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市场与生产分析
2023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用于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营养性药物,主要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营养不良、手术后恢复、肝、肾疾病、各种蛋白质代谢障碍等病症的治疗。
目前,全球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增速明显,尤其是在发展中地区,如中国等市场,增速更为迅猛。
下面针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行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规模应该是不断扩大的。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药物,无论是在医院、社区医疗还是在个人家庭使用,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市场中,中国市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普及和推广,进口、国产产品已经开始了扩大市场份额的争夺。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销售市场容量将会不断扩大。
二、市场竞争目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受制于生产技术难度、管理流程复杂、药品监管及审批等因素影响,生产商较少。
国内目前主要生产厂家有:鸿茅药业、欣康药业、名流置业、苏州宏展药厂,分别在不同应用场合和市场中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发展,市场将会有新的品牌入局,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三、市场发展趋势1. 高端化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保健品。
未来,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中,高端化产品将会成为一种趋势,满足了人们对药品品质的要求。
2. 产业化趋势: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生产过程的协同效应将更加强大,产业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而这一趋势也将促进企业实施成本优化,提高市场份额。
3. 国际化趋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随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济全球化,将获得国际化的发展机会。
这也将促进企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扩大医药领域的国际化业务。
综上所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规模和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如何提升产品技术、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做出独具匠心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2024年亮氨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亮氨酸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亮氨酸市场前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介绍了亮氨酸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
随后,对亮氨酸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供需情况、主要生产商和市场竞争格局。
接着,结合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对亮氨酸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最后,提出了推动亮氨酸市场发展的策略建议。
1. 引言亮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亮氨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蛋白质合成等功能,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
2. 亮氨酸市场现状2.1 供需情况目前,亮氨酸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市场需求仍不断增长。
由于亮氨酸在食品和饲料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2 主要生产商亮氨酸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2.3 市场竞争格局由于亮氨酸市场的高门槛和技术要求,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3. 亮氨酸市场发展趋势3.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亮氨酸在保健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几年,亮氨酸市场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
3.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亮氨酸的生产工艺将不断改进。
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将使亮氨酸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3.3 国际市场拓展亮氨酸的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亮氨酸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市场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是关键。
4. 推动亮氨酸市场发展的策略建议4.1 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应加大对亮氨酸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4.2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3 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23年氨基酸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氨基酸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食品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农业领域的肥料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氨基酸肥料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氨基酸肥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应用领域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氨基酸肥料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在2017年到2024年的预测期内,氨基酸肥料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9.8%,到2024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19亿美元。
在各个地区市场中,亚太地区以及南美洲的市场规模最为庞大。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氨基酸肥料生产国家,其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2%以上,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氨基酸肥料市场之一。
二、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主要的氨基酸肥料生产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中国的氨基酸肥料产值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三、应用领域氨基酸肥料可以提供多种植物所需的养分,其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如果树、蔬菜、棉花、大田作物等。
对于高产和高品质农作物,氨基酸肥料的使用效果尤为显著。
通过使用氨基酸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改善作物的品质等,对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全球氨基酸肥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市场中,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万华化学、阿克苏诺贝尔、芜源集团、西王集团、昆明制药等公司皆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市场中还有一些新兴的小型供应商正在快速发展,这些公司通过运用低成本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策略来稳步拓展其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氨基酸肥料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格局趋于多元化,市场份额分配也越来越均衡。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氨基酸肥料产业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以适应各地土地和气候条件变化,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三种氨基酸的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

;
+ . .
三种氨基酸的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
罗天 才
( 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 限公 司 , 广东 广州 50 5 14 0)
[ 中图 分类 - S 1 -  ̄18 67 【 献 标 识 码】 文 C 【 章 编 号】0 5 8 1 (0 80 — 0 4 0 文 1H — 6 32 0 )5 0 2 - 4 D
总产 量约 为 3 5万吨 。( 需求 : 十多年 来 , 国 2) 近 我 饲 料用 赖氨 酸 的市 场需 求 量急 速增 长 , 20 年 到 06 饲料 级赖 氨酸 的整体需 求达 2 吨 。0 7年上半 5万 20
目前 , 生产 量约 8 吨 / , 全球 0万 年 主要 生产 商 为 中国吉林 大成 实 业集 团公 司 、 日本 味 之素 公 司 、
东金 玉米 、 安徽 丰原等 。
1 2赖氨 酸主要 品种 .
效: ①促 进 动物 生长 发 育 ; 改 善 肉质 , 高产量 ; ② 提 ③ 节 省蛋 白饲 料 , 高 饲 料转 化 率 ; 降低 成 本 , 提 ④
提 高饲 料 利用率 。 目前 国内用 于 饲料 添加 剂 的氨 基 酸 主要有 赖氨 酸 、 氨酸 、 氨酸 。其 中赖 氨 酸 蛋 苏 和蛋氨 酸 占饲料 工业 的 9 %以上 ,而 苏氨酸 的使 5 用 呈增 长趋 势 。需 求 的增 长促 进 了产量 和 产能 的 提 高 。表 1 近 1 来 , 界 三种 氨基 酸产 量 及 为 0年 世 主要 生 产商
注 :单 位 : 吨 ) ( 乃
酸 的总产 量 约 4 吨 ( 9.%计 )扣 除 出 口的 0万 以 85 , 1. 吨 , 45万 国内供应 量 约 为 2 吨 。如 果再 加 上 5万
氨基酸行业研究报告

氨基酸行业研究报告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氨基酸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从市场现状、行业趋势、专家观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市场现状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全球氨基酸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91.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9.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
亚太地区是主要的氨基酸市场,占据全球氨基酸市场的29.1%的份额,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在应用方面,氨基酸主要用于饲料、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其中,饲料和食品行业是氨基酸市场最大的需求来源,占据了全球需求的43%和37%。
医药和保健品行业对氨基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将成为较为重要的需求来源。
二、行业趋势1.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氨基酸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从传统的微生物发酵发展到了生物转化、基因工程等高效生产技术,使行业更为智能化、绿色化、节能环保化。
新的技术还能增加产量,改善氨基酸制造中的售价与利润。
2.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和可持续的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氨基酸行业以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环保投入,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三、专家观点1.对氨基酸产业营销的建议“氨基酸产业过分依赖效能及技术优势的推销方式,却缺乏深入消费需求并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与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其自身特点及价值自然得以凸显,企业也可以有效区隔竞争对手。
”——杨成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2.对氨基酸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氨基酸生产是典型的生物化工领域,在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上面临艰巨的挑战。
应该探索更加智能、优质、环保的工艺技术,在全产业链中推行动态管控,并注重生产中的安全生产,同时也要兼顾绿色与环保。
”——王传成,东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之,氨基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仍然充满机遇与挑战。
亮氨酸市场分析报告

亮氨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亮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亮氨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亮氨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其现状、需求和供给情况,同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个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哪些部分内容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简要介绍引言部分的概述、文中的正文部分以及结论部分的内容。
还可以提及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和在整篇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亮氨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现状、需求和供给情况。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亮氨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展望和建议,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亮氨酸市场现状、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亮氨酸市场在当前呈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对高质量蛋白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亮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营养补充剂,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亮氨酸的市场供给也将逐渐增加。
在亮氨酸市场发展趋势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亮氨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保健品和医疗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亮氨酸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逐渐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综合以上分析,亮氨酸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营养补充剂,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未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希望本报告能为亮氨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摘要: 2006年世界味精需求量超过240万t,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的味精生产量约占世界味精总产量的30% ,约58万t (包括在华企业的产量)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但我国味精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业高速发展, 2006年国内生产能力接近70万t/ a,出口量增长到1413万t,但由于养殖业低迷,导致需求欠佳;由于国内赖氨酸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国际赖氨酸生产商售价和利润大跌。
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国内外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情况,详细表列了苏氨酸、色氨酸的主要生产企业及日本味之素的产能情况。
关键词: 发酵类氨基酸; 味精; 赖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发酵类氨基酸(不包括医药用)主要包括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表1 为2003 ~2006年三大限制氨基酸世界需求情况。
1味精(谷氨酸钠)1. 1我国味精行业发展现状味精是第一代食品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使用量最大的行业是食品工业。
权威机构如美国FDA和联合国已经证明,适量食用味精对身体无害。
而且,味精是鸡精的最大构成部分,鸡精里面含有35%以上的味精,所以,味精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年增长速度。
2000~2006年间,味精行业平均每年增长17%。
同时,由于世界其他主产地日本和韩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当地对环境要求逐渐提高,使世界味精产能逐步向我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成为近10年以来我国味精总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006年,我国味精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2007年上半年我国味精产量分布见表2。
与2005年相比, 2006 年生产量增长最大的地区是四川、山东、河北、河南、宁夏、重庆、上海、广西、新疆等省、直辖市,降低最多的是甘肃、天津、湖北和湖南地区; 2007年上半年产量与同期相比增长最大的是河南、湖北、四川、宁夏、江西和山东,降低最多的是安徽、天津、广西、湖南和福建。
2023年L-谷氨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L-谷氨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L-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意识的提高,L-谷氨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供需状况等方面对L-谷氨酸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L-谷氨酸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19年,全球L-谷氨酸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谷氨酸生产和消费国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行业竞争L-谷氨酸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主要被全球几家大型企业占据,如日本的东洋制药、上海鸣远药业、欧洲的AJINOMOTO等。
此外,中国也有多家L-谷氨酸生产厂家,但主要以小规模的中小企业居多,与国际巨头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供需状况L-谷氨酸供需状况总体平衡,但近年来受市场需求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不断波动。
2019年下半年,L-谷氨酸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原因是供给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如环保政策、进口关税等。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及产业链的影响,也使得L-谷氨酸供需状况受到影响,尤其是原材料和物流方面。
四、发展趋势未来,L-谷氨酸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营养需求的提高,L-谷氨酸产品将逐步向高品质、高纯度、无添加等方向发展。
2. 绿色制造成为发展趋势。
L-谷氨酸生产中涉及到一些高污染的物质和工艺,未来将逐步推进绿色制造。
3. 功能性扩展。
L-谷氨酸不仅可以用于医药、食品等传统领域,未来还将涉及到新领域,如兽药、饲料等。
4. 国内企业竞争力提高。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本土企业技术、品质等方面逐步提升,国内企业将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力。
综上,L-谷氨酸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激烈,供需状况波动,未来发展趋势呈现品质提升、绿色制造、功能性扩展和国内企业竞争力提高等特点。
企业应抓住时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医药中间体 市场对手性药物需求的日益增长也促进了药用氨基酸的增长,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成为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原料。
L-脯氨酸是胆矸酯抑剂(ACE)的合成原料。
D-苯苷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合成新抗生素的原料。
L-缬氨酸是合成环孢菌素的原料。
L-苯甘氨是合成HIV蛋白酶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紫杉的重要原料。
位于日本大阪和美国纽约的KaneKa公司擅长于将合成中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拆分。
在新加坡设有年产1000吨的氨基酸工厂,生产的手性中间体包括β-内酰胺抗生素侧链 D-苯甘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
氨基酸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使其成为世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新方向和热点之一。
2.肽类 乳链菌肽乳链菌肽是从乳酸链球发酵中制备的一种多肽物质,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近来发现乳链菌肽除了可以作为天然防腐剂外,还可以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和皮肤病。
乳链菌肽发现得比较早,目前国际上对它的应用研究正方兴未艾。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hlutathione,简称GSH牘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的功能的三肽。
谷胱甘肽能够作为多种酶反应的辅酶,对生物分子蛋白质的疏基有保护作用,可维持某些酶的活性。
此外还有防止脂质氧化、解毒、防止白内障发展和保护皮肤等作用。
临床上用于肝脏疾病、药物和重金属中毒的治疗,并可与抗癌药合用。
目前,谷胱甘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世界主要的氨基酸制造商如Kyowa、A jino moto和Deggusa等都相继投巨资于氨基酸的研究与开发,仅Kyowa1998年的氨基酸研究与开发就耗费达1.9亿美元,而GSH是其重点产品之一,Kyowa目前是GSH主要供应商。
3.多聚氨基酸 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工业的一大新趋向是:开发“绿色化学产品”(即对环境无害的化工产品)。
聚合氨基酸系列产品已在“绿色化学产品”中崭新露头角。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氨基酸生产国与输出国。
日本科学家在聚合氨基酸的研究开发方面已领先于世界。
聚谷氨酸γ-聚谷氨酸,利用纳豆菌对谷氨酸进行聚合化而成。
据资料介绍,“γ-聚谷氨酸”是一种出色的绿色塑料,可广泛用于从食品包装到一次性餐具(快餐饭盒)和其他各种工业用途,它在自然界中可迅速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味之素公司已成功开发并投产。
聚赖氨酸是一种出色的食品保鲜剂,可广泛用于肉类、家禽,解聚成为赖氨酸(有一定营养作用),故ε-PL属于一种新颖营养性食品保鲜剂。
据悉日本已建成一年产千吨级ε-PL生产线。
ε-PL的另一重要工业用途是作为高吸水性聚合物,可用于妇女卫生巾、婴儿尿片和其他各种工业产品中。
聚精氨酸美国则开发出“聚精氨酸”(PAA)。
聚精氨酸可用于生产用量极大的农用保湿地膜以及作为洗涤剂、废水处理剂等工业用途。
据悉德国拜耳公司已建成年产2000吨级PAAP实验工厂,产品主要为PAA 高吸水性树脂。
由于PAA 具有生物降解性,即使用过后丢弃也绝不像丙烯酸树脂那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具有氨基和聚羧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聚天门冬氨酸的分子量为1000至数十万,依据不同的分子量而有不同的作用。
低分子量的产品可以作为防腐剂、阻垢剂、泥浆的分散剂、清洁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
高分子的产品可以作为各种矿物的分散剂、高吸水剂和药物载体农药、肥料。
目前国外已开发用于农药、肥料、高吸水材料和织物洗涤助剂等。
4.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具有保水、抗菌、缓冲、表面活性和保护作用及美肤功能,添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妆品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以氨基酸为原料生产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具有去污、起泡和杀菌功能,对头发和皮肤作用温和。
日用化妆品领域非常需要安全性高、刺激性小的原料,国外一些公司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都在积极地投入研究。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正在开发以L-天门科氨酸为原料的新材料;味之素公司已初步完成以谷氨酸钠为原料生产Amisoft用于洗发剂和以精氨酸为原料生产Aminosoap用于洗涤剂的研究工作。
财力雄厚的美国ADM公司已涉足日本的氨基酸生物工程产业,拟与日本“协和发酵公司”一起共同开发L-谷氨酸、LD-蛋氨酸、L-苏氨酸和L-色氨酸的生物工程生产新技术和工艺。
此外,日本田边制药、日本华药、三菱化学等一批大企业也开展生物技术生产氨基酸的探索研究工作。
总而言之,随着两方大财团、大企业的纷纷介入氨基酸产业中,相信在今后10年时世界氨基酸工业将会有长足发展,氨基酸市场前景令人乐观。
我国氨基酸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多年来与日本既竞争又合作。
前些年,在我国不能生产原料时,对方输入原料,同时输入生产技术。
现在我们可以生产原料了,对方则进行精加工。
所以国内企业在产品精加工方面应该重视,不应仅停留在生产粗原料上。
国内原料企业应严格执行内控标准,改粗品生产为精品生产,变粗品出口为精品出口,以精品占领国际市场,获取更大利润。
现在全国氨基酸国内产业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三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大部分还是用进口的,其他的氨基酸都已国产化。
只要“三支链”过关,我国的氨基酸产品将可全部实现国产化,同时生产技术也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应认识到,国内氨基酸市场正处于价格竞争阶段,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一些劣势企业或产品甚至国外公司将会慢慢退出中国市场。
此外,氨基酸出口企业还应改变出口渠道。
按国际惯例,产品能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就能左右市场价格,但国内很多产品占到国际市场70%~80% ,还不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氨基酸出口也是如此。
分析其原因,一是缺乏对国际行情的了解;二是生产企业经中间商出口,结果许多中间商控制了价格。
生产企业应在准确掌握国内外市场行情的前提下,形成规模生产,直接出口,一定要撇开中间商这条路。
我国已经成为WTO一员,企业应树立起全球市场意识,积极创立国际销售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氨基酸市场与生产分析(一) [编者按]:味精生产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150余家,经过多年尤其近十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行业的集中度再度提高,目前共有企业三十余家,2002年产量近100万吨。
比较有影响的企业为红梅、莲花、菱花、菊花和广州、杭州、肇庆星湖等公司。
虽然市场激烈竞争导致价格逐年下降,但由于技术进步使得成本大幅度降低,行业利润率水平并不低,加之消费需求多年保持1%~8%以上的增长,吸引了一些上市公司、民营企业进入味精行业,如丰原公司、甘肃荣华实业、梅花公司等。
同时味精企业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势头,生产多种氨基酸的公司有莲花、菊花和肇庆星湖公司。
赖氨酸生产企业国内赖氨酸工业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早期的企业只有大泉赖氨酸厂、广西赖氨酸厂和川化赖氨酸厂。
随着牲畜和家禽饲养业的大发展,作为饲料添加剂赖氨酸需求量急剧增长,市场需求的缺口每年要靠大量的进口来补充。
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入赖氨酸行业。
近两年先后有吉林大成集团、安徽丰原集团、黑龙江牡丹江绿津生物公司等投资建厂。
医药生产企业湖北省八峰药业有限公司已开展三大氨基酸工程项目。
即生产150吨L-色氨酸生产线,年产500吨蛋氨酸生产线和年产1.6亿瓶氨基酸口服液生产线。
三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将使我国氨基酸生产的四大 “瓶颈”(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问题得到缓解。
遗传工程在氨基酸工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氨基酸产生菌的育种工程开始运用细胞内基因重组技术和D NA重组技术,从而提高了氨基酸基因育种的有效率和新菌株的产酸水平发。
三井化学公司利用重组DNA技术改造的L-色氨酸发酵菌种可使产量提高一倍以上,目前该公司正建成一条年产3000吨L-色氨酸的新生产线。
除色氨酸外,通过对工业微生物的DNA改造可使L-苏氨酸和L-精氨酸的产量大大提高,从而使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并为市场用量的扩大奠定基础。
据统计,利用生物工程(重组DNA)技术改造过的菌种,已用于包括谷氨酸在内的6种氨基酸的生产。
因此基因工程手段生产氨基酸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生物化工技术在氨基酸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化工技术是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化工技术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生物技术工业的技术进步。
目前各国已竞相开展了生物化工研究开发工作。
许多大型企业如杜邦、孟山都、拜耳、陶氏化学都在投巨资和科研力量进行生物花工技术研究。
目前,已开发出的许多聚合氨基酸就是生化技术在氨基酸工一中的应用。
国内氨基酸行业应该高度重视生物化工技术的应用,尽快解决目前氨基酸行业存在发酵周期长、分离提纯技术落后、产品的收率低和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以促进我国氨基酸产业的腾飞。
目前氨基酸主要用作食品补充剂、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临床营养制剂以及氨基酸药物,如氨基酸注射液、氨基酸口服液、氨基酸制剂等。
不可否认,应以营养和医药为本扩大氨基酸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此外,尚有许多氨基酸应用新领域待拓展。
我国药用氨基酸市场 1998年末,我国已能生产18种基本氨基酸中的绝大部分品种,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品种尚无法自主生产,仍需依赖进口。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药用氨基酸生产厂家已达近百家。
全国药用氨基酸总产量已逾4000吨,比20世纪80年代末净增8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药用氨基酸作为发展中的产业,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十分诱人。
目前,国产氨基酸原料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产原料药的质量不及进口原料药:且价格偏高;我国许多氨基酸研制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有的品种只停留在公斤级;由于国内氨基酸工业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重复投产导致某些氨基酸产品供大于求(其中包括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
但是随着近几年以下一些项目的实施,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1. 湖北省八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展三大氨基酸工程项目,即年产150吨L-色氨酸生产线,年产500吨蛋氨酸生产线和年产1.6亿瓶氨基酸口服液生产线,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立项后,目前已动工兴建。
预计2003年建成投产。
三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
亦可使我国氨基酸生产的四大“瓶颈”(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问题得到缓解。
2.上海味之素氨基酸有限公司2000年3月 2日在沪建成投产。
投产后一期工程将生产丙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等10 个医药用氨基酸品种,产量为830吨,今后将增加至17个品种,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部分产品还将出口美国、欧洲等地,并返销日本,该公司将成为国内重要的药用氨基酸原料的供应基地。
3.上海已与世界最大药用氨基酸生产公司——日本协和发酵公司达成协议,拟引进日本全套先进发酵技术,生产精氨酸、组氨酸、环丝氨酸等国内氨基酸工业的缺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