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

自动化
武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武汉工程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武汉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武汉工程大学
制药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武汉纺织大学
轻化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软件工程 采矿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工与制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软件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土木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测绘工程 安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粮食工程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2017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六、录取
(一)录取办法
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复试)、工作业绩、资格审查等情况,对考生思想品 德、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择优录取。根据考生初复试综合成绩 排序,在招生限额内依次录取。
(二)录取类别
被录取的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
七、学习形式、学制、学费标准
学习形式:非脱产学习,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学。
班 专业名称 别
学 学费标准 制 (万元/人/
年)
办学地点
一 集成电路工程 班
2 年
2.2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
学,定向企业(卓越芯火计划项目)
实践教学
二 电子与通信工程、仪 3
班 器仪表工程
年
2.2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
招生专 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电子线路(模
英语二
仪器仪 (非全日制)不区
拟)
数学二
表工程 分研究方向
单片机技术
精密机械设计或电子技术基
精密机械设计
础
思想政治理论
电子与 (非全日制)不区 英语二
通信工程 分研究方向
数学二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模拟电路
思想政治理论
集成电 (非全日制)不区 英语二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九、其他说明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若因此而 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招生单位概不负责。 2.对于在报名、考试及录取任一阶段填写虚假信息以及在考试中有舞弊等违 纪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我校将根据有关规定对考生作出严肃处理, 直至取消考生的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3.若教育部或学校政策调整,以教育部、学校政策为准。 十、信息查询与咨询 1.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电话:027-68756057(郭俊华老师),027-68778464(邓忠晖老师)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 299 号 电子信息学院 邮编:430072 2.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网址: 电话(传真):027-68754125(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 299 号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430072
推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2016年6月修订)根据《武汉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及学校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就本科毕业生中开展推荐优秀学生为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制定如下细则:一、名额确定(一)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质廷试点班以班级实际人数为基数,按照其综合排名的25%确定,其他同学参与相应专业排名;(二)对参加全国性重大竞赛并获得重大奖项的,实行单列指标;全国性重大竞赛包括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学院认定的相当层次的学科竞赛等;(三)学院各专业以应届毕业生实有人数占全院各专业实有人数的比例与该专业当年招生计划的乘积为基数,按照其综合排名确定;(四)学院可根据教育部、学校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实际情况,对上述比例做适当调整。
二、申请条件及要求(一)一般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2、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第二学士学位);每一名符合本条件的学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只能在毕业当年申请一次推荐免试,否则不予受理。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潜质和专业发展能力;4、诚实守信,品行表现优良,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或其他学术不良等违法违纪或受处分记录;5、成绩优秀,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无不及格情况;参加及格重修和不及格重修的课程以课程第一次考试成绩计算;6、推荐免试学生原则上必须具备学科竞赛参与经历或校级及以上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等参与经历(学科竞赛及社会活动等加分不少于2分),无上述经历者其学习成绩排名在相应专业成绩排名前5%内;7、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2分及以上或者雅思成绩6.5分及以上或者TOFEL成绩90分及以上;有半年以上境外(含港澳台)学习经历(外语授课)的可适当放宽外语水平的要求。
武汉大学四大王牌专业_武汉大学强势专业

武汉大学四大王牌专业_武汉大学强势专业武汉大学四大王牌专业武汉大学四大王牌专业分别是测绘工程、金融学、法学、地球物理学。
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武汉大学排名第六,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专业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一直排在全国第一位。
测绘学院由1956年成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的天文大地测量系和工程测量系发展而来,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金融学武汉大学金融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为1945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办的银行学专业,2007年金融学并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专业是研究货币、信贷、银行、保险和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法学武汉大学法学教育源于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历史非常悠久。
经过百年洗礼,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做律师,还可以选择去一些企业的法务部门上班,收入相当可观。
地球物理学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A+,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武汉大学王牌专业满意度排名专业满意度说明:由普通本专科学生对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
投票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专业的个人武汉大学优势专业推荐指数排名专业推荐说明: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
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武汉大学最好专业推荐人数排名专业推荐说明:由普通本专科学生根据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
推荐的专业范围包括所有在校学生所学专业和上年度新增的招生专2022年多少分能上武汉大学根据历年武汉大学在国内各省录取分数线对比得知,高考成绩至少要在600分以上才能够报考武汉大学。
武大数院培养方案

武大数院培养方案
武大数院(武汉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培养方案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知识。
2. 专业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课程。
4. 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实践项目,如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5. 实习:学生需要进行实习,深入实际工作环境,学习与实践结合。
6.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展示综合能力。
除了课程培养方案外,数院还提供多个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如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此外,数院还设有多个科研实验室,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总的来说,数院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基础。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
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
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5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89名,其中在职教师132人,教授(研究员)47人、博士生导师46人,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人,讲师28人;有工程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管理人员20人,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7人。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一。
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波传播与天线为国防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学院还设立了“质廷学术人才试点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
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还在学院空间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青年千人”,2人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7人获评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武汉⼤学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进展报告武汉⼤学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进展报告⼀、总体概况(⼀)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向⼯业、⾯向未来、⾯向世界”的⼯程教育理念,遵循“三创”教育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的⾼等⼯程教育⼈才培养模式,创⽴⾼等⼯程教育⼈才培养的新机制,建⽴现代⼯程教育体系,引领我国⾼等⼯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全⾯发展和多样化的“三创”⼈才观念,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业企业需求的观念。
改⾰和创新⼯程教育⼈才培养模式,创⽴⾼校与⾏业企业联合培养⼈才的新机制,着⼒提⾼学⽣服务国家和⼈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
(⼆)总体思路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程实际为背景,通过密切学校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才培养标准、改⾰⼈才培养模式、建设⾼⽔平⼯程教育师资队伍,着⼒提升学⽣的⼯程素养、⼯程实践能⼒、⼯程设计能⼒和创新能⼒。
(三)⽬标定位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等⼯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现“打造世界⼀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才”的学校本科发展⽬标的前提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遵循⼯程的集成与创新特性,以强化⼯程实践能⼒、⼯程设计能⼒与⼯程创新能⼒为核⼼,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致⼒于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优异的创新和实践能⼒、能够引领未来⼯程技术发展⽅向的⾼级创新型⼯程技术⼈才。
(四)参与专业武汉⼤学主要是在⽔利电⼒类、测绘科技类、电⼦信息类、动⼒机械类、⼟建资环类等⼯科专业中选择具有优势和特⾊的专业参与“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博⼠为辅。
2012年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批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厅函〔2012〕7号)发布第⼆批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学科专业名单,武汉⼤学共有⼟⽊⼯程、⽔利⽔电⼯程、测绘⼯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利⽔电⼯程专业是教育部与⽔利部联合共建。
卓越工程师计划院校名单(附详细学科)

82502 80407 80801 81301 81504 80201 80601 80703 82502 81801 081803K 081804K 80407 080603T 81702 82701 80406 080411T 80301 80902 80204 80406 80901 81301 80601 81402 80801 80601 80701 80801 80901 80702 080904K 81201 082804T 80704 80801 080904K 81901 82501 82601 83001 80401 80705 82601 80202 80501 80901 081804K 80408 80801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河北工业大学
82801
建筑学
24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25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1302
制药工程
26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1601
纺织工程
27 上海交通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2018级学员
选拔方案
为培养电子信息类拔尖人才,拟从我院电子信息类2018级学生中选拔30名学生参加由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
一、培养目标与特色
1. 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批判性思维,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优秀拔尖人才。
2. 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电子信息及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在本学科以及相关领域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组织管理能力。
3. 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有产品和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经验,具有发现、提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能有效的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6. 试点班本科对应的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或“通信工程”。
二、教学组织管理
1. 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按照电子信息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逐步与国际接轨,教学计划兼顾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
2. 学院成立了由专业教师、教学管理和企业一线专家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3. 该班实行动态管理,选拔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习的学生若个人提出申请,或所修课程有不及格情况,或出现其它不能达到学习要求情况的学生将退出卓越培养计划。
同时,在第2或第3学期,学院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适当增补部分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同学进入试点班,增补后,试点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5人。
三、报名条件
1. 面向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2018级学生。
2. 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管理潜能,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学习成绩优秀,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创新创造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或特长,愿意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各教学环节安排进行专业学习,立志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四、选拔程序
1. 学生自愿报名,提交申报表;
2. 学院审核报名学生资格,公布入围学生名单;
3. 组织数字电路培训测评、专家综合能力面试(面试内容包括:个人陈述、回答相关问题)、综合素质测评;
4. 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办法,经专家合议,确定并公布入选学生名单。
五、具体时间安排及选拔标准
1.2018年8月23日-26日,宣传动员;
2.2018年8月27日-8月28日,学生提交申请表至辅导员处(申请表电子版以姓名学号命名,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汇总后发辅导员邮箱;申请表纸质版双面打印由班长收齐后交辅导员,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表均需附照片);
3.2018年8月29日-8月31日,资格审核,公布入围学生名单;
4.2018年8月31日-9月2日,数字电路培训、测评;
5.2018年9月2日-9月7日,专家综合能力面试;
6.2018年9月2日-9月7日,综合素质测评;
7.2018年9月9日前公布入选学生名单。
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选拔总评成绩计算办法:
总评成绩(百分制)= 高考归一化成绩*20%+数字电路培训测评*30%+专家面试及综合素质测评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