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网络交互流程研究
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

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2019-07-09摘要:在⽹络社交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讯及社交产品的⼈机交互设计越来越体现为⼀种⼈与⼈的交互设计。
在⽹络环境⾥⾯,现实的⼈是在跟形式上虚拟的⼈进⾏交互。
本⽂⼒图站在微信交互设计的⾓度阐释其如何引导⼀种新的⽣活⽅式。
关键词:微信;交互设计;⽣活⽅式中图分类号:TB472⽂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4-01在这样⼀个“信息就在指尖”的⽹络时代,许多新兴移动即时通讯⼯具迅猛发展,当今此类产品鳞次栉⽐、参差不齐,并⽇益成为社会⽣活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国外的Kik、WhatsApp和国内的微信、⽶聊、Youni、⼝信。
对于产品⽽⾔,能够被⽤户⼴泛接受且能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户即不失为⼀款好的产品。
它们不应是设计者⾃⼰的灵感乍现,⽽是必定经由⼀个团队,在设计开展前,对真实使⽤者做出翔实的研究,真正了解使⽤者所需,为他们考虑,然后再进⾏的⼤胆创新。
在国内,微信从⾯世⾄今短短时期内以其良好的交互体验坐拥了庞⼤的⽤户群,并在⼈与⼈的“⼝碑相传”中,继续整合⽤户并领先于其它⼏款产品。
⼀、⽴⾜⽤户需求,创建新的⽤户体验不同地域的⽤户有其特定的⽂化背景和⾏为⽅式,因⽽产品也有其独特的市场环境。
这决定了中国的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交互设计应符合⼤众特定的使⽤习惯、思维模式以及⼤众审美。
微信丰富和简化了⼿持设备⽤户之间的沟通⽅式,让⼈与⼈的关系变得更富有弹性——在实时或异步沟通的前提下,既可以和熟⼈联络也可以与新朋友互动。
让⽤户从容地按照⾃⼰的意愿管理社交关系。
(⼀)简约新平台⽬前,国内的QQ、邮箱、⼿机通讯录、微博等产品中饱含了⽹络平台化的⼈际关系。
微信打通此类产品,并随之加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摇⼀摇、漂流瓶等社交⼿段,以及语⾳对讲、⼆维⾝份识别、动感表情、⼩游戏等功能。
微信的通讯形式则融合了⽂字、照⽚、声⾳、视频,已经将短消息的形式从⽂字时代带⼊了多媒体时代。
微信交互设计

微信交互设计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手机被发明出来,应运而生的还有数字化产品。
数字化产品设计也是交互设计的起源,其特点是用户通过界面与产品产生互动、完成任务。
通过交互行为分析和界面设计,提高交互系统可用性,可以提高用户对其的接受程度。
微信作为现在大众中非常流行的数字产品,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直到现在2020年,微信的用户群体非常强大。
那么多的用户去使用,与其背后优秀的交互设计是分不开的。
微信具有很好的易学性,一是,引导。
在刚刚下载完成,打开微信使用时,微信会使用一组有序的图片介绍应用功能,使新手用户对该软件主要功能一目了然;或采用图层蒙版、少许箭头、少许注释,指出关键重点。
有一些重要或者比较隐藏的功能部采用新手引导,方便用户发现或者使用产品的某些功能。
一串介绍使得刚刚使用微信的人对微信有一个初步大概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也是降低微信了的学习成本。
二是,遵循已有的用户习惯,提高易学性是在遵循用户已经有的习惯基础上来考虑,用户习惯是由有用户长期适应和积累的习惯,很难改变。
如果不遵循用户已有的习惯,设计出脱离用户认知范围之外的设计,可能会出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适应的情况,所以只有遵循已有的习惯才能更好的满足易学性。
尽可能的遵循iOS 和android端主流产品的设计方式,方便用户理解和操作。
微信其手势采用的是大众已经习惯的手势语言,像:上滑移动页面,像左滑动切换页面,也可一点击下方图标去切换页面。
使之学习成本很低。
三是,界面简单。
微信因为其功能性非常强,其界面也非常简单,让人看到其功能位置一目了然,学习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并且这一点也是微信非常吸引人的一点,毕竟谁会不希望有一个几乎不用学习的且方便使用软件呐。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微信交流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信信交流的实践与探索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以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为主题,探讨信信交流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二、信信交流的实践1. 利用信信建立家园联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信信评台与家长建立联系。
通过信信,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发送学校通知、孩子的学习情况等信息,极大地便利了家园沟通。
2. 提供家园互动评台在信信上建立班级群,家长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动。
家长可以共享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成长趣事等,也可以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和教育心得。
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家长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共同关注和教育孩子。
3. 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信信评台,教师可以向家长共享有趣的教学内容、活动安排等。
孩子在家也能够接触到这些内容,增进了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三、信信交流的探索1. 教师角色的转变利用信信进行交流,也要求教师拥有更多社交技能。
教师需要学会在信信评台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和管理班级群,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2. 隐私与安全问题在信信交流中,教师需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避免信息泄露和不当交流。
也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确保信信交流的安全性。
3. 教学质量的评估信信交流也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可以通过信信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家庭教育的互动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提升。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信信交流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家园联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问题,确保信信交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不断完善信信交流的教学模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信信交流的实践与探索为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微信小程序实用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本课程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相关本科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作为其它本科专业的选修课,或者其它专业低年级研究生的选修课。
亦可供对小程序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小程序设计的总体原则和思路,掌握具体的实践方法,具备小程序开发初步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项目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注册,使用开发者工具进行开发、调试、预览、发布,熟悉小程序架构的层次结构,应用小程序常用组件进行布局和样式设置,掌握小程序网络、媒体、界面等 API 的相关知识点,学习部分优秀的小程序案例。
2.教学要求总体上,本课程的教学应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在教师亲自演示讲解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内容设计上,应以示例入手,逐步推进,详尽讲解教学任务的各个实现细节。
在实施方法上,应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师演示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督促学生自行运行并分析实现代码。
在教学手段上,应结合板书、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多种传授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在实验教学上,应促进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开拓眼界,提升实践能力。
3.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十六章,除去第十六章建议学生自学之外,教学内容共十五章。
结合教学经验和实际,给出参考学时如下:(一)准备工作(2学时,含1学时实践课)内容:小程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注册小程序的步骤,小程序管理后台的基本操作,开发者工具的使用方法。
重点:小程序管理后台的基本操作,开发者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初识小程序(2学时,含1学时实践课)内容:组成小程序的目录结构和文件,小程序配置文件和页面配置文件的使用方法,新建页面以及设置启动页面的方法,在真机上预览小程序的方法,发布小程序的流程,以及对小程序各阶段版本的管理。
《微信小程序实用教程》教学大纲重点:小程序的目录结构和文件,小程序配置文件和页面配置文件的使用方法,新建页面以及设置启动页面的方法。
关于微信研究的文献综述

微信是近两年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的微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体问题,主要分析微信的属性、传播特征等;二是功能问题,主要探索微信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等;三是应用问题,主要研究微信在商业上、政务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方法等。
我国的微信研究具有实践导向性、多层面性、多学科性等特点,但也存在肤浅性、功利性和滞后性等问题与不足。
未来的微信研究需要重点从微信与公民表达、微信与舆论、微信犯罪与治理,以及国外微信发展等方面进行拓展与深入。
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文丨王勇李怀苍《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工具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
当微博还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微信就已横空出世了。
自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用户数呈几何级数快速飙升。
2012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2012年9月,突破2亿;2013年1月,突破3亿;2013年10月,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高达1亿。
目前,微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
微信公众账号在最近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并且保持每天8000个的增长速度,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1]。
“微信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也是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
”[2]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微信已成为最热门的信息传播平台和许多手机用户的生活方式,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时代。
微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特别是用户数的井喷式增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微信也成为了近两年我国研究的热门话题。
通过“CNKI期刊”检索,以“微信”为主题的学术论文,2011年有31篇,2012年增长到190篇,2013年猛增到1526篇,数量惊人。
综合起来看,我国的微信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功能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
一、微信的本体研究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兴起,人们首先都会关注它的属性、传播特征等本体问题,对微信也不例外。
微信社交功能的社会交互效应研究

微信社交功能的社会交互效应研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应用程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微信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程序之一,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社会影响力尤其高。
然而,微信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其社交交互效应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微信社交功能的社会交互效应,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进一步了解和探究微信的社交功能的作用,以切实发挥其所应具有的社交价值。
微信社交功能的社会交互效应是指微信社交功能的使用对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交互模式以及社交互动方式产生的影响。
从个体角度来看,微信的社交交互方式,可以更方便地与朋友和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增加了人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性。
此外,微信的一些个性化设置带来了更多的个人操作空间,例如设置个性化聊天背景、头像和昵称等,使得人们的社交交互更为个性化和彰显个人特点。
从集体和社会角度来看,微信的社交交互方式也为社会和社群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和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平台。
例如,在公共事务中,微信的群聊功能使得组织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组织活动;在群聊中,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分享、转发和评论,增加了社交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微信公众号也为组织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发布和渠道营销的平台,使得组织对外宣传和交流更加便捷和实用。
使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和操作,也为社交交互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个性化操作方式,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社交方式的体验。
微信的社交功能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例如社交交互变得越来越虚拟化,缺乏真实性和情感交流;一些不正当的社交使用,例如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现象也时常出现。
这些负面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与当下社会的价值观、文化习惯以及法律法规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使社交交互更加健康、真实和有意义。
为了进一步探究微信社交功能的社会交互效应,我们需要从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使用微信的人们在社交交互时的行为和思想习惯,了解微信的社交交互模式和传播方式,分析微信社交功能对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影响。
微信的工作原理

微信的工作原理
微信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通信协议、服务端和客户端三个方面。
首先,微信使用TCP/IP通信协议来实现实时通信,包括消息
的发送和接收。
TCP/IP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通信协议,能够实
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建立。
其次,微信的服务端是由一系列由腾讯公司维护的服务器组成。
这些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发送的消息、存储用户数据、处理用户登录验证等功能,并将所需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客户端。
最后,微信的客户端是用户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其通过与服务端的通信来实现各种功能。
当用户发送消息时,客户端将消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端;当服务端有新的消息到达时,客户端将收到的消息显示给用户。
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信的过程是通过HTTP协议来实现的,HTTP是一种基于请求和响应的协议。
当用户发送请求时,客
户端将请求发送给服务端,并等待服务端的响应;服务端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封装成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总结来说,微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TCP/IP通信协议实现客户
端和服务端之间的实时通信,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并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微信就能够实现消息的传递、数据的存储和实时通信等功能。
(完整word版)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一、问题的解读(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倡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家校互动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力保障和服务支撑.近年来我校的家校沟通工作一直是比较理想,但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在家校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家校沟通滞留于表层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理解家校沟通,认为无非就是问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生活,而有些教师与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向家长告状,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因而也不能真正把家长的力量纳入到教育合力中来。
在家校沟通方式上主要是学校主动,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沟通;形式上有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见家长等。
这样的沟通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家长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也学习不到系统、完整的教子理念,家校沟通停留于表层,家长当然就更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
二、教育教学形式不能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随着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过于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不同档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了。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学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生活教育方面,只局限于国庆下讲话、班会课、某些主题活动以及文化课上的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应该说从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人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形式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的。
微信的出现,为深层次地家校沟通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我校于2014年上学期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改变了传统家校沟通模式,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孩子的状况,促成了无障碍的家校沟通,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丰富了缤纷多彩的学校生活,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向前发展.(二)概念的界定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一个自媒体平台,它是微信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网络交互流程研究目录1.微信业务部署架构 (2)2.微信的登陆流程 (3)(1)域名解析过程 (3)(2)注册、登陆、认证过程 (4)(3)业务使用过程 (4)3.微信主要业务场景 (4)(1)文本聊天交互流程 (4)(2)实时对讲的交互流程 (5)(3)查找附近的人交互流程 (5)(4)漂流瓶功能的交互流程 (6)(5)摇一摇/附近的人功能的交互流程 (7)(6)朋友圈功能的交互流程 (7)(7)游戏下载功能的交互流程 (10)(8)微信购物功能的交互流程 (11)4 微信可缓存重点域名 (12)1.微信业务部署架构微信自从2011年1月21日发布版本1.0,仅支持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经过将近4年的开发完善,已成为一个融合型业务,包括文本、视频、语音、游戏、支付、LBS、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多项应用功能。
微信后台由一系列的服务器群组成,这些服务器群各有各的功能,服务器群内的每一台服务器都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
微信服务器群组成图如下:1、使用微信时,首先请求调度域名,该域名会返回多个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后续的访问都不再进行DNS查询,而是直接使用列表中域名的IP地址,此功能类似于DNS、调度服务器等;2、其他未包含在其中的域名则正常通过DNS解析获取IP地址;3、最后通过与这些域名的交互,来实现发送/接受消息、朋友圈、附件的人等功能;2.微信的登陆流程(1)域名解析过程打开微信,首先发起域名解析行为。
微信软件的域名解析方式有两种:普通的DNS域名解析方式和特殊的域名解析方式。
普通的DNS域名解析方式如下截图,向DNS服务器发起域名解析请求,DNS服务器返回对应的源站IP。
特殊的域名解析方式为打开微信app时,发起http get请求:源站收到请求后通过http页面返回dns解析结果,内容如下截图:可以看出返回的Html代码中给了多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从而达到域名解析的目的。
(2)注册、登陆、认证过程注册、登陆、认证过程通过ssl加密方式进行。
目的IP落地点均为网内资源(3)业务使用过程3.微信主要业务场景(1)文本聊天交互流程通过长连接通道传输消息内容,流程说明如下:a.发送方把编辑好的信息发送到长连接服务器,消息内容已加密,服务器缓存信息,并发送通知消息给接收方,通知接收方有信息要接收。
b.接收方从长连接服务器接收信息。
(2)实时对讲的交互流程实时对讲功能新引入STUN穿洞/中转服务器,以完成语音数据的私网穿透和中转功能,流程如下:a.发起方首先和长连接服务器通信,通知服务器将要和对方发起实时对讲。
b.发起方同时和STUN服务器(/)发起穿洞过程,该过程采用UDP协议,穿洞时,客户端同时在同一个源端口向STUN服务器多个端口发起UDP请求,服务器分别响应,客户端选择其中一条UDP通道作为后续语音传输通道。
c.长连接服务器通知接收方有对讲请求,接收方加入对讲,同时和STUN中转服务器发起穿洞过程,该过程与发起方的STUN穿洞过程是一致的。
长连接服务器在收到接收方的信息后,通知发起方对方已加入,然后双方进入实时对讲状态。
d.双方进入对讲状态,双方可以按住对讲按钮实时对讲,对讲数据将通过STUN服务器协商的通道由中转服务器中转给对方,双方进入对讲状态。
(3)查找附近的人交互流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LBS功能,获取附近的其他微信用户的信息列表:a.通过位置服务器获取当前位置信息,该位置服务器一般为手机自带的位置服务器或其他第三方服务器,例如Google地图、Apple地图。
b.客户端通过TCP长连接告诉服务器要找附近的人。
服务器将附近的人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发送给客户端。
d.如果当前显示页面中的人有设置头像,且本地没有缓存,则向发起HTTP请求GET/mmhead/..来获取摇出来的好友的头像等基本信息,GET请求个数与摇出来的好友的个数有关。
e.选中一个人,打开详细信息界面,如果此人有相册,则从服务器中获取相片信息。
(4)漂流瓶功能的交互流程微信用户通过检获或扔出漂流瓶的方式认识新的好友,流程如下:1.进入界面时,与服务器在TCP长连接上进行通信,查看自己扔出去的漂流瓶是否有回应。
2.捡瓶子时,与服务器在TCP长连接上进行通信,返回结果有两种,没有或者捡到一个。
如果捡到一个,会从服务器中获取漂流瓶拥有者的头像。
(5)摇一摇/附近的人功能的交互流程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重力感应功能,用户通过摇一摇手机,寻找到在此刻也在“摇一摇”的用户,流程如下:1.客户端将摇手机的信息通过长连接通知服务器。
2.服务器把同一时段摇手机的好友列表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3.如果当前显示页面中的人有设置头像,且本地没有缓存,则向发起HTTP请求GET/mmhead/..来获取摇出来的好友的头像等基本信息,GET请求个数与摇出来的好友的个数有关。
4.选中一个人,打开详细信息界面,如果此人有相册,则从服务器中获取相片信息。
(6)朋友圈功能的交互流程微信的朋友圈功能,用户依次点击“发现”、“朋友圈”,会列出朋友圈好友发布的状态、文字,分享的图片、链接(网页或者视频)等,接下来按照内容类型不同分别进行说明:A、获取朋友圈好友头像:朋友圈好友头像,与通信录中好友头像一样,客户端从域名获取,根据域名解析获取的源站IP,发起HTTP GET请求,获取朋友头像;以下为一个获取头像的实例URL和头像图片。
/mmhead/ver_1/MCBzc7dcIsTvyQbYl9rhQEVIt3J6MbDGbeRicDx 7ozI2WxQNVgNADszTtMUu6ssVeFTQrVAw19qBXnoXfUOuhmw/96该域名可以通过缓存进行加速。
B、访问朋友圈小视频:朋友圈的小视频是好友通过手机终端自己录制、然后进行分享的视频,主要域名是,例如:/1023_b2fa67ac92594b389230915116cc4edf.f0.mp4是一个朋友圈小视频的URL。
获取该视频文件响应消息如下:Last-Modified: Mon, 03 Nov 2014 14:37:41 GMTCache-Control: max-age=7200Date: Mon, 03 Nov 2014 14:37:58 GMTContent-Length: 328702Accept-Ranges: bytesX-ServerIp: 182.254.3.57Content-Type: video/mp4C、朋友圈网页链接分享:好友分享的链接呈现在好友圈中,用户点击该链接,通过域名为的服务器提供的跳转服务,载入该网页。
举例说明:好友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连接URL:/s?__biz=MzA5NjEwNTQxOQ==&mid=2004446 16&idx=2&sn=aa632a60b85d967798ee1f3cab0c70f9&scene=2&from=ti meline&isappinstalled=0#rd该网页是关于“跆拳道基本动作手册”说明的,在浏览器中使用该链接,也可以打开网页。
网页中主要元素是js、css文件以及图片文件。
通过在浏览器中分析元素资源地址,得知样式表css、脚本js来自域名为的服务器,获取css文件的URL为:/mmbizwap/zh_CN/htmledition/style/page/page_ mp_article2248c4.css获取js文件的URL为:/mmbizwap/zh_CN/htmledition/js/biz_wap/moon2 24ef3.js而图片资源主要存放在域名为的服务器上,例如本链接中获取图片的URL 为:/mmbiz/VlESyYdYibfhErd2VY8vXicicMXmicE5icE0aj qmOchWXyaSBxWyzicyRNVtbMhGlXvEFMxFqZ6ANMnzaXBmjG6icP5dw /0?tp=webp/mmbiz/VlESyYdYibfhNXEkW6moicY5o7cN1lg9opI w03ES6YH73JJn0SNr84GQulicWt53am7X1DXzoYps01Dfo44pN8Gng/0?t p=webp域名中的图片资源可以缓存以提高获取的速度。
(7)游戏下载功能的交互流程对于Android和IOS版本的微信,游戏下载来源不同。
IOS版本,下载时跳转到itunes,微信只提供跳转链接。
/cn/app/id891582840?mt=8Android版本微信可以直接下载,URL格式如下:/mmopen/IEGgames/10000145_1414032284_FruitNinjaFever2 0141013_v2_1.0.5_2.apk游戏图标等使用图片类域名,例如:/mmbiz/rRr1pd10MIEtsSCqqqtuE4OTHNq2qx7qjKzFqw39Ab 25cwKojqOW4aTVGZDerSiaftCPF63gy9ljy9jCFOdptUQ/0(8)微信购物功能的交互流程点击微信的“发现”—“购物”,使用微信购物功能,此过程通过域名跳转到京东和拍拍源站,加载商城网页。
微信商城浏览页面和商品部分通过http协议传输,可直接缓存加速。
页面中的主要资源是图片,这也是影响网页加载速度的主要因素,图片资源主要存放在京东、拍拍的图片资源服务器中,这些资源通常是可以被缓存的。
在微信支付和微信钱包中,传输通过加密方式,不可通过缓存方式加速。
如下是一个微信购物的链接:/promote/11_wx.shtml?hall=4&PTAG=17007.4. 4&ptype=1&wc_scene=1页面的内容使用京东或者拍拍网资源:/boss-54472686-DE46EC1E54472686040100003FAA133C.2.jpg/n2/jfs/t382/62/381861954/150704/ed2aa e2/541a9bd4Nef97e364.jpg4 微信可缓存重点域名经过分析微信的网络交互流程,筛选出如下重点域名:经过与缓存厂家的沟通,确定微信中可缓存的重点域名:另外,微信购物由京东、拍拍提供支持,即微信购物链接到京东、拍拍购物页面,微信中的微店由口袋网提供支持。
从这些站点获取资源的效率也与微信购物的用户体验息息相关,以下列出常见的与微信购物相关的外链资源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