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合集下载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摘要:一、小儿推拿简介二、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三、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五、结论正文: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外治法,主要通过手法按摩来调整小儿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是小儿推拿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小儿推拿简介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外治法,主要通过手法按摩来调整小儿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调节脏腑气血,使机体达到平衡。

小儿推拿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

二、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病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

三、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小儿推拿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如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1.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

2.穴位选择上有时也和成人不同,但整体的特点就是轻和快。

3.小儿推拿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小儿哭闹。

4.小儿推拿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结论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口诀是小儿推拿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和推拿医师应该熟练掌握,以便更好地为小儿服务。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

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

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

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

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

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

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

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

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

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3分钟小儿推拿就可以推好一个孩子是真的吗?

3分钟小儿推拿就可以推好一个孩子是真的吗?

3分钟⼩⼉推拿就可以推好⼀个孩⼦是真的吗?⼩⼉推拿3分钟就可以推好⼀个孩⼦是真的吗?以⼩⼉推拿为业,⾃然关注⾏业内的动向。

当别⼈问3分钟推拿⼀个孩⼦⾏吗?以为在开玩笑,没有理会。

但当第2个⼈问起,第3个⼈问起的时候,你不相信都不⾏了。

上⽹查了查,是⼀个以张继刚为⾸的团体所进⾏的⼩⼉推拿。

我教⼩⼉推拿,我天天给很多⼩⼉推拿,我还⼀边推,⼀边感悟和思考⼩⼉推拿。

在我看来,⼩⼉推拿由推拿处⽅构成。

处⽅中起码会有3-5个以上的⽳位。

每⼀个⽳位就算推3分钟,也需要9-20分钟。

这是我们今天将⼩⼉推拿临床时间确定为20分钟的主要依据。

⽽他们推拿时间只有3分钟,却涉及⼏⼗个⽳位。

也就是说每个⽳位都⼀带⽽过。

刺激量哪⾥上得去呢?怎么能达到阈上刺激呢?⽽阈上刺激可是⽣理学上产⽣反应的基本要求啊!没有⾜够的刺激量,疗效⼜怎么能有保证呢?所以,我认定那是骗⼈的!我想我有责任去揭露这种骗局!带着这种⼼情踏上了去青岛的路。

到了青岛真的惊异于⼩⼉推拿的普及。

⼏乎每条街上都有⼏家⼩⼉推拿店铺。

这让我看到了⼩⼉推拿⼴阔的市场前景。

我们进⼊到的每家店铺都要问他们的师承。

结果约有1/5的主⼈说他们或多或少与张继刚流派⼩⼉推拿相关联。

这就奇怪了。

如果⼀家骗⼈还好说。

那么多家⽣意都做得好,都说与张继刚有关系就不好解释了。

我有了⼀种好奇⼼。

在办公室⾥,终于见到了张继刚先⽣。

他今年66岁。

个⼦不⾼,⼲练、清瘦、⽬光有神,反应和动作⾮常敏捷。

开门见⼭,我直接问了张继刚先⽣的师承。

他谈到了他⽗亲张席珍的往事。

是以⼀种极度崇敬,⼜极度⾃豪的语句讲述的。

那是⼀个战⽕纷飞的年代。

作为张作霖的部下,他爷爷在东北曾经为保家卫国⽽战。

失败后逃往到了青岛。

由于有⽂化,⼜带过兵,便进⼊到青岛市政府为官。

有这样的背景,在很多⼈看来,他的⼉⼦张席珍的前途应该是光明的。

但光明不起来!⼀是兵荒马乱,国家⼀团糟,国家前途未⼘,⽪之不存⽑将焉附?⼆是张席珍读到初中的时候,⼀天早上醒来,突然觉得眼前有些模糊,⾐服扣错了扣⼦,鞋⼦也找不到了。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小儿推拿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医疗法,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可以调节身体功能,提高免疫力。

但是,小儿推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推拿时间:小儿推拿最好在孩子吃饭3小时后进行,用餐后立即推拿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2.选择合适的推拿地点:小儿推拿最好在室内温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寒冷或嘈杂的场所推拿。

同时,推拿时应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婴幼儿四肢摆动或意外跌落。

3.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小儿推拿的方法应该轻柔、舒适,避免强烈刺激孩子的身体,以免引起孩子不适或疼痛。

4.遵循孩子的身体信号: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疼痛,应该及时停止推拿,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禁忌症:1.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如感冒、肺炎、心肌炎等,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以免加重疾病症状。

2.出现皮肤损害的孩子:如果孩子皮肤受到严重的创伤、感染或烫伤等影响,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

3.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时,身体处于较弱状态,容易感染疾病,而进行推拿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因此不推荐在此时进行推拿治疗。

总之,在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或疼痛时,我们应该及时停止推拿治疗,并及时就医。

我们要注意孩子的身体信号,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最后提醒大家,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030201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五指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指按法掌按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发热等。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

注意事项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腹部受凉,注意饮食卫生。

推拿手法症状表现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穴、运内八卦等。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力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小儿不适或伤害。

逐渐增加在推拿过程中,可根据小儿的反应逐渐增加手法力度,但需注意适度。

手法力度掌握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01准确取穴02避免误伤03避免误操作风险了解禁忌症推拿师应了解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如高热、急性炎症等,避免对禁忌症患者进行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治疗推拿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小儿身体负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成功案例展示01020304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小儿病症推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手法遇到复杂病症时的处理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建议四家长自助推拿指导建议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定义、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手法与穴位常见病症治疗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如推、拿、按、摩等,以及常用的穴位和经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身体代谢全畅通——推小肠经
1.小肠经在小指尺侧缘,自 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2.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线 推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根向指尖 直线推动为泻,称泻小肠。 两者统称推小肠。 3.可治疗孩子的小便赤涩、 水泻、遗尿、尿闭等。 4.小肠经是孩子宁心安神的 关键。
1.胃经在大拇指掌侧第一节。 2.循大拇指掌侧第一节向手掌方 向直线推动为补;由指根向指端 方向直线推动为泻。两者统称推 胃经。 3.可以治疗孩子恶呕嗳气、烦渴 善饥、食欲不振、鼻出血、吐血 等。 4.推胃经比吃多少帮助消化的药 都管用。
常用儿童经络穴位介绍
1.孩子感冒的天敌——运太阳
1)眉毛末端与眼睛末端的连线中点 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就是 太阳穴。 2)用两大拇指推运,称推太阳或运 太阳。向眼睛的方向推运为补,向 耳朵的方向推运为泻。 3)运太阳可以治疗孩子的惊风、头 痛、目赤痛等症。 4)经常按摩太阳穴,可以预防和最 快治愈感冒。
14.让孩子“吃嘛嘛香”——推胃 经
15.推板门(大鱼际) 是治疗疳积的好办法
1.板门就在手掌大鱼际, 2.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 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 推向板门。 3.可治疗孩子食积腹胀、食欲 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 气等。
16.巧运八卦百病除——运内八卦
1.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 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 处为半径作圆。 2.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 3.可治疗孩子咳嗽痰喘、胸闷纳 呆、腹胀呕吐等症。 4.每天给孩子进行内八卦按摩, 可治疗很多疑难病症。
1.心经在中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中指面顺时针方向的 旋转推动为补;将孩子中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 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3.除了治口疮,还可以治疗孩子 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小便赤涩、 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4.孩子因为内热而口腔溃疡,推 心经就可治好。
10.让孩子的呼吸轻松流畅 ——推肺经
小儿推拿介绍
曙光医院 俞晓飞
中五班 黄俞哲 妈妈
儿童经络是人体经络中最有价值的灵丹妙药 把健康亲手送给孩子是父母的最大福气 当孩子有小病时,父母的推拿可以代替吃药 给孩子按摩经络越早,对他的成长越有利



《西汉· 帛书·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勺匙的周边 括擦患儿病变部位以治疾。 晋 · 《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捏脊方法以治疗腹痛。 唐 · 《千金要方》中介绍用膏摩小儿囱上及手足心 以祛除风寒。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清· 夏禹铸《幼科铁镜》专讲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特点
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有着明显的区别: 1.小儿推拿手法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2.小儿推拿穴位系统独特,多数分布手部,不仅 有“点”状穴,还有“线”状穴和“面”状穴; 3.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 清热、消导为主。
小儿推拿操作原则
1.力度应从轻到重,以孩子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2.小儿皮肤柔嫩,推拿时可加清水而推之。注意手 法轻柔。 3.严禁来回推和不按要求推。 4.补与泻:向上为补,向下为泻;向里为补,向外 为泻;以顺为补,以逆为泻;疾者为泻,缓者为补; 轻者为补,重者为泻。泻又称为清。 5.心、肝、肺经宜清不宜补,而脾、肾经宜补不宜 清。
其中一篇《推拿代药赋》,将每个穴位与药方联系起来。如脾胃不好、脸色发 黄的孩子,可以补脾经,效果等同吃人参、白术,能起补脾益气作用。
儿童经络是世界医学一绝!
适 用 对 象
小儿推拿主要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 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儿童经络的关键部分都集中在小儿的五指、小手 腕和脊背上,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天然药库。
(三)增高保健法
按压脚底的涌泉穴(脚底板前1/3的中间凹陷处); 按揉后背的命门穴(采用俯卧姿势,命门穴在腰部 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每个穴位操 作3分钟。再加上捏脊5遍,就能促进孩子长高。
参考书目:《儿童经络 使用手册》
作者:萧言生,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19.祛体内实热——推六腑
1.六腑在前臂内侧靠小指那条 线。 2.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 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 腑。 3.可治疗高热、烦渴、惊风、 鹅口疮、咽痛、腮腺炎、大便 秘结等。
20.捏三提一——华佗捏脊法
晋代名医葛洪《肘后方》记载。
1.捏法作用于背部督脉,督脉在 背后正中线,称为捏脊。 2.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 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 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 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 次,称为“捏三提一”。 3.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最 好的调节作用,还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作用。
8.还孩子一片甘凉——推肝经
1.肝经在食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食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 转推动为补;将孩子的食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 两者统称推肝经。 3.可治疗孩子烦躁不安、惊风、目 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病。 4.经常给孩子推肝经是降温和驱毒 的好办法。
9.口舌生疮——推心经
孩子的5个手指头分别跟脾、肝、心、肺、肾 密切联系,推拿孩子的5个手指头就可以调理 五脏。
大拇指--脾经; 食 指--肝经; 中 指--心经; 无名指--肺经; 小 指--肾经。
常推前臂上的几条线,也可维护孩子健康。
前臂内侧靠中指那条线--天河水
前臂内侧靠大拇指那条线--三关
前臂内侧靠小指那条线--六腑
6.让孩子夜里不再“画地图” ——推七节骨
1.七节骨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 端成一直线。 2.用大拇指外侧缘自下而上直 线推动称推上七节骨;用食中 指自上而下直线推动称推下七 节骨。 3.可以治疗孩子遗尿、泄泻、 便秘、脱肛等病。
7.脾胃问题脾经解——推脾经
1.脾经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拇指末节罗纹面。 2.在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推动为补;将孩子大拇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 泻。两者统称推脾经。 3.可以治疗孩子的腹泻、痢疾、 便秘、食欲不振等。 4.推脾经不但能强身,还能治小 儿黄疸和痢疾等大病。
17.过三关,气血旺——推三关
1.三关在前臂内侧靠大拇指那一 直线。 2.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 腕推向肘,称推三关。 3.可治疗气血虚弱、病后体弱、 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 痞、疹出不透、感冒风寒等。
18.扑灭一切邪火之源——推天河水
1.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线,自 腕至肘呈一直线。 2.父母用食、中二指从孩子的腕 推向肘。 3.可治疗发热、烦躁不安、口渴、 口舌生疮、惊风等。 4.天河水对孩子的所有热症都有 效。
常用保健法介绍
(一)日常保健法
1捏5指,揉板门:每天捏脊5遍,补脾经200 次,清肝经、心经各100次,补肺经200次,补 肾经200次,揉板门150次。 坚持两个月,你就会发现孩子的体质比以前 强几倍,脾胃好,睡觉香。
(二)健脾按摩保健法
您的孩子吃饭不香、脸色萎黄吗?该方法具 有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壮身体,预防疾病 作用,使儿童更健康。 方法:补脾经200~500次;摩腹2~5分钟; 揉脐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捏脊 3~5次。 一般宜在空腹时进行,每天操作1遍。 (足三里:外膝眼下3指,胫骨缘外侧1指。)
4.孩子便秘——揉摩肚脐
1)用中指端或手掌揉,称揉脐; 用指或掌摩,称摩脐;用大拇 指和食、中指抓住抖揉,亦称 揉脐。 2)可以治疗孩子的腹胀、腹痛、 食积、疳积、肠鸣、吐泻等病。
5.气血两旺,告别腹泻——揉丹田
1.丹田在脐下2~3寸之间。 2.揉之可以治疗孩子的腹泻、腹痛、 遗尿、脱肛、疝气等病。 3.丹田是孩子全身气息汇通的地方, 至关重要。
1.肾经在小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小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 转推动为补;将孩子小指伸直,由 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两 者统称为推肾经。 3.可治疗孩子的先天不足、肾虚腹 泻、遗尿、虚喘、小便淋沥刺痛等。
12.大肠功能紊乱——泻大肠经
1.大肠经在食指桡侧缘,自指 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2.从食指尖直线推动向虎口为 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线推 动向食指尖为泻,称泻大肠。 两者统称推大肠。 3.可治疗孩子的腹泻、脱肛、 痢疾、便秘等。
1.肺经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无名指面顺时针方向 的旋转推动为补;将孩子无名指 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 动为清。两者统称为推肺经。 3.可治疗孩子感冒、发热、咳嗽、 胸闷、气喘、虚汗等。 4.孩子的肺是身体最薄弱的地方, 稍微照顾不周就会出问题,爸爸 妈妈一定要记得多给他推肺经。
11.先天不足后天补——推肾经
2.孩子肚子疼——分推腹阴阳
1)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 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 2)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3)可以治疗腹胀、消化 不良、恶心呕吐。
3.孩子呕吐轻松治——推天柱
1)颈后正中线从头发边缘至 大椎(第七颈椎)连成一直 线,叫天柱骨,用食、中两 指或大拇指自上向下直线推 动称为推天柱。简单地说就 是推孩子的颈椎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