5L 以下(0分),1.5-2.0L(5分),2.0-2.5L (10分),2.5-3.0L(15分),3.0L 以上(20分)- 18-25岁:2.0L 以下(0分),2.0-2.5L(5分),2.5-3.0L (10分),3.0-3.5L(15分),3.5L 以上(20分)- 25岁以上:2.5L 以下(0分),2.5-3.0L(5分),3.0-3.5L (10分),3.5-4.0L(15分),4.0L 以上(20分)- 女性:- 18岁以下:1.0L 以下(0分),1.0-1.5L(5分),1.5-2.0L (10分),2.0-2.5L(15分),2.5L 以上(20分)- 18-25岁:1.5L 以下(0分),1.5-2.0L(5分),2.0-2.5L (10分),2.5-3.0L(15分),3.0L 以上(20分)- 25岁以上:2.0L 以下(0分),2.0-2.5L(5分),2.5-3.0L (10分),3.0-3.5L(15分),3.5L 以上(20分)四、柔韧性(20分)通过检查运动员的柔韧性水平,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20分):完成所有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能够达到最大伸展。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最详细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儿童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全面评估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标准涵盖了儿童各个年龄段的体格指标,包括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心肺功能、骨骼发育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二、考核指标1. 生长发育指标:- 体重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体重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身高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头围增长情况:记录儿童自出生至今的头围增长曲线,比对标准生长曲线进行评估。
- 骨骼发育情况:进行骨龄评估,比对标准骨龄进行评估。
2. 体格检查指标:-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视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优、良、差。
- 听力检查:通过听力测试仪或相关设备评估儿童的听力,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重度损害。
- 心肺功能评估: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方面的检查,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皮肤检查:检查儿童皮肤的光洁度、弹性、有无异常病变等情况,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 骨骼健康评估:进行骨龄评估、骨密度检测等,将评估结果归类为正常、异常。
3. 体重指标:- 体重异常评估:根据儿童年龄、身高、性别等因素,比对国际标准体重指数(BMI)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肥胖指数评估:计算儿童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根据标准肥胖指数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考核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综合计算得出总体评分。
评分标准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分标准示例:- 优:90-100分- 良: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0-69分四、使用方法医生、护士和相关医疗人员可根据本标准提供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详细检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一般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中的一般检查内容及其评分标准。
一、外观检查1.1 仪表端庄:患者是否仪表端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1.2 体态协调:患者的体态是否协调,是否有明显的畸形或不正常姿势。
1.3 皮肤状况: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异常色素沉着、疹子、瘀斑等。
二、一般情况检查2.1 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晰,反应是否迟钝。
2.2 精神状态: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表现出异常情绪波动。
2.3 体温测量:测量患者的体温,是否存在发热或低热情况。
三、生命体征检查3.1 脉搏:测量患者的脉搏,包括心率、节律和强度。
3.2 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有呼吸困难。
3.3 血压:测量患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四、头颈部检查4.1 头部外观:检查患者头部的外观,是否有头皮疾病或外伤。
4.2 颈部活动度:检查患者颈部的活动度,是否有僵硬或疼痛。
4.3 淋巴结:触诊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或压痛。
五、胸部检查5.1 胸廓形态:观察患者胸廓的形态,是否对称和正常。
5.2 呼吸音:听取患者胸部呼吸音,是否清晰和对称。
5.3 心音:听取患者心音,包括心率和心音是否有异常。
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视诊、叩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二(心脏触诊、听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三(腹部视诊、听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四(腹部及脾脏、胆囊触诊)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五(胸部视诊、触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六(胸〈肺〉部间接叩诊、听诊)
姓名得分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三基技能考核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七(神经系统检查)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八(眼、淋巴结检查)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三基技能考核心肺复苏操作评分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⑸ 检查腕关节运动(2分);
⑹ 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上突(2分);
⑺ 触诊滑车上淋巴结(2分);
⑻ 检查肘关节运动(2分);
⑼ 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2分)。
3、肩部视诊(2分):
视诊肩部外形(2分)。
4、肩部触诊(4分):
⑴ 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2分);
⑵ 检查肩关节运动(2分)。
5、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注意双侧对称(2分);
6、检查肱二头肌反射(2分);
7、检查肱三头肌反射(2分);
8、检查桡骨骨膜反射(2分);
9、检查霍夫曼氏(Hoffman)征(2分)。
10、下肢视诊(2分):
观察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2分)。
11、下肢触诊(30分):
⑴ 触诊腹股沟有无肿块、疝等(2分);
5、测量体温:腋温10min(2分);
6、触诊桡动脉(2分),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1分);
7、检查呼吸频率,至少30s(2分);
8、测量右上肢血压(2分)。
头
颈
部
检
查
(80分)
9、头颅视、触诊(4分):
⑴ 应注意大小、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各分,共2分);
⑵ 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1分);
16、检查Kernig征(2分);
17、检查Brudzinski征(2分);
18、检查Lasegue征(2分)。
共
济
运
动
、
步
态
与
腰
椎
运
动
(16分)
请受检者站立,检查指鼻试验(睁眼,闭眼)(2分);
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2分);
检查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2分);
观察步态(2分);
检查屈腰运动(2分);
⑸ 触诊气管位置(1分);
⑹ 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各分,共1分)。
备 注
体格检查操作过程中,检查顺序较混乱、无条理,思路不清者,在该部位项目检查总分值中酌情扣5-10分。
考核老师: 年 月 日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二)
姓名:班 级:
学号:实得分:
部 位
项 目
评分
前
、
侧
胸
部
检
查
(70分)
⑶ 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1分)。
⑷ 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
8、心脏听诊(10分):
⑴ 听诊顺序和位置(5分);
⑵ 听诊内容(5分)。
背
部
检
查
(30分)
9、背部视诊(2分):
⑴ 观察脊柱外形(1分);
⑵ 观察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1分)。
10、背部触诊(6分):
⑴ 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对称性(2分);
⑹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2分);
⑺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分);
⑻ 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分);
⑼ 检查集合反射(2分)。
11、耳及耳后区视、触诊(6分):
⑴ 视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各分,共1分);
⑵ 观察外耳道(1分);
⑶ 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各分,共1分)。
⑷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各分,共1分);
9、肝脏触诊(11分):
⑴ 单手法触诊肝缘(4分);
⑵ 双手法触诊肝缘(2分);
⑶ 分别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距离(1分);
⑷ 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2分);
⑸ 检查胆囊触痛征或Murphy氏征(2分)。
10、脾脏触诊(6分):
用单手法或双手法触诊脾脏(6分)。
11、肾脏触诊(6分):
双手法触诊肾脏(6分)。
⑵ 颈椎活动检查(2分);
⑶ 检查副神经运动功能(2分)。
15、淋巴结检查(12分):
⑴ 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前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各分,共4分)。
⑵ 触诊甲状软骨(1分);
⑶ 触诊甲状腺狭部、甲状腺侧叶(4分);
⑷ 分别触诊双侧颈动脉(1分);
5、腹部视诊(2分):
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各分,共2分)。
6、腹部听诊(6分):
⑴ 逆时针方向听诊全腹(分);
⑵ 听诊肠鸣音,至少1分钟(分);
⑶ 听诊有无血管(A和V)杂音(分)。
⑷ 听诊有无振水音(分)。
7、腹部叩诊(20分):
⑴ 逆时针方向叩诊全腹(4分);
⑵ 在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上向下叩诊肝上界(6分);
5、心脏视诊(4分):
⑴ 观察心尖区、心尖区搏动(2分);
⑵ 观察其他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2分)。
6、心脏触诊(6分):
⑴ 两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区搏动(范围、位置、强度)(4分);
⑵手掌触诊其它心前区(2分)。
7、心脏叩诊(12分):
⑴ 叩左界,标记(5分);
⑵ 叩右界,标记(5分);
12、检查腹部液波震颤(2分):
用手指叩击腹部,检查有无波动感(2分);
13、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2分):
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2分);
14、检查腹壁反射(3分):
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三个部位(双侧、对称)(各1分,共3分);
备 注
操作过程中,检查顺序较混乱、无条理,思路不清者,在该部位项目检查总分值中酌情扣5-10分。
3、胸部叩诊(10分):
⑴ 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⑵ 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各2分,共6分)。
4、胸部听诊(10分):
⑴ 听诊双侧肺尖(2分);
⑵ 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⑶ 检查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缺一项扣1分,共2分);
⑷ 检查双侧语音共振(2分)。
考核老师: 年 月 日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三)
姓名:班 级:
学号:实得分:
部 位
项 目
评分
心
脏
检
查
(32分)
1、心脏视诊(4分):
⑴ 观察心尖区、心尖区搏动(2分);
⑵ 观察其他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2分)。
2、心脏触诊(6分):
⑴ 两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区搏动(范围、位置、强度)(4分);
⑸ 检查双耳听力(2分)。
12、外鼻视、触诊(10分):
⑴ 观察外鼻,注意有无鼻翼扇动(1分);
⑵ 触诊外鼻(1分);
⑶ 观察鼻前庭、鼻中隔(各分,共1分);
⑷ 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况(1分)。
⑸ 检查上颌窦、额窦有无压痛或叩击痛,检查筛窦有无压痛(共6分)。
13、口腔检查(18分):
⑴ 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舌苔和口腔黏膜(各分,共3分);
⑵ 用牙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各分,共2分);
⑶ 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各2分,共4分);
⑷ 检查舌下神经(2分);
⑸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2分);
⑹ 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2分);
⑺ 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3分)。
14、颈椎检查(8分):
⑴ 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4分);
考核老师: 年 月 日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四)
姓名:班 级:
学号:实得分:
部 位
项 目
评分
四
肢
、
及
其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84分)
1、上肢视诊(2分):
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观察双手及指甲(各分,共2分);
2、上肢触诊(18分):
⑴ 触诊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2分);
⑵ 检查指关节运动(2分);
⑶ 检查上肢远端肌力(2分);
1、胸部视诊(10分):
⑴ 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呼吸运动、乳房等(各分,共2分);
⑵ 乳房触诊(4分);
⑶ 触诊腋窝五群淋巴结(4分);
2、胸部触诊(8分):
⑴ 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2分);
⑵ 检查双侧呼吸动度及对称性(2分);
⑶ 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2分),
⑷ 检查双侧触觉语颤(2分)。
⑵手掌触诊其它心前区(2分)。
3、心脏叩诊(12分):
⑴ 叩左界,标记(5分);
⑵ 叩右界,标记(5分);
⑶ 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1分)。
⑷ 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
4、心脏听诊(10分):
⑴ 听诊顺序和位置(5分);
⑵ 听诊内容(5分)。
腹
部
检
查
(68分
续
腹
部
检
查
(68分)
⑶ 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1分)。
10、颜面视、触诊(22分):
⑴ 视诊颜面(分)、双眼(含眉毛、睫毛、眼睑、角膜、眼球、巩膜、
瞳孔)(各分,共分);
⑵ 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2分)。
⑶ 检查下睑睫膜、球睫膜和巩膜(3分),检查泪囊(1分);
⑷ 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及巩膜(3分)。
⑸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2分);
⑿ 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运动(2分);
⒀ 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2分)。
⒁ 检查屈趾、伸趾运动;(2分)
⒂ 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2分));
12、检查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和髁振挛(4分);
13、检查Babinski征(2分);
14、检查Oppenheim征(2分);
15、检查Gordon征(2分);
⑵ 检查双侧触觉语颤(2分);
⑶ 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2分)。
11、背部叩诊(8分):
⑴ 叩诊双侧肺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