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灌溉设计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节水灌溉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节水灌
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可
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植物生长。
本文将探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
节水灌溉技术,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应该选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
例如,滴
灌系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将水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微
喷灌、渗漏灌、旋转喷灌等灌溉方式,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需求合理
选择。
其次,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需水量,
合理布局灌溉系统。
根据植物需要的水分量和频率,设计合适的灌溉
排水系统,确保每一片土地都能获得适量的水分。
定期检查灌溉系统,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避免浪费。
另外,温室大棚的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结合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通
过安装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和水分含量,及时调
整灌溉系统,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平衡,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至关重要。
选择高
效节水灌溉设备、合理布局灌溉系统、结合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保持土壤湿度平衡,促进植物生长。
希望
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在设计温室大棚时,能够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棚蔬菜滴灌系统案例设计与分析

大棚蔬菜滴灌系统案例设计与分析一、案例介绍该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位于河北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作物。
由于地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适宜的灌溉方式对于蔬菜的生长至关重要。
种植基地引进了先进的滴灌系统作为主要的灌溉方式。
滴灌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管道、滴灌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管道将水源输送到每个滴灌器,并通过控制器调节滴灌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植物的精准灌溉。
该系统同时还可以与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设备结合,实现自动化灌溉,提高灌溉的精准度。
二、设计分析1. 水源的选择滴灌系统的水源选择对于灌溉效果至关重要。
该大棚蔬菜基地的水源来自地下水和集雨水,经过处理后送入水塔进行存储。
还配置了备用的输水管道,以应对突发的水源问题。
这样一来,可以确保滴灌系统稳定可靠地进行灌溉工作。
2. 管道设计在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中,管道的设计要考虑到大面积的覆盖,同时要提供足够的水流量,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
在设计管道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尽量减小管道的阻力,提高水流量。
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布局,以确保每个蔬菜作物都能得到充分的灌溉。
3. 滴灌器设计滴灌器是滴灌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灌溉的均匀性和节水效果。
在该大棚蔬菜基地中,采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滴灌器,以适应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滴灌器的间距和出水量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调整,以确保每个植物都能得到适当的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滴灌系统的控制器是系统的“大脑”,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和气候情况来调节灌溉的频率和时长。
在该大棚蔬菜基地中,控制器采用了智能化的设计,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实现实时调整灌溉参数。
还与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设备进行了连接,以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灌溉。
5. 系统运行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滴灌系统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灌溉的均匀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每棵植物都能得到适量的水分,从而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大棚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棚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棚种植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质产品的生产。
然而,大棚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灌溉。
为了保证大棚内作物的生长,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系统。
本文将对大棚灌溉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二、大棚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1. 大棚灌溉方式目前,大棚内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微型喷灌。
滴灌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滴头,再通过滴头滴入土壤的方式进行灌溉,适用于各种蔬菜和果树的灌溉。
喷灌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嘴,再通过高压喷嘴将水喷洒到作物上,适用于大叶蔬菜和果树的灌溉。
微型喷灌是将水通过微型喷头进行微型喷洒到土壤上进行灌溉,适用于小叶蔬菜和果树的灌溉。
根据不同的大棚作物和灌溉需求,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
2. 灌溉管理大棚内作物的生长需要统一的灌溉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频率。
同时,大棚内作物的灌溉水质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3. 灌溉系统的设施大棚灌溉系统需要包括水泵、管道、滴灌带、喷灌器、控制设备等设施,以保证灌溉系统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大棚灌溉工程需要根据大棚内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运营。
三、大棚灌溉工程的设计方案1. 灌溉方式的选择根据大棚内作物的生长需求,选择滴灌和喷灌的混合方式进行灌溉。
大叶蔬菜采用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小叶蔬菜和果树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2. 灌溉设施的选择(1)水泵:选择工作效率高、噪音低、耐腐蚀的水泵,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供水。
(2)管道:选择防腐蚀、耐高压的聚乙烯管道,以减少管道损耗并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3)滴灌带:选择高质量的滴灌带,保证水分均匀滴灌到土壤中,并减少滴灌带的堵塞和损坏。
(4)喷灌器:选择高压喷灌器,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喷嘴,以确保作物得到充分的水分和养分。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系统设计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系统设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棚栽培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
而灌溉系统的设计则是大棚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系统设计,并探讨其优化方法。
一、灌溉系统的基本原理灌溉系统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向农作物提供水分,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在大棚栽培中,灌溉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源、水质、水量和水分的供给方式等因素。
1. 水源选择大棚栽培灌溉系统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水和城市供水等。
选择合适的水源是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距离近、水质好和供水稳定的水源。
2. 水质要求水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而言,应选择PH值适宜、不含重金属和杂质的优质水源,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3. 灌溉量控制灌溉量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设定。
适量的水分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达,并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季花病等病害。
4. 供水方式供水方式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多种形式。
在大棚栽培中,滴灌是最常用的供水方式之一。
它可以使水分直接滴入植物的根系区域,提高水分利用率,并减少水分损失。
二、灌溉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确保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能够高效运行,以下是几种优化方法供参考:1.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生长阶段,自动调整灌溉系统的供水量和供水时间。
这样可以提高灌溉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
2. 定时排水系统在灌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排水量。
合理设置定时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多,防止植物根系缺氧。
3. 建立水肥一体化系统尽量减少水肥的浪费,建立水肥一体化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配置水肥比例和施肥方式,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肥料的损失。
4. 引入高效节水设备例如,使用高效喷头、滴灌带和水肥一体化肥喷器等高效节水设备,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温室追肥灌溉技术

温室追肥灌溉技术一、设施建设设施由贮水池、送水管、暗渗支管三部分组成。
贮水池设在温室后墙中部墙内,用砖水泥砌成长2米、宽1米、高1.2米的长方形水池,底部高出地面0.2米。
在距贮水池底部0.1米处两侧各砌入一个长约0.3米的铁管,铁管外径与阀门、塑料管相连接。
塑料管的长度与温室长度相等并埋入北端下。
塑料管上接入支管,支管间距离与垄距相当,支管长度与垄长相等。
塑料管和支管顶端封死。
支管上有若干渗水孔,孔距以1米为好。
支管顺垄埋入垄下,垄上种植作物。
贮水池平时贮满水,需要灌溉时,打开阀门,池内水沿塑料管流入支管,再从支管的渗水孔流入作物根部的土壤。
如需要追肥,可把化肥先溶入水池水中,再使肥顺水管流向作物根部土壤中,实现追肥。
二、暗渗灌溉追肥优点1.省时省力。
只要打开阀门,即可完成灌水、追肥作业。
2.节省用水。
暗渗灌溉每次每亩只需2~3立方米水,比沟、漫灌节水3/4。
3.省肥。
采用深施暗渗追肥每次可省肥1/3~1/4,且施肥均匀。
4.减轻病害。
温室内湿度明显降低,病害少,农药污染相应减小。
5.有利于提高地温。
贮水池内的水经贮存,使之与室内温度接近后再行渗灌,可使地温下降幅度小。
6.土壤性能好。
能保持土壤不板结,地表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生长。
7.成本低。
管道一次投资每亩需600元,可用8~10年。
三、使用注意事项1.贮水池位置应设在棚室中部,若棚长80米~100米,应设两个贮水池,输水距离应均等,贮水池的出水管直径以50毫米为好。
2.每亩温室贮水池应贮水3~4立方米为好。
3.保持贮水池清洁,在贮水池上罩一塑料布,出水管一端要用双层纱布包好,防止杂物进入支管堵塞渗水孔。
4.土地翻耕前要将支管取出,土地翻耕后再埋入地下,每次取出后要清除渗水孔堵塞物。
5.定期清除出水管的纱布滤网,防止污物进入管路中。
通常每次贮水前要清理1次。
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

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农业生产效益的追求,大棚栽培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其中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是确保作物能够得到充分水分供应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系统进行讨论,探索如何设计和管理灌溉系统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灌溉系统的设计在大棚栽培中,灌溉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大棚的布局和作物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设计上的要点:1. 灌溉方式的选择大棚栽培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淋灌等。
滴灌适用于需要较精确水量控制的作物,喷灌适用于需要面积覆盖的作物,而淋灌适用于范围较广但不需要高湿度的作物。
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和大棚的布局,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
2. 灌溉水源的选择大棚栽培中的灌溉水源可以来自于自然降水、水井或水库等。
在选择灌溉水源时,要考虑水质是否适宜作物生长,避免水中的盐分或重金属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3. 灌溉水量的控制灌溉水量的控制是灌溉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
根据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的水需求,结合土壤类型和水源的条件,合理确定灌溉水量。
可以利用湿度传感器、设定合理的灌溉周期和时间来实现水量的精确控制。
二、灌溉系统的管理设计完灌溉系统后,合理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灌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确保喷头、滴灌管道等设施完好无损。
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避免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
2. 控制灌溉时间灌溉时间的控制对于大棚栽培非常重要。
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大棚内的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水分浪费和土壤中的养分流失。
3. 施肥与灌溉协调在大棚栽培中,灌溉和施肥密不可分。
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流失。
因此,在灌溉过程中,将施肥和灌溉协调起来,确保作物获得适宜的养分供应。
4. 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棚栽培中的灌溉管理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提高效率。
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

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
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灌溉是大棚种植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科学合理的灌溉设计和实施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劳动力成本。
因此,本文将就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大棚灌溉设计原则。
1. 节水原则,在大棚灌溉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水的浪费,选择节水型灌溉设备,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
2. 科学性原则,灌溉设计应根据大棚内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水量,科学确定灌溉周期和灌溉量。
3. 灵活性原则,大棚灌溉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4. 经济效益原则,在保证作物生长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
1. 确定灌溉方式。
根据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水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或微喷灌等。
2. 确定灌溉设备。
根据灌溉方式,选择相应的灌溉设备,如滴灌管、喷灌头、水泵等,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稳定。
3. 制定灌溉计划。
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制定灌溉计划,确定灌溉周期和灌溉量,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供应。
4. 安装灌溉系统。
按照灌溉设计方案,进行灌溉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灌溉设备正常运行,灌溉管道畅通无阻。
5. 灌溉管理与调整。
定期对灌溉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调整灌溉计划,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气候变化进行灌溉管理,保证灌溉效果。
四、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的效益。
1. 提高作物产量,科学合理的灌溉设计可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产量。
2. 节约水资源,节水型灌溉设备和科学的灌溉计划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浪费,节约水资源。
3. 降低成本,灌溉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调整可以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保护环境,合理的灌溉设计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五、结语。
大棚灌溉设计实施方案是大棚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温室大棚灌溉方案

温室大棚灌溉方案温室大棚灌溉方案是指在温室大棚中合理利用水资源,为作物提供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农作物生产。
灌溉是温室大棚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合理的灌溉方案能够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灌溉水源选择温室大棚的灌溉水源可以选择自来水、井水、雨水或河水等。
自来水作为灌溉水源的优点是水质稳定,便于管理,但成本较高。
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但水质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水质检测和处理。
雨水作为灌溉水源的优点是免费且天然,但需要进行收集和储存。
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优点是水量充足,但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污染物。
二、灌溉方式选择温室大棚的灌溉方式可以选择喷灌、滴灌或渗灌等。
喷灌是指通过喷头将水雾状喷洒在作物上,可以均匀覆盖整个作物区域,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的大棚。
滴灌是指通过滴灌带或滴灌管将水滴滴到作物的根部,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和土壤表面的湿润度,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小的大棚。
渗灌是指通过渗灌管将水渗入土壤中,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且土壤质地较好的大棚。
三、灌溉量确定温室大棚的灌溉量应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作物的需水量可以通过测定作物的蒸腾量和蓄积量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可以通过土壤含水量计来测定,气候条件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来获取。
在确定灌溉量时,应考虑到作物的生长阶段、土壤水分保持量和灌溉系统的效率等因素。
四、灌溉频率控制温室大棚的灌溉频率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的生长期需要增加灌溉频率,而休眠期需要减少灌溉频率。
土壤水分状况可以通过土壤含水量计或土壤湿度计来监测。
灌溉频率的控制可以通过自动化灌溉系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工观察和判断来进行调控。
五、灌溉时间选择温室大棚的灌溉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较为适宜的灌溉时间,因为此时气温较低,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郊有20个日光温室大棚,规格为东西长80m,南北跨度8m,所在的地方地形平整,多年平均降雨量2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mm。
温室内种植黄瓜,每个温室内畦长75m,宽1m,共有6个畦,每畦种植两行黄瓜,,东西株距为0.33m。
其温室群的中间地带有一口水井,出水量为50m3/h,动水位为20米
1、基本资料
①地形面积
该园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20米,约36亩
②土壤质地
:该地块土壤主要为壤土,土壤容重约为1.38 g/cm3,田间持水量约为23.2 %(重量)。
根据蔬菜的水分需求特征和管理要求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限取田间持水量的95 %。
③气象资料
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少雨,是暖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
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雨季多有冰雹,有时出现伏旱;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年无霜期平原区为152~175天,冻土1m 左右。
陆面蒸发量250 mm/年,水面蒸发量1500 mm/年,多年平均气温8.5 ℃,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7.3 ℃,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3.1 ℃,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8.8℃,年日照时数为3120.8 h,光资源比较丰富。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3.0 mm。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份为747.1 mm,最少年份为274 mm。
④种植情况
项目地块温室和大棚内主要种植黄瓜,东西种植,株距0.33m,行距0.5m
⑤水源状况
目前温室群中间水源井1眼,出水量可达50 m3/h,可为该地块提供灌溉水源。
2、温室蔬菜滴灌工程设计
(1)灌溉系统设计参数
灌溉设计日耗水强度I=5mm/d
土壤湿润比P:黄瓜滴灌取P=70%
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η=0.90
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限取田间持水量的95%为22.04% 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70%为16.24%
设计供水均匀度为95% (2)水平衡计算 设水泵开机时间为12t/d
灌溉面积计算:A=
A ~灌溉面积,亩; Q ~需供水流量,m3/h ; I ~设计供水强度,mm/d ; t ~水源每日供水时数,t=12 h ;
计算知A=180亩>36亩,所以原有井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
(3)灌水器的选择
经相关资料和试验,据灌水器的种类和水力性能拟选用:滴灌管采用直径Dn16mmPE 管,壁厚0.6mm ,滴头间距0.33m ,设计工作水头Hd=10米,滴头设计流量流量qd =2.0L/h 。
(4)根据设计灌水均匀度计算毛管最大铺设长度 Lm=NmSe+So
Lm —毛管允许最大长度(m ) Nm —毛管允许最大孔口数,取整数 Se —滴头间距(m ) So —第一孔距
利用勃拉休斯公式代入相关数据Lm=310*0.33+So>80m 所以毛管能满足供水均匀度95%。
qv=20%的要求 (5) 温室滴灌灌溉制度设计 ①温室内蔬菜最大毛灌水定额
m=0.1γzp(θmax -θmin)/
Q*t 0.667*I
式中:m~设计最大毛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1.38 g/cm3;
z~计划湿润层深度,30 cm;
p~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70 %;
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θmax=23.2%×95%=22.04%,θmin=23.2%×70%=16.24%,经计算得到大棚内蔬菜最大毛灌水定额:m=18.68mm
②灌水周期计算公式:
T=m/I
T~设计灌水周期,d;
m~设计毛灌水定额,mm;
I~设计耗水强度,棚内I =5.0mm/d;
据计算温室内黄瓜灌水周期为T=4d
③: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1= m*Se*Sl/qd
t1~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设计灌水定额,18.68mm;
Se、Sl~灌水器间距与毛管间距,m;Se =0.33 m;Sl=0.5 m
qd~灌水器流量,2.0 L/h;
经计算实际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t=1.5 h
④轮灌区数目的确定
N≤24KT/t
N—轮灌区数目
K—水泵每天开启时间比例,此处取0.5
T—灌水周期
t—每组开启时间
在此处N取4,即分成四个轮灌区
(6)灌溉系统水力计算
①毛管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勃拉休斯公式):hf=8.4*104*Q1.75L/D4.75 hf—毛管沿程水头损失(m)
Q—毛管流量(m3/h)
D—毛管内径(mm)
L—毛管长度(m)
经计算毛管沿程损失为hf=8.4*104*Q1.75L/D4.75=4.37m
局部水头损失为(按沿程阻力损失10%算)为0.437m 同理可算出直管、干管与分干管损失如下表所示
滴灌系统水力计算结果表(最不利情况)
(7)选择水泵及动力配套:
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水泵的设计流量108.96 m3/h和设计扬程
36.13m,综合考虑,选取潜水泵型号为IS100-65-200 。
为了防止水锤的
发生,在运行时,应先打开出水口,再开水泵;在关闭系统时,应先关闭水泵,再关闭出水口;在开启和关闭系统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水锤的发生。
表1-5 水泵性能及配套电机表
3、工程概算
温室灌溉设计
学院:园艺学院
姓名:高孟起
学号:20090240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