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15秋西南交大《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15秋西南交大《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15秋西南交大《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西南交《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9道试题,共36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规模较大的单位.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正确答案: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正确答案:3.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所有工业企业.每一个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正确答案:4.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t,当<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趋势.下降趋势.水平态势.不能确定正确答案:5.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y=125-10某.y=-50+8某.y=150-20某.y=-15-6某正确答案:6.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离散系数为0.4,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50.8.0.02.4正确答案:7.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精确性.可靠性.显著性.规范性正确答案:8.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5%.–4.76%.–33.3%.3.85%正确答案:9.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10.71%.21.95%.12%.13.64%正确答案:西南交《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8道试题,共32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商品销售额8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E.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正确答案:E2.两个变量某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相关系数|r|=1.相关系数|r|=0.估计标准误差Sy=0.估计标准误差Sy=1E.判定系数r2=1F.判定系数r2=0正确答案:E3.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D. 没有关系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抽样数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B )A. 90%B. 90.9%C. 110%D. 111.1%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A. 相关程度很低B. 不存在任何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选题(共7个)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应用统计学试题(附答案)2

应用统计学试题(附答案)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规模较大的单位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7.5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7.5分。

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A.甲班较大B.乙班较大C.两班相同D.无法作比较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A.520公斤B.530公斤C.540公斤D.550公斤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A.100%B.400%C.120%D.1200%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态势D.不能确定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A.10.71%B.21.95%C.12%D.13.64%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精确性B.可靠性C.显著性D.规范性9.H0:μ=μ0,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0的标准是()A.|Z|≥ZαB.|Z|<Zα/2C.Z≥Zα/2D.Z>-Zα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A.y=125-10xB.y=-50+8xC.y=150-20xD.y=-15-6x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A.极差B.异众比率C.四分位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增加人口数B.在校学生数C.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E.银行储蓄存款余额5.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r=1 B.相关系数r=0 C.估计标准误差S y=0D.估计标准误差S y=1E.判定系数r2=1F.判定系数r2=0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 2.C 3.A 4.A 5.A 6.B 7.A 8.B 9.B 10.B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DE 2.BCE 3.BC 4.BDE5.ACE(每题错1项扣1分,错2项及以上扣2分)五、简答题(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若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

16春天大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

16春天大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

《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在等比例分层抽样中,为了缩小抽样误差,在对总体进行分层时,应使()尽可能小。

. 总体层数. 层内方差. 层间方差. 总体方差正确答案:2. 双因素方差涉及(). 两个分类型自变量. 两个数值型自变量. 两个分类型因变量. 两个数值型因变量正确答案:3. 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销售额()。

. 上升. 下降. 保持不变.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正确答案:4. 对于小批量的数据,最适合于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条形图. 茎叶图. 直方图. 饼图正确答案:5. "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保持不变. 增加. 减小.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6. 设X是参数为n=4和p=的二项随机变量,则P(X<2)=...正确答案:7. 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指标性质不同. 采用的基期不同.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8. 若两组数的平均值相等,则标准差大的其平均数代表性小。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9.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68%的数据. 95%的数据. 99%的数据. 100%的数据正确答案:10.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则假设(). 都有可能成立. 都有可能不成立. 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则假设不一定成立正确答案:11. 设总体均值为100,总体方差为25,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总体的分布形式如何,样本平均数的分布都服从或近似服从趋近于(). N(100,25). N(100,50/n). N(100/n,25). N(100,25/n)正确答案:12. 下面的哪一个图型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 条形图. 饼图. 雷达图. 直方图正确答案:13. 双因素方差分析涉及一个数值型自变量。

应用统计学教学(北大)应统作业hw2_答案

应用统计学教学(北大)应统作业hw2_答案

姓名:学号:作业二1、假设我们得到一个抽样调查数据,从下面这段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变量分别为:“性别”和“在生活目标中,个人富有的重要性程度”)请进行描述和分析。

Pearson Chi-Square=Sig=0.141;Lambda=.015 Sig=0.570;n=974注:带有下划线的是答题点,请同学们对照参考。

根据上表,我们发现个人富有在生活目标中的重要性并不因为性别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Chi-Square= 1)。

尽管从百分比上看,有26.6%的男性居民认为个人富有非常重要,有33.3%的女性居民认为其非常重要,但是这种差别并不显著。

2、假设我们得到一个抽样调查数据,从下面这段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请进行描述和分析。

表6-13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通过小道消息了解时事政治的差异(%)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合计有没有注:Pearson Chi2n=3988根据表6-13,我们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在通过小道消息了解时事政治上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 Chi2,)。

具体来说,小学及以下学历者从小道消息了解时事政治的比例最低,只有9.79%;然后是初中学历者(17.8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对小道消息的利用比例最高(26.18%)。

但是,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教育水平高的人更多地了解时事政治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地分析教育水平与了解时事政治之间关系,方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3、假设我们得到一个抽样调查数据,从下面这段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变量分别为:“受教育水平”和“在生活目标中,个人富有的重要性程度”)n=978; Pearson Chi-Square=Sig=0.000; Kendall's tau-b=-.020 Sig=0.473根据上表,我们发现个人富有在生活目标中的重要性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Chi-Square= ), 但是二者的相关强度并不显著(Kend,p=)。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1社会经济统计是从( )入手认识社会的工具。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宏观方面•D、微观方面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

•A、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中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我的答案:B得分:2.5分3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我的答案:D得分:2.5分4全国人口普查,其调查单位是( )。

•A、各街乡单位•B、各社区单位•C、全部人口•D、每个城乡居民我的答案:D得分:2.5分5••••••••••••计算算术平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是( )。

•A、=•B、=•C、=•D、H=我的答案:A得分:2.5分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减少1/2,每组次数都增加1倍,中位数( )。

•A、减少1/2•B、增加1倍•C、增加2倍•D、不变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0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

•A、正态•B、左偏•C、右偏•D、无法判断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1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

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量为30•B、总体合格率的点估计值是85%•C、总体合格率是一个未知参数•D、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2点估计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 )。

•A、代替总体指标数值•B、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C、估计总体旨标的可能范围程度•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量( )。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第五章动态数列一、判断题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12%×6.42%×5.91%×5.13%B、8.12%×6.42%×5.91%×5.13%-100%C、1.0812×1.0642×1.0591×1.0513D、1.0812×1.0642×1.0591×1.0513-100%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A、5.2B、4.1(首末折半法)C、4.133D、5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103%B、101%C、104.5%D、113%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6、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A、102/2+108+119/2B、(102+108+119)÷3C、(102/2+108+119/2)÷3D、102+108+1197、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9、时间数列是()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10、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1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时点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12、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①只能是绝对数②只能是相对数③只能是平均数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4、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同比发展速度是因为()①资料易于取得②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方便计算15、某地国)①9.5% ②13.3%③33.08% ④无法确定16、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①102% ②2%③2.3% ④102.3%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程度1898.4817、某网站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分别为84人、72人、84人、96人,则第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①84 人②80人③82 人④83人18、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①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③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④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19、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①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②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③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之和④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末期的实际水平20、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①8②③④中,a和b的意义是()21、直线趋势方程y①a表示直线的截距,b表示时的趋势值②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③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④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22、若动态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23、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方程是()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24、若动态数列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25、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是()①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③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预测未来26、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①100% ②400%③120% ④1200%27、已知时间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的数据?①30年②28年③25年④26年(趋势值项数=原数列项数-移动平均项数+1)28、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①时期数列的资料②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③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29、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3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分子为时期指标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钢铁产量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D、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2、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B、联系每增长1%的绝对值进行分析C、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D、结合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E、正确选择报告期水平3、平均增减量是()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4、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5、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6、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C、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D、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E、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7、研究长期趋势的目的在于()A、认识现象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B、为趋势预测提供必要条件C、研究趋势变动的经济效果D、分析趋势产生的原因E、剔除趋势影响以分解数列中的其他因素四、计算题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单位:万辆)①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②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20天大《应用统计学》第二次在线作业习题+答案

20天大《应用统计学》第二次在线作业习题+答案

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C)。

A.单相关B.直线相关C.复相关D.曲线相关在一次假设试验中,当显著性水平α=0.01原假设被拒绝时,则用α=0.05时(A)。

A.一定会被拒绝B.一定不会被拒绝C.需要重新检验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假设总体比例为0.55,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列的标准差为(B )A.0.01B.0.05C.0.06D.0.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假设正确的概率为αB.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就可以证明备择假设是正确的C.如果原假设未被拒绝,就可以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D.如果原假设未被拒绝,也不能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20万件,期末库存5.3万件,它们(C)。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B)。

A.要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可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C.不能直接用原始资料平均法D.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期望值是(B )A.150B.200C.100D.250工业生产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数都是(D)。

A.价格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动态指数设总体均值为100,总体方差为25,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总体的分布形式如何,样本平均数的分布都服从或近似服从趋近于( D )A.N(100,25)B.N(100,50/n)C.N(100/n,25)D.N(100,25/n)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A.68%的数据B.95%的数据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指出下面关于N重贝努里试验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D )A.一次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即“成功”和“失败”B.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P都是相同的C.试验是相互独立的D.在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对应一个连续性随机变量P值所反映的是(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 A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0.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2.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1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 A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14.次数分配数列是()
( D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5.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
( B )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C.分组标志的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2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BC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

( A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24.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错误)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错误)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
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正确)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错误)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
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正确)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
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