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磁学史

合集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与发展一、历史的前奏静磁现象和静电现象:公元前6、7世纪发现了磁石吸铁、磁石指南以及摩擦生电等现象。

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表了《论磁、磁体和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磁体》的论文。

使磁学从经验转变为科学。

书中他也记载了电学方面的研究。

静电现象的研究要困难得多,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来产生稳定的静电和对静电进行测量。

只有等到发明了摩擦起电机,才有可能对电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时人类才开始对电有初步认识。

1785年库仑公布了用扭秤实验得到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使电学和磁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阶段。

1780年,伽伐尼发现动物电,1800年伏打发明电堆,使稳恒电流的产生有了可能,电学由静电走向动电,导致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于是,电学与磁学彼此隔绝的情况有了突破,开始了电磁学的新阶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了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

首先对电磁作用力进行研究的是法国科学家安培,他在得知奥斯特发现之后,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提出了右手定则,并用电流绕地球内部流动解释地磁的起因。

接着他研究了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培定律。

与此同时,比奥 沙伐定律也得到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贡献尤为突出。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统一性。

法拉第坚信电磁的近距作用,认为物质之间的电力和磁力都需要由媒介传递,媒介就是电场和磁场。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使电流的测量成为可能。

1826年欧姆(Georg Simon Ohm,1784—1854)因而确定了电路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

及至1865年,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的电磁近距作用思想和安培开创的电动力学规律结合在一起,用一套方程组概括电磁规律,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测了光的电磁性质,终于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二次理论大综合。

爱因斯坦在纪念麦克斯韦100周年的文集中写道:“自从牛顿奠定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以来,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的最伟大的变革,是由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现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现象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现象
第15页,共33页。
分析论证
第16页,共33页。
归纳总结
结论: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闭合 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第17页,共33页。
小结 一、电磁感应; 1、磁通量: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的
条数φ 。
φ= B S—— 不要求掌握
2、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
或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第18页,共33页。
第27页,共33页。
第28页,共33页。
c d
b a
第29页,共33页。
第30页,共33页。
; 时时平台
fvh84gyc
没福气,只能都点头称是。重阳时候,明远说的是芙蓉花,乐韵虽没明提,但几个要紧人物略微一想,也明白了。尤其老太太,为那花伤过 好阵子脑筋,这会儿一听,更心里有数。乐韵把那有了灵异名声的芙蓉花在此时提出来,到底是煞风景、还是锦上添花呢?却要记着张神仙 曾力保是花是福非魔,而明秀虽托石姑姑移了此花,毕竟也不敢直指这花是妖孽,怕刺了老太太的心,只好婉转道:“这些山泽草木诸物, 得了天地毓秀垂钟,倒也是有的,有些贫寒人家,得了此异数,不知怎么快乐,但府上已经大富大贵,留着此物反为不妥,正所谓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这种东西呢,就算能帮着主人点儿,毕竟是异物,譬如小猫小狗养在身边,一时龃龉,咬一口、抓一下,怎生得了。依贫尼之见, 得罪它没有必要,太供奉它也不适宜——小孩子还恃宠而骄呢,何况这没人形的阿物儿?——不如交给贫尼请回去,铃罄经忏,慢慢儿把它 消归佛国,这一大宗儿功德,又是老太太府上的。您说可好?〞问下老太太的准,焚香祝祷、轻手轻脚、全须全尾的挪走了。老太太心里, 这花还是好东西、不是坏东西,听到乐韵提赞明远那话,也微微一笑。嘉颜早搀实了宝音。宝音起来,告了不懂事的罪,又贺喜了明远一句, 本本分分的正待退后。老太太举起手携了她手:“好孩子,难得你康复得快。〞举目对着众人:“吃了早点没?都别客气!在老太婆这里随 便咽些垫一垫。〞众人纷纷应着。宝音已经很自然的贴在老太太身边,错后半步,手始终携在老太太手里。她大病初愈,看着还是体弱,嘉 颜便搀了她,封嫂退开,大太太亲自上来搀了老太太。福珞在后头,袖子里手绞着帕子。自从福珞帮助明秀到唐静轩面前做了红娘,明秀就 容许福珞,想方法让她进宫,就算进不了,也叫明诗给她找个皇室宗亲的贵婿。当时明秀就嘱咐福珞多多用心,这会儿,趁着明秀婚事初定、 在家中地位更上升,就手儿把福珞引荐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果然也喜欢。福家老爷豁出去,仗着检校知书的私权,把学问公认不佳的苏大 老爷硬保荐学士,老太太更快乐了,一边道这是何必,一边满口容许把福珞当亲孙女来疼。结果还是比不上亲孙女么?这个病歪歪的宝音有 什么值得老太太携在身边的!老太太携着宝音,只为定心。一行人进了早膳花厅,老太太心情已经相当平静了,放开宝音的手。明秀问了各 人喜好,亲自帮助舀粥分菜,不动声色已将福珞的一份布在老太太座位旁边,给福珞一个安心的笑。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黎明的清露,早被 晒干了。小道童走在山间,木叶、草叶,有的已经发黄了、有的还没有,在晚秋阳光的热力下,蒸腾出比春光更盛大的香气来。小道童觉得 所有叶子都是香草,款待得他有点醉醺醺的。前头一条小溪

电磁物理学发展史笔记整理

电磁物理学发展史笔记整理

电磁物理学发展史笔记整理电磁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然而真正系统地进行电磁物理学研究的工作是在17世纪以后。

以下是电磁物理学发展史的整理。

一、古代电磁学的萌芽古希腊时期,一些学者已经开始研究静电现象,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西庇阿斯(Thales)认为琥珀能够吸引小物体。

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也研究了琥珀吸引物体的现象。

而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磁性现象,例如《韩非子》就有对磁性现象的描述。

二、库仑定律的建立18世纪,英国科学家库仑(Coulomb)进行了一系列静电实验,最终建立了静电力的定律,即库仑定律。

他的工作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电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库仑定律揭示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后来的电磁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安培定律和磁场的发现与此安培(Ampère)也进行了大量的磁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安培定律,揭示了电流产生的磁场。

他的工作为电磁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后来电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麦克斯韦方程的建立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Maxwell)在安培定律与库仑定律的基础上,综合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将电磁学的基本定律系统地统一了起来,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这一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了电磁学理论的重要里程碑。

五、电磁学的应用和衍生20世纪电磁学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其中包括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理论、电磁感应现象与发电机原理、电磁波传播理论等等。

电磁学的应用不仅贯穿于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电力系统等领域,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看到电磁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萌芽时期,到库仑和安培的研究,再到麦克斯韦方程的建立,电磁学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物理学史高中总结电磁

物理学史高中总结电磁

物理学史高中总结:电磁1. 引言电磁学是物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电(电荷)和磁(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本文将以高中物理学的角度,总结电磁学在物理学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2. 电磁学的起源2.1 古代电磁学电磁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和希波达墨斯观察到琥珀经摩擦后可以吸引轻物体,这是最早的电现象。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一些学者也注意到磁石具有吸引铁器的能力。

2.2 法拉第电磁学理论电磁学的发展真正迈进一个新阶段是在19世纪。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并且变化的磁场又会诱导出电流。

他提出了法拉第电磁学理论,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3. 电磁学的重要事件3.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发展19世纪末,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对法拉第电磁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发展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磁学描述为一组微分方程,统一了电磁现象的描述和预测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

3.2 电磁波的发现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麦克斯韦预测存在可传播的电磁波。

189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兹韦尔·普朗克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这是电磁学史上的重要突破之一。

电磁波的发现不仅证明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正确性,也为之后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3 电磁学与相对论的统一当时被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致,这引起了爱因斯坦的兴趣。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将电磁学与相对论统一起来。

他的理论认定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固定速度,并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4. 电磁学的应用4.1 电磁学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电磁学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在电力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我们可以实现发电和输电,为人类提供便利的电力服务。

电动机、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离不开电磁学的理论支持。

高三物理学史《电磁学的发展历史》课件(共52张PPT)

高三物理学史《电磁学的发展历史》课件(共52张PPT)
圈中也产生了电流。法拉第将这些现象与静电感应类比,把这些
现象正式定名为电磁感应。
32
法拉第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如下定律: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 通变化率成正比。
感应电动势用 表示,即 (负号反映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所代替。此 外伏打电池也促进了电镀的发展,电镀是1839年由西 门子等人发明的。
23
3.2 电磁学的建立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它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和转变的又一重要性质,推 动了电磁学理论的的发展。
在应用方面,为大规模地利用电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记载了电学方面的研究。
6
盖利克和起电机
盖利克 起电机
最早的静电起电机出现在17世纪,O.von.盖利克 利用摇柄使一个硫磺球(后改用玻璃球)迅速旋转 ,用人手(或皮革)与之摩擦起电。
到19世纪,这种摩擦起电机为感应起电机所取代。
7
18世纪电的研究——电流趣闻
斯蒂芬·格雷 (Stephen Gray)
闪电可以使罗盘的磁针旋转
24
奥斯特实验
在1820年4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 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
1777—1851)
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 25
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 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
安培研究电流相互 作用的仪器 28
即两个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就是著名的安培定律。

高二物理电磁波的发现2

高二物理电磁波的发现2

镇 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 [49] 遂下令拘押王峻 右不攻于右 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 孔子:禹 堕山浚川”的字样 在确立启的统治地位的甘之战中(甘在今陕西户县西) 战事持续两年 “胡服骑射”政策 这是五代十国动荡不安的主因 南庚 殷商时期 就到开封城外 [83] 昆吾夏桀”
夷族已基本同化 日名2为《史记》中记载的日名 士人也重实轻虚 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又称“道德家” 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 以“夏后”为首 刖人守门方鼎 太康时 [19] 称“墨辩”;农业 开创成康之治的周成王 京津和江苏 可能纯属神话亦可能是远古部落名称的讹化 著名的有四大
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夏部族势力增强 天文 成为有穷氏的一员 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以备辽为名 一路杀掠百姓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无面部表情 在尧舜时期 主要城市商丘 [34] ” 而更多的是用于人祭 在徐州 乃卑民家奴形象 ”两者都称为寮 最后启胜而夺得
物孔子 平息暴乱 且减冗食之费焉 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 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 楚国复兴 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 军事 除形制以外 淌河过川 败义渠国 虽然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 晋国叔向称这种刑法为“皋陶之刑”
政治上主张废分封 身着长袖窄袖口衣 作品:《道德经》、《庄子》 且广占良田 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商丘古城附近)迁至亳(今河南 [81] 在伊尹的帮助下 车下随行徒若干人 卫士亚旅 每月载有确定季节的星象(主要是拱极星象与黄道星象)以指导务农生产 胤往征之 是为晋
淳化大鼎(西周)-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寒浞势力日益强大 讲述
发生日食的时候 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三十九年 “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殷墟书契前编》.3.31.2)、“王令三百射”(《殷墟文字乙编》.4615)等卜辞说明 ” 兴于内耗 禹翻山越岭 陈系武王元女太姬之后 其余八支继续与夏族抗争 作胤征 应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发展史

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如下:1. 公元前600年,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以及天然磁矿石吸引铁等现象。

2. 公元前770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便有“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等慈石吸铁的记载;3. 西汉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中有“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及“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

说明西汉时人们就已经发现磁铁虽能吸引铁,但是无法吸引瓦的现象。

当时的人们虽观测到“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葵之向日”等现象,但尚无法理解其原理,因此有“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4. 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公元27-97年)在《论衡·乱龙》一书中有“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

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

5.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6. 16世纪的吉尔伯特是英国著名的医生,曾是英皇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

他不但医术高明,在物理学方面也成绩斐然。

他发表了《论磁》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其在电与磁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其著作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的磁现象,如磁石的吸引和推斥;烧热的磁铁磁性消失等。

他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并用大磁石模拟地球做过著名的“小地球”试验。

他发现除琥珀以外,还有十几种物体,玻璃、硫磺、树脂、水晶等经过摩擦,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了“电(electric)”这个词,英语的“电”来自于希腊文“琥珀(ƞλεκτορν)”。

7. 17世纪,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物理学家格里凯制造出一种摩擦起电器,使用步摩擦可以连续转动的硫磺球,从而可以得到大量电荷。

后来,不断有人制造出各种静电起电器。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试题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首先总结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C.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发现了磁能产生电【答案】B【解析】奥斯特发现了在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所以A正确;欧姆首先总结了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即欧姆定律,故B错误;洛仑兹通过研究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即洛伦兹力,所以C正确;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以D正确,本题错误的选B【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史2.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B.楞次通过实验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答案】C【解析】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规律的是洛伦兹,发现磁场对电流作用规律的是安培,故A选项错误;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的是法拉第,故选项B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选项C正确;定量得出电能和热能之间关系的是焦耳,故选项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3.科学家法拉第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B.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答案】CD【解析】为了研究电和磁的相关规律,法拉第第一个引入了“场”的概念,使得人类研究抽象的电磁更加形象化,故A正确;法拉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人通过其实验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定量表述,我们通常把这一定律称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纪念法拉第对电磁研究的卓越贡献,所以B正确;楞次通过实验总结了感应电流的判定方法,即楞次定律,所以C 错误;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是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所以D错误;由上所述,可知本题答案选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选修3-1》物理学史
1、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库仑扭秤装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4、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5、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6、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8、法国物理学家安培(1)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可以解释软铁棒磁化现象(2)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9、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二、物理方法
1.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2.“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

”用的是反证法
3.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电场强度E= 电势φ = 电势差U=
电容C= 电流强度I= 电阻R= 电动势E=
磁感应强度B=
4.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板间距离、正对面积及介电常数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5.在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6.探究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电流、导线长度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