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三个主要参数,主频.总线频率.缓存容量。

合集下载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

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就一般的用户来说,它不是装机配件中最昂贵的,但它是电脑当中最核心的配件,一台电脑的性能如何跟CPU的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而且CPU的选择也同时关系到主板和内存的搭配问题!!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CPU,我们先来了解CPU的一些基本的概念.CPU重要参数介绍:1)前端总线:英文名称叫Front Side Bus,一般简写为FSB.前端总线是CPU跟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处理器必须通过它才能获得数据,也只能通过它来将运算结果传送出其他对应设备.前端总线的速度越快,CPU的数据传输就越迅速.前端总线的速度主要是用频率来衡量,前端总线的频率有两个概念:一就是总线的物理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外频),二就是有效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FSB频率).由于INTEL跟AMD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所以他们之间FSB频率跟外频的关系式也就不同了.现时的Inter是:FSB频率=外频X4;而AMD的就是:FSB频率=外频X2.举个例子:P4 2.8C的FSB频率是800MHZ,由那公式可以知道该型号的外频是200MHZ了;又如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500+ ,它的外频是166MHZ,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它的FSB频率就是333MHZ了.目前的前端总线频率,这一点Intel还是有优势的.2)二级缓存:也就是L2 Cache,我们平时简称L2.主要功能是作为后备数据和指令的存储.L2容量的大小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因为L2需要占用大量的晶体管,是CPU晶体管总数中占得最多的一个部分,高容量的L2成本相当高!!所以INTEL和AMD都是以L2容量的差异来作为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分界标准!3)制造工艺:我们经常说的0.18微米、0.13微米制程,就是指制造工艺.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CPU的电气性能.而0.18微米、0.13微米这个尺度就是指的是CPU核心中线路的宽度.线宽越小,CPU的功耗和发热量就越低,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了.所以0.18微米的CPU 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比0.13微米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低,同时发热量更大都是这个道理.4)流水线:流水线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CPU的流水线指的就是处理器内核中运算器的设计.这好比我们现实生活中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处理器的流水线的结构就是把一个复杂的运算分解成很多个简单的基本运算,然后由专门设计好的单元完成运算.CPU流水线长度越长,运算工作就越简单,CPU的工作频率就越高,不过CPU的效能就越差,所以说流水线长度并不是越长越好的.由于CPU的流水线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U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所以现在INTEL为了提高CPU的频率,而设计了超长的流水线设计.Willamette和Northwood核心的流水线长度是20工位,而如今上市不久的Prescott 核心的P4则达到了让人咋舌的30(如果算上前端处理,那就是31)工位.而现在AMD的Clawhammer K8,流水线长度仅为11工位,当然处理器能上到的最高频率也会比P4相对低一点,但是处理效率并不低!5)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写为HT):这是Intel针对Pentium4指令效能比较低这个问题而开发的.超线程是一种同步多线程执行技术,采用此技术的CPU内部集成了两个逻辑处理器单元,相当于两个处理器实体,可以同时处理两个独立的线程.通俗一点就是,超线程实际上把一个CPU虚拟成两个,相当于两个CPU同时运作,从而达到了加快运算速度的目的.参考资料:/index20060602/index_99_174562.htmlCPU的技术参数的意思2CPU的技术参数一、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CPU是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1. 主频(Clock Speed):主频是指CPU内部时钟振荡器每秒钟发出的脉冲数量,也就是CPU的工作速度。

主频越高,CPU完成指令的速度越快。

主频通常以GHz为单位。

2. 总线带宽(Bus Bandwidth):总线带宽指的是CPU内部数据传输的速率,主要包括内存、显卡和硬盘等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总线带宽越大,数据传输速度越快。

3. 缓存(Cache):缓存是CPU内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存储器。

缓存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和三级缓存(L3 Cache)。

缓存越大,CPU能够快速存取数据的能力越强,从而提高性能。

4. 核心数(Core Count):核心数是指CPU内部的核心数量,每个核心可以同时执行指令。

多核心能够提高CPU的并行处理能力,从而加快指令执行速度。

5. 线程数(Thread Count):线程数是指CPU可以同时执行的线程数量。

线程是进程的最小执行单位,多线程能够提高CPU的并发处理能力和任务切换速度。

6. 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指令集是CPU支持的指令集合,包括指令的种类和格式。

不同的指令集对应不同的指令操作方式,一些先进的指令集可以提高CPU的运算效率。

7. 制程工艺(Process Technology):制程工艺指的是CPU芯片制造的工艺技术。

制程工艺越先进,CPU的能效比越高,性能越强大。

8. 功耗(Power Consumption):功耗是指CPU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功耗越低,CPU发热量越小,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减少散热需求。

9. 总TDP (Thermal Design Power):总TDP是指CPU在最大工作负载下的热设计功耗。

总TDP的大小反映了CPU的散热和供电需求,通常以瓦为单位。

10.单指令多数据(SIMD):SIMD是一种并行处理方式,它可以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对多个数据进行相同的计算。

cpu主要参数及选购

cpu主要参数及选购

Socket AM3
全新的CPU接口规格。所有的AMD桌面级45纳 米处理器均采用了新的Socket-AM3插座,它有 938针的物理引脚。支持DDR3内存。
Socket B
Intel推出下一代45nm 系列处理器中开始使用 新的LGA 1366接口.又称 Socket B。LGA 1366要 比LGA 775A多出越600个针脚,支持QPI总线、三 条64bit DDR3内存通道。
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目前PC机上所能达 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533MHz、800MHz、 1066MHZ、1333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 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 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前端总线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4.QPI总线:(快速互联通道)是INTER
8.接口类型: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 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CPU经过这么多 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 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 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 应的插槽类型。CPU接口类型不同,在插 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 相接插。 接口类型需要和主板一致
公司基于最新的四核处理器中添加的一种全新的 总线,用来实现芯片间的互联从而代替了前端总线 (FSB)。它的传输速率为:6.4Gb/s,一条32bit 的QuickPath带宽就能达25.6Gb/s ,是前端总线 1333MHZ的5倍。
注: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 什么是频率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 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 速度。 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 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 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 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简述cpu的主要技术指标

简述cpu的主要技术指标

简述cpu的主要技术指标
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cpu的性能影响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反映了cpu的运算精度和信息处理能力。

字长越长,cpu的性能越高。

频率:指cpu内部数字脉冲信号的振荡速度,反映了cpu的工作速度。

频率越高,cpu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越多,cpu的性能越高。

缓存:指cpu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用于暂存部分指令和数据,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提高cpu的运行效率。

缓存越大,cpu 的性能越高。

核心数:指cpu内部包含的独立运算单元的个数,反映了cpu的并行处理能力。

核心数越多,cpu能同时执行的任务越多,cpu的性能越高。

线程数:指cpu内部支持的逻辑处理单元的个数,反映了cpu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线程数越多,cpu能同时处理的指令流越多,cpu的性能越高。

指令集:指cpu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的集合,反映了cpu的功能和兼容性。

指令集越丰富,cpu能处理的问题类型越多,cpu的性能越高。

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主要性能指标性能指标介绍CPU的性能指标CPU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

CPU 主要的性能指标有:(1)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

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

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

(2)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 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3)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 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 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4)工作电压(Supply V oltage) 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5)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

(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7)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

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9)L1高速缓存即一级高速缓存。

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

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cpu的技术参数

cpu的技术参数

cpu的技术参数
CPU的技术参数是衡量其性能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中,关键的技术参数包括处理器型号、核心数量、频率、缓存、架构和制造工艺等。

下面是对这些参数的简要介绍:
1. 处理器型号:处理器型号是CPU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型号之间的性能和功能差异。

2. 核心数量:核心数量是指CPU内部的处理核心数量,更多的核心可以提高多任务处理性能。

3. 频率:频率是指CPU的时钟速度,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频率越高,性能越强。

4. 缓存:缓存是CPU内部的存储器,用于快速存取数据,通常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缓存大小越大,性能越强。

5. 架构:架构是CPU内部的逻辑设计,包括指令集、流水线、超标量等,不同架构对处理性能和功耗有较大影响。

6.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CPU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晶体管的尺寸和工艺工具的水平等,制造工艺越先进,性能越强,耗电越少。

以上是CPU的关键技术参数,对于选择和购买CPU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 -。

CPU性能指标分析

CPU性能指标分析

CPU性能指标分析
1.频率:CPU的频率即为CPU的主频,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CPU执行
指令的速度,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CPU的运算速度越快。

2.核心数:现代CPU通常是多核心设计,每个核心可以独立运行程序。

核心数越多,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任务越多,因此性能越高。

3.缓存:CPU内部通常会有多级缓存,包括L1、L2、L3等。

缓存的
作用是提供快速数据访问,加速CPU对内存的访问。

较大的缓存可以提高CPU性能,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

4.架构:不同的CPU架构在处理指令时的效率有所差异。

例如,英特
尔的x86架构和ARM架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优势。

5.浮点运算性能:浮点运算是CPU计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科
学计算和图形渲染等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领域。

6.整数运算性能:整数运算是CPU的基本功能,也是大多数应用程序
的基础。

较高的整数运算性能可以提升日常办公和多媒体应用的响应速度。

7.芯片制程:制程工艺是指CPU芯片上的晶体管的尺寸和间距。

制程
工艺对芯片功耗、散热和性能有一定影响。

较先进的制程工艺可以提供更
好的性能和能效。

8.功耗:功耗是CPU运行所消耗的电能,较高的功耗可能引发散热问题,较低的功耗可以提高电池续航时间。

9.性价比:在选择CPU时,性价比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性价比较高
的CPU可以提供较好的性能表现,同时价格相对较低。

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不同CPU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复习题一、选择题。

1.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送到内存的速率,它分为内部和外部传输率,其内部传输率是指(D)。

A.硬盘的高速缓存到内存 B. CPU到CacheC.内存到CPU D.硬盘的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2.下列设备中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硬盘 B.显示器 C.打印机 D.键盘3.下列存储器中,属于高速缓存的是(B)。

A.EPROMB.CacheC.DRAMD.CD-ROM4.用硬盘Cache的目的是(B)。

A.增加硬盘容量B.提高硬盘读写信息的速度C.实现动态信息存储D.实现静态信息存储5.倍频系数是CPU和(A)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A.外频B.主频C.时钟频率D.都不对6.存放在(D)中的数据不能够被改写,断电以后数据也不会丢失。

A.随机存储器B.内部存储器C.外部存储器D.只读存储器7.计算机的容量一般用(D)来表示。

A.位B.字C.字长D.字节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现在常用的文件系统。

(B)A.FATB.DOSC.FAT32D.NTFS9.(B)决定了计算机可以支持的内存数量.种类.引脚数目。

A.南桥芯片组B.北桥芯片组C.内存芯片D.内存颗粒10.关于DMA传输方式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数据传输需要使用总线B.DMA方式指高速外设与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C.数据从外设读到CPU,再从CPU把数据送到内存D.在DMA期间总线使用权是交给DMA控制器的11.显示卡上的显示存储器是( A )。

A.随机读写RAM且暂时存储要显示的内容B.只读ROMC.将要显示的内容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接受的信号D.字符发生器12.关于中断请求信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中断请求信号是自动产生的B.中断请求信号有时是由CPU发起的C.中断请求信号是由CPU和输入/输出设备同时发起的D.中断请求信号总是由输入/输出设备发起的二、判断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弄明白这些参数的意思,首先要明白MHz(兆赫)是什么东西,MHz(兆赫)是Hz(赫兹)的一个衍生当量级,Hz相应的衍生单位有: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THz(太赫)、PHz(拍赫) 、EHz(艾赫)。

Hz在电子技术中,是指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时间是s(秒)),一秒钟一个周期就是1Hz ,一秒钟1000个周期就是1000Hz。

(赫兹频率计算单位为:1 千赫kHz 10^3 Hz =1 000 Hz .1 兆赫MHz 10^6 =Hz 1 000 000 Hz .1 吉赫GHz 10^9 Hz =1 000 000 000 Hz。

衍生单位以千进位1000kHz(千赫)=1MHz(兆赫)、1000MHz=1GHz(吉赫))。

CPU一般运行在MHz(兆赫)、GHz(吉赫)段,人们偏好用MHz(兆赫)表示。

一个cpu 主频如果是1800MHz,也可以叫1.8GHz(吉赫),则表示脉冲信号一秒钟内在这个cpu运行了18亿个周期(一个周期cpu可以完成1次二进制运算)。

以酷睿2双核E8400为例:
主频:3000MHz.
总线频率:1333MHz.
二级缓存容量:6144KB.
cpu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代表一秒钟内脉冲信号运行了X个周期,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至关重要,如:CPU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同一条运算指令,运行在1000MHz主频时,比运行在2000MHz主频时速度慢一倍,因为2000MHz的时钟周期比100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

同等条件下主频越高运行的速度越快。

但不能精确代表实际的计算速度,因为一颗cpu需要许多技术支持才能有优秀的表现。

如:酷睿i3处理器比同频酷睿E快10%以上,AMD闪龙2800+主频1600MHz速度性能却与Intel 的2800MHzCPU相当。

CPU的主频代表速度不等同CPU实际的运算能力。

酷睿2双核E8400,主频:3000MHz,就是说一秒钟内脉冲信号可以在E8400中运行30亿个周期。

也意味着E8400每秒钟能够完成30亿次二进制运算。

总线频率(FSB):CPU标注的总线频率是指CPU连接到北桥芯片总线的最高频率,CPU 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也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整机性能影响很大。

最大带宽决定着数据传输速度,而数据带宽的计算公式=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酷睿2双核E8400,总线频率:1333MHz,(1333x64÷8=10664MB/s),酷睿2双核E4300,总线频率:800(800x64÷8=6400MB/s),计算得知E8400比E4300,数据传输能力强了1.6倍,所以总线频率高的cpu比总线频率低的cpu其数据传输优势不言而喻。

高档的cpu一定配有高的总线频率。

酷睿2双核E8400,总线频率:1333MHz,就是说它可以用每秒10664MB带宽传输数据。

缓存容量:1L(一级缓存)、L2(二级缓存)、L3(三级缓存)是处理器内部的缓冲存储器,工作在cpu与内存之间,能够大幅度提升CPU的处理速度,缓存大小直接影响CPU性能。

缓存作用与内存相仿一同为处理器提供数据,但cpu从缓存上读取数据的速度是内存无法相比拟的。

1L与CPU同速运行,L2比一级缓存速度稍慢,但是容量大,三级缓存相对二级缓存速度更慢一些,容量也更大,1L、L2、L3通称为高速缓存。

CPU在运行时读取数据的顺序是1L、L2、L3再内存和虚拟内存。

只有在缓存中查找不到数据时cpu才会从内存中查找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同时调入缓存中,现在大多数CPU缓存读取率可达90%左右,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可在缓存中找到,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

一级缓存制造成本很高生产难度很大,所有cpu一级缓存容量很难扩大。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容量在逐年提升,二级缓存上的差异,往往是同一核心CPU高低端的分水岭。

只有高档cpu才具高的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

酷睿2双核E8400,二级缓存容量:6144KB,就是说cpu在缓存中一次可以调用一个6144KB
大的数据或多个相加不超过6144KB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