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什么
[大人记忆力差的原因]记忆差是什么原因
![[大人记忆力差的原因]记忆差是什么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3b481a5856a561252d36fda.png)
[大人记忆力差的原因]记忆差是什么原因记忆差是什么原因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记忆力极好的人,它们学习或是做起事来干净麻利,而有些人则是丢三纳四,做事缓慢等。
这两个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于记忆力差的人的情绪波动也是比较大的。
那么,记忆力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记忆还与躯体健康状况有关,如脑部肿瘤、糖尿病、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梅毒等疾病都可引起记忆力下降。
同时记忆与心理健康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长期处于社会压力大、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状态时也会引起记忆障碍。
记忆与遗忘是对立统一的,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表现为最初遗忘的较快,几天后会重新想起来,以后逐渐慢慢地遗忘。
因此,在遗忘到来之前,必须及时地复习,以便大大提高记忆的持久性。
首先要有简练的复习提纲,依纲复习,“纲举目张”;其次要将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相结合。
要想记忆力好的话你,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信息和对象才会在大脑皮层中烙上深深的印迹;反之,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过多,会使人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差药物不要灰心,做到五要: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
要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要善于调控和转移注意力。
要积极参加公益的集体活动。
记忆力差怎么办记忆力下降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而成的,那么要记忆力好就必须要重复复习自己学过的东西,复习是首位的,只有当自己融会贯通了,那才会记住了。
除了第一步的复习,还要不停的练习,不练习就会忘记,不练习就不能将学到的掌握,所以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营养方面。
补充大脑营养,每天吃几个核桃,多喝水,让自己的心处于平和的状态,不要太激动也不要太悲伤,这一点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和感悟。
休息,一定要休息好,让大脑休息好了,才能正常的工作,就像电脑一样,时间一长就会卡,系统的反应速度就会降低,那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缘故啊,人的脑子也是一样的,只是不停的装东西,没有充足的睡眠缓冲一下那是不行的哇。
教育孩子先了解什么是记忆与记忆力

教育孩子先了解什么是记忆与记忆力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
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记教育孩子先了解什么是记忆与记忆力,供需要学习的朋友参考。
记忆是人脑中保存和回忆经验和概念的认识活动,它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比如,要让小学生认识“鱼“字,通过乓复读音,看字形,练习书写和理解字义,在头脑中留下了”鱼”字的映象,这就是对“鱼”字的识记和保持的过程。
以后,如果看到写有”鱼”,字的卡片,便能认出它,并能欺写出这个字,这就是再认和重现。
识记和保持是”记”的过程,是外在信息在大脑中贮存、编码的过程,而再认和重现是”忆”的过程,是在头脑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没有”记”就没有”忆”,”记”是“忆”的前提,而”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
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记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认识过程,而不是象容器一样的俏极被动的储存知识:它是对识记材料积极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概括化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过程。
以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来分析,记忆过程是一个从信息的输入(接受信息)—编码、贮存(整理强化)—提取信息(追忆回新)的过程。
孩子们同时观察一组图画,由于每个人知识经验、智力水平的不同,他们每个人所表述的内容也不同。
重画的图形经过孩子头脑的加工而发生了不同变化,有的把图形颠倒了,有的歪曲了,有的把某些细节加以补充,等等。
如果把智力发展正常的孩子与智力发展较差的孩子分别编成两组,第一次让他们同时记一组毫无意义的、互不相干的材料,结果两组所显示的记忆率是相近的。
第二次给他们一篇几百字的有意义的短文材料,智力正常组记忆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而另一组仅达百分之三十几。
事实说明,记忆率的高低与学生主观情神状态、原有知识经验及智力发展水平有关。
所谓记忆好的孩子,不是指那些试图把所有东西不加整理地全部背下来或“过月成诵”的孩子,而是指那些会用脑子,能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的孩子,在他们的头脑中知识的储存是结构化的,所以易于恢复和提取,即使是暂时被遗忘的概念,也能回忆起来。
记忆效应

产生条件:某基站A存在两个同频不同BSIC
(基站识别码)的邻区B和C。移动台从B站附 近经过,邻区表已解出B区的BSIC,随后,以 动态快速行使至A区覆盖区域,并切换到A区, 此后,移动台在快速行使至C区主覆盖区域,此 时,C区的电平很强,已达到切换条件,基站下 发切换命令,但造成切换失败。
基站 B
记忆是什么呢?
按我们的理解所认识的记忆效应 又是什么呢?
记忆简单来说是代表 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 感受、经验的印象累 积。
记忆效应是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 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倾向。镍 镉电池存在有记忆效应.
原因是电池部分充电与放电不完全所致, 一般发生在镍镉电池,又叫电池结晶效 应,导致使用时间缩短,建议充电前对 电池放电。
电池记忆效应: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人们对于 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 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 成的工作。
也许未听说过,金属也有的记忆效应, 称为形状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在通信中多发生在基站分 布较密集,移动台快速行使的情况 下,如城市的高架道路、城市的轻 轨以及磁悬浮列车路线等。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频率校正信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CCH)、同步信道(SCH)、广播控制信道(BCCH)
服 务 小 区
邻 小 区
验 证
移动台
移动台对其邻小区的 FCCH和SCH解码
携带FCCH
无携带FCCH
手机开机时依次同步的信道是:FCCH、SCH、BCCH
解决措施: 主要是修改广播控制 信道(BCCH)的频点。在高速路 段尽量拉开同广播控制信道 (BCCH)小区的间距,使移动台不 断刷新储存的BCCH(广播控制信 道)和BSIC(基站识别码)的对 应关系,减少“记忆效应”的发 生。
关于记忆原理_人的大脑如何记忆

关于记忆原理_人的大脑如何记忆记忆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记忆原理_人的大脑如何记忆,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记忆原理_人的大脑如何记忆:大脑是如何记忆的:按照现在对记忆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①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OR感觉登记也就是你现在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信息在人脑中的反应。
②短时记忆请你现在回忆看这个答案前你再看什么?这就是短时记忆,一般持续15~30秒。
(没有复述的情况下)③长时记忆也就是一分钟以上的记忆,最长可以达到终身。
以上定义皆来自于《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出版社彭聃龄。
国外教材以及其他学者定义如何,暂且不知。
问题中所说的『物理形态』和『架构』并不是心理学上习惯性的用词,不过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吧。
『物理形态』或许可以对应『脑中化学物质』,『架构』或许可以对应脑神经机制。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现在就我所知有也有三种也就是『架构』有三个层次①反响回路简单说就是人脑神经细胞形成了一种『环路』。
可以简单理解为是『0』这样的,实际上应该要复杂很多,我所读的书没有细述,欢迎医学专业的补充。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既然是一个相对闭合的路线,那么神经冲动就可以自己不断的循环而持续着。
这就使得『信息』有了持续存在于脑中的可能,信息的持续存在不就是记忆吗?那么这个反响回路在记忆中的作用是呢?我认为它对应的是短时记忆。
有实验为证科学家们又找上了可怜的『小白鼠』。
这个实验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有AB两组小白鼠。
A组呢,放在高台上,由于高台不好站,小白鼠就会跳下来这时候邪恶阴险的科学家们就电它!反复几次后,科学家们发现小白鼠会努力在高台上保持不动。
显然,小白鼠学乖了,知道下面有电。
科学家们没有就此放过小白鼠,而是给这些『学乖』的小白鼠施加强力的电击!电晕!专业说法电休克!虽然观察发现,经过『电击治疗』的小白鼠并没有克服对往下跳的恐惧它还记得下面有电,不敢往下跳。
记忆的概述PPT课件

编辑版pppt
9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 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 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 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 识记。
意义识记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凡有意 义的材料,必须让儿童学会积极开动脑筋, 找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无意的材料, 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编辑版义pppt,以保证记忆的效 10
情绪状态对应情绪词
愉快教学、情境教学
(二)外加识记动机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外加识记动机效果好
外加识记动机有哪些?
物质奖励:卡片、笑脸、小红花
精神奖励:表扬、赞赏
低中高年级分别用编什辑版p么ppt 奖励手段?
27
如何提高小学儿童的记忆力?
编辑版pppt
28
四、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二)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1、利用无意识记规律识记 2、学习内容与活动结合 3、采用意义识记 4、采用尝试回忆法 5、掌握识记策略
缺点是: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又
由于无意识已缺乏目的性,在内容上往往都
有偶然性和片段性。编辑版pppt
8
➢规律:有意识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有意识记要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人总是在活动中进行识记的,因此无
论是无意识记还是有意识记,只要识记的对 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的 效果就会好。
编辑版pppt
24
二、小学儿童保持和回忆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1、保持材料有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 象类型
识记的材料类型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 小学生认识材料类型偏重于具体的,形象的, 因此他们善于具体形象记忆。 2、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3、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
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分别是什么

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分别是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分别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
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
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供需要学习的朋友参考。
人们的记忆分为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
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
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人们的记忆分为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人们的记忆分为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
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
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想起来做某事是短时记忆,保存一分钟以内,一分钟以后被遗忘很正常,只有经过有意地识记和复述,并且不能被打断,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
比如你正在查钱时有人叫了你一声,你回应后再查就忘了刚刚自己查到了多少张,这就是短时记忆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
记忆的分类之感觉记忆这个是一个记忆事件,我们以一个记单词事件为例,当记单词事件发生后,你在几秒中之内会产生一个"感觉记忆",这个感觉记忆转瞬即失,每个人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在3、4秒之内,这个在记单词时不会感觉太深,在什么时候感觉深呢? 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分类之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之后还会有一个"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
记忆

• 也就是说,个体在内隐记忆时,没有意识到 提取信息这个环节,也没有意识到所提取的 信息内容是什么,而只是通过完成某项任务 才能证实他保持有某种信息。
Recover from memory
储存(保持)
Hold in memory
记忆有何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 系的整体。 2、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证。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输入
感觉
短时
• 巴特莱 (1886.10.20 —— 1969.9.30) • 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 人。 • 模式(图式)与重建
2、遗忘
(1)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 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 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二)保持与遗忘
• 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像在头脑中得到 巩固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的编码、储存过 程。 • 与之相反的结果是遗忘,即对于识记过的东 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 保持和遗忘是同一过程(记忆的第二步)的 两个侧面,或者说遗忘是自然的。
1、保持
(1)概念 保持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 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中间环 节。 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 从前有一只羊跟牛结婚,生了两个孩子, 长得很巨大,象狮子一样壮,他们爱上 一个处女,天天跟处女在一起,成了色 魔,结果被变成了水瓶里的两条鱼。 • 从前有一只“白羊”跟“金牛”,生了 “双子”,长得如“巨蟹”,像“狮 子”。爱上“处女”,“天秤”、“天 蝎”,成了“射手”、“魔羯”,变成 “水瓶”里的“双鱼”
大脑的记忆原理是什么

大脑的记忆原理是什么人类的大脑是比较复杂的,很多都不知道大脑记忆的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店铺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大脑的记忆原理,欢迎参阅!大脑的记忆原理记忆的生理本质:人类大脑内在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
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记忆的形成原理:当一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突触就会发生增生或感应阈下降,经常受到刺激而反复兴奋的脑神经细胞,它的突触会比其它较少受到刺激和兴奋的脑细胞具有更强的信号发放和信号接受能力。
当两个相互间有突触邻接的神经细胞同时受到刺激而同时发生兴奋时,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就会同时发生增生,以至它们之间邻接的突触对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当这种同步刺激反复多次后,两个细胞的邻接突触对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阈值),则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兴奋的传播现象,就是当其中任何一个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都会引起另一个细胞发生兴奋而,从而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应联系,这就是即记忆联系。
(说明:短期记忆脑细胞在受到反复刺激时,并不发生突触增生,而是发生突触感应阈下降,这种下降时短暂的,所以不能维持太长时间;而惰性记忆细胞则以突触增生为记忆基础,因而维持记忆的时间较长。
)脑神经元的交互作用:神经细胞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形式:单纯激发: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
单纯抑制:一个细胞兴奋,提高相接的另一细胞的感受阈。
正反馈: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后者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前者的兴奋阈,或回输信号给前者的感受突触。
负反馈: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后者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前者的兴奋阈,使前者兴奋度下降。
(多由三个以上细胞构成负反馈回路)由于细胞的交互作用,记忆会受到情绪、奖励、惩罚等的影响。
脑细胞的记忆分工:人脑内存在多种不同活性的神经细胞,分别负责短期、中期、长期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记忆简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如见过的人或物、听过的声音、嗅过的气味、品尝过的味道、触摸过的东西、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
这些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
例如,我们读过的小说,看过的电视节目或电影,其中某些情景、人物和当时激动的情绪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各种印象,当别人再提起时或在一定的情境下,这些情景、人物和体验过的情绪就被重新唤起,出现在头脑中。
记忆同感知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比感知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对象,它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记忆反映的是过去的经验,它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二、记忆种类(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l.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参观所得的印象就是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
如我们见到过的人或物、看到过的画面、听过的音乐、嗅过的气味、尝过的滋味、触摸过的物体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正常人的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通常发展得较好,在生活中起主要作用。
触觉记忆、嗅觉记忆与味觉记忆,虽然一般正常人在这些方面也都有一定发展,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可称之为职业形式的记忆,因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由于特殊职业的需要,这些记忆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于缺乏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的人,如盲人或聋哑人等,其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等会得到惊人的高度发展。
2.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游泳的一个接一个的动作的记忆,对体操、舞蹈动作的记忆等都属于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运动、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及熟练的基础,对形成各种熟练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
在运动记忆中,大肌肉的动作不易遗忘,而小肌肉的动作易遗忘。
3.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过去的一些美好事情的记忆,对过去曾经受过的一次惊吓的记忆,或对过去曾做过的错事的记忆等都属于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的印象有时比其他记忆的印象表现得更为持久、深刻,甚至终身不忘。
在某种条件下,它还可以引起习惯性恐惧等异常症状。
4.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
例如,我们对心理学概念的记忆,对数学、物理学中的公式、定理的记忆等都属于逻辑记忆。
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高度理解性、逻辑性的记忆,对我们学习理性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二)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1.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就是说,对于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有一个极短的感觉信息保持过程,但如果不进一步加工的话,就会消失。
感觉记忆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视觉后像。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模像记忆或感觉储存阶段。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在感觉记忆中,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原有的物理特征编码的。
例如,视觉性刺激通过眼睛登记在图像记忆中;听觉性刺激通过耳朵被登记在音像记忆中。
感觉记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保存下来,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感觉记忆的容量较大,它在瞬间能储存较多的信息。
感觉记忆内容保存的时间很短,据研究,视觉的感觉记忆在1秒钟以下,听觉的感觉记忆在4~5秒钟之内。
在感觉记忆中呈现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记忆系统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则很快消失。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例如,我们打电话通过114查询,查到需要的电话号码后,马上就能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后,刚才拨打过的电话号码就忘了,这就是短时记忆。
我们听课时边听边记下教师讲课的内容,也是靠的短时记忆。
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组块,就是记忆的单位。
究竟多大的范围和数量为一个组块,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数字、一个或几个汉字、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
例如,呈现一系列的数字“28459638585196”给一个人,让他听一遍或读一遍之后立刻回忆,只能回忆起5~9个数字。
但如果把上边的一系列数字分成2845、963、8585、196这样四个组块呈现给被试,就很容易使这14个数字保持在短时记忆中,使记忆内容的量扩大。
由此可,短时记忆容量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取决于记忆的项目数,而是决于其组块数。
若以一个字为一个组块,可以记住5~9个字;以短语为组块,可以记住16~20个字;若以一句律诗为组块,以记住20~28个字。
组块化提供了一个超越短时记忆存贮空间度的一种手段。
对短时记忆的材料适当加以组织,可在短时间内住更多的内容。
例如,学习外语,以课文记忆效果最好。
课文记正是把许多单词构成的无论是在时空结构还是在意义上都紧密联的句子作为一个组块,使每个组块增大,相应地减少了组块量,提高了词汇量和记忆效果。
这比只以每个单词作为一个组块,而导每次学习不得超过7土2个单词的方法的效果要优越得多。
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倾向于对言语材料进行听觉编码。
随着研究的深入,又进一步发现短时记忆还采用视觉编码与语义编码,并短时记忆会受到声学上相似性的干扰。
康拉德(Conrad)在实中选用两组容易混淆的字母BCPTV和FMNSX为材料,发现记混淆经常发生在声音特性有关方面,发生在声音相似的项目间(如S和X)。
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内容保持的时间在没有复述的情况,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
如不经复述,大约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
短时记忆的内容若加以复述、运用或进一步加工,就被输入长记忆中,否则,很快消失。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贮存时间超过一分钟以上,直至数日、数周、数年乃至一生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它贮存的信息时间长,可随时提取使用,与短时记忆相比,受干扰小。
短时记忆的内容经过复述可转变为长时记忆,但也有些长时记忆是由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
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主要以意义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的,通过整理、归类、贮存并提取。
记忆的三种类型若按信息加工的理论来划分,它们的关系是: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其痕迹就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中呈现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转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若得到及时加工或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其关系如图4-1所示:图4-1 记忆系统模式图(三)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它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有意识性,而不在意信息识记过程的有意识性。
外显记忆能随意地提取记忆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例如,自由回忆、线索回忆以及再认等,都要求人们参照具体的情境将所记忆的内容有意识地、明确无误地提取出来,因而它们所涉及的只是被试明确地意识到的,并能够直接提取的信息,用这类方法所测得的记忆即为外显记忆。
2.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它是未意识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它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而不管信息识记过程是否有意识。
也就是说,个体在内隐记忆时,没有意识到信息提取这个环节,也没有意识到所提取的信息内容是什么,而只是通过完成某项任务才能证实他保持有某种信息。
正因为如此,对这类记忆进行测量研究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识记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项操作任务,被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反映出他曾识记过的内容的保持状况。
如果人们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受到了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或者说由于先前的学习而使完成这些任务更加容易了,就可以认为内隐记忆在起作用。
第二节识记一、识记的种类识记是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记忆过程。
根据学习者是否按预定的目的任务进行识记,可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二、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
有意识记的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识记的效果。
♦ 2.学习态度。
如果识记的客体成为主体的指挥活动的对象或结果,那么就会激发起学习者的识记动机,积极地参与识记忆、活动,对象和结果就容易被感知,识记效果就好。
♦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 5.识记方法。
第三节保持和遗忘一、保持的生理机制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持量和记忆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
(一)保持量的变化♦ 1.保持曲线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在学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水平。
这条曲线称为保持曲线。
保持的反面是遗忘,因此这条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
(二)记忆内容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记忆的保持量会发生变化,产生遗忘,而且记忆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二、遗忘的原因(一)衰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逐渐消退的结果。
(二)干扰理论(三)提取失败理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能回忆起某件事,但又知道这件事是知道的。
有时我们明明知道某人的姓名或某个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忆起;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
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tipofthetongue)。
♦这种情况说明,遗忘只是暂时的,就像把物品放错了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
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四)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
三、记忆术♦学生经常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意回忆,并为记不住教材内容而苦恼。
怎样才能提高对教材内容的记忆效率呢?在学习一章教科书时采取以下六个步骤会显著提高记忆的效率:♦ 1.预习。
涉略全章各节内容,了解它所讨论的一些总课题。
把以下四个步骤应用到节以下的各分段的内容上。
♦ 2.提问。
对各分段提出问题。
通常只要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将“提取过程”的标题改为“什么是提取过程?”或“提取过程有哪些特点?”♦ 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