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的基本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滨州简介

滨州简介

滨州简介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叠加地带,辖六县一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5万。

滨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武圣孙子、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汉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等都出生或成长在这里。

滨州资源丰富,是中国棉花生产基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主采油区,还是中外闻名的“中国冬枣之乡”。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山东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津汕、荣乌、滨德高速,德龙烟、滨港铁路在境内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滨州港为区域性重要港口,是济南省会城市经济圈唯一、最近的出海通道。

近年来,全市致力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大品牌,谋划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超越,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44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9.8:53.5:36.7。

培植起粮棉、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25家。

积极培育纺织家纺服装、新型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粮油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10家,涌现出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西王集团、亚光集团、盟威集团等全国乃至世界大型企业集团。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搭建起了“四环五海”、36桥、72湖、108园等中心城区主体框架。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连续三年在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列第四名。

滨州市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滨州市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滨州市经济发展区位分析滨州市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山东省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一、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滨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黄河,南依千山群岳,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2.交通便利:滨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滨州市境内有京福、济洛、滨荣三条铁路经过,还有滨州机场、二广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贯穿市区,连接华东、华北和西南地区。

3.丰富的人力资源:滨州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滨州市人口众多,人才辈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经济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合理:滨州市经济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2.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近年来,滨州市经济增长迅速,GDP保持较高增长率。

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2亿元,同比增长7.8%。

3.外贸出口潜力巨大:滨州市是中国石化石油、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重要基地,外贸出口潜力巨大。

近年来,滨州市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出口额持续增长。

三、发展潜力分析1.石化产业发展潜力大:滨州市是中国石化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麾下企业所在地,石化产业发展潜力大。

未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滨州市的石化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2.农产品加工业有广阔市场:滨州市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水果等农产品产区,农产品加工业有广阔市场。

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3.装备制造业有较大发展潜力:滨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未来,滨州市的装备制造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发展对策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滨州市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海内外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

2.加强产学研合作:滨州市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滨州港简介

滨州港简介

滨州港基本情况简介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近的出海口,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港口,是“两区一圈”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完备。

滨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于2010年成立北海经济开发区,提出抢抓黄蓝“两区”建设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北海经济开发区建设,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打造黄蓝“两区”建设的先行区。

2010年12月,为适应“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开发建设的需要,山东省政府经商交通运输部,将滨州港的港口定位由地方一般港口提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滨州港的发展迈入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根据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结合滨州港的自然条件,规划滨州港将形成“以海港港区为核心,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和徒骇河等地方港点为补充”的港口总体发展格局。

滨州港海港港区是滨州港未来发展的重点,规划通过建设防浪挡沙堤和填海造陆,形成港区发展空间。

港区内布置液体散货作业区、大宗干散货作业区、通用及多用途作业区、通用码头作业区、支持系统区、港口仓储及物流用地和预留港口发展区。

规划海港港区航道以3万吨级起步,逐步拓宽、浚深至5~10万吨级。

共可形成深水码头岸线约42.5 km,可建设各类泊位近97个,港口用地约56.5 km2。

滨州港的性质可以概述为:是山东沿海重要港口,是滨州市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滨州市临港产业布局优化的重要依托,以- 1 -服务临港工业的能源、原材料和化工品运输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滨州港规划吞吐能力1亿吨,目前2个3万吨级散杂泊位已经投入运营,正在开展20万吨级石油泊位和10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的前期工作,计划两年内投入使用。

滨州港申请一类开放口岸的工作正同步加速推进。

区内长深高速(G25)、荣乌高速(G18)、青银高速(G20)、205国道、220国道以及多条省级干线公路,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地方公路为补充的公路运输体系。

介绍家乡滨州

介绍家乡滨州
介绍家乡滨州
-
1
历史与文化
2
风景与美食
3
传统与现代
4
热情好客
5
结语
介绍家乡滨州
滨州,这座位于中国山东省北 部的城市,是我的家乡。它坐 落在黄河三角洲上,是黄河之 滨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的滋 养和这片土地的独特气质,孕
育了滨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1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早 在西周时期,这里就是一片繁荣的领地。悠 久的文化历史在滨州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如 惠民的宋代古城墙和无棣的贝壳堤遗迹,都 是滨州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2
风景与美食
风景与美食
滨州的风景如画,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 景致。春天,黄河边的桃花盛开,如诗 如画;夏天,万亩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 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冬天,黄 河上空雪花飞舞。此外,滨州的美食也 是极为丰富的。比如,特色的"魏集驴肉 ",口感鲜美,回味无穷;"武定府酱菜", 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腌制技艺而闻 名;还有"阳信鸭梨",香甜可口,是滨 州的骄傲
滨州人民热情好客,性格直率,真诚善 良。无论你来自哪里,都会被这里的人 民的热情所感动。他们乐于助人,喜欢 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在滨州,你会 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z
5
结语
结语
滨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是 我永远的家乡。无论我走到哪里, 我都会怀念这里的美景和美食, 怀念这里的人民和热情。滨州, 这座美丽的城市,等待着你来发 现她的美丽和魅力
3Leabharlann 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滨州的传统与现代在这里 交融共生
在滨州,你可以看到古老 的四合院与现代的高楼大 厦并存,古老的街道与现 代的购物中心交织在一起

山东滨州地图

山东滨州地图

山东滨州地图山东滨州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之一。

滨州地图展示出该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

下面将介绍滨州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滨州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临渤海,西接邹平县,北邻梁山县,南界博兴县。

地势以平原为主,地理位置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滨州成为山东省东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滨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

此外,滨州还以畜牧业为支撑,肉类和乳制品的生产成为经济的一个关键部分。

滨州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渤海湾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在滨州的文化遗产方面,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

滨州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使得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例如,滨州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的故居、陵墓和其他相关文化遗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此外,滨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值得一提。

比如龙山湖风景区,它是一个以湖泊和山脉为主要特色的风景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徒步登山、观赏湖景、钓鱼等活动。

滨州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古建筑。

例如,新汶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期间在新汶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立的。

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墓地和纪念馆,展示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精神。

总的来说,滨州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

滨州的地图展示了这个地区的各种特征和景点,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了解和规划旅行的机会。

无论是探索滨州的自然风光还是体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滨州都能带给人们难忘的体验和记忆。

滨州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情况

滨州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情况
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
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
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北风
平均风速:2.9m/s
最大风速:28.5m/s
(4)冻土深度
最大冻土深度:45cm
1.1.2地质、地震
(1)地质
该加油站位于惠民县,地貌成因类型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基土为新老沉积土,地层结构变化不大。场地地层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场地自上而下为淤泥质粉土、粉土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质粘土夹粉砂、粉土。地下水弱碱性咸水,对混凝土有弱侵蚀性。本区域构造活动稳定,无古河道及大的构造断裂等严重影响建构筑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
(2)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邹平县
1.1.1自然条件
滨州市(邹平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基本气候特征。(资料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2)地震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博兴县
1.1.1自然条件
该项目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博兴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月到8月占年降水的61.1%-68.6%)的基本气候特征。(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发展

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发展

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东邻东营市,南连淄博市,西南部与济南市毗连,西与德州市接壤。

滨城区是滨州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中心。

地处东经117°47′——118°09′,北纬37°15′——37°36′之间,东邻利津,西毗惠民、阳信,北接壤沾化,南与博兴、高青县相连。

总面积696.99平方公里。

全境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以1/7000的比降缓缓倾斜。

西南部海拔约14.5米,东北部海拔约6.5--7.0米,境内大部分地域海拔在11米左右。

黄河从市南部穿境而过,流程长约38.5公里,徒骇河流经市西北部,境内长约23公里。

1.1.2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5℃,年均日照2755.5小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多年平均降水量573.7毫米,雨热同期,无霜期193天。

年平均蒸发量1972.5毫米。

1.1.3土壤:黄河冲积物是全境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土种为潮土和盐土。

由于全境都是海退形成,土壤盐碱化是影响滨州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1.1.4地表水资源:以黄河客水为主,但近十年来随着黄河中上游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过境水量变化很大,可供利用水量日趋减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徒骇河的年平均径流总量约1290万立方米,来水量相对较稳定。

1.1.5地下水资源:由于全境在成陆过程中,海相、河相沉积的交互作用,土层变化不一,造成浅层地下水埋深不一,矿化度变化较高,埋深一般为2-5米左右,潜水矿化度平均在3.6克/升左右,属中度矿化水。

1.2社会经济概况滨城区辖1乡,2镇,7个办事处,分别是秦皇台乡、杨柳雪镇、三河湖镇、市中办事处、市西办事处、市东办事处、彭李办事处、滨北办事处、梁才办事处、北镇办事处、全区现有总人口46.72万人(不包括小营、旧镇)。

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滨州自然环境及地质情况

滨城区1.2.1. 自然条件滨州市(滨城区)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月到8 月占年降水的61.1 %-68.6 %)的基本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 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1)气温年平均气温:12.9 「C)最高年平均气温:18.2 (C)最低年平均气温:7.4 (C)七月平均气温:26.7 (C)一月平均气温:-2.7 (C)最高温度:40.7 (C)绝对最低温度:-17.3 (C)(2)降雨量年平均降水量549.8mm年最大降水量968.4mm年最小降水量319.5mm日最大降水量150.4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0%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北风平均风速: 2.9m/s最大风速:28.5m/s4)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cm1.2.2. 地质、地震1)地质情况厂区位于滨州市滨城区,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及石炭纪,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中风化石灰岩,石灰岩层地场内均有分布且质地坚硬。

本区构造活动稳定,无古河道及大的构造断裂等严重影响建构筑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

2)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惠民县1.1.1 气象条件惠民县气候属于东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6 月到8 月占年降水的61.1 %- 68.6 %)的基本气候特征。

气象条件主要来源于滨州市专业气象台1979-2000年全市各县平均的历史资料。

(1 )气温12.7 r最高年平均气温18.2 r最低年平均气温 6.9r七月平均气温26.6r一月平均气温- 3.2 r最高温度40.3r绝对最低温度-19.6 r2)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541.7mm年最大降雨量1001.4mm年最小降雨量297.9mm日最大降雨量190.5mm3)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频率8-12%最大频率风向:东南风最小频率风向: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南到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到西北风平均风速: 2.9m/s最大风速:28.5m/s(4 )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45cm1.1.2 地质、地震1)地质该加油站位于惠民县,地貌成因类型为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海陆交互相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y be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再见!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滨州的基本情况简介
四组 穆鸿慧
滨州的人口
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将快速汇总的主 要数据公布如下,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 总数。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374.85 万人,同第五次 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6.41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8.44万人。增长 5.17%,年平均增长0.51%。
阳信镇、温店镇、商店镇、流坡坞镇、翟王镇、河流镇。 劳店乡、水落坡乡、洋湖乡。 无棣县:6 镇、 5乡。 无棣镇、小泊头镇、水湾镇、碣石山镇(旧名:大山镇, 2007年启用‘碣石山镇’,取曹操东征到访此地,登‘山’ 望海,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马山子镇、埕口镇。信阳乡、佘家巷乡、西小王乡、柳堡乡、车镇乡。 沾化县:5 镇、5 乡、1 街道办事处。 富国镇、下洼镇、古城镇、冯家镇、泊头镇。 下河乡、利国乡、大高乡、黄升乡、滨海乡。 海防办事处。 博兴县:9 镇、3 街道办事处。 曹王镇、陈户镇、兴福镇、庞家镇、湖滨镇、店子镇、纯化镇、 乔庄镇、吕艺镇、城东街道办事处、锦秋街道办事处、博昌街道办事 处。 邹平县:12 镇、4 街道办事处。 长山镇、魏桥镇、西董街道办事 处、好生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 集镇、台子镇、码头镇。黄山街道办事处、黛溪街道办事处、高新街 道办事处。 滨州经济开发区:3街道办事处。 杜店街道办事处、里则街道办事 处、沙河街道办事处。 高新技术开发区:2街道办事处 小营街道办事处、青田街道办事 处 北海新区:1镇 马山子镇
滨州有多少个县、乡、镇、办事处
滨州市辖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 县、滨州经济开发区两区六县。全市18个乡,57个镇,9个办事处, 各县区所辖镇、乡、街道办事处如下 : 滨城区辖11个街道、2个镇、2个乡. 市中街道、市西街道、北镇街道、市东街道、彭李街道、滨北街道、 里则街道、小营街道、梁才街道、杜店街道、沙河街道、旧镇、堡集 镇、尚集乡、单寺乡。其中,杜店街道、里则街道、沙河街道由滨州 经济开发区管理。 惠民县:10 镇、4乡。 孙武镇、石庙镇、桑落墅镇、淄角镇、李庄镇、胡集镇、麻店镇、 姜楼镇、清河镇、魏集镇。何坊乡、皂户李乡、辛店乡、大年陈乡。 阳信县:6 镇、3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