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鳖生态赚钱
稻田怎么养甲鱼

稻田怎么养甲鱼甲鱼是一种风味极佳的水产动物,在我国非常受欢迎,有着广大的市场需求。
甲鱼还有着清热养阴、平肝熄风等药效作用,其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
现在养殖甲鱼一般都是稻田养殖为主,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那么稻田怎么养殖甲鱼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稻田甲鱼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稻田准备养殖甲鱼的稻田不仅要适宜水稻的生长,还要保证能够让甲鱼正常生长。
稻田要选择在有充足的干净水源,既方便运输,又要远离交通要道,光照充足的地块。
然后在稻田内挖一条深一米左右的投饵沟,每15厘米左右设置一个投饵台。
投饵台要有一定倾斜度,保证足够光滑,保证甲鱼正常进食而不受伤。
最后在稻田周围要设好防逃网,防逃网要埋入地下12厘米左右,并且在进出水口也要注意用铁丝扎好,防止甲鱼出逃。
2、插秧及投放甲鱼在选好地块之后我们需要根据水稻种植的具体流程进行。
一般根据正常时间插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扩大种植密度。
在插秧后半个月左右后便可投放甲鱼苗,在投放甲鱼的时候要注意温度。
如果温度在30度左右的话,要合理调节温度。
甲鱼苗要尽量选择重量在450克左右的为宜,这种规格的甲鱼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生长速度快且成活率也比较高。
最后在投放甲鱼的时候要注意对其消毒,防止携带病菌。
3、投喂管理在甲鱼苗投放的第二天便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投饵。
投喂时直接将饵料放在投饵台上即可,首先放入少量的饵料,吸引甲鱼上投饵台。
每天将投喂次数控制在两次,一般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
然后要根据甲鱼的体重控制好投饵量。
每天在投喂后还需要观察甲鱼的进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并且在投喂的时候可在饵料中适当添加食物油,这样既可增加甲鱼的食欲,又能提高饲料的利用转化率。
4、日常管理在养殖甲鱼的时候,不能够只注意甲鱼的生长。
还要做好水稻的管理工作,控制好温湿度,防止水稻品质降低、产量不足。
然后每天要定期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当发现甲鱼出现异常情况的话要及时出来,避免影响甲鱼的正常生长。
中华鳖仿野生养殖利润达上百万

中华鳖仿野生养殖利润达上百万走进浙江长兴:野性十足长兴甲鱼俏市场鳖,俗称甲鱼、王八,变温两栖动物,属爬虫纲龟鳖目鳖科。
浙江湖州市的长兴依靠自然优势逐步发展起生态农业。
因濒临太湖,水系发达,当地农户规模养起了纯种中华鳖,并命名太湖花鳖。
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仿野生养殖较温室养殖的甲鱼更易卖得好价钱,因而长兴地区目前已走大比例的生态养殖。
生态养鳖,并集垂钓、餐饮于一体的经营理念已在当地农户实践中小有成效,甲鱼的市场更是稳步发展并扩大。
本次拍摄欲从甲鱼独特的生物特征开篇,进而通过实验、搞笑的环节设计交代养殖、消费等环节信息,最终总结长兴地区甲鱼的经济效益。
记者:张大叔就是当地有名的打鳖高手。
带上鳖枪,每年的4月到10月份,鳖池里任何一个露头的甲鱼都难逃他的神枪手。
眼睛锁定目标,枪杆抛出鱼线,鳖就如此简单的上钩了。
这么容易的操作,怎能不让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记者:在哪呢?啊?大爷帮个忙,挂树上了。
这打鳖真是个技术活,刚红衣服的大叔打鳖的时候,线断了。
我呢,线倒是没断,挂树上了。
不过我发现,张大叔是一打一个准,刚就打了一只鳖。
为什么您打得那么准呢?张大叔:这个东西是三心对一心。
好像打枪一样。
眼睛看着那个甲鱼,手里面感受这个头,这个线钩。
然后把它甩出去,甩到那个甲鱼,然后往回拉,钩住这个甲鱼,就是这样。
记者:这个打甲鱼的工具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
刚才我们编导还说让带点猪肝打甲鱼,但是我发现完全不用,打甲鱼除了鱼钩之外还有一个铅做的小铁锤。
这个铁锤慢慢帮我们把鱼线抛得更远。
大叔,像这样一个鱼线能抛多远?张大叔:100米。
记者:100米,也就是说这一池塘的甲鱼,您的一钩都能打上。
张大叔:都在攻击之内。
记者:都在攻击之内,哈哈,好!记者:您看,这就是大叔刚打的鳖,这个鳖是属于中华鳖,但是是在太湖这个流域生长的,所以叫太湖花鳖。
张大叔:背上明显有花点,一块一块的。
记者:背上明显有花斑是吧?张大叔:对。
日本鳖是在温室养殖的,背上有芝麻一样的点状,养一年多两年就这么大了,吃饲料的,生长速度很快。
汉中地区稻田生态养殖中华鳖试验

2019.1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毫米。
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面积约120万亩。
汉中稻田养鱼有2000多年历史,发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农业提质增效有效途径。
2017年为贯彻中央供给侧改革和农业部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工作方针,推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
我站联合汉中市水产站、南郑区水产站在南郑区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示范试验,其中稻田生态养鳖示范池面积10亩,共产水稻5392千克,鳖2103千克,产值52.6万元,利润16.18万元,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此模式带动下,2018年南郑区已有30户农户开展稻田生态养鳖。
现将稻田生态养殖中华鳖技术总结如下。
一、技术与措施1.养鳖稻田的准备工作(1)选择养殖稻田:选择环境安静、运输便利、地势较平坦、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稻田做示范点。
(2)开挖鳖沟:沿稻田四边开挖鳖沟,鳖沟是投喂饲料、鳖藏身、冬眠的场所。
其中投喂饲料的一边鳖沟上宽3米,底宽、深均为1米(挖田深0.5米,田埂加高0.5米),其余三边鳖沟宽1米、深1米,挖出的泥土用于加宽、抬高田埂,鳖沟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
(3)建防逃墙:防逃墙靠田埂边建,内留空地铺上2~3厘米厚的细沙供鳖晒盖。
防逃设施采取定制彩钢瓦制作而成,或用石棉瓦埋入田埂做防逃墙,取材方便,价格便宜。
彩钢瓦总高95厘米,埋入地下20厘米,底部压沿成直角向外伸10厘米以防大风刮倒围墙,高出地面50厘米,顶部压沿成直角向内伸15厘米防鳖逃跑,建成的围墙内壁要光滑以防将鳖划伤。
石棉瓦防逃墙需埋入地下30厘米以上,地上高50厘米,墙根夯实埋牢以防大风刮倒。
进排水口安装50厘米高金属防逃网。
(4)管理房:建管理房两间,建筑面积20米2,一间用于住人,一间用于储存冻鱼,储存冻鱼需要配置两个容积1000升左右大冰柜。
山区稻田养鳖要做好六件事

新农村2024.1稻田养鳖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类型之一。
因地域条件和稻田形态的不同,稻田养鳖有多种模式,其中山区稻田养鳖是适合一般山区的高效种养技术。
2012年以来,笔者在浙西南利用山区梯田开展稻田养鳖试验,在水稻不减产量的基础上实现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增收2000元以上,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同样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六件事。
1.场地条件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层较厚、保水性好的稻田。
在溪流边上的稻田,要注意山洪的水位;山区的稻田,要注意旱季水源;偏远的稻田,要注意野猪、蛇等敌害问题;新开垦的稻田,要注意田土的保水性。
在场地选择中,多年不干的冷浸田养鳖有易发生病害、生长慢等弊端;偏远山区的稻田,交通、电力、通讯等不便利;离村庄太近的稻田,有环境嘈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单块稻田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较好。
2.田间工程田埂。
原有的田埂要加高加固,使蓄水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
田埂截面呈梯形,埂底宽50~60厘米,顶部宽30~40厘米,顶部高出田块平面30~40厘米。
田埂内侧用混凝土浇灌或用砖块、轻质砖等材料护埂,最里层宜用PE 薄膜覆盖田埂,外层表面光滑,不漏水。
在稻田内侧田坎下应建田埂,用田泥护坡,高度应比水位高10厘米以上,宽度30厘米以上。
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是否牢固直接影响稻田养鳖成败,目前五成养殖失败的原因在防逃设施上。
在一个养殖单元的四周田埂安置防逃设施,比田埂高30~40厘米,顶部制成“¬”形压口,宜选用不锈钢板、砖墙、硬质塑料板等表面光滑的材料。
防护设施。
种养基地的四周安装金属隔离网等防护设施,高度宜1.8~2.0米。
用来防野猪、牛、羊等大型动物进入。
沟坑。
稻鳖种养田应留沟坑,这是鳖吃食、活动、晒背的主要区域。
沟坑的位置宜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或一侧,面积不超过养殖单元的10%,深度30~40厘米,四周可用条石、砖等护边,中间用毛竹、木板等搭建晒背台。
进排水系统。
稻田生态养殖甲鱼模式让农民多赚钱

稻田生态养殖甲鱼模式让农民多赚钱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kg,而养鳖稻田不能施放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
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田中示范养鳖,一般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
1养鳖稻田的条件与准备养鳖稻田应选择运输方便、地势较平坦、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地块。
防逃设施是稻田养鳖的重要工程,应在稻田周围用砖块、水泥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1250px以上的围墙,顶部压沿要内伸15~500px,围墙和压沿内壁应涂抹光滑,并建好进排水口防逃设施。
同时在稻田开好鳖沟,鳖沟是投喂饲料和鳖冬眠的场所。
一般鳖沟上宽3m,底宽、深1.5m,长度根据稻田面积决定。
鳖沟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
田中间建好沙滩,供鳖产卵繁殖和晒背用。
沙滩一般长5m、宽1m,比稻田高出0.8m,为南北走向。
2鳖苗的选择与投放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稻田养鳖应首选中华鳖苗。
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
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稻田养殖。
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
用1%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
用20~30μg的恩诺沙星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稻田养鳖要根据条件合理放养,掌握好放养密度。
根据经验,一般稻田放养2龄以上的鳖为500~800只/亩。
如果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50~60只5龄亲鳖,雌雄比例为2∶1或3∶2。
养鳖稻田可放养少量大规格鲢鱼种,以净化水质。
3饲料的选择与投喂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
德清县新型稻—鳖共生模式与效益分析

德清县新型稻—鳖共生模式与效益分析作者:周凡,王根连,线婷等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5期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310007)周凡线婷贝亦江马文君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313216)王根连稻鳖共生模式是以稻田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利用动植物间的互作互补效应,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可保证粮食安全,起到养鳖稳粮增收的作用,是一种优质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目前,全省推广面积达1.5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亩均效益8 500元以上。
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以来,与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合作,探索构建稻鳖轮作/共生模式与技术。
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已形成一套生态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稻鳖共生模式技术规范。
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如下。
1.技术要点(1)稻田改造主要是选好稻田,池塘及防逃设施建设。
一是稻田选择。
养鳖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季不干涸、雨季不淹没、保水性能良好的稻田。
田块最好为壤质土,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田块周边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
稻鳖共生的田块面积一般为15亩左右。
二是池塘建设。
在田块两侧沿田埂挖低,并用水泥现浇,形成暂养池。
暂养池至少2个,作为鳖冬眠、投饵、暂养、起捕的场所。
根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 部分:通则》(SC/T 1135.1-2017)要求,暂养池面积应占田块总面积的8%~10%,深度40 厘米左右。
三是防逃设施。
暂养池四周用混凝土现浇防逃墙,防逃墙高60 厘米,其中池下部分20厘米。
并在防逃墙上固定有塑料网片,网高1米,网片可自由收卷、倾斜、竖立。
(2)种养技术主要注意水稻品种选择及鳖的放养管理。
一是水稻品种选择。
根据播种时间及插秧密度,选择感光性、耐湿性强,株型紧凑、分蘖性强、穗型大、抗倒性、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如嘉禾优555、嘉优中科1 号等。
每年4 月底或5 月初种植水稻,可采用机插或人工移栽至养殖商品鳖的稻田。
稻田甲鱼养殖技术

稻田甲鱼养殖技术稻田甲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技术,也是传统的农业与渔业相结合的模式,因为甲鱼能在稻田中生长和繁殖,同时能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会介绍稻田甲鱼养殖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原理稻田甲鱼养殖是在稻田中利用稻田资源(稻草、稻渣、米糠等)进行甲鱼养殖的一种养殖模式。
稻田甲鱼养殖是建立在稻田内外部分以及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基础上的,这种养殖模式可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高生态效益。
稻田甲鱼养殖的原理如下:1、稻田可以为甲鱼提供良好的生境。
因为稻田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为甲鱼生长准备了良好的生境。
稻田可以作为甲鱼的活动场所和觅食地区,保证甲鱼的食物来源和运动空间。
2、甲鱼对稻田的生态环境有益。
稻田的水质受甲鱼的踩踏和粪便的影响,会形成一种稻田水质的循环,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
同时,甲鱼的摄食和排泄行为也会对稻草的分解作用起到促进作用,为稻田提供动植物间的良好循环。
3、稻田甲鱼养殖可以降低稻田的病虫害发生率。
因为甲鱼的排泄物中含有很高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促进稻田中的水稻生长,同时也会促进优良微生物的发展。
二、稻田甲鱼养殖操作方法1、选址。
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田块,避免选在长期上过肥料、农药的田块,以免甲鱼损失较大。
2、土壤整理。
首先将田地耙平并形成水道,然后在水道两侧垫上稻草和稻壳,以便后来放甲鱼可以逃避天敌和享受觅食的空间。
3、混养。
混合1~2只雄甲鱼和8~10只雌甲鱼,这样可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注意甲鱼的大小、选好品种和健康状态,避免甲鱼间斗殴。
4、喂食。
肉类、小鱼、虾皮、豆腐等近乎天然的食物是甲鱼的食物,要与稻田中的水温相适应。
5、饲喂量。
每天分2次喂食,每次每只甲鱼摄取食物量控制在自身体重的0.5%左右即可。
6、管理。
定期清理杂草和残枝,以保证稻田的通风情况和甲鱼的生长空间;常常观察甲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关措施;应避免水池的涵养式养殖方式,以避免增加水田的污染风险。
全州县稻田生态高效养殖中华鳖技术

2 水 稻 的 栽 种
水 稻选 择抗 病 害 强 , 产 量 高 的杂 交 品种 。为 了
让鳖 有足 够 的空 间在 田间活 动 , 减 少 鳖 爬 行过 程 中 对水 稻 的 损 害 , 秧 苗 采用 宽 窄行 栽 种 , 宽 行 间 距 5 0 c m, 窄 行 间距 3 0 c m。对 水 稻 分 蘖 抽 穗 期 的影 响 小, 鳖 的活动 范 围加 大 , 对 其生 长非 常有利 。 水 稻宽窄 行栽 种 , 通 风 良好 , 光 合作 用强 度 大 ,
植 株长 得粗 壮 , 稻穗 比 常 规 方 法 种 植 的 大 , 粒 数 也 多, 产量 并不低 ; 还 能 降低 水 稻 叶面 的 湿 度 , 减 少 了
水 稻纹 枯病 、 白叶枯 病 和稻瘟 病 的发生 l _ 2 ] 。
养鳖 的稻 田应 选 择交 通 运 输 方便 , 但 背 离 交 通 路 道 的偏 僻安 静处 , 地 势 相 对低 洼 , 水源充足 , 水 质 好、 无 污染 , 水 流通 畅 , 排 灌 方便 , 单 个 田块 在 3 ~1 0
周后 注水 达 2 0  ̄3 0 c m待用。
践, 逐 步掌 握 了稻 田生 态高 效养殖 中华 鳖技术 , 并 带
动 了全村 4 0多户 农 民开展 稻 田 中华鳖 生 态 高 效 养 殖生产 , 养 殖面积 达 到 1 0 0多 亩 , 平 均 年 产量 约 5 t , 产值 近 1 5 0万元 。 由于坚 持 环 境 生态 和 喂 养 生态 ,
・
2 4 ・
现 代 畜 牧 科 技 2 0 1 5年第 5 期 总第 5 期
全 州 县稻 田生态 高 效 养 殖 中华 鳖技 术
闫 晓琼 , 蒋 经 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发展养殖科学技术
1 . 推进现代化的养殖模 式。经营方式往往决定产业发 展的规模 和前景 , 我们要在原 有池 塘养 鱼养殖经营的基 础上 , 不断学习 、 借鉴 、 尝试先进 的养殖科学技术 , 通过 国家政策鼓励 和引导 , 实行 股份 制或合作 制 , 大力 引进外资 和先进 的技术 , 扩大生产规模 , 提高集 约化程度 和整体经济效益 。推动技术推广 和普及 , 发展更优化的淡水池塘养
养 鳖 稻 田的 条 件 与 准 备
养鳖稻 田应选择运输方便、 地势较低 、 水 源条件好 、 排灌方便 的田块 。 防逃设施是稻 田养鳖的重要工程 。 应在稻 田周 围用砖块 、 水泥板等材料建造高 出地面 5 0 e m 以上的 围墙 , 顶部压沿要 内伸 1 5 ~2 0 e m, 围墙和压沿 内壁应涂抹 光滑 , 并搞好进排水 口防逃设施 。 同时在稻 田开好鳖沟 , 鳖沟是投喂饲料和鳖冬 眠的场所 。 一般鳖沟上宽 3 m, 底 宽、 深1 . 5 m, 长度根据稻 田面积决定 , 鳖沟一般 占稻 田总面积 的 2 0 %左右 。田中间建好沙滩 , 以供 亲鳖产卵繁殖和晒背 所用 , 沙滩一般长 5 m, 顶宽 l m, 比稻 田高出 0 . 8 m, 为南北 向。
二、 发展均衡上市养殖
许多地 区淡水池塘养鱼多是春 天放 苗种 , 秋后捕捞 , 商 品鱼秋季集 中上市 , 于是造成秋冬季节供大 于求 , 价 格
大幅下降。 而春节 、 五一节前后鱼价 比较高 , 至“ 十一 ’ 左右达到最高水平 , 以后又逐渐 回落 。 如果在鱼价高的季节有 商 品鱼 出售 , 定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 而7 、 8 月份正是鱼类生长旺季 , 传统放养模式 尚未达到商 品规格 , 在 这一季节 , 而采取均衡上市就可获得较好效 益。 为此 , 一是 池塘商 品鱼 的轮捕轮放 。 采用此法的前 提是培育一部分大规格鱼种 来提前放养 , 使商 品鱼提前 出塘 , 并加强饲养管理 。即在 3 - 4月份放养 1 5 0 — 2 0 0克 / 尾 以上 的鱼种 , 按鱼种规格大 小分档整池放养 , 经过强化培育 , 可依 次捕 大留小上市 , 同时根据存塘量适时补放夏花和鱼种。二是采取商品鱼 囤
鳖 苗 的 选 择 与 投 放
实践证明 , 中华鳖苗抗病力强 、 病 害少 、 适应性强 , 具有较强 的生长优势 。 因此 , 稻田养鳖应首选 中华鳖苗。 健 康 苗种的特征是体肥 、 体型宽大 、 体表 光洁、 无伤残 、 活动力强 。 苗种应就近采购 , 这样才容 易适应 当地稻 田养殖。 放 养
2 0 1 3年第 2 期
优价高的有机粮。 一方 面 , 稻鳖共养能为鳖生长提供 了 良好场所 , 生活环境宽畅 , 活动 、 摄食 、 晒背范 围大 , 生 长发育
快、 增重率 高 ; 另一方面 , 鳖 又可 为稻 田疏松土壤和捕捉 害虫 , 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 , 江 苏省滨海市三 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 田中示范稻 田养鳖 , 一般 6 6 7平方面积收入超 1 万元 。其技术要点是 :
善产品结构 , 增加鱼类的花色和品种 , 树立 良好的品牌效应 , 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 , 还会促进整体渔业结构 的调整 。 同时我们在养殖 中还要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的高度统一 。推广健康养 殖 、 无公害养殖 , 生产安全优
质 的产品。
四、 及 时 防病 、 减 少 死 亡
定期用漂 白粉等杀灭病源体 , 定期投喂药物饲料 , 防止鱼类死亡 , 从而相对提高 了效益。
稻 田养鳖
生态赚钱
张华 东
生态鳖在市 场上 价格 达到 1 6 0一 4 0 0元 /k g , 而养鳖稻 田不 用施 放化肥 和喷洒 农药 , 其稻谷为有机 稻谷 , 是质
42
黑龙江水产
高、 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 消费观念 的变化 , 只有 开发 引进养殖新品种 , 优化养殖结构 ,
才能满 足广 大消 费者 的需要 , 才能 获得较高 的经济效益 。比如开发当地鲫鱼 、 乌鳢 、 泥鳅 、 河蟹 等备 受群众喜爱 、 市
场价格好的养殖 品种 , 且规格越 大 , 价格越高 , 使之逐步成为池塘养殖的重点品种 。因此制定和完善淡水鱼养殖 规 划, 因地制宜 的进行合理布局 ,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 , 推动名特品种养殖业 较快发展 。 以市场需求 为中心 , 改
2 0 1 3年第 2 期
黑龙 江水产
场, 淡 水鱼类养殖的发展空间更加广 阔 , 其中 因为池塘养鱼易管理 、 高密度 、 周期短 , 已 日益成为渔业 开发 的焦点 , 为渔 民发家致富提供 了广阔的前景 。为 了使池塘淡水养鱼业 继续保持优势 , 健康发展 , 提高养殖效益 , 应从 以下几
鱼养殖经济 。 比如网箱养殖 的推广 , 由于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 、 易捕捞 、 操作 简单 、 管理方便等特点 , 在水面较大 、 水
位较 深的池塘 , 均可推广 网箱养鱼 以提高经济效益 。 2 . 加 强应 用技术的研究。为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 , 提高养殖效益 , 必须要重视科技研究 , 拓展科研领域 , 加强淡 水养殖、 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 。比如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鱼苗培育和优化 的应用。同时 , 要积极 与有关科 研机构和高校科研 院所开展合作 , 加快产学研协作发展 ,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养越冬 , 到第二年春节 至“ 五一” 前后上市 。虽然经过囤养有 1 0 %左右损耗 , 但 由于价格高 , 仍可有较好效益 。
三、 加 快产 品 结 构调 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前 我们北 方淡水池塘养鱼的养殖结构还是 比较单一 , 主要产 品还是局 限在鲤鱼 和鲢鱼 , 不 能满 足消费者越 来 越多样化 的消 费需求 , 养殖效益相对较差 。而根据市场需求 , 名、 特、 优、 新水产 品具有营养价值高 、 产量高 、 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