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完善

合集下载

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平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短缺、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对水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分析。

一、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等行为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开发利用原则、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以及水事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明确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要求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则侧重于水资源的污染防治。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保障水资源的质量和生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主要针对水资源的防洪管理。

它规定了防洪规划、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与管理、洪水调度以及防洪区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管理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政策、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水资源节约政策和水资源保护政策等。

水资源规划政策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

水资源管理的水务法规与政策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水资源,各国普遍制定了水务法规与政策,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规与政策,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指导。

一、法律法规1.《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于1988年颁布实施。

这部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管理的原则、目标和主要政策,旨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根据《水法》,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的使用、节约和保护制度,以及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和修复。

2.《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1991年颁布实施,旨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该法规定了对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和责任,明确了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与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违反水土保持法规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于2008年颁布实施。

该法旨在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与治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排污许可管理,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制度,惩罚违法排污行为,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二、政策措施1. 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将水资源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划分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能够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用水需求,并避免了滥用和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耕地灌溉用水定额制度,确保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

2. 水资源价格调控政策水资源价格调控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水的市场价格,激励用户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政策措施。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大量用水行业如工业、农业实行阶梯水价制度,降低高耗水行业的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解读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解读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环境污染,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一、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1.水资源法水资源法是我国对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重点规定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利用进行监管的责任与义务。

它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目标,并开展水资源统计工作。

此外,水资源法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具体措施,以落实法律的实施。

2.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对水环境保护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该法规定了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禁止和防治措施,并明确了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根据该法,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制定水污染防治方案,并定期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估。

3.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规范。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审批、土地利用权的确权和有偿使用等方面都受到该法的调整和限制。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

4.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虽然它并没有直接涉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具体细则,但其中的相关条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例如,对于涉及水污染的项目,必须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检测和管理。

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法律法规的意义1.明确了责任与义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它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和控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它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2.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政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中国,过度开采和污染水资源已经成为一大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法律政策保护水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根据最新的《全球资源流数据》,中国的年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全球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

而且,这2100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还要平均分配给14.2亿人口和广大的农业、工业和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此外,中国的水资源在质量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经常有新闻报道,各地的水源地和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水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物大量排放污染。

据环保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地表水总体上面临着三个严重的问题,即水质恶化、供需矛盾和生态破坏。

二、中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为了解决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如水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政策实施的不够到位和执行的缺乏,我国的水资源保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法律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法律政策来保护水资源,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这些法律政策在执行上存在很多的难点,很多企业都有侵犯水资源的行为,十年磨一剑的制度性兴复电扶上亿,我们配合老周,完成了确认建议的100万赞成数。

但由于法律制度平台的不完备和管理缺陷,这些行为都难以得到严肃的惩罚。

2、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引入了不少的资金用来保护水资源,但是与我国的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些投入还是显得不够多,此外政府的投入主要还是以重建工程为主,投资来自于一些重大工程建设,像是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但是这些工程本身却又对水资源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由于我国政府部门过多,互相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不充分,而且在保护水资源方面,需要协调的部门多、工作量大,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来加强不同环节协调和衔接,以保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一、前言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各行各业的基本需求。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质量下降问题。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水资源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水资源法律法规1. 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水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水资源的开辟利用与保护、水权与水利收费等方面的内容。

2. 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我国水土保持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水土保持的责任主体、水土保持计划、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基金等方面的内容。

3. 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水污染的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基金、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 区域性水资源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性水资源管理规定》是我国区域性水资源管理的法律规定,主要规定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水资源调配和配置、限制开辟、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 水土流失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流失管理条例》是我国水土流失管理的基本法规,主要规定了水土流失管理的责任主体、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基金等方面的内容。

三、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水资源:指各种水资源的总称,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等。

- 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权利。

- 水利收费:指水资源利用时需缴纳的相关费用,如水资源费、排污费等。

- 水土保持: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是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 水土流失:指由于水流、风力等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流失现象。

2、列举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水法: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开辟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问题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问题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法律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法律起着规范、引导和保障的作用。

首先,法律明确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一规定从根本上保证了水资源的公共属性和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依法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涵盖了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水污染的防治是重点之一。

法律要求企业和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废水的排放,并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于那些违规排放、造成严重水污染的行为,法律将予以严厉的制裁。

这不仅包括行政处罚,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此外,法律还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比如,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或者重要水源地,禁止或者限制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项目,以保护水源的涵养和生态平衡。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法律也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

例如,实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水资源的需求和供应,促进节约用水。

同时,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不同领域的用水,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然而,当前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衔接不畅、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

这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的现象。

另一方面,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执行标准,使得法律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水资源问题不断涌现,如水资源的跨境管理、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等,现有的法律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空白或者滞后。

为了完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体系,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在中国,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为了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

首先,我国《水法》是我国第一个专门规定水资源管理的法律。

《水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并且规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根据《水法》,国家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将水资源的管理权下放至地方政府,使得水资源管理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其次,我国还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水污染的防治目标和原则,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管理机构和责任。

《水污染防治法》还重点规定了对水污染行为的制裁措施,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通过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我国大大提高了水质的整体水平,减少了水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另外,我国还出台了《水资源税法》,通过对水资源的征税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降低浪费,并鼓励用水单位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水资源税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水单位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水利法》、《水土保持法》、《节水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也为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同时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总的来说,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好我国的水资源。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水资源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维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水资源是国家所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当坚持统一管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开发的原则。

第三条国家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计划利用、环境保护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应当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五条水资源保护应当采取综合治理、保护优先的原则,防止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污染。

第六条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的应用。

第七条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根据水资源量、水质状况和生态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顺序和方式。

第八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生态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九条水资源的跨界开发利用应当通过协商、合作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体制第十条国家设立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二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

第十三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十四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第四章水资源的节约与减排第十五条国家鼓励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提倡科学用水和生活用水。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十七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制定节约用水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

第十八条水污染排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浪费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摘要: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

依法治水的重要
前提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当前亟须加强流域立法及水权制度建设。

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 ,规范水资源利用行为,是依法治水的重要环节。

重视水资源司法
保护 ,有效惩治水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公众水资源参与意识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立法;行政执法;司法
一、水资源保护的法制现状
一水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宪法》第 9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宪法》第 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之
一 ,宪法的这些规定显然适用于水资源保护 ,构成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和基础。

以宪法为基础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法《水法》。

该法对水资
源规划 ,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水法》第4 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 ,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 9 条规定: 国家保护水资源 ,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植被 ,植树种草 ,涵养水源 ,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二水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我国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水行政执法工作起步于 1988年《水法》的颁布实施。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 , 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机构健全的水行政执法网络 ,专兼
立了覆盖全国、机构健全的水行政执法网络 ,专兼设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执法效能显
著增强 ,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平均每年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4 万余件 ,维护了正常的水事
秩序。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水资源保护中主要是对水体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制定水
环境质量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督促各城市进行水环境
综合治理等 ,重点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违法排污和治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行、国控重点污染源等违法行为进行执法。

为此 ,环境保护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专项保护执法行动 ,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根据《水法》第 12 条的规定 ,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 ,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因此 ,我国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执法机构。

三水资源保护司法现状
水资源司法保护是指法院和检察院通过审判 , 公诉等形式 ,对违反水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加以惩罚,对遵守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合法行为加以保护的活动。

我国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通过立法、行政执法、科技、经济等手段只能解决单一问题 ,加强水资源的司法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法检每年处理的水权纠纷案件及水污染案件呈日益增多的趋势。

二、完善水资源法律保障机制
一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摒弃传统的强调经济发展优先的思想观念 ,废除“经济利益优先”的传统理念 , 以可持续发展观和法律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立法。

要想从法律层面解决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污染治理问题,针对各流域水资源特点与水污染现状 ,建立与完善各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机制 ,以期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了有效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 ,必须完善我国的水权交易制度。

完善现有水权制度 ,不仅仅是在水法中简单引进水权概念 ,而是应当完善以明确水权内涵与外延为核心的一整套水权制度 ,建立有序的水权交易市场 ,制订一套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

二切实加强水资源执法保护工作
理顺管理体制 ,成立水资源管理常设协调机构。

在全国生态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其法律地位 ,强化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协调功能。

地方政府要从全局观念出发 ,着眼于绿色 GDP增长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大力支持水资源保护执法工作。

明确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流域内的各区域性环境保护部门、水利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及农林渔政能很好协调。

三高度重视水资源司法保护工作
赋予海事法院管辖跨省市区的流域性水资源保护案件 ,以解决全国水污染案件的专属管辖问题。

同时,也可成立专门的环保法庭。

2007年 11月 20日,贵阳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宣告挂牌成立 ,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环境保护法庭。

环保法庭的专业化审判既有利于加强水资源司法保护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也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强化对水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 1]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M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2: 87 - 88.
[2 ]于惠春 ,于焱. 完备水法构建与水资源保护研究 [ J ].
[ 3 ]吕忠梅.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 [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6.
[4 ]曾文革 ,余元玲,许恩信. 中国水资源保护问题及法律对策 [J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92 - 95.
[ 5 ]张文智. 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D ]. 长春: 吉林大学法学院, 2006.
[ 6 ]潘泊,汪洁. 从流域水资源保护看《水污染防治法》修订 [J ]. 人民长江 , 2008 (23) : 29 - 31.
[7 ]李先波 ,陈勇. 我国现代水权制度建立的立法障碍与完善建议 [J ]. 中国软科
学 , 2003 ( 11) : 13 - 17.
[ 8 ]李会东,苟超宣,郭灵敏. 浅谈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水行政执法工作 [J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8 ( 8)
[9 ]韩洪建. 水法学基础 [M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10 ]刘振胜 ,周刚炎. 试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J ]. 人民长江 , 2005 (8) : 9 - 11.
Research on Chinese W 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bstract:W ater resour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human beings survival and developm ent. The p rem ise of water control by law is to establish a legal system for p 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thu s it is necessary to enfor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 for les basins of rivers and water rights system. The key step ofwatercontrol by law is to strengthen the force of adm inistrated execution of the law and to regulate the u sage of water resources. W 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judicial p 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publish the crim inals and to imp rove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for water resourc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guaranty to realize the su 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