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工程材料自修、重修期末考试复习题(补充部分和以前的不一样)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通常用()来衡量。

A. 硬度B. 弹性C. 韧性D. 延伸率答案:D2. 钢的淬火处理是为了提高其()。

A. 硬度B. 韧性C. 塑性D. 强度答案:A3. 非金属材料中,()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

A. 陶瓷B. 橡胶C. 玻璃D. 石墨答案:C4. 以下哪种材料是复合材料?A. 铝合金B. 钢筋混凝土C. 不锈钢D. 纯铜答案:B5. 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属于()。

A. 塑性破坏B. 脆性破坏C. 疲劳破坏D. 腐蚀破坏答案:C6. 以下哪种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A. 聚乙烯B. 硅酸盐C. 不锈钢D. 钛合金答案:A7.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的最大应力。

A. 拉伸C. 剪切D. 扭转答案:A8.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的最大应力。

A. 拉伸B. 压缩C. 屈服D. 断裂答案:C9. 以下哪种材料是陶瓷材料?A. 氧化铝B. 聚丙烯C. 镁合金答案:A10.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的能力。

A. 抵抗变形B. 抵抗磨损C. 抵抗压缩D. 抵抗拉伸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A. 退火B. 淬火C. 正火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A. 硬度B. 弹性模量C. 屈服强度D. 疲劳强度答案:ACD13. 以下哪些是非金属材料的特点?A. 良好的绝缘性B. 低密度C. 良好的耐腐蚀性D. 高熔点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复合材料的优点?A. 高强度B. 高刚度C. 良好的耐腐蚀性D. 良好的隔热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切削加工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其韧性也越好。

()答案:√17. 金属材料的硬度越高,其强度也越高。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目录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 (1)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 (2)三、“无机胶凝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2)四、“混凝土及砂浆”重点及思考题 (3)五、“建筑钢材”重点及思考题 (5)六、“木材”重点及思考题 (5)七、“合成高分子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6)八、“防水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6)九、“其它建筑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7)第二部分自测试题试题Ⅰ材料基本性质及气硬性胶凝材料 (8)试题Ⅱ水泥 (11)试题Ⅲ混凝土与砂浆 (14)试题Ⅳ建筑钢材 (20)试题Ⅴ木材、沥青及其他材料 (22)第三部分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一、概念题 (24)二、选择题 (26)三、判断题 (27)四、问答题 (28)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1-8 (31)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8 (53)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重点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建筑材料课是针对土木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课。

它主要从工程使用的角度去研究材料的原料、生产、成分和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环境条件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

作为一个未来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他必须具备的,是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建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繁多,但常用建筑材料品种并不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的学习分析,可以举一反三,为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了解和学习运用其它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因此,建筑材料课学习时要注意抓住一个中心,即材料的性能,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识记这一性能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只有通过学习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其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认识它。

此外,在学习建筑材料时,可把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材料基本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术语(例如“标准试件”、“标准强度”、“强度等级”、“屈服强度”s 等)、材料牌号、材料技术指标标准;第二层次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它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性能的关系及其理论影响因素。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工程材料学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共5页第1页学年第1学期《工程材料学》考试试题考试日期:试卷代号B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相2.加工硬化3.调质4.马氏体5.同素异晶性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按结合键的性质,工程材料通常分为、、、等四类。

2.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密排六方三种。

3.晶体中的缺陷按尺寸的大小分为、、三种缺陷,位错属于缺陷。

4.固溶体按溶质原子的位置分为和两种。

5.珠光体是反应的产物,它是体和体的机械混合物。

6.45钢的含碳量是, T10A钢的含碳量是o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立方晶格中,画图表不出以卜晶面和晶向(5分)(110)、(010)、[111]、[110]、1100]2.为什么比较重要的大截而的结构零件如重型运输机械和矿山机器的轴类,大型发电机转子等都必须用合金钢制造?与碳钢比较,合金钢有何优点?3.现有低碳钢和中碳钢齿轮各一批,为了使表面具有高硬度和好的耐磨性,应各怎样热处理?4.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C 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T.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五、计算、论述题(14分)1.画出40、T8、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组织组成物(6分)2.指出T8 (共析钢)从高温液态平衡冷却到室温要经过哪些转变?(2分)3.根据杠杆定律分别计算40钢在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百分含量(6分)六、论述题(10分)1.T8钢经淬火后得到什么组织?经退火后得到什么组织?(4分)2.T8钢淬火后分别在200°C > 400°C > 600°C0火又得到什么组织? (6分)七、要制造齿轮、连杆、弹簧、冷冲压模具、滚动轴承、车刀、锂刀、机床床身等零件,试从下列牌号中分别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叙述所选材料的名称、最终热处理方法和零件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3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3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F 和A 分别是碳在 α-Fe 、 γ-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金属结晶时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 增加过冷度 、 加变质剂 、 增加液体的流动 。

3.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奥氏体 组织。

4.在Fe-Fe 3C 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亚共析 钢,其加热温度为: Ac 3 +(30~50)℃ 。

6.1Cr18Ni9Ti 是 不锈 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0.1% 。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 σb ≥600MPa 。

8.T8MnA 是 碳素工具 钢,其中“A ”的含义是 高级优质 。

9.40Cr 是 合金结构 钢,其Cr 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淬透性、强化铁素体 。

10.调质件应选 中碳 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 低碳 成分的钢。

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化学介质分解出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 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 , 原子由表层向内扩散形成渗层 。

12.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淬火可分为单介质淬火、 双介质淬火 、 等温淬火 、 分级淬火 等。

13. 60钢(Ac 1≈727℃,Ac 3≈766℃)退火小试样经700 ℃、740 ℃、800 ℃加 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 P+F , F+M+Ar , M+Ar 。

14.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是按 再结晶 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小型、耐磨性要求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用 T10 钢,而制造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用 3Cr2Mo 钢。

(请从45、 T10、3Cr2Mo 、Q235A 中选择)模拟试卷二答案第 2 页 (共 8 页)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正确 √ 错误 ×,请将答案填入表格)1. 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工程材料试题.docx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工程材料试题.docx

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及详解答案共6页第1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成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合金:一种金属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互熔合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本质晶粒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调质:淬火后高温回火。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0钢应进行业热处理,T12钢应进行球化退火热处理。

2.ot・Fe是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设a为晶格常数,其晶胞原子数为2,原子半径为—a,配位数是8。

4 —_3.晶体中的线缺陷是指各种类型的ms;面缺陷指晶界、亚晶界。

4.液态金属进行铸造时,为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而加入其它物质作为人工晶核的处理方法称为变质处理。

5.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有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细晶强化、和变形强化。

6.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和滑移和挛生两种。

7.冷变形金属经重新加热吋,根据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别冋复、再结品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

8.L—>a+ B是共晶转变,而丫一> a+ B是共析转变。

9.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和液体五种。

10.碳钢中常存的杂质元素中,有益的元素是硅(Si)和镒(Mn);,有害的元素是磷(P)和硫(S))。

□・45钢调质和正火两种热处理工艺所得到的组织分别为回火索氏体(S冋)和索氏体(或S)。

12.20CrMnTi钢和T20钢淬火后比较,淬透性好的钢是20CrMnT,而淬破性好的钢是T10。

13.16Mn钢中的Mn元素主要作用是强化铁素体;GCrl5钢中的Cr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14.HT300中“HT”的含义是灰口铸铁,“300”的含义是最低抗拉强度300MPa ,其基体组织是珠光体。

15.2A12 (L Y 1 2)材料的类别是硬铝合金;TC4材料的类别是a+p型钛合金。

工程材料期末测试题答案

工程材料期末测试题答案

工程材料期末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是指()。

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刚度C.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D.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答案:C2. 下列哪种材料是典型的非金属材料?A. 钢B. 铝C. 碳纤维D. 玻璃答案:D3. 材料的疲劳是指()。

A. 材料在长期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B. 材料在高温下失去强度C. 材料在瞬间受到冲击而破坏D. 材料因腐蚀而失去功能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A. 铜B. 铝C. 橡胶D. 陶瓷答案:A5. 材料的蠕变是指()。

A. 材料在持续应力作用下缓慢的塑性变形B. 材料在瞬间受到冲击而破坏C. 材料在高温下失去强度D. 材料因腐蚀而失去功能答案:A二、填空题1.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形变2.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___、形态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它们保持各自的原有特性。

答案:材料3. 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__________性能和__________性能。

答案:绝缘;化学稳定性4. 金属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或__________时不易断裂的性质。

答案:震动5.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耐高温、__________和硬度高。

答案:耐磨三、简答题1. 请简述金属材料的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

答:冷加工是指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加工,如冷轧、冷拔等。

它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会降低韧性。

热加工则是指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如热轧、热锻等。

热加工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同时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2. 非金属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有哪些独特的性能?答:非金属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优异的绝缘性能、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能等。

此外,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通常较低,但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强酸强碱环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华北理工大学工程材料题库

华北理工大学工程材料题库

华北理工大学工程材料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共15 分,每小题 3 分)渗碳体(Fe3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间隙化合物,高硬度,塑性差,延伸率接近于零。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正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奥氏体—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γ或A表示。

残余奥氏体:指淬火后尚未转变,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在孕育期暂时存在,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

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塑性变形。

铁素体—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加工硬化—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球化退火—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上30-50摄氏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摄氏度后出炉空冷。

固溶体—合金在固态时组元间会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有其他组元的新相,这种新相称为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

共晶转变—指具有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形变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工程材料考试复习 试卷 (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复习  试卷  (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复习 试卷 (及答案)-----------------------------------------------------第一章-------------------------------------------------------- 1:注释下列机械性能指标E 、 σb 、 σ-1、 HB 、HRC 、HRT 、 δ 、Ψ、 αK 、K IC 。

E : 弹性模量(刚度),它的大小可衡量材料变形的难易程度;刚度大,不易变形,刚度小,容易变形。

E=σp/ ε。

σb :抗拉强度: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与断裂的能力(单位MPa )。

σp =Pp/S MPa 。

σ-1 :光滑对称弯曲疲劳强度,零件在交变载荷下,即使应力低于屈服极限强度,但经过一定循环周次后仍会发生断裂。

在某一循环应力作用下,零件永远(长时间)不会断裂,该应力被称为疲劳强度。

(单位MPa )。

HB :布式硬度代号。

如200HBW5 /7500 /10表示用直径为5mm 硬质合金钢球作压头,载荷7500N ,加载保持时间10s 所测试的布式硬度值,即:HRC :洛式硬度代号。

HRT :表面硬度代号,主要用于极薄工件与表层测试测试,方法类似洛式硬度(初载与总载较小)。

δ 延伸率;δ =(L K -L 0)/L 0×100% L 0—试样原始长度;L K —试样拉断时长度 Ψ 断面收缩率。

Ψ=(F 0-F K )/F 0 ×100% F 0 —试样原始截面积;F K —试样拉断时截面积。

δ与ψ都是塑性的指标,其值大塑性好,反之塑性差。

αK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测试标准: 夏式: αK (单位J )英、美、日等国家使用。

梅式: αK (单位J/ cm2 )K IC 断裂韧性: Y :系数。

σ:加载应力。

a :裂纹半长。

即零件内部固有长为2a 裂纹,载荷为σ时,零件应力强度因子为K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共析钢室温时的主要组成相
屈服强度是 ,抗拉强度是 。

硬度是 ,所以硬度是材料的 指标。

铁碳相图中的Fe 3C I 、Fe 3C II 、Fe 3C III 的形成温度 ,形态是
经过 ,能得到回火马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晶体中的空位属于 。

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的温度界限是 。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是材料的 。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滑移系数目是 。

致密度 变形金属再结晶后 。

纯铁α-Fe 和纯铜分别属于 晶格类型
常见的晶格类型有 、 、 。

低碳钢拉伸试验时,其变形过程可简单分为 接个阶段。

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 。

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符号分别是 。

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分别决定于 。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时有转变 。

根据铁碳相图说明产生Fe 3C II 最多的合金成分点是 。

合金钢强度高于碳钢,其中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

共析相图中具有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固态时的相结构属于 。

平衡状态条件下,共晶转变温度前,碳量为5.0%的合金中渗碳体主要形态是 。

根据铸铁碳的存在形式,可将灰口铸铁分为 、 、 和蠕墨铸铁。

共析钢奥氏体化过程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钢淬火后回火的四个组织转变过程 、 、 和 。

某厂购进一批45钢,按国家标准规定,强度性能应符合如下要求:MPa s 355≥σ,MPa b 600≥σ;入
厂检验时采用d 0=10mm 短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得F S =28260N ,F b =47530N ;试列式计算并回答这批钢材的强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简述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要求;
画出铁碳相图;相图旁的温度-时间(T-t )坐标系中绘出碳含量共析钢的冷却曲线; 根据等温转变曲线TTT 曲线完成下表,说明共析钢在不同温度区间的组织;
书72页图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