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庐山的云雾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原文】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教案】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1)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云雾的奇丽风光。

(2)练习说话:庐山的云雾()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喜欢的原因。

(2)交流相机给“秀丽”、“尤其”换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板书:多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云雾地千姿百态的?(读书回答)3、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句子写得这么优美?(体会比喻句之妙)4、指导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云雾。

6、根据板画引背。

7、小结方法。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1、自由朗读,想想读懂了什么?2、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还可补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2、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七、写字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优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优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优选教案范文三篇《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

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优选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优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前置学习活动:1.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

(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庐山的云雾》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庐山的云雾》课件(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
云遮雾罩的庐山, 真令人流连忘返。
作业:
《庐山的云雾》第2、3自然段都 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请你仿 照这种方式,以下面一句话为中 心句,写一段话。
我们的学校一年四季都非常 美丽。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 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 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 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 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展开想象,填一填。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
刚还是

转眼间就变成了
;明
明是
,还没
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
1.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 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2.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 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3.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4.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1.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 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2.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 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庐山的云雾
疑 是 银 河 落
飞 流 直 下 三
遥 看 瀑 布 挂
日 照 香 炉 生
望 庐 山 瀑 布
九 天
千 尺
前 川
紫 烟
李 白。,。,只 Nhomakorabea 身 在 此
不 识 庐 山 真
远 近 高 低 各
横 看 成 岭 侧
题 西 林 壁
山面不成苏 中目同峰轼
。,。,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 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3.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4.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精品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庐山的云雾》原文及教案

精品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庐山的云雾》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庐山的云雾》原文及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庐山的云雾》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教案】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练习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生字词:秀丽、幽谷、云雾、漫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重点句子: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ppt课件02

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ppt课件02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积累成语:
千姿百态 一泻千里
腾云驾雾
流连忘返 变幻无常
瞬息万变 云遮雾罩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作业布置:
• 你游览过云雾弥漫的名山吗?你观看过云 雾缭绕的图片或电视片吗?你仔细观察过 家乡的云雾吗?请你说说看到的景象,也 可以画一幅画,或者写一段话,和同学共 同欣赏。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 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 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 山……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 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 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 山……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 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 系在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 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
14、庐山的云雾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我会读:
• 景色 秀丽 尤其 变幻 • • 增添 弥漫 千姿百态 • • 笼罩 流连忘返
2020/6/13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1)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云雾的奇丽风光。

(2)练习说话:庐山的云雾()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喜欢的原因。

(2)交流相机给“秀丽”、“尤其”换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板书:多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云雾地千姿百态的?(读书回答)3、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句子写得这么优美?(体会比喻句之妙)4、指导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云雾。

6、根据板画引背。

7、小结方法。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1、自由朗读,想想读懂了什么?2、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还可补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2、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七、写字教学(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2023年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精选6篇)

2023年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精选6篇)

2023年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精选6篇)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展示目标:(2分钟)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在5分钟内完成):a、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

b、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文中的10个词语。

c、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

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10分钟):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及时正音。

b、说说你懂得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四、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大意。

(8分钟)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五、课堂作业(15分钟)1、抄写生字。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3、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2分钟)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出示教学目标: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指导自学(一)、精读课文第一节:(4分钟)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一)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2、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到吗?试着读一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二)(6分钟)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画出相关的句子。

3、找出比喻句,说一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 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 烟,
转眼间就变成了一 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 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 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 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 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 的一座冰山……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 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
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云雾笼罩山头,它像_白__色__绒__帽____; 云雾缠绕半山,它像一__条__条__玉__带___; 云雾弥漫,它像____茫__茫__大__海_____;
云雾遮挡山峰,它像巨__大_的_天__幕_ ;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 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 ,心里很舒服,感觉到身子轻飘飘 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
1.你能发现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2.文中共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样子)呢?
像白色的绒帽 像一条条玉带 像茫茫的大海
像巨大的天幕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 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
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 江西省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 如画。
14 庐山的云雾
有高峰,
有幽谷,
有瀑布,
有溪流,
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 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 色彩。
变幻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 有规律性。形容云雾变化多,姿 态万千。
在山上游览, 似乎随手就 能摸到飘来 的云雾。漫 步山道,常 常会有一种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的 感觉。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碲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千姿百态 :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瞬息万变 :形容变化极快。
云遮雾绕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 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庐山奇观
彩 虹
异环
佛光
做课外小导游:
向身边的朋友介绍庐山 的云雾。
仿照课文第二、三转眼 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 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 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 的一座冰山……
2、一会儿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一会 儿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 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一会儿它又 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