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初一语文古诗诗词赏析1.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

2.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3. 《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5.《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8.《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 文言文(26分)(一)默写(8分)1.海棠不惜胭脂色2.最是橙黄橘绿时3.子规夜半犹啼血4. 濯清涟而不妖(每题2分,错一字扣一分,扣完为止)(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5—6题(4分)5. 作者自己(苏轼)(2分)6.C(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8分)7.唐朝,刘禹锡(2分)8. 出名,有名使人劳累(2分)9.苔藓爬上了台阶,使得台阶也显露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上了青色。

或(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分)10.B(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11.更加(2分) 12.B (2分) 13.愤怒(痛恨)思念(依恋)二. 现代文(26分)现代文一《四月海棠花正红》14. 举例子(1分))以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为例,具体说明西府海棠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

(2分,意对即可。

)15.不能删去(1分),“据目前统计”意为:到现在为止统计到的棠类植物在全世界种类数和分布状况。

(1分)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1分,意对即可。

)16.海棠的品种和分布(第③④段)海棠与名人的缘分(第⑥段)。

(每点2分)17.文学(趣味、知识)(2分)现代文二《背影》18.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4分)19.B (2分)20.C (4分)21.B (4分)三、综合学习(8分)22. 坚决、坚定,毫不含糊,固执(意对即可2分)23.领导干部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不能滥用,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

(4分)四、写作(40分)说明:本次教研室下发的《关于2014学年初一语文命题范围与要求的建议》中指出:命题与《亲近自然》、《两代人的心灵沟通》、《人贵有精神》、《风俗世情》等主题有关,以写人记事为主的600字作文。

“花儿开了”中的“花儿”,既可以是“实”指,写景写人,表情达意;亦可是“虚”指,表现自己的成长,或成长过程中自我对某人某事的的认识,建议均分28。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初一语文古诗诗词赏析1.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

2.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3. 《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5.《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8.《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2014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2分)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

虞:料想;猜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迅―中国6、默写填空。

(15分)(1)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3)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

2014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4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4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苏州市高新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2014.06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装(huáng)▲②(jiǎo)▲健③(líng)▲厉④(tián)▲静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6分)①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②▲,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③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④谁怜一片影,▲。

(杜甫《▲》)3.名著阅读。

(3分)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

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

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

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

”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

201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docx

201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docx

2014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6 分。

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羸弱( l éi )悲怆(chuàng)..B.吞噬(shí)疮痍(chuāng)..C.遒劲(j ìng)剽悍(biāo)..D.脑髓(suǐ)枉然(wǎng)..妄下断语( wǎng).面面相觑.(qù)浑身解数( xi è).锲而不舍( qi è).2.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B.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改造B.改善C.改进D.改动5.“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

“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

”刻画了农人卖黄瓜的画面,温馨清新。
4.名著阅读。 (7 分) ⑪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丑小鸭》——安徒生——丹麦

(闻一多为什么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2 分)
⑫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细节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2 分) 7. “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这里的“没有‘说’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3 分) (二)外婆的小河(14 分) 谢志强 ⑴“前边有一条小河。 ”外婆肯定地说。 ⑵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 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 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 衣。 ⑶“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 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 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 ⑷外婆说: “没错,是有条小河。 ”我笑了,说: “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 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出来。 ” ⑸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 但她仍坚持说: “是有条小河。 ”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 “大概……该 有条小河吧。 ” ⑹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 “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 头去了呢。 ”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A.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 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 。我便说: “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 ......... 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衣服。 ”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 说: “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 ” ⑺我心不在焉地说: “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 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 ⑻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 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 “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 ”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 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 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

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三

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三

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三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三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29分)1、(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确凿:确实。

菜畦:菜地。

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的田地。

B.攒:凑在一块儿。

臃肿:本文形容何首乌块根粗大。

敛:收拢。

C.机关:本文是秘密的意思。

鉴赏:鉴定和欣赏。

方正:正派。

D.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消释:消除、解除。

恭敬:尊敬。

2、(2分)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1)从昆仑山下____黄河之边。

(2)把中华大地____南北两面。

(3)向南北两面____千万条铁的臂膀。

(4)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____在亚洲的原野。

A.滚向分成张开出现B.奔向劈成伸出出现C.滚向劈成张开涌现D.奔向分成伸出涌现3、(2分)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B.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C.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D.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的横幅呢!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6、(2分)写出有关马的成语三个以上:7、(2分)下列不是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句子是()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二中2014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其中卷面分:5分)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默写。

(13分)①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 。

②深林人不知, 峨眉山月半轮秋, ,竹中窥落日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 愿驰千里足,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

⑤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

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2分) 2.请你根据拼音,将词语用规范的汉字工整的书写在横线上。

(4分)每年3、4月份进入天文大潮间,全世界的冲浪、跳伞爱好者们似有“m ò qì”地聚集在巴西的圣多明各镇欢度“冲浪节”,因为附近的亚马孙河北部支流在完全没有现代文明z ǔ y ì的自然河道上恣意奔涌,可形成长达60公里、高达4 米的潮涌奇观。

涛声震耳,万丈ku áng l án ,气势磅礴。

人们除了看到大潮的汹涌p éng p ài 外,还能为迎潮而上立攀巨浪之巅的勇敢冲浪者拍手喝彩。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2分) A .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 .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锋芒必露 义愤填膺 C .妇儒皆知 人声鼎沸 炯炯有神 兀兀穷年 D .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沥尽心血 4.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2012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5.厦门歌舞剧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2分)A .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B .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C .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D .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6.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按要求填写内容。

(5分)成长中的少年,有的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有的经历苦难的岁月变得坚强……7.综合学习(8分)2012年已经渐行渐远,但2012年发生的许多事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2012年给我们困惑思考、欢笑感动的一些片段吧。

【片段一】《中国好声音》——让梦想飞扬的舞台。

它不是以貌取人的舞台,而是心声相映的邂逅。

它让梦想锻造的歌声唱出故事,让有故事的歌声演绎传奇,为我们的2012制造了成长的正能量。

在2012,我们知道:梦想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梦想是一团火,她燃烧着我们奋斗的斗志; , 。

【片段二】《江南style 》——让世界沸腾的神曲。

所有的人都想知道,一个挺着肚腩的男人,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为什么会在2012年红遍全球。

科学家近日提出,①一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挥之不去的现象叫“耳朵虫”,而神曲的流行正因为“耳朵虫”作怪。

②这首神曲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

这样,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当然让所有的人“无法忘怀”。

【片段三】“世界末日”预言——让人们深省的“误会”。

①现在也许你得意非凡:“没有船票,我也度过了2012”!但是,这个去年最大的“误会”却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珍惜身边的人,常回家看看。

②保护珍惜地球,防止不再破坏环境。

2013的日子继续。

是的,每个人就是自己的诺亚方舟。

(1)阅读【片段一】,联系文意,在横线上补全句子。

(2分), 。

(2)阅读【片段二】,请写出①②两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分)① ② (3)【片段三】中句子①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4)【片段三】中句子②语意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二、古文阅读。

(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卿今当涂..掌事( ) (2)及鲁肃过.寻阳( )(3)恐已暮.矣( ) (4)盲臣安.敢戏君乎( )9.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孰.若孤孰.与昧行乎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晋平公问于.师旷曰贤于.材人远矣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1.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2分)12.以上两文都涉及学习,其中的孙权和师旷在劝勉他人学习时都善于引导,使人心服口服。

假如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网络,你打算怎样劝告他?(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9分)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

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

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我在讲台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

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

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

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

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

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

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没有半点火药味儿。

旅行的途中,我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建议,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

回程之后,没有一人欠交游记。

不管是多么顽劣、多么厌学成性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

甚至有的人,还在游记的背后附上了一张鲜艳的彩笔画。

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

我让他们再次握手,感谢那位胸怀宽广的同学,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

他们的右手,又紧紧交织在一起。

没有谁因错失了这样的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

13.文中写到了学生之间哪几次握手?请分别概括。

(4分)14.“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

”名单的“特别”之处在哪里?(4分)15.在这次旅游事件中,学生们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指什么?(3分)16.请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

(2分)17.文中的一件小事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美妙记忆,在你和同学或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你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成为你的“美妙记忆”呢?请简要叙述。

(要求60字左右)(6分)五、写作(45分)18.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 酷”,原指“残酷”“程度深”“极”……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的“酷”,学习优秀的“酷”。

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个意义。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呢?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呢?请以“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 文体不限; ③ 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抄袭。

(2)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逐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单的寂寞……此时,你可能需要看周围甜美的微笑,听听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中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请先将题目填充完整,如:欢乐、鼓励、互助、善良、理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3期中考参考答案一、1.略2.默契阻抑狂澜澎湃3.D4.A5.D6.(1)都德(2)小弗郎士(3)《童年》(4)阿廖沙(5)懂事能干7.(2)下定义、列数字(3)现在也许你得意非凡:“没有船票,我也度过了2012!”(4)保护珍惜地球,防止破坏环境。

二、8.(1)当涂..:当道,当权(2)过.:到(3)暮:迟、晚(4)安:怎么9.B10.(1)士别三日(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他)。

(2)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11.年纪大;事务多。

12.略。

(用引导..的方式,扣住珍惜青春年华、学习与成才的关系等答题)三、13.2次第一次出发前相互寒暄、叮咛,第二次归来后获得机会的同学向让出机会的同学表示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