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阅读的专业书目10本以上以及期刊杂志目录10种以上
金融学、经济学研究生和博士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

金融学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一、经济学理论推荐阅读书目1.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八版),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年。
2.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经济学-新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2003年) 6.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7.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格致出版社8.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人大出版社9. 杨奎斯特:《递归宏观经济理论》,人大出版社10. 伍德福德:《利息与价格——货币政策理论基础》,人大出版社11. 巴罗:《经济增长》,第二版,格致出版社; (2010年11月1日)12. 菲利普·阿吉翁:《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3.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4. 肖红叶:《高级微观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15. 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17. 瑟尔沃:《增长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8. 埃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 薛求知:《行为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1、(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博士方法书单

博士方法书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博士是一种独立的研究学位,所以其学习方法和书单也有着独特之处。
在为博士生提供指导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书籍被认为是必读的。
这些书籍包括了研究方法、学术写作、学术思维等内容,帮助博士生掌握研究技巧和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对于博士生来说,熟练掌握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方法导论》是一本经典的书籍,它介绍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博士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课题的方法。
《深入浅出统计学》也是一本很好的书籍,它详细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博士生分析和解释研究数据。
学术写作是博士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论文写作手册》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它介绍了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帮助博士生撰写清晰、流畅的论文。
《英语写作指南》也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籍,它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博士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使其论文更具国际水准。
博士生还需要掌握学术思维的方法。
《怎样提出一个研究问题》是一本很好的书籍,它介绍了如何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帮助博士生构建研究思路和框架。
《思维的艺术》也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籍,它介绍了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博士生开拓思路,提高研究创新性。
第二篇示例:博士方法书单是指那些可以帮助博士研究生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书籍清单。
作为研究生,要想在学术领域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扎实的研究方法和出色的写作能力。
而博士方法书单中的书籍就是专门针对这些方面展开的,通过学习这些书籍,博士研究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和撰写论文。
以下是一份精心筛选的博士方法书单,供博士研究生参考:1.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顿·J·阿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经典著作,旨在指导读者如何更有效地阅读和理解书籍。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高效阅读和理解复杂的学术著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速地消化和吸收大量的信息。
博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合成与制备
《高等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固体物理学》上册,方俊鑫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
武工大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曹茂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下周穗明主编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丁俊萍熊启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吴树青陈占安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030505思想政治教育?220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330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祖嘉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博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020105世界经济?2206经济学?3307世界经济?宏观经济学第八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哈尔瓦里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世界经济新论庄起善复旦大学出版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世界经济相关杂志专业代码及名称课程代码及名称参考书070101基础数学2211微分流形3310黎曼几何2208代数3312群论3313密码学2209泛函分析3308函数逼近论3309小波分析2207测度论?3314随机过程微分几何初步陈维桓高等教育出版社黎曼几何初步白正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代数学引论聂灵沼高等教育出版社groupsdjsrobinsonspringerverlagcryptography
教育博士备考书单

教育博士备考书单【最新版】目录1.教育博士备考书单的重要性2.书单的具体内容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书籍4.备考书籍的使用建议正文教育博士备考书单的重要性对于准备攻读教育博士的学生来说,一份详尽的备考书单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博士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一份好的备考书单可以帮助考生明确学习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
书单的具体内容以下是一份教育博士备考书单,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书籍: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杜威)、《教育学原理》(康德)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布鲁纳)、《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吉尔伯特)3.教育史:《中国教育史》(陈鹤琴)、《西方教育史》(罗杰·艾利克森)4.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学》(霍尔)、《教育领导与决策》(约翰·霍普金斯)5.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陈志杰)、《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6.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论》(李秉德)、《教学原理与方法》(加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书籍面对众多的备考书籍,考生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呢?首先,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相应领域的书籍进行深入学习。
其次,考虑书籍的作者和出版时间。
选择权威作者和最新出版的书籍,可以确保掌握最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
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有些书籍适合阅读,有些书籍适合听课,有些书籍适合进行实践操作。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
备考书籍的使用建议在使用备考书籍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确保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
2.做好笔记和总结。
阅读书籍时,要做好笔记和总结,帮助自己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点。
3.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育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教育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教育学与教育史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教育基础》(第八版),[美]奥恩斯坦、丹尼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9.《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比较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荷兰]弗兰斯·范富格特,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7.《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第2版),[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等主编,施晓光、蒋凯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比较教育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美]阿诺夫、托里斯主编,冯增俊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贝磊、鲍勃、梅森主编,李梅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教育政策基础1.陈学飞.《教育政策研究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英]H. K. 科尔巴奇.政策[M].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英]米切尔·黑尧(Michael Hill).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7.保罗.A.萨巴蒂尔(Paul A. Sabatier).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8. [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吴爱明,李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1. 帕尔默著(2005)《教学勇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因学科和专业而异,以下是一些学科的参考书目: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物理学:《普通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具体的参考书目还需根据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报考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的官方公告,以获取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现当代文学博士参考书目

现当代文学博士参考书目一、当代文学史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需看3-5遍,理解作者内在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
2、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资料性较全,序言较有新意。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重点体会他提出的一些新研究思路,以上三本要注意比较其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4、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中下),此书重在使用了一些原始资料,较有特点。
5、温儒敏《中国现代当代学科概要》,此书必读,其中涉及书目有机会就读。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一般性参考7、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般性参考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可重点参阅90年代以后部分9、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50-70年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会,重点参阅50-70年代。
书名记不准了。
10、陈晓明《表意的焦虑》,80年代以来主要作家作品及研究思路11、曹文轩《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及其他12、杨健《地下文学》?关于文革文学的研究(很难找到)13、许子东《对50部文革小说的研究》?(可以找到)14、每年的文坛扫描、文情报告之类的资料汇编,浏览我们本专业必读的期刊。
(一般来说阅读近三年以来即可)其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争鸣》是必读的。
15、还有一些关于当代的重要名家的作品,有时间都要翻一翻,如钱中文等。
还有关于当代的女性研究、作家流派研究等专门性质的研究也都要了解其概况。
并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把要点,主要观点,代表作家作品记下来,以备后用。
二、现代文学史1、**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要求同洪《当代文学史》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细读之后必有收获。
3、*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有较高参考价值。
4、*朱栋霖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同上。
《中外文学比较史》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上为必读部分6、其他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陈光炜,唐金海等,以中国现代、当代、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整体研究的著作,可以选择性参阅。
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入学考试必读书目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方案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阅读的专业书目10本以上以及期刊杂志目录10种以上,其中英文书刊所占比例不少于50%。
(一)专业书目
1.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赵匀
2.农业机械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赵匀
3.高等农业机械学,马旭
4.微小型农业机械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张立彬
5.农业工程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孙裕晶
6.新阶段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白人朴教授论文选集,白人朴
7.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杨敏丽
8. Marks- Calculations for Machine Design,Brown, Thomas H.
9.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Patrick M. Grace, Paul McNulty
10. Robotics for Bioproduction System,N. Kondo and K. C. Ting
11.Theory of Land Locomotion:The mechanics of Vehicle Mobility,M.G.Bekker
12.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Nise, Norman S.
13.Mechanical design handbook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Harold A. Rothart
(二)期刊杂志
1.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
2.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
3.江苏大学学报.江苏大学主办
4.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
5.机电一体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
6.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出版)
7.Journal o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英国Inderscience Enterprises公司出版)
8.Sensing and Instrumentaion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ringer公司出版)
9.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出版)
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出版商: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s,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