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头孢唑啉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合集下载

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致过敏休克2例临床护理

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致过敏休克2例临床护理

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致过敏休克2例临床护理
张磊华;史丽丽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头孢唑林钠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毒性低,价格便宜,易被患者接受,青霉素过敏患者常选此药。

2010年1—12月,我院出现2例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致过敏休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6)
【作者】张磊华;史丽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山东潍坊261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致过敏休克2例临床护理
2.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致迟缓过敏反应
3.静脉滴注喜炎平致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护理
4.静脉滴注西地兰致过敏性休克1例临床护理
5.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致迟缓过敏反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致过敏休克临床护理分析

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致过敏休克临床护理分析

2015年7月 第21卷 No.329 虎骨液湿敷与硫酸镁湿敷对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的疗效比较杨建胜 徐兴映 (绥江县中医院中医科科主任、主治医师 657700)(绥江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医师 657700)【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7-0029-01【摘要】 目的:比较中药液与50%硫酸镁液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消肿的疗效。

方法:50%硫酸镁液。

虎骨液(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川芎黄柏黄芩元胡虎仗等中药打碎煎水)。

结果:虎骨液治疗组效果优于硫酸镁液组。

结论:虎骨液治疗对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的消肿效果明显。

【关键词】 虎骨液硫酸镁液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疗效比较 中药打碎煎水溻渍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

是将传统药末包敷进行改良,避免药渣粉末,厚簿堆积,皮肤透气效果差,吸收不充分;优点在于药物浓度均匀,高温有利析出,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煮沸符合科学,无菌消毒。

浓度适中便于皮肤吸收,减少皮肤感染及张力性水泡,促进炎症及瘀血的消散,湿敷局部皮肤,可使药物直达病所,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临床外科医生多采用。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将我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且排除其他疾病),随机平均分成虎骨液湿敷组及50%硫酸镁液湿敷组,对比消肿的疗效。

其中虎骨液湿敷组30例,包括12例女性与18例男性。

年龄6岁-75岁。

50%硫酸镁液湿敷组30例,包括11例女性与19例男性。

年龄8岁-78岁。

患者年龄介于6岁至78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表: 消肿有效率=有效例数/治疗组总例数X100%组别总例数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虎骨液湿敷组3066.6%80%83.3%86.6%90%93.3%96.6%50%硫酸镁液湿敷组3033.3%50%60%66.6%80%83%90%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法复位后,①虎骨液湿敷治疗组,用中药(虎仗、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川芎、黄柏、元胡等10味中药组成,打成碎煎水)消毒纱布10×15cm浸渍冷却,稍拎干以不滴水为度,三层纱布敷在骨折处,小挟板外用固定,再用纱布绷带加固小挟板,自然干?,每日一次。

头孢唑林应急预案

头孢唑林应急预案

一、背景头孢唑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然而,部分患者在使用头孢唑林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使用头孢唑林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应急措施的实施。

四、应急处理流程1. 症状识别(1)患者在使用头孢唑林过程中,如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呼吸困难、气促、胸闷;- 皮肤瘙痒、皮疹、肿胀;- 心慌、胸闷、头晕、出汗;-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

(2)护士或医生应立即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 应急处理(1)停止用药:立即停止头孢唑林的使用,并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异物。

(3)吸氧:给予患者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4)抗过敏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患者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

(5)补充血容量:如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6)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7)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 通讯与报告(1)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向医院领导、相关科室及相关部门报告。

(2)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

(3)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五、后期处理1. 对过敏反应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过敏原因,并做好记录。

2. 对过敏反应患者进行抗过敏治疗,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3. 对过敏反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

4. 分析过敏反应原因,查找安全隐患,改进诊疗流程。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医院发展适时修订。

五水头孢唑啉钠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及护理

五水头孢唑啉钠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及护理

五水头孢唑啉钠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及护理作者:李燕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6期关键词:五水头孢唑啉钠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过敏性休克是机体一种急性速发型变态反应,当致敏元与体内相应抗体相互作用后,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致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集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休克。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争分夺秒的急救与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是关键。

1.病例资料患者,女,85岁,诊断老年性白内障,五水头孢唑啉钠皮试:先用酒精消毒皮肤,结果出现阴阳难以鉴别;于是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皮肤后注入皮试液,结果为阴性,考虑为酒精过敏。

于术前常规用药输注生理盐水100ml+五水头孢唑啉钠2g,共输入约50ml后突然出现全身抽搐,晕厥、大汗淋漓、发冷。

立即更换输液,给予高流量吸氧。

当时的患者神志清醒,体温:36.5摄氏度,脉搏每分钟80次、呼吸每分钟20次,血压40/30mmHg,心率整齐、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医生诊断为五水头孢唑啉钠过敏性休克。

即可予地塞米松注射剂10mg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0%葡萄糖注射液20ml 静脉注射,后血压仍然没有回升,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500 ml输注及多巴胺注射液12ml+生理盐水38ml微量泵输注,后患者的血压才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不适症状也消失。

2.护理体会2.1药物过敏试验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过敏性休克虽然极少发生,但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因此,护士应该提高警惕,在用药之前一定要询问过敏史,并做药物过敏试验,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进行交接班。

若药物过敏试验为阳性者,要告知病人,做好交接班,告知主管医生;并在病人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夹的封面、病历、床头卡上有明显的标识。

即使药物皮试过敏试验为阴性,在用药的时候也要高度重视过敏反应的发生。

过敏性休克抢救记录

过敏性休克抢救记录

琼 海 市 阳 江 中 心 卫 生 院病 程 记 录姓名: 庞XX 住院号:第 页 1 抢 救 记 录 患儿:庞XX(家长:庞XX),女,4+岁(2009年6月18日出生),琼海市XX 镇XX 村村民,因“支气管肺炎”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0.75g 、地塞米桦注射液2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0 ml 静滴,注射前询问无药物过敏史, 09:25患儿注射上上述液体约半分钟,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嗜睡、乏力等症状,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注射,并换上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给予地塞米松5mg 静推,0.01%肾上腺素1ml(0.9%氯化钠注射液9l 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 稀释)缓慢静推,氧气吸入,查体:患儿嗜睡,脉搏65次/min ,血压85/50mmhg (用抢救药后测),呼吸32次/min ,双肺可闻及哮喘音及少量湿性罗音,09:30遵医嘱再次0.01%肾上腺素1ml 缓慢静推,开通双管道葡萄糖酸钙3.5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100ml 静滴,盐酸多巴胺1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0 ml 缓慢静滴,缓慢静滴。

病情有所好转,面色逐渐红润,但呼吸促(30次/min ),双肺仍可闻及哮喘音,心率80次/min ,律齐,无杂音,血压80/50mmhg ,09:40给予氨茶碱注射液4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缓慢静滴,09:45经抢救治疗后患儿气促无明显缓解(27次/min ,双肺仍可闻及少量哮喘音),经和家属沟通同意后拔120转琼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初步诊断:1、过敏性休克(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2、支气管肺炎。

抢救结果:成功。

参与抢救人员:方贵卫主治医师、陈安医师、罗永玲护师、谢清爱护士。

医师:2014年5月21日。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输注过敏反应的急救及护理对策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输注过敏反应的急救及护理对策

头孢菌素类药物 具有 “ 菌谱 广 、抗菌 活性强 、疗 效 抗
高 、耐酸 、耐碱 、耐 D 内酰胺酶 、低致 敏 、不 良反应少 ” 一
心跳骤停等并 发症 ;⑤严 密监 护 ,并做好 气管 插管 ,心肺
复苏等准备。
2 结 果
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于临床 。有 调查 显示 :① 头孢 菌素几 乎成为抗感染治疗 的首选 药,因为住 院患者 5 . % 的病历 99
腹 部 不 适 、恶 心 呕 吐 、腹 痛 腹 泻 、四 肢 及 全 身 湿 冷 、大 汗 淋 漓 等 。2例 C P O D患 者 表 现 为 渐 进 加 重 的 气 喘 和 肺 部 增 多 的

敏。头孢菌素类 药物 之间 ,头孢 菌素类 和青 霉素之 间是 否 会发生交 叉 过敏 ,取 决 于是 否 有相 同的 或 相似 的酰 胺 侧 链 J 。根据头孢菌素类抗 生素过 敏 反应 的机 制及 临床表 现 可将 其过敏反应归为 I 型变态反 应 ,又称 速发型反应 (g IE
取代基 和 3 位的 R 一 2取代基 。R 取代基侧链是 主要抗原 决 l
定簇 ,不 能形 成 以 7 A A为核心 的头孢 噻嗪基 ,故头 孢 一 c
菌素 类 之 间缺 乏 共 同 的 抗 原 决 定 簇 ,也 就 不 易 发 生 交 叉 过
过敏史 。患者全部经过 “ 过敏皮试试验” 阴性 。 12 临床表现 . 患者均 在静 脉给药后 3~1m n内出现过敏 5i 性休克的早期 症 状 ,不 同程 度表 现 为:瘙 痒 ,荨 麻 疹 、头 晕 、血压正常或略低 、脉搏 细速 、胸 闷气 紧、烦躁不安 、上
状体征很快缓解消失 , 生命体征平稳 ,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留观 1 4 小时痊愈 出院。结论 :早期发现 ,早期确诊 ,早期合理救治 2- 8

静滴头孢唑啉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静滴头孢唑啉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静滴头孢唑啉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头孢唑啉钠为第一代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较少且价格便宜等优点,目前是我院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药物热、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性休克。

该患者在皮试阴性且在用药第三天的情况下仍发生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来我院门诊就诊,在遵医嘱用头孢唑啉钠前询问病人无青霉素过敏史,在皮试(一)的情况下给予0.9%氯化钠100mml内加头孢唑啉钠2.5g静滴,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喝酒、禁止空腹滴注此药等),用药2天内病人无不适感,第三天继续用此药,20分钟后患者自感不适,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双眼视物模糊,测血压60/40mmHg,脉搏100次/分,但未出现皮疹,立即就地抢救。

二、急救与护理立即停用此药并平卧,松解患者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副肾0.3mg皮下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5mg静推,15分钟后血压升到90/50 mmHg,脉博90次/分,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加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静滴,30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血压140/70 mmHg,脉博84次/分,面色转为红润,双眼视物正常,胸闷减轻,继续留院观察,症状消失。

三、体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病情变化快,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为原则,此例静滴头孢唑啉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第3天,属迟缓反应,提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使用该药前一定问清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时应对清批号、剂量、控制滴速,用药后再次核对,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急救操作技术,备好抢救药物,若病人出现上述反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输注头孢菌素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输注头孢菌素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输注头孢菌素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1、切断过敏原
立即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刻给予吸氧处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3、尽早建立静脉通路。

4、抗休克治疗
①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成人用量为0.2-0.5mg(1:1000),小儿用量为
0.01mg/kg(1:1000),每5-15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

②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对初始的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无反应,可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mL/kg静脉注射。

③如持续存在低血压,可给予肾上腺素1-5µg/kg·min(儿童0.1-1µg/kg· min)持续静脉滴注维持,或根据血压、心率情况调整用量。

④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等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5、抗过敏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应早期静脉输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可选用氢化可的松200mg或高剂量甲泼尼龙(可用至30mg/kg),缓慢静滴;或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mg;然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②抗组胺药:通常肌肉注射异丙嗪25-50mg。

神志清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20mg或氯雷他定10mg。

③也可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抗过敏治疗。

6、监测心电、血压、脉搏、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滴头孢唑啉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头孢唑啉钠为第一代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较少且价格便宜等优点,目前是我院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药物热、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性休克。

该患者在皮试阴性且在用药第三天的情况下仍发生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来我院门诊就诊,在遵医嘱用头孢唑啉钠前询问病人无青霉素过敏史,在皮试(一)的情况下给予0.9%氯化钠100mml内加头孢唑啉钠2.5g静滴,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喝酒、禁止空腹滴注此药等),用药2天内病人无不适感,第三天继续用此药,20分钟后患者自感不适,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双眼视物模糊,测血压60/40mmHg,脉搏100次/分,但未出现皮疹,立即就地抢救。

二、急救与护理
立即停用此药并平卧,松解患者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副肾0.3mg皮下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5mg静推,15分钟后血压升到90/50 mmHg,脉博90次/分,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加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静滴,30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血压140/70 mmHg,
脉博84次/分,面色转为红润,双眼视物正常,胸闷减轻,继续留院观察,症状消失。

三、体会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病情变化快,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为原则,此例静滴头孢唑啉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第3天,属迟缓反应,提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使用该药前一定问清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时应对清批号、剂量、控制滴速,用药后再次核对,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急救操作技术,备好抢救药物,若病人出现上述反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