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西风颂课件.ppt

合集下载

课件-诗歌-西风颂

课件-诗歌-西风颂
3、通篇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意义深远含蓄。例如第三节,写西风唤醒了地中海、 震惊了大西洋,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深思。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不少处于被奴 役、受压制的境况,而大西洋上的英伦三岛及其沿岸的法国正是推行殖民主义的霸权国家。 诗中所写的“昏睡的地中海”,“汹涌的大西洋”未必不反映了诗人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 争的关切,对奴役者的痛恨。又如以落叶象征腐朽、残败了旧势力,又把落叶形容成“黄 的,黑的,灰的,红得象患肺痨”,“是重染疫疠的一群”,形象丑恶,不堪一击,有如 “鬼魅碰上巫师,纷纷逃避”。既形象生动,又蕴含象征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十三、西风颂
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这首诗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 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揭示出旧事物必将让位于 新事物的客观规律,反映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全诗共5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节):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 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这一部分是对西风的赞歌。第1节:称颂西风“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 它既能横扫枯死的落叶(象征腐朽的反动势力),又能护送“有翼的种子”暗藏地下,只等春风吹起, 万卉齐放(象征革命思想终将萌发、壮大)。第2节:再次颂扬西风扫荡腐朽事物的强大威力(象征革命 的力量)。它能试卷流云,随之带来黑雨、冰雹和火焰,“将濒临的一年埋葬”。这一节把境界由地上 扩展到了高空。第3节:写西风吹醒了南国的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使汹涌的波涛为它让路,深渊的草 木也为之战栗。这一节将西风的强大威力由空中扫到海洋,暗示着革命风暴终将在各处掀起。 第二部分(4-5节):诗人将自己写入诗歌,同西风合为一体,把主观的感情同自然景物融合在一 起。第4节:诗人尽管在人生路上受尽挫折,他仍然渴望西风能象举起水波、树叶、流云一样,使自己振 奋起来,获得新的生命,表现了诗人投入革命风暴的强烈愿望。第5节: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 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最后两句展示了光明的 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西风颂ppt课件中文

西风颂ppt课件中文
主题思想
《西风颂》的主题思想是追求自由 、民主和革命,诗人通过诗歌表达 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作者及背景
01
作者生平
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生于1792年,卒于1822年。他是
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天才诗人”。
02 03
创作背景
《西风颂》创作于1819年,当时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不久,社 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雪莱创作了这首诗歌, 表达了他对自由和革命的向往。
之作。
社会影响
激发社会思考
《西风颂》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尖锐的社会批判,激发了人们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推动社会变革
《西风颂》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成为进步思想的代表之一。
传承文化价值
《西风颂》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 和思想智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05
《西风颂》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西风”意象
总结词
中国文化中的“西风”通常与秋天、落寞、离别等情感相关联,象征着一种悲凉、苍茫的氛围。
详细描述
在中国文学中,“西风”常常被用来形容秋天萧瑟之景,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西风”就营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 岁月的感慨。
传播历程
1 2
早期传播
《西风颂》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初,随着新 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 翻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现代传播

西风颂ppt课件四

西风颂ppt课件四
西风颂
雪莱
假 如 我 是 一 片 任 你 吹 卷 的 枯 叶
假 如 我 是 一 朵 随 你 飘 飞 的 云 彩
或是在你威力之下喘息的水波, 分享你强健的搏动, 悠闲自在,
不羁的风啊, 哪怕不及你自由, 或者, 假若我能像童年的时代, 陪伴着你在那天国里任意翱游, 即使比你飞得更快也并非幻想——
悲凉当而又甜美。狂暴的精灵哟,
但愿你琴吧我迅猛的灵魂能够契合!
, 就 像 那 一 片 树 林 ,
哪 怕 我 周 身

把 我 僵 死 的
向 整 个 宇 宙


像枯叶被驱赶去催促新的生命!
而且, 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就 像 从 未 熄 的 炉 中 拨 放 出 火 花
!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 唇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
春 天 还 会 远 吗 ?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不要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直接抱着锅吃多省心。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那么我绝不这般向你苦苦哀求:
啊, 卷起我吧! 如同翻卷波浪、
或像横扫落叶、或像驱赶浮云! 我跃进人生的荆棘, 鲜血直淌!


它的
太重
像负
你缚
了住
, :
敏 捷 、 高 傲 、
了 我 这 颗 灵 魂

西风颂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西风颂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 漫主义诗人
• 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 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 》、《西风颂》、《自由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暴政的假面游行》等 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 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 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 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 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 ;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年,诗人又 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人们反抗英国 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1814年 ,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姐结合。英国当局 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诗人愤然离开祖国, 旅居意大利。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 暴风雨,溺水而亡。
《秋 颂》
济慈
• 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 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父亲是马 厩的雇工领班。自幼喜爱文学,由于家境窘困, 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其父母在其青少年时期便 相续去世,虽然与兄弟和姐姐相互支持,但过早 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1810年,济慈被送去 当药剂师的学徒。五年后济慈考入伦敦的一所医 学院,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 而专心于写作诗歌。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 出版。这本诗集受到了一些好的评论,他在来年 的春天复印了新诗集《安迪密恩》。
A few nights later I was woken by a noise at about two in the morning.I heard someone walking softly outside my door.I got up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out.I saw Barrymore moving carefully and quietly away from me.I followed him,as quietly as I could.H e went into one of the empty bedrooms and left the door open.I went quietly up to the door and looked in side. Barrymore was standing at the window.He was holding a light in his hand and looking out onto the moor.He stood without moving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he put out the light. I went quickly back to my room.A few minutes later I heard Barrymore go softly by. The next morning I told Sir Henry what I had seen. 'We must follow him and find out what he is doing,'said Sir Henry.'He won't hear us if we move carefully.'

西风颂波西.比希.雪莱.ppt

西风颂波西.比希.雪莱.ppt
41 Thy voice, and suddenly grow gray with fear, 它们突然因 为恐惧而悸动 42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 oh hear! 战栗着消逝, 听啊!
Part four
IV 第四部分 43 If I were a dead leaf thou mightest bear; 如果我是一片你 可以带走的落叶 44 If I were a swift cloud to fly with thee; 如果我是一片你可 以引领的浮云 45 A wave to pant beneath thy power, and share 如果我是一 个在你的威力下喘息的浪头, 46 The impulse of thy strength, only less free 分享你雄健的脉 搏,只不过 47 Than thou, O uncontrollable! If even 没有你那样的自由,你 这不可控制的家伙! 48 I were as in my boyhood, and could be 如果我还是一个孩 子, 49 The comrade of thy wanderings over Heaven, 可以和你结 伴在九天漫游
Part four
50 As then, when to outstrip thy skiey speed 那时,超越你天界的神 速也不算是神奇 51 Scarce seem'd a vision; I would ne'er have striven 我就不会像现 在这样
52 As thus with thee in prayer in my sore need. 痛切得向你祈求 53 Oh, 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啊,带走我!像带走每一个浪 涛,每一片树叶,每一道浮云 54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I bleed! 我扑向这生命的荆棘,为之流 血。 55 A heavy weight of hours has chain'd and bow'd 时势的艰难压制捆 绑着的这个人 56 One too like thee: tameless, and swift, and proud. 也象你一样: 狂放,迅捷,而骄傲!

西风颂ppt1 人教课标版1

西风颂ppt1 人教课标版1

• 第一节

啊,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鬼,

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

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魔怪——

呵,你让种子长翅腾空,

又落在冰冷的土壤里深埋,

象尸体躺在坟墓,但一朝

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回来,

为沉睡的大地吹响银号,

驱使羊群般蓓蕾把大气猛喝,

就吹出遍野嫩色,处处香飘。
第一节:写大地上的景象 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籽。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
程的推动者。渲染沉重严酷的环境氛围,但是又给人以希望的暗示。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 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 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由此显现大自然的万钧之力。同时隐晦的表示当
但是,却让读者在西风、残叶、种籽、 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意 象之间感受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力量。 时刻鼓励着人们坚强忍受胜利前的苦痛折磨, 顽强的等待、争取胜利曙光的到来。献自己的崇高精神。
尤其是结尾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 象,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 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 明前景,寓意深远,余味无穷。
伟大的革命风暴来临时,任何阻挠都是无力无能而可笑的。
第三节:转而描写海洋 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 着重强调了西风力量的强大,也暗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具有的强大力
量。
※这三节诗中,诗人描绘了西风所到之处,自然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歌 颂了它那伟大的破坏力和创造力。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 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

西风颂ppt

西风颂ppt

背景
• 1819年9月一个星期天,诗人漫游乡野,感 到空气清爽,收割过的田地显得特别温暖 ,边走边吟,回来就写成此诗。
思考与探究 《西风颂》与《秋颂》客观化抒情方式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寄托诗人内心的情感 • 列出诗人描绘的景物,说说不同的景物会引起 怎样不同的感受。
《秋颂》
• 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三节:
第一节
• 第一节,写大地上的景象。 • 在西风狂暴的吹拂下,落叶翻滚, 黑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 “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 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 的推动者。
第二节
•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
• 河柳下的飞虫、篱下的蟋蟀、园中的知更鸟、山 圈里的羊群、天空中的燕子 • 各种各样的昆虫和鸟兽,都参与黄昏中的合唱。
主题
• 济慈歌颂秋天的成熟可爱温暖和丰硕。 • 表达一种精神的清醒和解放 。 • 对世界平和温暖虔诚的心态
《西风颂》和《秋颂》总结
同是景物描写,风格显著不同
《西风颂》中景物描写上天入地,场景转换 的幅度极大,充满强劲的动感,情感的表现 也奔放有力,配合于西风的狂暴。
《秋颂》中的景物描写则十分细腻,诗人像 一个擅长工笔的画匠,一笔一笔勾画出秋天 繁复的细节,在声色并茂的美景中,寄托了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传达出富足、愉悦的 感情。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西风颂PPT课件11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西风颂PPT课件11

《西风颂》
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 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 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 界,但仍然是在歌唱西风。
诗歌的后两段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 “我跌在人生的刺树上,我血流遍体”—— 这令人心碎的诗句道出了诗人不羁心灵的创 伤。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愿意被西风吹拂, 愿意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 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诗人愿奉献 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
谢谢观赏!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 第五节

让我做你的竖琴吧,就同森林一般,

纵然我们都落叶纷纷,又有何妨!

我们身上的秋色斑烂,

好给你那狂飚曲添上深沉的回响,

甜美而带苍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豪迈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

把我的腐朽思想扫出宇宙,

扫走了枯叶好把新生来激发;

凭着我这诗韵做符咒,

犹如从未灭的炉头吹出火花,

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

破坏者,保护者,听吧——听我的歌!
• 第二节 • 你激荡长空,乱云飞坠 • 如落叶;你摇撼天和海, • 不许它们象老树缠在一堆; • 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 • 只见蓝空上你驰骋之处 • 忽有万丈金发披开, • 象是酒神的女祭司勃然大怒, • 愣把她的长发遮住了半个天, • 将暴风雨的来临宣布。 • 你唱着挽歌送别残年, • 今夜这天空宛如圆形的大墓, • 罩住了混浊的云雾一片, • 却挡不住电火和冰雹的突破, • 更有黑雨倾盆而下!呵,听我的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途中得到 消息说兄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这一年年底,
汤姆死了,济慈搬到一个朋友的房子去住,在那
里,济慈遇见并深深的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邻居, 芬妮·布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疾病与经济上 ,其中包括《伊莎贝拉》《圣
时代背景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 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 连不断。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 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 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 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 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 民献上了《颂歌》一首。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 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 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
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
等名作,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强烈感受和热爱, 赢得巨大声誉。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 之后不久,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1821年2月 23日,济慈于去意大利疗养的途中逝世。年仅 25岁。
背景
1819年9月一个星期天,诗人漫游乡野,感 到空气清爽,收割过的田地显得特别温暖, 边走边吟,回来就写成此诗。
思考与探究 《西风颂》与《秋颂》客观化抒情方式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寄托诗人内心的情感
列出诗人描绘的景物,说说不同的景物会引起 怎样不同的感受。
共三节
《秋颂》
分别写成熟秋天的不同景象
第一节
罗列出秋天的累累硕果 有缀满葡萄藤蔓的珠球,老树背负的苹果,胀大
的葫芦,鼓起的榛子壳,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 漫主义诗人
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 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 雀》、《西风颂》、《自由 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暴政的假面游行》 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 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 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 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 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年, 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人们反
它们都在秋天与太阳的密谋中成熟。
• 将秋天拟人化
第二节
• 通过“你”坐、卧、行、立的不同姿态,将打麦 场、田垄、小溪、榨果架等不同画面,剪接成一 幅秋天的全景。
第三节
诗人转而描写秋天里的声音
河柳下的飞虫、篱下的蟋蟀、园中的知更鸟、山 圈里的羊群、天空中的燕子
各种各样的昆虫和鸟兽,都参与黄昏中的合唱。
主题
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个 欧洲的革命风暴。他歌唱革命运动,渴 望自己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横扫旧世界一切黑暗反动势力。
《秋 颂》
济慈
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 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父亲是马 厩的雇工领班。自幼喜爱文学,由于家境窘困, 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其父母在其青少年时期便 相续去世,虽然与兄弟和姐姐相互支持,但过早 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1810年,济慈被送 去当药剂师的学徒。五年后济慈考入伦敦的一所 医学院,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 而专心于写作诗歌。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 集出版。这本诗集受到了一些好的评论,他在来 年的春天复印了新诗集《安迪密恩》。
《西风颂》
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三节:
第一节
第一节,写大地上的景象。
在西风狂暴的吹拂下,落叶翻滚,黑 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 “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暗藏 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的推 动者。
第二节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
主题
济慈歌颂秋天的成熟可爱温暖和丰硕。 表达一种精神的清醒和解放 。 对世界平和温暖虔诚的心态
《西风颂》和《秋颂》总结
同是景物描写,风格显著不同
《西风颂》中景物描写上天入地,场景转换 的幅度极大,充满强劲的动感,情感的表现 也奔放有力,配合于西风的狂暴。
《秋颂》中的景物描写则十分细腻,诗人像 一个擅长工笔的画匠,一笔一笔勾画出秋天 繁复的细节,在声色并茂的美景中,寄托了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传达出富足、愉悦的 感情。
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让它们在天穹中形 成雷雨
大自然的万钧之力由此显现。
转而描写海洋
第三节
在西风的呼唤下,沉睡了一个夏天的地中 海也苏醒过来,为西风让出道路,惊吓了 海底的植物。
《西风颂》前三节小结
这三节诗中,诗人描绘了西风所到 之处,自然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歌颂了它那伟大的破坏力和创造力。
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 1814年,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姐结合。 英国当局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诗人愤然离 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年7月8日,诗人出 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西风颂的写作背景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 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 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 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 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 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 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然而进入中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等 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 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 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 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叶芝曾于1923年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 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 民族的灵魂”。
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 年1月28日),通常被认为是20 世纪最重要的用英文写作的诗 人之一。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 袖.
作品集《七片树林》、《责任》 和《绿盔》《灵视》.
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 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叶芝早 期的作品中,他灵魂深处的贵族立场体现 无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