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首著名的《爱的奉献》,总是牵引着、伴随着人们走进人道博爱奉献这一红十字的殿堂。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863年创立于瑞士日内瓦,它的发起人是亨利杜南。
正是基于战争的残酷连绵而生起同情心,红十字致力于在武装冲突以及流行病疫情、洪水和地震等紧急局势中预防和减轻人类苦难。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和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红十字精神在老师的宣传下,深深地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校园里开展红十字讲座,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老师的宣传,讲座的引导,让我们与红十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本次通过为灾区儿童捐款,也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心里的那份人道博爱奉献。
捐款前一天,老师就对我们说:为灾区儿童捐款是我们的义务。
你的每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老师一句话让同学们记在心底。
第二天,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积攒许久的零花钱投入捐款箱,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连平时最漫不经心、最健忘的同学都捐了款;每一个同学都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行动证明他(她)自己对红十字精神的认同与热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我们的同胞捐款那就是红十字精神,那就是人道博爱奉献的体现。
从这次捐款,体现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灾区儿童的关心,更是一次同学们对红十字精神的认识与行动。
这也说明,时代在前进,红十字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踊跃地加入到其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鲜艳的红十字会旗,升上了我心灵的旗杆,随着人道博爱奉献的风儿,飘扬,飘扬。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会是一个世界性的人道组织,它的使命是在忧患时期提供帮助和支援,促进健康和福利,通过纯粹志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改善和拯救人类生命的状况。
为了鼓励和发掘人们对人道博爱的热爱和奉献精神,红十字会从今年开始举办“征文人道博爱奉献”活动,以此激励更多人参与和支持人道主义事业,为人类的福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人道博爱是红十字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使命。
红十字会的工作,既包括提供急救和救灾,也包括支持健康和医疗设施,促进和平和和解,以及保护人权和尊严。
这些工作都需要志愿者的贡献和奉献,需要宣传和支持人道主义的理念和精神。
因此,征文人道博爱奉献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表彰和鼓励那些为人道主义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更要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拓展人们对人道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类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其次,人道主义的理念和精神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我们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得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流和碰撞,带来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而人道主义的理念和精神,是一种跨越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语言,它强调对人类的尊重和平等,关注弱势群体和人类苦难的缓解。
这种理念和精神,不仅可以缓解国际社会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更可以促进各国和民族的合作和团结。
因此,参与征文人道博爱奉献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人的奉献和贡献,更是一种支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行动,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活动,可以作为一个展示和推广人道主义精神的平台。
随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福利,人道主义事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而征文人道博爱奉献活动,可以用最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人道主义的事业,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和苦难人士。
同时,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人而言,参与征文比赛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人文情怀和公民责任感,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人道、博爱、奉献”

入道、博爱、奉献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入道、博爱、奉献”。
今年的5月8日是第63个世界红十字日,5月12日乂是全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响应沂源县红十字会的号召,按照沂源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成立张家坡中心学校红十字会。
那什么是红十字会呢红十字会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听过。
它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大团体。
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
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道与同情。
它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执行人道主义保护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十字标志有两种,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白底红十字”。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这面旗帜,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政治体制,只要出现了天灾人祸,只要出现了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事件,只要有人需要帮助的地方,这一面旗帜就会高高飘扬在那里。
世界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从小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一生关心老弱病残和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
一白多年来,他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和时空,为人类减轻战乱、天灾、人祸而进行了拼搏和抗争,为引导人类积极从善相互关爱进行了探索,从而也赢得了全人类的认同。
红十字会是凝聚社会人道力量的广阔平台,以人道、博爱、奉献”为精神追求。
人道,是人与人之间道德的永恒追求;博爱,是用自己的胸怀去温暖这个世界;奉献,就是学会付出让爱遍洒人问。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一个光荣传统,那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有的人不幸患病,有的人遭遇天灾人祸,这时,我们是无动于衷,还是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我们每个同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同学遇到难题而愁眉不展时,我们不是主动地去帮助他了吗当在汽车上看见有老人上车时,我们不是主动地让座了吗爱心是温暖的春风,能让朽木萌发出新芽;爱心是熊熊的烈火,能让坚冰逢之而溶化。
人道、博爱、奉献

人道、博爱、奉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中国红基会)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管,经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
2008年,中国红基会被民政部授予“5A级基金目前,中国红基会包含两大系列的公益项目:一是助医领域的“红十字天使计划”,另外一个是助学系列的“博爱助学计划”。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地震袭击了中国大地,四川汶川等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死亡人数上万,可这并没有击垮中国人民。
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救护工作有条不紊的经行着:刚刚到灾区的医生、护士来不及喝口水就投入了紧张的救护工作中,有的医生拿着纱布帮手受伤的患者包扎;有的匆匆忙忙的在各个床号上定时量体温、打针;也有的护士给年纪小的孩子边喂药,边讲故事……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下,重灾地区又传来一阵阵笑声,一阵阵琅琅书声,一阵阵欢乐的气氛……虽然我们现在并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关爱别人。
有时候,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就是对别人的关心;有时候,父老爷爷或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对别人的关怀;也有时候,看望生病的亲人,就是对别人的关切……虽然这些多不算什么大事,但却是一种极大的美德。
要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
1828年的这一天,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诞生于瑞士。
一百多年来,他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瘴疠肆虐的疫地,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深受人们的崇敬与爱戴。
红十字不仅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标志,他还成了人民生命和安全的救星,成了战争受害平民、自然受害和突发事件中的灾民传播爱的使者。
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多会员和大批志愿工作者,以各种形式举办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
关于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作文

关于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作文博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很无私的爱,因为爱的对象是全人类,所以程度上绝对不会是象“爱情”的“爱”一样.那天上午,中国美院女大学生毛陈冰在电话里聆听着一首动听的侗族民歌——歌唱者是远在贵州省黎平县山村的侗族妇女杨昌花和她的亲属.半个月前,毛陈冰偶然从网上“稀有血型QQ群”里获悉,贵州一名和她的血型AB型RH阴性相同的农村孕妇杨昌花正急需输血救命.她立即向同学借来路费,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黎平县山区,赶在死神到来之前为患者献上救命之血,挽救了这名29岁的农妇的生命……“当时,看到医生和病人家属都很焦急,我就要求立即献血.”事后体重只有48公斤的毛陈冰叙说道,坚持要献400毫升血.医生说,她身体单薄,没有同意.在抽完200毫升血后,毛陈冰再次要求献血,拗不过她一次次的请求,医生又一次把输血针扎入了她的手臂……连日的奔波,又没有好好休息,毛陈冰在抽到240毫升鲜血时,突然晕了过去.清醒过来,她继续要求抽血,这一次院方考虑到她的生命安全,坚决不答应.“当时,病人失血有近3000亳升,看到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杨大姐,真的希望自己多献点血,好尽快救她,可是很惭愧,身体弱了点.不争气.”昨天,毛陈冰说起这段经历,语气中还是充满了遗憾.博爱是实际行动,是教育者的模范行为,通过教师的眼神、表情、语言、声调、动作来体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概莫能外.这些发自内心的虔诚尊重和珍爱,不是表演,不是敷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靠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的博爱氛围,造就有博爱精神的新一代.爱是能让人心胸广大的,既然心中有了爱,再暴躁的人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柔,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然,这种爱并不是滥施滥爱.博爱乃为仁者之爱.这个社会是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守护,并创造新的未来.。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作文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作文
清晨的风凉凉的,街上的人们忙忙碌碌的,看着都让人觉得暖心。
这就是生活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在为这个世界做点
什么。
那个环卫工人,每天起得比谁都早,就为了我们能有个干净
的环境。
还有公交车上那个小伙子,主动给老人让座,多懂事啊!
阳光一出来,感觉整个世界都亮堂了。
医院里的医生们,真的
是天使啊!他们不仅治病救人,还总是安慰病人,让人心里暖暖的。
学校的老师们也是,用他们的知识和爱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晚上的时候,虽然外面黑乎乎的,但人们的心里都亮堂堂的。
那些去灾区救援的志愿者,真的让人佩服,他们不怕危险,只为了
帮助别人。
还有那些去偏远山区教书的老师,他们放弃了城市的舒适,去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
说到人道、博爱、奉献,我觉得这些词儿特别能概括咱们中国
人的精神。
不只是说说而已,大家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人道、博爱、奉献

人道、博爱、奉献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历史: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介绍:卫生救护。
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培训初级卫生救护人员,以减轻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害。
社区服务。
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广大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对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病残,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
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参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于社会上最易受损害的群体。
宣传和传播。
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传播《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任务。
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宣传动员群众无偿献血,协助政府表彰奖励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
批准负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
红十字青少年。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红十字组织,发展会员,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及青少年的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开展国际红十青少年的友好交往。
台湾事务。
为海峡两岸同胞服务,处理查人转信、探亲衍生等问题,两岸红十字组织积极开展卫生救护交流、赈灾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人道 博爱 奉献标语

人道博爱奉献标语1.以人道为基础,共建和谐社会。
2.以博爱之心,传递爱与温暖。
3.人道与博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4.奉献是价值的源泉,让我们一起奉献社会。
5.人道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6.博爱心灵,心手相连。
7.以人道精神,关爱每一个人。
8.爱是一种奉献,用心去行动。
9.以博爱之心,助人为乐。
10.奉献之道,为社会带来无限可能。
11.以人道为根本,塑造美好世界。
12.与人为善,践行博爱精神。
13.奉献是美德,助力社会发展。
14.人道与博爱,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15.用心奉献,让世界更加美好。
16.人道不分国界,博爱普及全球。
17.博爱心愿,串联起每一颗爱心。
18.以奉献之心,创造幸福社会。
19.人道的力量,让世界更加和谐。
20.用友爱点亮世界,用奉献铸就未来。
21.博爱思想,撒播爱的种子。
22.以奉献者为榜样,传承博爱精神。
23.人道关怀,温暖人心。
24.共同奉献,共创美好明天。
25.博爱之光,照亮人生道路。
26.以奉献赋予生命更多意义。
27.人道的价值,无可估量。
28.以博爱之心,拥抱多元文化。
29.奉献是无私付出的最高形式。
30.博爱精神,彰显人性光辉。
31.以人道精神,维护平等与尊严。
32.奉献之情,融化冰封的心灵。
33.以博爱为名,助力弱势群体。
34.奉献不分大小,每个人都可以贡献。
35.人道情怀,为社会注入温暖力量。
36.博爱精神,值得传承与发扬。
37.以奉献之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38.人道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
39.以博爱之心,化解社会矛盾。
40.奉献之路,点亮前行的道路。
41.博爱温情,传递人间真情。
42.以人道为中心,推动社会的进步。
43.奉献是心灵的满足,也是社会的需要。
44.博爱奉献,点亮生命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世界充满爱
——人道·博爱·奉献
罗婧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为期3天的休战日,这次由红十字会发起的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二战结束后,国际红十字会理事会把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战火硝烟的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是红十字会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发扬,而红十字会的核心精神就是“人道、博爱、奉献”。
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在浙江举行,其中自行车项目的竞赛场地安排在我县。
为期5天的激烈比赛,让很多人在紧张的同时也不禁暗暗佩服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强意志。
残疾人,历来是一群弱势群体,由于某些缺陷,正常人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是件艰巨的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他们不断遭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例如聋哑人不能去正常的学校读书、双手残废的人不能学习钢琴、智力残缺的人不能自力更生……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合法保护残疾人的权益成为了一项新的课题,不光是法律上,在道德上也足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社会也开始逐渐关注这一类人群。
成立残疾人运动会,是为了让残疾人自强、自立,学会自尊、学会自爱,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广大残疾人进行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证明自己“我能行”“我可以”,通过努力,让社会认清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价值,从而收获精神方面的丰裕。
这是社会中的人道精神,让这一类的弱势群体拥有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权利。
长兴人民在残运会期间,也在尽力做好东道主的责任: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正规的比赛场地;有广大的志愿者主动为比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人人也一手一本《残运礼仪》,主动学起了残运会的历史,对待运动员的得体的礼仪……这些不光体现出长兴人民对这场赛会的重视,更体现出长兴人民的素质和对身残志坚、远道而来的参赛者的的尊重和敬佩。
通过访问志愿者,我们了解到:在烈日炎炎的情况下,他们长时间的工作,无私的付出;由于参赛者的特殊,他们的工作往往比一般活动的志愿者还要累还要辛苦,做一些细微的小事琐事,尽量让运动员有一个舒适的竞赛环境,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从内心感到非常快乐,也从不抱怨。
这种精神同时也影响着周围更多的人。
这就是个人对“人道”的诠释。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对日本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的强烈地震和引发的海啸极其严重,造成了14208人死亡,12384人失踪,使日本人的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福岛核泄漏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是考验了日本民众的精神。
这一次的大地震对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许多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向受灾地区伸出援助之手,一些国家元首并向日本首相致电表示慰问。
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和世界各国人士的捐款从四面八方涌向日本灾区,在这其中也有中国同胞的爱心。
中国人民和政府在得知日本发生地震后,并没有因为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而给予冷落甚至幸灾乐祸,更多的中国人对日本的灾民抱以同情,积极为灾区捐款。
中国政府还派出了国际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实施救援,很多的中国人民在得知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消息后不禁流泪,在打开电视机或是电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消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与日本人民共度难关。
不仅是中国的老百姓对日本受灾地区表示同情,2011年5月21日,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日本灾情最重的宫城县、福岛县,看望受灾民众,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诚挚慰问和对日本灾后重建的真诚支持。
这无不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仁与义。
在感性与理性面前,大多数中国人选择了后者,尽管九十多年前日本对我们同胞们的残忍行为永远不会忘记,但心中有爱的中国人还是对灾后的日本表示深切的同情,这就是博爱。
博爱是一种大爱,它不同于爱情,它需要宽广的胸怀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是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博爱既是无私又是伟大的,作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我们不仅对亲朋好友有爱,对不认识的人,甚至当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敌人遇难时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无私奉献”的人,2011年3月份,长兴县实验初中初三(15)班的的一位学生被检查出白血病,为了治愈该病,原本就不是很富裕的父母东奔西走,借了很多的钱,但是所筹到的钱与昂贵的医药费还是相差甚远。
学校老师及同学在一次家访中了解了此情况,就自发的在学校组织募集捐款。
同班同学虽然面临了严峻的中考形势,但是大家还是主动去各个班级宣传,鼓动大家积极捐款。
全校共60多个班级的同学都积极献出自己的爱心,希望他能早日健康,回到学校。
“铁肩担道义”的78岁的退休老人楼老伯成为了“浙江骄傲年度人物”。
这位几乎每天拿着照相机在街上转悠着拍照,镜头对准的全是老百姓的身边事的热心老人,8年来,拍了近两万张照片,向政府反映了很多不好的现象,楼老伯通过自己的相机,帮助老百姓寻求帮助,通过一张张照片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
在很多百姓眼里,他就是“市容监督员”。
在获得“浙江骄傲年度人物”之后,这个载有“骄傲荣誉”的老人平淡地转身,依然背着相机在大街小巷转悠,用自己那双不甚便捷的双腿走遍长兴的角角落落,用相机记录下这个城市的不和谐,用一颗火热的心改变着这些不和谐。
奉献是点滴爱心,虽然没有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每当我们为他人着想,任何一点小事都如三月冰雪消融溪水潺潺流入心间。
我们所付出的爱心一点点累积,一点点汇聚,将会成为一种大爱,大爱无疆,必将世界变为美好的人间。
奉献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正义的另一种诠释,是一种“恭敬的交付”,将自身的价值、对社会的爱回报给社会。
当每个人不再仅仅只为个人的生计而往来奔波,不再仅仅只为自己的现状而发愁担忧,当每个人会从自己的角度延伸到他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懂得爱这个字的深层含义,那么才算是真正的领悟到了人道博爱奉献。
或许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对人类有多大的付出,但我们至少能心怀一份感恩、怜悯之情,能在别人需要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会消融一点,美好的世界也会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