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优质课一等奖[优质ppt]
《拿来主义》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
12
-
13
孔子学院现已遍布世- 界各地,多达435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先破后立的 思路写作一篇短文,不少于600字。
1.有钱就有幸福 2.读书未必成才 3.流行的就是美家!
③送来主义 深受其害——害国
先破后立
-
5
(二)怎么样拿来?
1、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文化遗产。
2、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人物 孱头 昏蛋 废物
态度
本质
怕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拒绝接受的逃避主义者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羡慕旧主人,欣欣然接受一切 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
10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 步了。
明确:“进步”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 者见得大度。
明确:这是语言的布局问题。明明要批判,却先作肯定,这种欲 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
-
11
【深化探讨】
作者提出的观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请 同学们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思考,举例说明。
拿 破 送去主义(卖国)
送来主义 (害国)
来
孱头
逃避主义者
主 义立
拿来 主义
破 昏蛋 废物
立:拿来 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
投降主义者
鱼翅(精华):吸收 鸦片(精华与糟粕并存):批判吸收
《拿来主义》 优质课一等奖共47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拿来主义》 优质课一等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x

CHAPTER定义与背景定义拿来主义是指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
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增多,拿来主义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拿来主义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可以激发本土文化的创新活力,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动文化创新拿来主义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而是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融合,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增强文化自信拿来主义的意义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相互补充01拿来主义和自主创新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拿来主义可以为自主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自主创新则可以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互促进02通过拿来主义引进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可以激发本土文化的创新活力;同时,自主创新也可以为拿来主义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素材。
共同发展03拿来主义和自主创新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二者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
CHAPTER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深入研究获奖课件中的教学理念,理解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和原则,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观看获奖课件中的教学案例,学习其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优点,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
汲取有效教学策略分析获奖课件中的教学策略,提炼出适用于自己课堂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2 3在运用拿来主义时,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如讲授、板书等,又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
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如文科的文本解读、理科的实验探究等,将其融入自己的课堂中,丰富教学手段。
整合不同学科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拿来主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拿来主义》优秀课件PPT

•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诵读感知
(一)文章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1-4) 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破
第二部分(5-9) 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做法。
立
第三部分(10) 实行“拿来主义”对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写作背景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 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 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 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2.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短小 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 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 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拿来 主义》称得上是“匕首”或“投枪”吗? 为什么?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 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五、基础知识积累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自诩(xǔ) 脑髓(suǐ) 给(jǐ)与 糟(zāo)粕(pò)
国粹(cuì) 磕(kē)头 孱(càn)头 犀(xī)利
吝(lìn)啬(sè) 徘(pái)徊(huái)譬(pì)如
(二)教学难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一、新课导入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沟通、借鉴、积累、创新,在日益全球 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 流,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曾说:文化思想阵 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今天我们依旧面临着文化冲击 与抉择。“如何做”早在上世纪鲁迅先生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直 到今天依然适用。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15Βιβλιοθήκη 思考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 后果及危害?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16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 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 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 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 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 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 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 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 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 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新版整理ppt
3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 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 “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 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 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 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 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 实。
写作背景
最新版整理ppt
17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最新版整理ppt
5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骨髓(suǐ) 吝啬(lìn sè) 蹩(bié) 孱头(càn)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自诩:自我夸耀. 譬如(pì):比如。
最新版整理ppt
6
思考
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简要说说:前面4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段 讲的什么问题?
《拿来主义》ppt课件22张

•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要求和重大意义。
•6. 研讨第9段,想想“大宅子”“鱼翅”“鸦
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本段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
分;“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互见部分;“烟枪 和烟灯”指文化遗产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 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代表作品
•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诗:《野草》 • 杂文集:《热风》《南腔北调集》《且
介亭杂文》等
• 书信集:《两地书》 •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
史纲要》
创作背景——社会背景
• 此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
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为后文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文本段落深度研读
——1--7段
文本再读——深度探究
•1. 文章前半部分(1-6段)重在批判“送去主
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
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 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
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 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拿来主义优秀课件(共48张PPT)

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 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 《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
朗读正音、解词
礼尚(shàng 崇尚,重视)往来
大受其害,对外 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8
对照表一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只送不拿
实质 惧外、排外 媚外、卖国
利弊 丧权辱国
文化堕落
割地赔款
主权丧尽
导致送去主义 贻害子孙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爱国、利国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 文艺
9
研读第二部分: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
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 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 写作方法。
10
思考
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 用?
◎从结构上:第5段是过渡段,它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提出中心论点—— 要实行“拿来主义”。
11
◎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是“抛给”的同义语;面对送来, 我们是被动接受。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24
喻体
本体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姨太太
25
喻体
本体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掌握下列词语:
变 故: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ຫໍສະໝຸດ 施舍。意外发生的情况、灾难。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自 诩: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鱼
翅
自己夸耀。诩,夸耀。
孱 头: 懦弱无能的人。 (要正视历史逻辑)
”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分为三种:有益无害(即“鱼翅”)的要“拿来”,而且“使用”;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 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 石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 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主张 “全盘西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 危机。
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议论文的“破”与“立”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送来的实质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是中性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
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再见!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破后立
(二)怎么样拿来?
1、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文化遗产。
2、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人物
态度
本质
孱 头 怕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拒绝接受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废物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羡慕旧主人,欣欣然接受一切 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3、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 教学过程 】
•背景介绍 •研读课文 •深化探讨 •布置作业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 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 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 有的叫嚷复古主义,有的主张“全盘西化”。而在左 翼文化队伍中,有人反对继承旧文化,有人反对吸收 外国文化,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为了澄清认识,鲁迅 先生写下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提 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研读课文】
一、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为什么要拿来?
第1—7段
拿来主义
(二)怎样拿来?
第8—9段
(三)总结全文
第10段
二、分析内容,把握主旨
(一)为什么要拿来?
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提到哪几个“主义”?它们的
表现和危害是什么?
①闭关主义 落后挨打——误国
②送去主义 亡国灭种——卖国
拿来主义
③送来主义 深受其害——害国
图示
闭关主义(误国)
拿 破 送去主义(卖国)
送来主义 (害国)
来
孱头
逃避主义者
主
破 昏蛋 虚无主义者
义立
拿来 主义
废物
立:拿来 主义者
投降主义者
鱼翅(精华):吸收 鸦片(精华与糟粕并存):批判吸收
烟枪、烟灯(文化遗产的旧形式):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糟粕):摒弃
三、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犀利、幽默。 举例说明。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 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明确: “捧”,刻画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理; “挂”,只有几张画,却还要一路的“挂”过去,表现其自 鸣得意、大张旗鼓。“几张”这一数量词,暗示了“学艺” 上的东西已相当贫乏。从而揭露了所谓“发扬国光”实际是 自欺欺人,非常可笑的。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 步了。
明确:“进步”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二者见得大度。
明确:这是语言的布局问题。明明要批判,却先作肯定,这种 欲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
【深化探讨】
作者提出的观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请 同学们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思考,举例说明。
本体 鱼翅
喻体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做法 吸收
鸦片
精华与糟粕并存部分
批判吸收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摒弃
(三)总结全文。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 成为新文艺。
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 危害: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古
梅 兰 芳 尼 古 董 画和新
采--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发了疯
画
送去主义-- 只想送去,不想拿来-- 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 危害:深受其害,引起中国青年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美国电影 德国废枪炮 法国香粉 吸食鸦片 日本的宣传 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孔子学院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多达435所。
【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先破后立的 思路写作一篇短文,不少于600字。
1.有钱就有幸福 2.读书未必成才 3.流行的就是美
谢谢大家!
闭关主义
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危害:给枪炮打破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
图图为为11990000年年被八八国国联联军军在火天烧津后大的沽圆口明登园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