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经贸地理

合集下载

全球最优秀的40家世贸中心(按地区分类)

全球最优秀的40家世贸中心(按地区分类)

全球最优秀的40家世贸中心(按地区分类)西欧1,阿尔梅达公园(西班牙巴塞罗那)由8栋高质量的大楼组成,总办公服务面积为105,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区域为92,500平方米,以及超过2000个停车位。

阿尔梅达公园世贸中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为入驻公司提供满意的服务。

2,阿姆斯特丹(荷兰)(WTCA优秀世贸中心获得者)阿姆斯特丹世贸中心位于阿姆斯特丹中心城区,包括9幢高楼。

目前,该中心正进行扩建工程,耗资3亿美金。

3,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世贸中心坐落在Old Port,非常靠近市中心,离机场也不是很远。

该中心包括4幢8层高的大楼组成,一共提供超过40,000平方米的办公区,以及设施完善,可容纳数百人的展览、会议场所。

4,日内瓦(瑞士)(WTCA优秀世贸中心获得者)日内瓦世贸中心大楼内有25000平米可供灵活租用的办公空间。

无论您是否需要办公家具和设备,也无论您需要的面积或大或小,您总能在此找到成本效率最优的选择。

日内瓦世贸中心毗邻日内瓦国际机场和机场车站,驱车到市中心也不过十几分钟。

周边有包括日内瓦国际展览中心在内的多个商务会务场所和酒店餐馆。

在日内瓦世贸中心大楼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公司和代表机构,多语种商务服务,包括秘书服务,电话转接中心,旅行订票服务,24小时留言服务等等,能够帮助您完成繁复的商务活动安排。

日内瓦世贸中心为其客户提供设备先进的会议场所和设施服务,以满足各类商务会议和公司培训的需要。

日内瓦世贸中心为客户提供方便而安全的客户资料存储中心。

此中心拥有先进的监控防盗系统,万无一失。

5,格勒诺布尔(法国)(WTCA优秀世贸中心获得者)格勒诺布尔是法国阿尔卑斯地区的中心城市,格勒诺布尔世贸中心成立于1993年,下属于当地的工商业协会,运营面积10000平方米。

6,赫尔辛基(芬兰)(WTCA优秀世贸中心获得者)赫尔辛基世贸中心位于赫尔辛基最繁华的黄金地带,有几百家国际商业机构在此办公,商务往来频繁,人员流量较大。

东欧和北欧 世界经济地理

东欧和北欧 世界经济地理

俄罗斯—世界大国⏹1、自然地理--疆域辽阔1707.54万km2(苏联76%),居世界第一位。

⏹2、资源--丰富多样、能源大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天然气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产量占30%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13%;产量占10%,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煤蕴藏量占世界17.3%,居第二位,产量占6%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30%。

铝2、铀14%、黄金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国土面积51%。

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3、经贸--工业基础雄厚出口品有:油、气、电、煤、机器设备、金属等进口品有:机器设备、食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等⏹4、科技文化--科技一流、文化厚重⏹5、中俄友谊--安全与发展中俄两国边界问题——4300km世代友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为俄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木及制品和化工产品是俄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7.5%自中国进口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243.0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3%乌克兰UKRAINE⏹【语言】官方乌克兰语,通用俄语⏹【首都】基辅(KIYV)⏹工农业均较发达⏹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黑土面积居世界首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为乌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白俄罗斯(Belarus)⏹【语言】官方白俄罗斯语和俄语⏹【首都】明斯克(Minsk)⏹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激光、核物理、核能、粉末冶金、光学、软件、微电子、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公路运输量居欧洲第4位立陶宛LITHUANIA⏹【语言】立陶宛语⏹【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爱沙尼亚Republic of Estonia⏹【语言】爱沙尼亚语⏹【首都】塔林Tallinn拉脱维亚Latvia⏹【语言】拉脱维亚语⏹【首都】里加Riga煤炭分布铁矿分布2005年初世界煤炭储量(单位:百万吨)欧洲水电⏹水力发电量占欧洲电力生产总量的17%左右,水资源利用率70%以上⏹挪威99%,冰岛83%,瑞士56%,奥地利65%,瑞典47%,法国23%,俄罗斯18%,法国15%、意大利19%⏹波兰6%,德国4%,英国3%世界各国石油储量及产量北欧⏹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

经贸地理国家——瑞典(课堂PPT)

经贸地理国家——瑞典(课堂PPT)
• 现在,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 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 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 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
经济概况
• 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 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瑞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人均GDP在北欧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丹麦具北欧第二, 是欧洲十大经济国之一。瑞典有世界最廉价的水和电。
国家概况 人口与文化
经济概况 对外贸易(详)
国家概况
• 国名: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含义为“安静的王 国”
• 国土面积:总计449964平方公里。
• 人口:2009年6月,瑞典全国人口达到929万,外国移民及其后 裔近百万(其中半数为外籍侨民)。瑞典全国各地人口分布极 不均匀,全国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区,马尔默胡斯 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51人,而耶姆特兰省每平方公里只有 3人。
• 除了传统的圣诞节外,瑞典有很多特殊的节日。如仲夏节庆祝 夏至到来;4月30日为五朔节前夜,点燃火把,庆祝春天来临; 5月1日劳动节表示社会民主;12月13日是圣露西亚节,期盼黑 夜过去,光明到来。6月6日是瑞典的国庆日,但以前并不是正 式的假期,直到2005年首次成为正式假期。
• 命名日是瑞典的颇具特色的传统风俗,每一天都有对应的一至 两个传统的瑞典人名,年年固定不变,通常日历上都印有这些 名字。如果某日上的名字与自己名字相同时,此日即为“命名 日”。到了该日,一般都会得到亲朋好友的祝贺,对于孩子们 来说又多了一个可以庆祝的节日。
人口与文化
• 瑞典和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一样,饮食较简单。鱼、 肉、马铃薯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很少放辣。比较有名的美 食包括瑞典肉丸(kö ttbullar)、薄煎饼(plä ttar)、碱渍鱼 (lutfisk)等。圣诞节期间瑞典人会喝一种特别的饮料,名为 Julmust。

西财《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西财《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赫尔辛基市介绍(芬兰的首都)

赫尔辛基市介绍(芬兰的首都)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经济中心,拥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总部,如诺基亚、Rovio(创造《 愤怒的小鸟》)等。赫尔辛基也是芬兰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发达的海运和贸易业。此外,赫
赫尔辛基市介绍(芬兰的首都)
尔辛基还是芬兰的金融中心,拥有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文化中心,有许多音乐、艺术和文学活动。赫尔辛基有芬兰国家歌剧院 和赫尔辛基音乐厅等重要的演艺场所。赫尔辛基还举办许多国际知名的音乐节和艺术展览,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
总的来说,赫尔辛基是一个现代化、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无论 是艺术爱好者、商务旅行者还是自然风景的欣赏者,都可以在赫尔辛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 动和景点。
赫尔辛基是一个环保意识很高的城市,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埃斯普兰纳 迪公园,它是赫尔辛基最大的城市公园,是市民休闲和户外活动的热门场所。赫尔辛基还有 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海岛,如苏门岛、维尔萨里岛等,是市民和游客尔辛基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电车和公交车。赫尔辛基还有 赫尔辛基-万塔机场,是芬兰最重要的国际机场,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航班。
赫尔辛基市介绍(芬兰的首都)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芬兰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60°10'至60°16',东 经24°50'至25°22'之间。赫尔辛基是芬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赫尔辛基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保留了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赫尔辛基的建筑风格 独特,结合了北欧和俄罗斯的元素。市中心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景点,如赫尔辛基大教堂、总 统府、芬兰国家博物馆等。赫尔辛基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如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赫 尔辛基艺术博物馆等,展示了芬兰的艺术和文化。

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ppt144张)

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ppt144张)

七、挪威经贸概况
2005年挪威在全球十大富国中位居第八 ,




从2003年开始连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 居住的国家 。 靠海吃海: 渔业 三大出口商品之一 采油 产量欧洲第三占出口额50% 海运 商船吨位世界第四 90%对外 造船 靠山吃山: 水电—电冶金电化学 森林-造纸
2. 经济概况
☆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绝大多数国家属 于发达国家,其中北欧、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最高,南欧一些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化学、食品。 汽车、船舶、飞机、发电设备、农机、电子器材等
☆ 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主要为德国、法国、英国,其 次为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 ☆ 瑞士的钟表和精密仪器、捷克与斯洛伐克的重型机 器、德国的光学仪器、西班牙的造船、瑞典的造船和 矿山机械等在国际上素有盛誉。
第二节 西欧地区
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德国、
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英国、爱尔兰、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西 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圣马力诺、 希腊和马耳他。
欧盟成员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
大利、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爱 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芬兰、 瑞典、奥地利、捷克、爱沙尼亚、塞浦 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 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二)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



机械制造是瑞典经济的四大支柱。 1、钢铁工业:精钢、特殊钢。70%出口。 2、机械制造:最大的部门,在欧洲位于 英法德后,爱立信、伊来克斯等品牌。 3、能源:水电、核电。 4、石化:药物化学。
(三)农业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是国际贸易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贸易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地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并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这些观点。

1. 地理的区位和交通网络地理区位是国际贸易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决定其与其他国家的交通往来是否便利。

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国家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强商品和服务的流通。

相反,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往往会导致交通成本高昂,限制了国家的外贸活动。

例如,位于欧洲大陆中心的德国拥有便捷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其地理位置使得德国可以通过欧洲联盟的内部市场和附近国家的贸易走廊来扩大其出口业务。

而受制于地理条件,像尼泊尔这样的内陆国家交通不便,可能会限制其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使其依赖于邻国的陆路或海路通道,而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贸易障碍。

2. 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地理条件还会对国际贸易的自然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地理条件也可以影响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特化方向,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对外贸易的情况。

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和煤炭。

其地理位置使得澳大利亚可以将这些矿产资源以大规模出口的方式供应给全球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

另一方面,像芬兰这样的北欧国家地理条件寒冷,适宜林业等资源开发,这使得木材和纸浆成为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3. 气候和农业发展地理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可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以此为基础,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会形成一定的农产品竞争优势。

例如,巴西位于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阳光、雨水和肥沃的土壤,这使得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国之一。

另一方面,像荷兰这样的北欧国家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农业发展相对有限,但他们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如温室种植技术,仍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国际经贸地理

国际经贸地理

9
2、B区

大规模的的工业区。 6个,2级2组。 有出海口的。 内陆型工业区。 B区地位非常重要。
10
①第一级,第一组

②第二级,第二组


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①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②日本工业带 九州—鹿岛。 ③西北欧工业区 西欧大陆(德、法); 英国(英格兰地区)。
14
C区—大矿区

前苏联。

为其三个大B区而形成,但也存在着国际 贸易。
石油,煤、天然气、铁矿石等。

15
西欧矿产:

北海油田(英国、挪威)。
煤 波兰(西里西亚)。


德国(鲁尔,东德的褐煤)。
铁矿
法国洛林高原。
16
发展中国家 亚洲: 东南亚锡钨带、石油。 德干高原东北部矿区。 煤、铁、有色金属,印度的鲁尔区。 西亚石油。 非洲矿产: 黄金、金刚石、铜、铀、钴、磷酸盐、铝土、石油。 以南非为甚。 拉丁美洲矿产: 铁、铜、硝石、石油、铝土、黄金、金刚石。 其中,最重要的为南非的战略性矿产(黄金、金刚石)和 西亚的石油。


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布局起着重要制约 作用。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
1

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 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世界陆地上的自然障区
1、冰原、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3、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4、刚果雨林和亚马孙雨林 1、 冰原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国际经贸地理论文芬兰的经贸地理姓名:***班级:会计09学号:********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济系国际经贸地理的论文一、芬兰国家简介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

旗地为白色。

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

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

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

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

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

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

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面积:33.8145万平方公里。

人口:520.6万人(2002年底)。

芬兰族占92.1%,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

8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6万人(2002年)。

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国家元首: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女,社民党人),2000年3月1日就任。

重要节日:独立纪念日(12月6日)简况:位于欧洲北部。

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海岸线长1100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

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

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

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

1939-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

1941-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对苏战争(芬称“续战”)。

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

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55年加入联合国。

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二、芬兰的政治体系芬兰自1917年12月6日起实行独立共和制。

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200位议员。

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

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现任总统塔丽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社会民主党)就职于2000年3月,并于2006年连任。

总理马蒂·万哈宁(Matti Vanhanen,中间党)负责管理政府日常事务。

芬兰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政治体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

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

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芬兰实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

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200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

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55席芬兰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Finland)53席民族联合党(National Coalition Party)41席左翼联盟(Left Alliance)19席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14席芬兰瑞典族人民党(Swedish People’s Party in Finland)9席芬兰基督教联盟(Christian League of Finland)6席真实芬兰人党(True Finns)3席芬兰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6年。

现任总统(至2012年2月28日任期满)是社会民主党人塔丽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夫人。

芬兰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国家。

芬兰的女性早在1906年就获得了选举权以及其它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

在迈出男女政治平等这一步上,世界上只有新西兰走在芬兰的前面。

在今天,很多芬兰女性在政治上身居要职:在2003年大选中,共有76名妇女当选为议员。

政府18位部长中有8名女部长,就连共和国总统也是女性。

国际政治芬兰信奉军事上不结盟的中立主义路线。

但是芬兰依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活跃的角色。

芬兰早在二战结束之初就加入了联合国以及北欧理事会。

1995年,芬兰又同其邻国瑞典携手加入了欧盟。

除此之外,芬兰还因为其中立国的特殊身份参与了各种国际冲突的调解工作:例如前南问题和中东问题等。

三、芬兰的文化特点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芬兰人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它语言来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

而“sisu”这个词语的大概意思也许就是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品质,以及他们身上那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

芬兰的土地上哺育了很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实用功能性主义的浪漫风格设计建造的建筑为芬兰留下了众多凝固的艺术珍品。

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歌剧演唱家、乐队指挥、画家、作家、雕塑家和工艺美术设计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芬兰超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使许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的眼里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的杰作。

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淳朴的设计风格、高质量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有盛名。

在芬兰人的生活中,节假日相对较多也是一大特色。

在芬兰人看来,享受节假日带来的悠闲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的权利。

因此每逢节假日(包括周日)所有的商店都闭门谢客,甚至连公交车的班次也都减少到不到平时的一半,人们都乐于在节假日与家人或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芬兰全国有41.5万个私人别墅,这些别墅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森林深处、湖泊旁或海岸线上。

大部分芬兰人的节假日都是在自己的这些小别墅里度过的,因为大自然里那种不被打破的宁静是芬兰人最难以割舍的留恋。

谈到芬兰不能不提到芬兰的国粹——桑拿。

桑拿(Sauna)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

芬兰全国有192万个桑拿,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间桑拿房。

如果没有在桑拿浴的故乡洗过桑拿,就等于没有到过芬兰。

四、芬兰的工业特点:十九世纪上半叶,芬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但进展缓慢。

芬兰国民经济主要是战后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二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即战后至50年代初期。

芬兰作为战败国,被苏联割让了11.5%的领土,并向苏联赔款3亿美元。

当时芬兰没有接受马歇尔计划,而靠本国的力量于1952年全部还清战争赔款,并迅速恢复经济。

2.国民经济工业化阶段,指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芬兰工业生产增长了5倍;芬兰农业人口比重由41.1%锐减至12.2%。

形成以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为经济支柱,以化工、纺织、食品工业为补充的现代化国民经济结构,至此,芬兰开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3.现代化与国际化阶段,即70年代后期至今。

芬兰政府积极实行以高科技为动力、建设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芬兰以电子工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建立新兴工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电子、通讯、电气、应用生物工程、环保技术与产品等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型工业迅速发展,至80年代,这些产业企业已占芬兰企业总数的10%。

90年代起,电子工业迅猛发展,其中移动通讯的技术及其产品在世界上最为著名。

传统的锯木、造纸、冶金与机械工业的自动化水平和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多地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科技进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80年代是芬兰经济的繁荣时代,年平均增长率为3.7%,享有“北欧的日本”之称。

从80年代起,芬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跻身于经合组织国家前10名。

1990起,芬兰因经济过热导致泡沫经济崩溃,加上前苏联的解体,芬兰对前苏联出口急剧下降,使其经济雪上加霜,从而陷入西欧国家中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1991-1993年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总共下降了13%。

但1994年芬兰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恢复稳定、快速增长,是芬兰经济再次繁荣的新时代特点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芬兰的国民经济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一是传统的森林工业;二是战后发展起来的金属工业;三是新兴的电子业。

1999年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占芬兰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1%、24%和23%;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8.7%、25.3%和27.9%。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说明芬兰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后劲。

特点之二,由于芬兰政府长期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芬兰目前已拥有众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移动通讯技术及其产品、闪烁炼铜和镍技术及其设备、幅宽11米,速度达到1800米/分的造纸机、用于气象探测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无机房节能电梯、船用柴油机、破冰船、豪华客轮、卫星用太阳能电池、宇宙探测器的太空望远镜镜片、经营管理模拟器、超导电缆结构网、玻璃加工机械、集中供热系统、森林联合采伐机械、岩石粉碎机等。

特点之三,近年来,举世闻名的诺基亚集团公司在信息产业领域里不断创新,已经发展成为芬兰经济的“火车头”。

该集团1999年的营业额已相当于芬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

在它的带动下,芬兰不但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信息发达的国家。

目前,芬兰的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超过60%;人均上网率世界排名第一;大部分人的银行业务是在网上完成的;1999年国家研发投资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瑞典。

进入2000年后,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平稳发展,芬兰工业2000年、2001年两年的固定投资继续迅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