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XX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模板】
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与预防的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与预防的调查报告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与预防的调查报告篇一: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与预防的调查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 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
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
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
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
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5.其中的因素,像:姿势不对、用眼不当之类的毛病,我们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灯光太暗或太强之类的,我们可以调节;像防护不当、用药不当之类的,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019年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doc

2019年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为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依托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继续开展学生近视等相关监测工作,为政府进一步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评议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落实,继续开展学生常见病等相关监测工作,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一)调查范围。
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每个设区市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作为监测点。
确定福州市仓山区、福清市,厦门市思明区、同安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泉州市丰泽区、南安市,漳州市芗城区、诏安县,莆田市秀屿区、仙游县,三明市三元区、宁化县,宁德市蕉城区、柘荣县,平潭综合实验区为我省2019年儿童青少年谢谢观赏近视调查点。
(二)学校数量。
仓山区、思明区、新罗区、延平区、丰泽区、芗城区、秀屿区、三元区、蕉城区各调查9所中小学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2所幼儿园);福清市,同安区,漳平市,建瓯市,南安市、诏安县、仙游县,宁化县,柘荣县、平潭综合实验区各调查7所学校(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区县和学校数量,合理布局区域监测网络。
仓山区、福清市,思明区、同安区,新罗区、漳平市,延平区、建瓯市等8个监测点按2018年调查要求继续做好今年的调查监测工作。
(三)学生数量。
要求小学、初中和高中全年级覆盖。
幼儿园在大班抽取5岁半至6岁半儿童儿童开展调查。
要求以整班为单位开展;每个学校每个年级(含幼儿园大班)抽取至少80名学生开展近视调查。
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学生。
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类型幼儿园和学校补充。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范文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范文引言视力问题一直是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加,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青少年近视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查对某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市5所初中学校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共计2000人。
调查从2019年9月开始,持续到2020年6月。
调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生活习惯、学习时间等。
视力检查采用常规的裸眼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测方法。
调查结果视力情况根据视力检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近视患者占总人数的70%,其中其中男生占35%,女生占35%。
近视率与年级呈正相关,高年级学生近视率更高。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年级近视患者比例一年级30%二年级45%三年级55%生活习惯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生活习惯与近视患者比例较高有关:1.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近视患者中有70%的学生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小时。
2.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与近视患者比例较高的学生中,有50%经常晚上睡得很晚。
3. 缺乏户外活动:近视患者中有60%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
4. 不良书写姿势:约有40%的近视患者书写时习惯低头看书写。
学习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习时间与近视患者比例呈正相关。
近视患者中,有80%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有30%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5小时。
讨论和结论本次调查显示,青少年近视问题在某市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且近视率随年级增加而增加。
调查发现与生活习惯和学习时间有关。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缺乏户外活动和不良书写姿势可能是导致青少年近视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
此外,过多的学习时间也是近视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以下几点:1.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每天限制在2小时以内。
2.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 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方案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方案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19) XX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301号)要求,为确保完成好XX县监测与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项目范围(-)监测范围和监测学校选择1.监测范围:XX县县城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所幼儿园。
2.监测学校: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XX二中、XX 中学、XX中学、XX县幼儿园、XX幼儿园。
(二)干预范围和对象1.干预范围:XX县县城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所幼儿园。
2.干预对彖:在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下,针对监测学生近视、龌齿、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问题,在学生、学校和家庭中开展为期一年多阶段的、连续性的干预活动。
三、项目内容(-)监测内容和方法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包括卫生、教育部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辖区学校基本情况、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
(2)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投入,医务室、保健室和校医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
在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开展健康监测,监测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学生近视、嶠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 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
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8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个年级至少80名学生,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学生。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方案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方案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2019〕XX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301号)要求,为确保完成好XX县监测与干预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项目范围(一)监测范围和监测学校选择1.监测范围:XX县县城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所幼儿园。
2.监测学校: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XX二中、XX 中学、XX中学、XX县幼儿园、XX幼儿园。
(二)干预范围和对象1.干预范围:XX县县城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2所幼儿园。
2.干预对象:在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下,针对监测学生近视、龋齿、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问题,在学生、学校和家庭中开展为期一年多阶段的、连续性的干预活动。
三、项目内容(一)监测内容和方法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包括卫生、教育部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辖区学校基本情况、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
(2)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投入,医务室、保健室和校医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
在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开展健康监测,监测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掌握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
以整班为单位开展调查,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8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个年级至少80名学生,即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学生。
2019年学生近视调查报告4篇

2019年学生近视调查报告4篇2019年学生近视调查报告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例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范本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
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问卷1.你是不是近视?a. 是的 b、不是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a、看电视过度b、坐姿不端 c. 其它3 你近视多少度?a. 100以下b. 500以下c. 更高二、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
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
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8 不合理饮食9 看激光10 在车厢里看书11 遗传因素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三、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
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
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
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
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学生近视防控视力调查情况工作报告

学生近视防控视力调查情况工作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学生近视防控视力调查情况,并介绍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调查情况根据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近视问题在不断加剧。
调查覆盖了全校各年级的学生,共涉及X名学生。
以下为调查结果的核心发现:1. 近视率:调查结果显示,近视率高达Y%。
2. 年级差异:高年级学生的近视率相比低年级更高。
其中,Z 年级的近视率最高。
3. 用眼惯:大部分学生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并且缺乏适度的用眼休息。
4. 家庭因素:部分学生的父母在家庭中也存在近视问题,可能与遗传有关。
采取的措施为了应对学生近视问题,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主要的措施内容:1. 宣传教育:学校通过开展近视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
2. 视力检查:学校定期组织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跟踪学生的近视情况。
3. 课间眼保健操:每天安排适量的眼保健操,帮助学生放松眼部肌肉。
4. 研究环境优化:学校提倡在适度的光照和正确的坐姿下研究,定期检查教室照明设备。
5. 家长参与: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视力健康问题。
取得的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1. 近视率下降:经过初步统计,学生近视率相比之前有所下降,减少了约A个百分点。
2. 学生意识提高:学生对近视防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视力。
后续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下面是我们的后续计划:1. 增加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活动的力度,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
2. 定期检查和跟踪:持续组织视力检查,及时掌握学生视力状况的变化。
3. 健康用眼提示:加强对学生正确用眼惯的引导,推广适度用眼的重要性。
4.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近视防控知识的研究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
结束语学生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学校将继续努力,与家长一起为学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减少学生的近视问题,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生活质量。
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2019年版)

XX市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2019年版)目录一、目的 (2)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2)(一)监测范围和对象 (2)(二)监测内容 (2)三、学生常见病干预 (4)(一)对象和范围 (4)(二)内容和方法 (4)四、保障措施 (7)五、质量控制 (8)一、目的为推进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的要求,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干预,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主要常见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一)监测范围和对象各区抽取13所学校(2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1所职高、1所综合性大学)作为监测点,监测范围包括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大学一至三年级。
以整班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幼儿园抽取5岁半至6岁半儿童,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类型幼儿园和学校补充。
监测点必须包括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的所有监测点。
有条件的区可在上述要求的监测点基础上增加监测学校数量。
(二)监测内容各区开展学生常见病、健康影响因素、营养和睡眠等调查。
1.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1)基本情况调查。
内容包括: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合作机制和辖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等;中小学校工作计划、经费投入、卫生保健人员和设施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等。
(2)学生常见病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龋齿、牙周疾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
其中近视监测内容包括视力、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
幼儿园仅监测近视和龋齿。
(3)健康影响因素监测a.近视相关因素调查。
各区在监测点中抽取7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调查学生校内用眼情况(包括教室灯光使用、课桌椅调试频次、眼保健操频次、课间休息习惯等)以及校外用眼情况(包括完成作业和课外补习的时长等)、读写姿势、视屏行为及时间、户外活动情况以及视力检查与矫正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XX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及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
一、监测目的
依托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对我市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开展常见病(包括近视)等相关监测工作,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主要常见病发病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为政府进一步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评议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学生常见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实现近视发病率年降0.5%的目标。
二、监测学校名称:XX市实验幼儿园、XX市菁东幼儿园、XX市实验小学、XX市XX中心学校、XX市第二中学(初中、高中)、XX市第三中学等6所学校.
三、监测(干预内容及学生数量方法)
1.学生常见病(包括视力)监测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两个班学生开展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开展监测及青春期发育情况监测;在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抽取5岁半至6岁半80名幼儿开展视力检查;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
2.开展学生近视和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对参加常见病监测的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高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为进一步提
出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健康状况。
3.学校教室卫生监测
每所学校选择6间教室,开展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
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
4.学校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调查
对各个学校进行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实地调查,了解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5.学生常见病干预
①市卫健局和教育局联合组织学生常见疾病防控专家组,定期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体育老师、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进行卫生标准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将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②开展学生和家长健康教育。
每学期学校应因地制宜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家长会召开期间,应提醒家长重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③各学校对于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高课桌椅符合率,降低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风险。
四、职责分工
市卫生健康局负责协调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专业指导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市教育局负责辖区内学校幼儿园的协调组织
工作;市总医院负责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地项目监测工作以及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和汇总,于2019年11月5日前将数据上报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是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始终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要位置。
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强化总体设计、组织保障到位、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2.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各承担监测任务的医疗单位,要按国家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性。
3.监督考核,督促落实。
各单位要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技术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及追责问责制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评议考核要求,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