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模架教程

合集下载

第6章 模架库

第6章  模架库

6.3 课内练习本节通过添加模架的示例详细介绍标准模架及其编辑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掌握UGNX模具设计中模架设置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1.载入产品启动UGNX7.5,载入产品零件EXERCI SE_6_1.PR T,如图6-10所示。

打开【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

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栏中单击【初始化项目】按钮,弹出如图6-11所示的【初始化项目】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作适当的选择,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产品调入注塑模设计模块。

图6-10载入后的产品图6-11【初始化项目】对话框2.模型检验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栏中单击【模具设计验证】按钮,弹出如图6-12所示的【模具设计验证】对话框。

检查脱模方向是否正确,本例的脱模方向不对,在【验证对象】选项110组中单击【反向】按钮,设置脱模方向正确。

然后在对话框中勾选【底切检查器】和【拔模角检查器】二个复选框显示检查符,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行计算,在图形区显示有问题部分,如图6-13所示;并在资源条上以HD3D工具显示检查结果,如图6-14所示。

从图形区和HD3D工具显示上可以看到,底切检查已顺得通过,拔模角检查到有二个面为竖直面,这二个面的成型高度很小,对拔模影响不大,可以不用理会,检查通过。

图6-12【模具设计验证】对话框图6-13拔模角有问题处111图6-14HD3D显示检查结果3.调整及固定模具坐标系模具坐标系的方位要求ZC轴正向指向脱模方向,原点在分型面上,本产品的模具坐标系不符合要求,需要调整。

单击菜单【格式】→【WCS】→【旋转】,弹出如图6-15所示的【旋转WCS】对话框。

设置旋转角度为180°,单击【确定】按钮,将ZC轴正向指向脱模方向。

图6-15【旋转WCS】对话框单击菜单【格式】→【WCS】→【原点】,弹出如图6-16所示的【点】对话框。

在图形上找到分型面上的某一个点,单击【确定】按钮,将坐标系原点放置在分型面上如图6-17所示。

UG教程模具编程设计

UG教程模具编程设计

2
进行模架和标准件的选用和布局,如定位圈、浇 口套、顶针等。
3
完成模具总装配,并进行干涉检查和运动仿真。
案例二:复杂分型面模具编程设计
• 设计思路:对于复杂分型面的模具设计,需要采用更高级的 设计技巧和方法,如使用曲面造型功能创建复杂的分型面, 采用多工位设计提高生产效率等。
案例二:复杂分型面模具编程设计
UG具有强大的建模、装配、工 程图、钣金设计、注塑模具设计 等功能,支持参数化设计和直接
建模。
UG软件支持多平台操作,可在 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上
运行。
UG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界面组成
UG软件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 、绘图区、特征树等部分。

功能模块
UG软件包含建模、装配、工程图 、钣金设计、注塑模具设计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
设计冷却系统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大小,以及 生产要求,设计合理的冷却系 统,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
温度控制。
加工工艺规划
确定加工设备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选择合适的 加工设备,如铣床、磨床、电火花等 。
制定加工流程
选择切削参数
根据加工设备和刀具的性能,以及模 具的材料和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 削深度等。
案例一:简单分型面模具编程设计
01
设计步骤
02
导入产品模型并进行前期处理,如修复破面、去除圆角等。
确定分型面的位置和形状,可以使用UG的自动分型功能或手动
03
创建分型面。
案例一:简单分型面模具编程设计
1
根据分型面将产品分割成型腔和型芯两部分,并 分别进行细节设计,如添加拔模角、创建冷却水 道等。

UG模具设计

UG模具设计
UG模具设计
v 修补后模型
UG模具设计
v 分型 1. 单击工具栏“分型”按钮,弹出“分型管理器”对话框。 2. 单击“编辑分型线”,弹出分型线对 话框,如下图所示
UG模具设计
3. 单击对话框中“自动搜索分型线”按钮,系统将弹出搜索 分型线对话框。
4. 由于本例系统只有一个模型,并且开模方向和ZC系统相 同。所有可直接点击应用。
UG模具设计
v 系统弹出“项目初始化”对话 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材料(本 例为ABS),单击确定按钮, 系统开始加载塑件
UG模具设计
v 在工具条上单击“装配 导航器按钮”,可以看 见模型的装配结构图。
UG模具设计
v 在工具栏上单击“模具坐标系”按钮
v 弹出模具“模具坐标系”对话框。
对话框各项含义 v 当前WCS:表示模具坐标系和零件坐标系相同 v 产品体中心:表示模具坐标系定位在产品中心 v 边界面中心:要求用户选择曲面,然后系统将
坐标系定位在该曲面中心。 本例中模型坐标系的ZC轴与开模方向相同,因此 不需要修改,点击确定按钮。
UG模具设计
v 如果加载产品时没有设置收缩率,可通过以下方式设置收 缩率。
1. 在工具栏单击“收缩率”按钮,系统 弹出编辑比例对话框,如 Nhomakorabea图所示。
2. 选择圆环,指定圆环中心为参考点。 如下图所示。
3. 设置收缩率,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3. 点击“创建分型面”按钮,弹出”分型面“对话框。单击 确定,系统将自动创建分型面。
UG模具设计
v 创建的分型面
UG模具设计
4. 点击”创建型腔和型芯“按钮,弹出“型芯和型腔”对话 框。
5. 单击“自动创建型腔和型芯”按钮,系统将自动创建型腔 和型芯。

UG NX 10.0模具设计教程第4章

UG NX 10.0模具设计教程第4章
型的正确位置,再通过“注塑模向导”工具栏中的 “模具CSYS” 工具按钮定义模具坐标系。定义模具坐标的过程就是将产品子装 配从工作坐标系统转移到模具装配的绝对坐标系统,并以绝对坐 标系作为模具坐标系。
【例4-2】 定义模具坐标系 继续以例4-1的模型进行讲述,首先打开附带光盘 ch04/ch04_02_02中的顶层装配文件“shiduyi_top_050”,操作步骤 如图4-12所示。
2
1
3
图4-9
3)完成产品模型加载后,系统会自动载入一些装配文件,并自动保
存在项目路径下
4.3 模具坐标系
模具坐标系是所有模具装配部件的参考基准,它的正确设置与
否直接关系到模具的结构设计。在定义模具坐标系之前,首先要 分析产品结构,弄清产品的开模方向及分型面所处的位置;然后
通过坐标系的移动及旋转操作将模型的工作坐标系调整到产品模
默认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工件,如图4-4所示。
图4-4
4.型腔布局
8
8
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栏中的“型腔布局”按钮,弹出“型腔 布局”对话框,其操作过程如图4-5所示。
1
3
2
4
5
图4-5
4.2 初始化项目
UG NX 10.0 模具设计中产品模型 的加载是通过“注塑模向导”工具栏 的“初始化项目”工具按钮来完成, 并可设置项目的名称及保存路径。
1.插入腔 2.变换
3.移除
移除功能用于对工件进行移除操作。选择待移除工件后,单击“移除” 按钮即可,但至少留下一个型腔。
4.自动对准中心 自动对准中心的功能是将模具坐标系自动移动到模具布局的中心位置, 该中心位置将作为模架的调入中心。单击“编辑布局”分组中的 “自动对准中心”按钮,即可执行模具坐标系对中操作。 【例4-4】 型腔布局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1 Injection(浇注系统标准件)
标准件库中多家世界著名厂商提供了模具 系列标准件,在浇注系统标准件里就包括 有定位环和浇口套。 1) 定位环 2) 浇口套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MW模架库管理
UG MW专家模架库中提 供了面向中国地区用户 使用的龙记模架,英文 缩写LKM。 在“注塑模向导”工具 条上单击“模架”按钮 ,程序弹出“模架管理 ”对话框,如图所示。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MW模式下的模架加载
在MW模式下,模架的加载变得很简便,初始化后的模 型设置了模具坐标系,模架则以模具坐标系为参照 基准来进行加载、装配。同样以一个实例例来说明 初始化项目的模架加载过程。操作步骤如下:
•定位 环 •工字板(前盖板) •A板(前模板) •B板(后模板)
•方铁(模脚) •面针板/底针 •板(顶针板/顶针盖板)
•底板/后盖板
PPT文档演模板
注塑模具UG模架设计具体步骤2
•工子板(前盖板) •水口板
•A板(前模板) •B板(后模板)
•方铁(模脚) •顶针板/顶针盖板
•底板(后盖板)
PPT文档演模板

UG模具设计教程

UG模具设计教程

模具设计教程
作者:lys721110
1、打开UG进入MW模块,按项目初始化图标并选择要分模的产品
2、进入项目初始化对话框,确认项目路径和项目名,如果要将项目装配重命名就将重命名对话框打勾.选择产品材料,如果列表里没有合适的可编辑材料数据库添加这里项目名按默认,材料ABS+PC
3、项目初始化完必,右边装配导航可看到项目装配
4、按模具坐标图标,定义模具坐标
首先将坐标Z方向旋转到和产品出模方向一致,然后选择锁定Z轴,边界面中心(选择图中红色面),然后确定
5、定义工件尺寸
6、按分型图标进入分型管理对话框
7、按设计区域进入MPV初始化
8、进入制模部件验证
注意那些末定义区域需要用手工定义(可在末定义区域前打勾查看属前模还是后模,这里全部应该是前模)先不用理会,按设置区域颜色然后再在末定义区域前打勾(用户定义区域为型框区域)按应用
9、检查区域面发现有三个面应是前模区域的,这里就选上分配到前模区域
10、退出制模验证,进入抽取区域和分型线
再按确定,这样分型线就出来了
11、创建补片
按自动修补(对于同一曲面或比较规则的曲面一般都可自动修补不能自动的就用手工UG_MW提供了多种补面工具,又或可在建模下做好面再用MW工具添加进来)
自动修补结果
12、定义_编辑分型线
将红色线定义为过度对象
13、进入创建分型面对话框,创建分型面_边界平面_选择方向(注意1,2的方向,这里二个都是同一方向,所以只选项第一方向就可以了)
14、调整百分比,分型面比工件大些就行
按确定后过度对象的分型面会自动生成
分型面最后结果
15、合并分型面
16、按创建型腔和型心_自动创建型腔型心稍等片刻,型腔和型心就出来了
型腔
型芯。

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

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

3.4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一、建立塑料制件模型1.双击UG图标;打开UG软件..2.新建文件;选择模型模块;更改文件名称为sujian;并选择相应目录文件夹;点击确定按钮..3.点击草图命令;弹出创建草图命令栏;默认选定的平面;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草绘环境..4.单击圆命令;以坐标系中心为原点;绘制直径为35的圆..5.绘制草图后;选择完成草图命令..6.在工具栏中点击拉伸命令;之后弹出拉伸命令工具栏;选择草绘的圆;设置拉伸高度为18;拔模角度为5;点击确定..7.移动坐标系位置..点击WCS命令;在弹出命令栏中将ZC改为1.5;其余默认;点击确定..此时坐标系原点向上移动1.5mm..8.选则平移后的XC-YC作为草绘平面;绘制直径为32的圆;点击完成草图..9.点击拉伸按钮;原则上步草绘曲线作为拉伸曲线;在限制中将结束改为直至选定对象;选择实体上表面作为终止面;将布尔运算改为求差;拔模角度为5..10.单击倒圆角命令;选择零件底面外圆;倒角大小为3;单击应用;选择零件底面内圆;倒角大小为1.5;单击确定..完成零件体建立..二、创建模块型芯和型腔1.点击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进入模具设计..此时弹出注塑模工具条..2.点击项目初始化项目;进行初始设计;将材料改为ABS;其余默认;点击确定..3.由于注塑时候型腔保持不变;型芯运动;因此需要改变分型方向..点击WCS动态;将Z轴改为向下;点击鼠标中键确定..4.建立模具工作坐标..点击模具CSYS;弹出对话框;选择选定面的中心命令;选择口的圆环表面;单击确定;此时模具坐标就移到分模面了..5.点击工件按钮;将开始设为15;结束设为25;单击确定..6.点击分型工具按钮;弹出分型管理器;对工件进行分型;建立模具型芯和型腔..7.选择编辑分型线按钮;创建分型线..弹出分型线对话框;选择自动搜索分型线;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点击选择体;选择零件;点击确定..完成分型线的建立..8.建立分型面..点击创建/编辑分型面按钮;弹出创建分型面对话框;点击创建分型面;在弹出的分型面对话框中选择扩大的曲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拖动滚动条;增大分型面大小..创建结果如图所示..9.建立型腔和型芯区域..点击抽取区域和分型线按钮;弹出抽取区域对话框;选择Cavity region;在设置中选择创建区域;点击搜索区域;弹出搜索区域对话框;选择型腔区域任意一个面;点击确定;完成型腔区域创建..同理;完成模具型芯区域的创建..10.创建模具型腔和型芯..点击创建型腔和型芯按钮;弹出定义型腔和型芯对话框;选择All Regions;单击确定;如果方向相反则点击法线方向..完成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创建..11.查看结果..点击窗口;选择sujian_prod_003.prt查看模具型腔和型芯..12.建立一模多腔..1点击型腔布局;弹出型腔布局窗口;单击编辑布局中的变换按钮;弹出变换对话框;选择旋转类型;同时选择工件边缘点作为旋转点;角度为180度;单击确定;如图所示..2依照上述方法;再分别进行两次变换;角度分别为90、180..然后选择编辑布局中的自动对准中心..3点击编辑部局中的编辑插入腔按钮;弹出刀槽对话框;选择R=10;单击确定;完成刀槽建立..4建立模具圆角..选中刚刚建立的刀槽框;右键单击选择隐藏命令;隐藏刚刚建立的刀槽..任意选中一个动模;右键单击;选择设为工作部件..点击开始;将UG改为建模状态;单击倒圆角命令;选择倒角位置;大小设为10mm;单击确定;完成型腔圆角建立..同理进行型芯圆角建立..最后;点击编辑中的全部显示;完成注塑模具型腔、型芯的建立..三、调入模架以及后处理1.点击模架按钮;弹出模架管理对话框;在布局信息中给出模具长、宽、上模板高度和下模板高度..选择2525模架;将型腔固定板高度AP改为46;CP改为106;单击确定调入模架;完成装配..2.修剪模板腔体..单击腔体按钮;弹出腔体对话框;选择型腔固定板;单击工具选项中的查找相交;系统自动查找型腔固定板中的嵌入件;单击应用;同理;选择型芯固定板创建腔体..其效果如图所示..型腔固定板型芯固定板3.添加定位圈..经过测量;定模板座的凹槽圆半径为45;深5..单击标准件图标;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加载法兰盘..将DIAMETER设为120;BOTTOM_C_BORE_DIA设为38;单击确定..4.测量距离——测浇口套的总长..点击分析—测量距离;弹出测量距离窗口;类型改为投影距离;选择方向为Z方向;然后选择顶面为开始对象;选择分型面为结束对象;显示结果为72mm;即浇口套总长为72mm..5.添加浇口套..单击标准件图标;选择第三个Sprue Bushing;单击尺寸;修改尺寸;单击确定;完成浇口套的加载..其中;CATALOG_DIA为浇口套外径设为16;HEAD_HEIGHT为头部深度设为16;O为浇口小头直径设为 3.5;RADIUS_DEEP为球头深度设为5;CATALOG_LENGTH为深度;用测量值减去头部深度;即72-16=56mm;HEAD_DIA为头部直径设为38;其余默认..隐藏上面部分零件后;效果如图..6.模具修剪..修剪定模固定板以及定模座..点击编辑—全部显示;显示所有部件..单击腔体命令;选择定模座和定模固定板作为目标体;选择浇口套和定位圈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7.创建流道..单击流道命令;弹出流道设计窗口;将可用图样改为圆形腔;A=38;B=90;单击确定;完成流道引导线串定义..选中刚刚创建的引导线;点击重定位;弹出重定位对话框..选择旋转;角度改为45度;点击确定;最后点击确定..在复制方法中选择移动;点击确定..开始创建流道通道..在创建流道通道中;横截面设为半圆命令;R=5;流道位置改为型腔;冷料位置选择两端;单击确定;完成流道创建..8.创建浇口..单击浇口图标;弹出浇口设计窗口..位置改为型腔;按照默认的浇口尺寸;单击应用;弹出点窗口;此时选择浇口起始位置;选择冷料穴下方;点击确定..弹出矢量对话框;选择与XC轴成一定角度;角度设为45;点击确定..9.修剪流道、浇口套和浇口道..选择腔体命令;选择型腔为目标体;选择浇口套、浇口和流道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选择浇口道作为目标体;流道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结果如图..10.创建推杆..点击标准件按钮;弹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在分类中选择Injection;直径取3;长度设为125;单击确定;弹出点对话框;选择推杆位置;单击确定;完成创建..11.推杆后处理..点击顶杆后处理按钮;弹出顶杆后处理对话框;按默认设置;选择顶杆作为目标体;点击修剪组件;单击确定按钮..12.推杆型腔修剪..单击型腔按钮;选择推杆固定板和动模固定板作为目标体;选择推杆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13.创建冷却水道..单击冷却水道按钮; 弹出冷却组件设计对话框;将PIPE_THEARD改为M8;单击确定;弹出选择一个面对话框;选择定模板的侧面;单击确定;弹出点对话框;任选一点;弹出位置对话框;选择面中心;将D1设为60;D2设为10;单击确定后;点击取消;完成水道创建..选择刚刚创建的水道;进行参数编辑..点击尺寸;对水道尺寸进行修改..14.添加水堵..选择冷却水道按钮;将尺寸设为M10;单击确定;完成水堵的添加..15.定模固定板型腔修剪..单击型腔按钮;选择定模固定板作为目标体;选择冷却水道和水堵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结果如图..16.删除模架中多余的部件..选择模架中多余的零件;右键单击删除..同时;将模架中多余的孔右键点击删除..17.创建复位杆..单击标准件按钮;选择return pin复位杆;直径改为6;长度设为102;单击确定..弹出点对话框;选择XC为105;YC为60;单击确定;同理;创建另外4根复位杆..18.复位杆型腔修剪..选择推杆固定板和动模固定板作为目标体;选择复位杆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19.采用分析中的测量工具测量从分型面到动模底板的距离为102mm..20.创建拉料杆..单击标准件按钮;进行参数设置;选择中心作为基点;单击确定;完成拉料杆的创建;将长度改为95..21.拉料杆型腔修剪..选择动模和动模固定板作为目标体;选择拉料杆作为工具体;单击确定;完成修剪..22.创建推板导套..单击标准件按钮;选择推板导套;设置尺寸;选择位置;单击确定..之后进行型腔修剪;方法同前..23.创建推板导柱..选择标准件;选择导柱;直径与导套内径相同为16;调整长度到合适的位置;单击确定..其创建位置选择导套中心..创建两个导套后进行动模底板型腔修剪..24.删除动模底板上多余的零件以及零件孔..25.创建动模底板上的注塑机顶杆孔..右键单击动模底板;将其设为工作部件;选择建模模块的孔功能;创建一个通孔;直径为15mm..26.最终结果显示..。

ug模架教程分析

ug模架教程分析

3.1 浇注系统设计:
1.分流道设计:
打开shangji803文件中的ty_top_009文件,该模具为一模两腔布局,
且一个产品仅有一个侧浇口,因此,分流道将采用S型来进行平衡设计。 分流道的设计由4个设计步骤来完成:模架部件隐藏、定义引导线串、
在分型面上投影和生成流道通道。
产品模型
(1)模架部件隐藏操作:
EJA_h
EJB_h
推件固定板厚度
推件板厚度
EF_w
R_h
推件板厚度
卸料板厚度
应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型腔的布局、型腔型芯模型的大小,以及浇注冷却 系统的布置等因素,来选择一合适的标准模架,对于这个实例,根据其布局信 息:宽W = 170、长L = 110、型腔厚 Z_up = 55 、型芯厚Z_down = 25选用 模架FUTABA_DE,因单分型面结构,有支撑板但无卸料板,选EA类型,模架 规格采用2025,并设置模架部件列表框中的如下参数“Fix_open=0.5, move_open=0.5,EJB_open=5, AP_h=55,BP_h=25” 其它参数默认,点击“确定”,系统生成模架结果如下:
标准件厂商目录 标准件类别: 浇注系统、 顶出系统等等
,弹出下图对话框:
标准件列表区
TURE显示标准件实体, 不显示放置标准件用的 腔体;FALSE只显示标 准件建腔后的腔体; “两者皆是”都显示
标准件显示区
标准件尺寸区
加载定位环:
在“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目录里,选择厂商DME_MM,在部件列表框中 选择带螺纹的定位环Locating Ring(With Screws),选择“两者皆是”,其 它参数默认,如左下图,点击确定后结果如右下图。 定位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FUTABA的S系列 的 系列 对应 的A/B/C/D/E/F型号 型号 导柱固定方式
推件板固定方式
模架规格: 模架规格: 如:2330 模架宽230mm 模架宽 模架长300mm 模架长
模架类型及部件尺寸 编辑按钮及模架旋转 按钮
模架所有部件及相 关尺寸信息
参数详细说 明见下页
模架布局信息: 模架布局信息:显示 型腔型芯工件的的尺 寸信息, 寸信息,模架的规格 主要取决于该信息
标准件显示区
标准件尺寸区
加载定位环: 加载定位环:
在“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目录里,选择厂商DME_MM,在部件列表框中 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目录里,选择厂商 , 选择带螺纹的定位环Locating Ring(With Screws),选择“两者皆是”,其 选择带螺纹的定位环 ,选择“两者皆是” 它参数默认,如左下图,点击确定后结果如右下图。 它参数默认,如左下图,点击确定后结果如右下图。 定位环
隐藏后的结果
步骤:单击“浇口”按钮,弹出“浇口设计”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左图所示, 步骤:单击“浇口”按钮,弹出“浇口设计”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左图所示, 点击“浇口点表示” 在弹出的“浇口点”对话框中选择“点子功能” 点击“浇口点表示”,在弹出的“浇口点”对话框中选择“点子功能”,弹出 点对话框,输入点的参数为( , , ),单击“确定”后又弹出点对话框, ),单击 点对话框,输入点的参数为(18,29,0),单击“确定”后又弹出点对话框, 以便我们对浇口点的位置重新确认并编辑,此时单击“取消”按钮回到“ 以便我们对浇口点的位置重新确认并编辑,此时单击“取消”按钮回到“浇口 设计”对话框;修改L=10后单击“应用”,在弹出的“点”对话框中单击“确 后单击“ 对话框中单击“ 设计”对话框;修改 后单击 应用” 在弹出的“ 在弹出的矢量对话框中选择-Y轴 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浇口设计。 定”,在弹出的矢量对话框中选择 轴,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浇口设计。
浇口结果
3.2 顶出系统: 顶出系统:
常见的顶出机构有顶杆顶出机构和滑块抽芯机构等, 常见的顶出机构有顶杆顶出机构和滑块抽芯机构等,当产品结构简 单时一般用顶杆顶出;产品含有侧孔、侧向凸凹或倒扣时, 单时一般用顶杆顶出;产品含有侧孔、侧向凸凹或倒扣时,除了顶 杆顶出外,还要使用滑块抽芯机构来实现脱模。 杆顶出外,还要使用滑块抽芯机构来实现脱模。我们还以下面这个 产品模型来演示顶出机构的加载: 产品模型来演示顶出机构的加载:
1.模架的加载: 模架的加载: 模架的加载 在完成工件分型操作之后, 在完成工件分型操作之后,需要添加标准模架来安装型 腔和型芯零件; 腔和型芯零件; 步骤如下:打开shangji802中的 中的ex2_top_009文件,显 文件, 步骤如下:打开 中的 文件 示出已完成分型操作的型腔和型芯(右下图) 示出已完成分型操作的型腔和型芯(右下图)
3. 模具三大系统设计: 模具三大系统设计: 模架和主要的标准件加载完毕之后,还需要添加浇注系统、 模架和主要的标准件加载完毕之后,还需要添加浇注系统、 冷却系统和顶出系统等,才能满足注塑模的基本结构要求。 冷却系统和顶出系统等,才能满足注塑模的基本结构要求。
(1)浇注系统:引导熔体进入模腔的流到通道系统,主要由主流 )浇注系统:引导熔体进入模腔的流到通道系统, 分流道和浇口组成。 到、分流道和浇口组成。 (2)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使模腔中的成型件快速降温并冷凝,目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使模腔中的成型件快速降温并冷凝, 的在于缩短成型时间,提高效率; 的在于缩短成型时间,提高效率; (3)顶出系统:开模后,产品一般包裹在模具的一边,必须将其 )顶出系统:开模后,产品一般包裹在模具的一边, 从模具上取下,该动作由顶出系统完成。常用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杆、 从模具上取下,该动作由顶出系统完成。常用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杆、 滑块机构和斜顶机构。 滑块机构和斜顶机构。
产品模型
(1)模架部件隐藏操作: )模架部件隐藏操作:
隐藏目的:仅显示动模座部分和型芯部件。 隐藏目的:仅显示动模座部分和型芯部件。 隐藏方法:在装配导航器中取消 隐藏方法:在装配导航器中取消ty_misc_005(定位环和浇口套标准件) (定位环和浇口套标准件) 节点文件复选框的勾选,即隐藏 节点文件复选框的勾选,即隐藏ty_misc_005; ; 隐藏ty_molebase_mm_038下的 隐藏 下的ty_fixhalf_022(定模部分); (定模部分); 下的 隐藏ty_layout_017下两个相同分型部件 下两个相同分型部件ty_prou_003中ty_cavity_002 隐藏 下两个相同分型部件 中 (型腔部件)。 型腔部件)。
倒扣
侧孔
加载顶杆: 加载顶杆:
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单击“标准件”按钮,选择左图所示的顶 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单击“标准件”按钮, 杆:
点击“确定” 点击“确定”,然后调整模型显示方 式为“静态线框” 式为“静态线框”,在图中合适位置 放置顶杆。 放置顶杆。 为了演示方便,这里只加载了5根顶杆, 为了演示方便,这里只加载了 根顶杆, 根顶杆 如下图中的红色方框所示: 如下图中的红色方框所示:
隐藏后结果: 隐藏后结果:
(2)定义引导线串: )定义引导线串:
步骤: 步骤: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上单击“流道”按钮,弹出“流道设计” 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上单击“流道”按钮,弹出“流道设计” 对话框, 定义方法”中选择“曲线通过点” 对话框,在“定义方法”中选择“曲线通过点”,在引导线串形状里选 文本框中输入2,然后单击“ 择“S型”作为引导线串形状,在“A”文本框中输入 ,然后单击“点子 型 作为引导线串形状, 文本框中输入 功能” 输入第一个参考点的坐标为( , , ) 功能”,输入第一个参考点的坐标为(18,29,0)和(-18,-29,0), , , ), 取消更改方向对话框后,创建出引导线轨迹。 取消更改方向对话框后,创建出引导线轨迹。
2.模具标准件加载方法: 模具标准件加载方法: 模具标准件加载方法
点击“标准件” 点击“标准件”按钮
标准件厂商目录 标准件类别: 标准件类别: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 顶出系统等等 标准件列表区
,弹出下图对话框: 弹出下图对话框:
TURE显示标准件实体, 显示标准件实体, 显示标准件实体 不显示放置标准件用的 腔体; 腔体;FALSE只显示标 只显示标 准件建腔后的腔体 腔体; 准件建腔后的腔体; 两者皆是” “两者皆是”都显示
3.1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
1.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设计: 分流道设计 打开shangji803文件中的 文件中的ty_top_009文件,该模具为一模两腔布局, 文件, 打开 文件中的 文件 该模具为一模两腔布局, 且一个产品仅有一个侧浇口,因此,分流道将采用 型来进行平衡设计 型来进行平衡设计。 且一个产品仅有一个侧浇口,因此,分流道将采用S型来进行平衡设计。 分流道的设计由4个设计步骤来完成:模架部件隐藏、定义引导线串、 分流道的设计由 个设计步骤来完成:模架部件隐藏、定义引导线串、 个设计步骤来完成 在分型面上投影和生成流道通道。 在分型面上投影和生成流道通道。
加载浇口套: 加载浇口套:
在“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目录里,选择厂商DME_MM,在部件列表框中选 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的目录里,选择厂商 , 择浇口套Sprue B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ing,选择“两者皆是”,选择 择浇口套 ,选择“两者皆是” 选择CATALOG_LENGTH 浇口套直身长度) (浇口套直身长度)为46,其它参数默认,如左下图,点击确定后结果如右下 ,其它参数默认,如左下图, 图。 浇口套
模架部件可选标准 尺寸区
参数变量表达式与中文说明
变量表达式 index mold_w mold_l Fix_open Move_open EJB_open PS_d EJA_h EJB_h 中文说明 模架尺寸 模板宽度 模板长度 定模与定模板的厚度 差值 动模与动模板的厚度 差值 推件板与下模座板的 间隙高度(挡钉高) 间隙高度(挡钉高) 定模、 定模、动模螺钉直径 推件固定板厚度 推件板厚度 变量表达式 中文说明 TCP_h BCP_h CP_h S_h AP_h BP_h U_h EF_w R_h 上模座板厚度 下模座板厚度 支撑块高度 推板厚度 A板厚度 板厚度 B板厚度 板厚度 支撑板厚度 推件板厚度 卸料板厚度
调整显示方式为“静态线框” 选择定向视图为俯视图, 调整显示方式为“静态线框”,选择定向视图为俯视图,结果 如坐下图所示; 如坐下图所示; 从模架的俯视图中可见, 从模架的俯视图中可见,型腔和型芯部件在模架中的布局方向 不正确,需要调整模架方向:点击“模架” 模架管理” 不正确,需要调整模架方向:点击“模架”,在“模架管理” 对话框中点击“旋转模架” 对话框中点击“旋转模架”按钮 ,系统自动完成模架方位 的调整,结果如右下图所示: 的调整,结果如右下图所示:
1 2
3 4
5
6
(3)在分型面上投影: )在分型面上投影:
在“流道设计”对话框中单击“在分型 流道设计”对话框中单击“ 面上投影” 单击“选择步骤” 面上投影”,单击“选择步骤”中的 “曲线”,并选择在第(2)步中创建 曲线” 并选择在第( ) 的引导线串; 的引导线串; 单击“分型面” 单击“分型面”,选择下图中的面作为 分型面,单击确定。 分型面,单击确定。
产品模型
从“开始”按钮里调出“注塑模向导”工具条,点击“模 开始”按钮里调出“注塑模向导”工具条,点击“ 按钮,弹出下图的“模架管理”对话框, 架”按钮,弹出下图的“模架管理”对话框,开始添加标 准模架。 准模架。
美国DME公司 公司 美国 德国HASCO公司 德国 公司 日本FUTABA公司 日本 公司 香港LKM公司 香港 公司 自定义模架: 自定义模架: UNIVERSAL
分型面
(4)创建流道通道: )创建流道通道:
在“流道设计”对话框中单击“创建流 流道设计”对话框中单击“ 道通道” 修改 值为 值为6,其余默认, 道通道”,修改A值为 ,其余默认,单 击确定,结果如下: 击确定,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