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表达技法

b.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枝干 的分叉。
c.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 表示,也可用质感表示。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其他几种类型的组合。
d.质感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
2、树冠的避让
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基地现状资料图、详 图或施工图中的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有时甚至 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在设计图中,当树冠下有花台、 花坛、花境或水面、石块和竹丛等较低矮的设计内容时,树 木平面也不应过于复杂,要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 但是,若只是为了表示整个树木群体的平面布置,则可 以不考虑树冠的避让,应以强调树冠平面为主。
3、树木的平面落影 树木的落影是平面树木重要的表现方法,它可以增加图面 的对比效果,使图面明快、有生气。树木的地面落影与树冠的 形状、光线的角度和地面条件有关,在园林图中常用落影圆表 示,有时也可根据树形稍稍作些变化。 作树木落影的具体方法如下:先选定平面光线的方向,定 出落影量,以等圆作树冠圆和落影圆,然后擦去树冠下的落影, 将其余的落影涂黑,并加以表现。对不同质感的地面可采用不 同的树冠落影表现方法。
8、合草地的表示方法很多。 a.打点法 打点法是较简单的一种表示方法。用打点法画草坪时所打的点的大小 应基本一致,无论疏密,点都要打得相对均匀。
b.小短线法 将小短线排列成行,每行之间的间距相近排列整齐的可用来表示草坪, 排列不规整的可用来表示草地或管理粗放的草坪。 c.线段排列法 线段排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要求线段排列整齐,行间有断断续续的 重叠,也可稍许留些空白或行间留白。另外,也可用斜线排列表示草坪, 排列方式可规则,也可随意。
4、树木的立面表示方法
园林景观植物绿化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植物绿化设计方法(1)孤植孤植是园林中树木配置的一种种植方式。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包括树冠、颜色、姿态等。
孤植树多为主景树,一般株形高大,树冠开展,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开花繁茂,香味浓郁。
孤植树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常配置于大草坪、林中空旷地。
在古典园林中,假山旁、池边、道路转弯处也常配置孤植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调和。
所以孤植时一般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可观花、观叶或者观果的植物。
(2)对植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使其互相呼应的种植形式,称之为对植。
常用于园门、建筑入口、桥头、假山登道等视觉突然收窄的空间。
树种一般选择整齐优美、生长缓慢的树种,常绿树为主。
在自然式栽植中,也可以用两个树丛形成对植,这时选择的树种和组成要比较近似,栽植时注意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但又必须形成对应,给人以均衡的感觉。
(3)列植乔木或灌木按一定株距栽种,栽种有单行、环状、错行、顺行等多种排列方式。
多用于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的地段、公路、铁路、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周围、防护林带、水边种植等列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有气势。
可起到夹景的效果此外。
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枝叶繁茂的同种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形等。
单行列植环状列植错行列植顺行列植(4)丛植丛植是将2~3株到10~20株的树不规则近距离的散植在绿地中,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
树丛常布置在大草坪中央、土丘、岛屿等地做主景或草坪边缘、水边点缀;也可布置在园林绿地出入口、路叉和弯曲道路的部分,诱导游人按设计路线欣赏园林景色;可用在雕像后面,作为背景和陪衬,烘托景观主题,丰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运用写意手法,几株树木丛植,姿态各异,相互趋承,便可形成一个景点或构成一个特定空间。
以遮阴为主要目的的树丛常选用乔木,并多用单一树种,如香樟、朴树、榉树、国槐,树丛下也可适当配置耐阴花灌木。
6大造园手法

6大造园手法
造园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以下六大造园手法:
1. 植物组合: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来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植物组合可以根据色彩、形态、季节特性等进行设计,打造出视觉上的丰富性。
2. 水景设计:利用水体、喷泉、小溪等水景元素来营造出宁静、清爽或流畅的氛围。
水景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供听觉和视觉上的愉悦感。
3. 地形塑造:通过地形、山石、小土丘等的设计与布局,创造出丰富的地形变化和景观层次感,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有趣。
4. 景观雕塑:以雕塑、装饰艺术等方式,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
5. 构筑物布局:建筑、亭台楼阁、廊桥等构筑物的布局和设计,能够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同时提供休憩和观赏的场所。
6. 道路通廊:合理设计和规划园林中的道路、步道、通廊等,不仅可以连接各个景点,还能引导游客流线,使整个园区更加通畅和互通有无。
这些造园手法的运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
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
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
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表达技法

3、树木的平面落影 树木的落影是平面树木重要的表现方法,它可以增加图面 的对比效果,使图面明快、有生气。树木的地面落影与树冠的 形状、光线的角度和地面条件有关,在园林图中常用落影圆表 示,有时也可根据树形稍稍作些变化。 作树木落影的具体方法如下:先选定平面光线的方向,定 出落影量,以等圆作树冠圆和落影圆,然后擦去树冠下的落影, 将其余的落影涂黑,并加以表现。对不同质感的地面可采用不 同的树冠落影表现方法。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表达技法
1、植物的平面表达技巧 树木的平面表示可以以树干位置为圆心、树 冠平均半径为半径作出圆,再加以表现,其表现 手法非常多,表现风格变化很大。根据不同的表 现手法可将乔木的平面表示划分成四种类型:
a.轮廓型:树木平面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线条可粗可 细,轮廓可光滑,也可带有缺口。
8、合适的植物景观表达
பைடு நூலகம்
b.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枝干 的分叉。
c.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 表示,也可用质感表示。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其他几种类型的组合。
d.质感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
2、树冠的避让
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基地现状资料图、详 图或施工图中的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有时甚至 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在设计图中,当树冠下有花台、 花坛、花境或水面、石块和竹丛等较低矮的设计内容时,树 木平面也不应过于复杂,要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 但是,若只是为了表示整个树木群体的平面布置,则可 以不考虑树冠的避让,应以强调树冠平面为主。
4、树木的立面表示方法
树木的立面表示方法也可分成轮廓、分枝和质感等几大类型,但 有时并不十分严格。树木的立面表现形式有写实的, 也有图案化的或稍加变形的,其风格应与树木平面和整个图 面相一致。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
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
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
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
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
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二、立体轮廓,均衡韵律
1、立体轮廓指植物由于高低、前后错落形成的曲折的林冠线和林缘线。
植物的空间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
2、自然式园林轮廓线要曲折但忌繁琐,空旷平地更应参差不齐,前后错落。
3、植物立体轮廓线可以重复,但要有韵律,尤其是整齐性要求较高的行道树景观。
三、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1、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各物种生态习性、生物特性及观赏特性,突出主体。
2、植物个体间关系模仿自然界,做到高低、疏密错落有致。
3、远处的景观如果较好,则前景稀疏以露远景,远景如果不佳,则近景宜密,以挡远景。
4、常绿树与落叶树合理搭配,混植时要求以常绿树作背景,尽显落叶树秋叶景观,同时落叶后不至于萧条感过重。
四、一季突出,季季有景
1、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季相景观,使四季都有景可赏。
园中春梅翠竹,配以笋石,寓意春景;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太湖石,构成夏景;秋栽枫树、梧桐,配以黄石,构成秋景;冬植蜡梅、南天竹,配以宣石和冰纹铺地,构成冬景。
“收四时之烂漫”、“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 .
2、有些地点由于环境限制无法做到季季有景,应把某季景色特别突出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形成一季或两季为主的景观。
五、运用各种构图手法
1、“意”景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之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应适当借鉴,按诗格或画理取裁植物景观。
2、借景:有意识地把园林内外的景物纳入视野范围内使之成为某处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城市园林是外向型景观,城市范围内外的景观都可成为借景的对象,如远山、高楼、立交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