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酶学名词解释简答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名词概念及问答整理

分子生物学名词概念及问答整理

一、名词解释1、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2、基因组:是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泛指一种生物体具有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3、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是指能够在DNA分子内部或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或基因。

4、转座(transposion):转座元件从基因组的一个部位直接转移到另一个部位的过程。

可引起基因组重排、基因突变、表型变化等。

5、假基因(Pseudogene):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基因产物的基因。

又称为加工基因或非功能基因。

6、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DNA链是有极性的,RNA以不对称的方式与启动子结合,使得转录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

对一个基因而言,互补链中只有一条链被转录成RNA.7、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8、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编码序列中出现在成熟RNA分子中的序列,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参与指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

9、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细胞编码序列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10、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

11、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并不直接进入靶细胞内,但间接激活细胞内其他可扩散、并能调节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或离子,如cAMP、ca2+等。

12、G蛋白循环:G蛋白偶联型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一个信号传递分子是G蛋白,其活化过程称为G蛋白循环,存在有活性和无活性两种状态。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

名词解释:3.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指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按5’→3’方向合成DNA的一类酶,反应条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Mg+、模板、引物。

DNA 聚合酶是多功能酶,除具有聚合作用外,还具有其它功能,不同DNA聚合酶所具有的功能不同。

4.解旋酶(helicase):是一类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使DNA双螺旋两条链分开的酶,每解开一对碱基,水解2分子ATP。

5.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一类引起DNA拓扑异构反应的酶,分为两类:类型I的酶能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需供给能量,类型Ⅱ的酶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 供给能量。

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SSB):是一类特异性和单链区DNA结合的蛋白质。

它的功能在于稳定DNA解开的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部分不被核酸酶降解。

7.DNA连接酶(DNAligase):是专门催化双链DNA中缺口共价连接的酶,不能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反应需要能量。

10.前导链(1eadingstrand):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链(3’→5’为模板时,子代链的合成(5’→3’)是连续的.这条能连续合成的链称前导链。

11.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后随链(1aggingstrand):在DNA复制过程中,以亲代链(5’→3’)为模板时,子代链的合成不能以3’→5’方向进行,而是按5’→3’方向合成出许多小片段,因为是冈崎等人研究发现,因此称冈崎片段。

由许多冈崎片段连接而成的子代链称为后随链。

12.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叫做半不连续复制。

14.修复(repair):除去DNA上的损伤,恢复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是生物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

分子酶学(Enzymology)

分子酶学(Enzymology)
分子酶学 (Enzymology)
About Myself Wang Xiao-Yun (王晓云) Professor,Ph.D. i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Tel: 2656-8430 Office: 6#430
建立一个可靠快速的测活方法 酶原料的选择 酶的提取 酶的提纯 酶纯度的鉴定
建立一个可靠和快速的测活方法
可靠性表现在专一、灵敏、精确、简便 测活方法是否经济 测活方法越简单,纯化所需等待时间越短,失
活越少 一个好的测活方法的建立,就是整个纯化工作
成功的一半。
酶提取方法的选择
生物材料的破碎
机械(匀浆)法 适合动物、植物、微生物
超声波法 破碎细胞和细胞器的有效手段, 细菌 酵母
冻融法
细胞胞液结成冰晶,使细胞壁涨破,效率不高
渗透压法 最温和的方法,如红血球破壁,不适于细菌及植物
酶消化法 利用酶解作用,使细胞壁崩解破碎
可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苯甲基磺酰氯)、 EDTA、还原剂DTT(二硫苏糖醇)等,保护目的酶。
并证明具有蛋白质。(不负载任何活性基团的脲
酶蛋白质结晶 。
30年代
胃蛋白酶
pepsin
胰蛋白酶
trypsin
胰凝乳蛋白酶 chymotrypsin
结晶并进行了动力学探讨,确立了酶的化学本质
推动了蛋白质研究。
对于酶和生物催化剂概念的认识
Ribozyme 抗体酶 探针酶 人工酶 模拟酶 克隆酶和突变酶
探针酶
既保持高度反应性,又能在DNA中任意选定的区域内进 行切割。
EDTA gFe(II)gX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 基因(顺反子)(gene(cistron)):指能产生一条肽链的DNA 片段。

包括编码区和其上下游区域(引导区和尾部),以及在编码片段间(外显子)的割裂序列(内含子)。

2.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合成子代DNA链(在DNA模板的指导下)的酶。

任何独特的酶可在修复或复制(或两者都有)中发挥作用。

3.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使用D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酶(正式应为DNA依赖性RNA聚合酶)。

4. 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酶。

5. A deoxyribonuclease(DNAase)is an enzyme that attacks bonds in DNA. It may cut onlyone strand or both strand.DNA酶:攻击DNA之间化学键的酶。

(第二句自译:它可能仅仅切断单链或双链。

)6. RNA酶(ribonucleases(RNAase)):底物为RNA的酶,它可对双链或单链RNA特异性作用,它可为核酸内切酶或核酸外切酶。

7.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每次可从核酸链一头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可能特异性切割DNA或者RNA的5‘或者3’端。

8.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

可特异性地切割RNA或者单链或双链DNA。

9. A hotspot is a site in the genome at which the frequencyof mutation (or recombination)is very much increased, usually by at least an order of magnitude relative to neighboring sites.热点:突变或重组频率显著增加的位点。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

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分子酶学

分子酶学
核糖核酸酶有两个组氨酸咪唑基及一个质子化赖氨酸 氨基处于活性中心,在它的催化下RNA的磷酸酯水解分两 步进行,两个咪唑基交替起着一般酸和一般碱的作用,使 离去基团质子化或增加亲核基团的亲核性。
Breslow等人设计合成了两种环糊精,用来催化环状磷酸二 酯的水解,这两种修饰CD被认为是很好的核糖核酸酶模型。
3 定义
由于天然酶的种类繁多,模拟的途径、方法、原理和 目的不同,至今对模拟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公认 的是以下说法。 人工模型酶又称模拟酶,是生物有机化学的一个分支, 是在分子水平上模拟酶的活性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环 境等结构特征,以及酶的作用机理的立体化学等特征而设 计的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人工物质。
现在,人们已用环糊精模型模拟了水解酶、核糖核 酸酶、转氨酶、氧化还原酶、碳酸酐酶、硫胺素酶和羟 醛缩合酶等。
1水解酶
胰凝乳蛋白酶:具有疏水性环状结合部位能包结芳环; 催化部位中57号为组氨酸咪唑基、102号天冬氨酸羧基和 195号丝氨酸羟基,三者共同组成了所谓的“电荷中继系 统”,在催化底物水解时起关键作用。 引入羟基、咪唑 基和羧基组
N CH3 OH NH2 NH NH2
S
7
Han等人合成了一系列含核糖的环糊精酶模型,它兼 具核酸酶、连接酶、磷酸脂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核糖中的相临二羟基对催化起着关键 作用。它水解环状磷酸脂的速率提高33倍。
四、主客体酶模型— 环糊精酶模型
环糊精( cyclodextrin, 简称CD)是由多个D-葡萄 糖以1, 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的总称, 是迄今所发现的类似于酶的理想天然宿主分子, 本身就具有酶模型的特性,可提供一个疏水的结 合部位并能与一些分子包接形成络合物,以此影 响和催化一些反应。葡萄糖单元数为6、7、8个三 种(分别称α-、β-、γ-环糊精)。

分子酶学名词解释简答

分子酶学名词解释简答

分子酶学复习重点1 剪接型核酶:定义:指RNA分子被磷酸二酯酶切割后,伴随着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即磷酸二酯键的转移反应或称转酯反应。

2 剪切型核酶: 这类核酶的作用是只剪不接,催化自身RNA或不同的RNA分子,切下特异行核苷酸序列。

3 探针酶:既保持高度的反应性,又能在DNA中任意选定的区域内进行切割的酶。

实质是核酸内切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做切割系统,为核酸切割试剂或酶,第二部分叫做识别系统,可以识别核酸底物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4 人工酶: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

5 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一些比酶结构简单得多但具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分子。

6 抗体酶:又称催化抗体,是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即通过一系列化学与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它既具有相应的免疫活性,又能像酶那样催化化学反应。

7 克隆酶:基因工程将某种酶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大量表达其产物为克隆酶,即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酶。

8 突变酶: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修饰天然酶基因,然后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突变基因的酶,被称为突变酶。

9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0 酶的比活力:单位质量样品中的酶活力;1mg蛋白质中所含的U数;1Kg蛋白质中所含的Kat数。

11 酶的转换数(K cat):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所转换底物分子数,又叫转换数(简称TN), Kcat可以用来衡量酶的催化效率,越大效率越高。

12 亲和标记:利用酶对S的特殊亲和力,将酶加以修饰标记,故称之为亲和标记。

13差别修饰法(差别标记):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试剂标记法的一个发展。

它利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预先占据活性中心,使非特异性试剂只修饰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然后透析除去保护剂(即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再用同位素标记的非特异性试剂修饰活性中心的基团。

经氨基酸分析可知哪些基团位于活性中心。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酶工程:过去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各种材料中提取、制备酶制剂。

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酶制剂。

4、蛋白质工程:过去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对纯化的蛋白质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改造目的基因的结构入手,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5、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使微生物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

6、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7、CG岛:在整个基因组中存在一些成簇、稳定的非甲基化CG,这类CG称为CG岛。

8 、信使RNA:从DNA分子转录的RNA分子中,有一类可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称为信使RNA。

9、顺反子: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10、帽子结构:5端第1个核苷酸是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它以5端三磷酸酯键与第2个核苷酸的5端相连,而不是通常的3、5磷酸二酯键。

11 、核酶:在没有任何蛋白质(酶)存在的条件下,某些RNA分子也能催化其自身或其它RNA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即某些RNA具有酶样的催化活性,这类具有催化活力的RNA 被命名为核酶。

12、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爱到物理化学因素(如加热、紫外线、高压、有机溶剂、酸、碱等)的影响时,可使维持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裂,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3、蛋白质的复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除去后,某些蛋白质又可重新回复天然构象,表现出天然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4、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酶学复习重点1 剪接型核酶:定义:指RNA分子被磷酸二酯酶切割后,伴随着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即磷酸二酯键的转移反应或称转酯反应。

2 剪切型核酶: 这类核酶的作用是只剪不接,催化自身RNA或不同的RNA分子,切下特异行核苷酸序列。

3 探针酶:既保持高度的反应性,又能在DNA中任意选定的区域内进行切割的酶。

实质是核酸内切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做切割系统,为核酸切割试剂或酶,第二部分叫做识别系统,可以识别核酸底物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4 人工酶: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

5 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一些比酶结构简单得多但具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分子。

6 抗体酶:又称催化抗体,是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即通过一系列化学与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它既具有相应的免疫活性,又能像酶那样催化化学反应。

7 克隆酶:基因工程将某种酶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大量表达其产物为克隆酶,即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酶。

8 突变酶: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修饰天然酶基因,然后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突变基因的酶,被称为突变酶。

9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也称为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0 酶的比活力:单位质量样品中的酶活力;1mg蛋白质中所含的U数;1Kg蛋白质中所含的Kat数。

11 酶的转换数(K cat):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所转换底物分子数,又叫转换数(简称TN), Kcat可以用来衡量酶的催化效率,越大效率越高。

12 亲和标记:利用酶对S的特殊亲和力,将酶加以修饰标记,故称之为亲和标记。

13差别修饰法(差别标记):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试剂标记法的一个发展。

它利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预先占据活性中心,使非特异性试剂只修饰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然后透析除去保护剂(即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再用同位素标记的非特异性试剂修饰活性中心的基团。

经氨基酸分析可知哪些基团位于活性中心。

14 共价催化:酶与底物以共价键结合成共价中间物,并迅速转变成活化能大大降低的过渡态,从而大大提高底物反应速度。

15 K s型不可逆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能与酶的底物结合部位结合,同时还带有一个活性基团,可以和附近的相应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

16 K cat型不可逆抑制剂(自杀性底物):该类抑制剂不但具有与天然底物相类似的结构,而且抑制剂本身也是酶的底物,因此也被称为自杀性底物(suicide substrate)。

17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这种作用就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18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

19 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但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酶的反竞争性抑制。

20 混合型抑制:混合型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基本相似,但是Ks≠Ks′, Ki≠Ki′。

21 乒乓机制:这类反应的特点是,酶同A的反应产物P是在酶同第二个底物B 反应前释放出来,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酶转变为一种修饰酶形式F,然后再同底物B反应生成第二个产物Q,并再生为未修饰的酶形式E。

问答题1、ribozyme与传统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阐述ribozyme的发现有哪些重大意义?有何应用前景?意义:①改变了人们长期对生物催化剂的化学本质的认识;②对生命系统起源的争论有重要启示;③Ribozymes作为RNA限制性内切酶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工具酶;④Ribozymes作为抗病因子治疗疾病。

应用前景:①核酶在治疗遗传病,肿瘤和病毒性疾病上有巨大的潜力;2、简述CRISPR/Cas9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基本原理:①从已知的序列中通过PAM进行定位寻找合适的靶位点并合成gDNA;②构建gDNA与Cas9重组质粒;③对重组质粒进行活性检测,敲除活性的计算;④挑选活性较高的敲除质粒导入培养的细胞或者生物体内进行基因组定位标记操作,crRNA合成后识别并结合到DNA互补链上,然后由Cas9对DNA靶点序列进行切割;利用测序、RFLP等方法检测基因组定点修饰结果。

应用进展:(1)CRISPR-Cas9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位点特异性基因编辑平台;(2)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节;(3)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目标RNA序列进行操纵;(4)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基因组功能进行筛查;(5)CRISPR-Cas9系统作为DNA特定位点标签;(6)利用Cas9系统可实现对基因的诱导调控。

3、酶活力测定有哪些方法?说明酶活力测定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以蛋白酶为例,设计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①按反应时间分类:连续监测法②按监测方法分类:(1)分光光度法;(2)旋光法;(3)荧光法;(4)电化学方法;(5)化学滴定法;(6)核素测定法;(7)量热法;(8)酶偶联测定法。

注意事项:①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适温度、最适pH;②[E]〈〈[S];③做对照实验;④酶液不宜放置过久;⑤有些反应不一定在水溶液中进行。

实验设计:以菠萝蛋白酶为例①配制标准酪氨酸溶液,在多个试管中加入不同量酪氨酸溶液和其他溶剂,35℃温浴10min后测定吸光度,制备酪氨酸标准曲线;②酶反应:样品和对照分别取三支试管,加入酪蛋白溶液和其他试剂后与35℃温浴10min后,样品管加入菠萝蛋白酶液,对照管不加,继续温浴10min,然后加入三氯乙酸中止反应,对照管再加入等量蛋白酶液,静置后过滤。

③对滤液进行吸光度测定,按照公式计算酶活力单位数。

4、什么是酶的活性部位?有何特点?酶活性中心中常见氨基酸有哪些?概念:酶蛋白上只有少数氨基酸残基参与酶对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这些相关氨基酸残基在空间上比较靠近,形成一个与酶显示活性直接有关的区域(在酶分子表面上具有三维结构的特定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又称活性部位(active site)特点:(1)酶蛋白多肽链经过盘绕折叠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使有关的AA形成微区,活性中心只占酶分子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往往只占整个酶分子体积的1%-2%。

(2)酶的活性部位位于酶分子表面的一个裂隙(crevice)内。

裂隙内是一个相当疏水的环境,从而有利于同底物的结合。

活性中心一般为低介电区(非极性环境、或疏水区)。

(3)可以将酶的活性中心设想为一个口袋或是一条沟槽,形状与底物相近。

不同的酶的口袋适合不同的底物。

口袋中有相应的结合基团与底物上的某些基团结合,发生反应的底物上的键与催化基团靠近。

底物靠许多弱的键力与酶结合。

(4)酶的活性部位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三维空间结构。

常见氨基酸:酶活性中心有7种氨基酸残基出现的频率最高Lys(赖氨酸)、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Cys(半胱氨酸)、His(组氨酸)、Tyr(酪氨酸)、Ser(丝氨酸)(兰天果拌猪肉丝)5、为什么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①邻近定向效应:酶的作用就象把底物从溶液中取出来,使它们固定在酶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部位,它们的反应基团相互邻近,同时使反应基团的分子的轨道以正确方位相互交盖,使之易于发生反应。

②扭曲变形和构象变化的催化效应(变形与张力):酶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酶从低活性→高活性S在酶的诱导下,敏感键扭曲、变形和去稳定作用→S的构象变得更像过渡状态。

③酸碱催化:酶活性部位上的某些基团可以作为良好的质子供体或受体对底物进行酸碱催化。

④金属离子催化(相当于酸催化):金属离子是多种酶的辅因子,可以稳定过渡态中间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传递电子,也可以进行亲电催化。

比酸催化能力强:(1)可带不止一个电荷;(2)络合作用;(3)可维持较高浓度⑤共价催化(亲核亲电催化):酶与底物以共价键结合成共价中间物,并迅速转变成活化能大大降低的过渡态,从而大大提高底物反应速度。

⑥微环境的影响:酶活性中心是低介电区域,在非极性环境中两个带电基团之间的静电作用比在极性环境中显著提高,从而有利于同底物的结合。

6、研究酶活性中心的方法有哪些?简述活性中心基团的鉴定标准。

①X射线衍射法;②化学修饰法:专一性氨基酸共价修饰法、差别修饰法、亲和标记法;③动力学分析;④定位诱变法;⑤切除法(酶化学资料有具体概念)活性中心基团的鉴定标准①酶的失活程度与修饰剂浓度成一定比例关系。

即修饰剂的浓度和酶活力丧失的速度常数成正比。

②S或可逆抑制剂有保护作用(活性中心)。

先加S或竞Ⅰ加共价修饰剂透析除去S或竞Ⅰ活性不丧失7、举例阐述差别修饰法研究酶活性中心的一般程序。

1过量S 或竞Ⅰ下加修饰剂2去除多余修饰剂及S或竞Ⅰ3加同位素标记的修饰试剂4原来被保护基团带有同位素标记胰蛋白酶的差示标记为例8、举例说明亲和标记法研究酶活性中心的优点。

①与S结构相似,可以比较专一地引入活性部位,接近S结合位点。

②具有活泼的化学基团(如卤素)可与活性中心的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③与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亲和力大,而与活性中心以外的氨基酸残基亲和力小。

举例Ser-OH的专一性修饰剂——DIFP(二异丙基氟磷酸)对活性中心含有Ser的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抑制,而亲和试剂则能分开,不同的亲和试剂能分别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

9、K m有何意义和应用?(1) 活性中心被S占据一半时的[S](2)特征常数取决于酶的性质,与[E]无关, 但与T 和pH有关。

(3)Km值近似等于[ES]的解离常数,可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K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

(4) Km可以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一种酶可有几种S,同一种酶有几种S 就有几个Km值,因此,从km可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

Km最小的底物,通常就是该酶的最适底物,也就是天然底物。

(5) 已知Km,可根据[S]求v ; v求[S](6)了解酶的Km及S在细胞内浓度推知是否受[S]调节。

Km<[S]10倍以上,S饱和,v不受[S]调节;Km>[S],v受[S]调节。

(7)km还可以推断某一代谢物在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

(8)催化可逆反应的酶,测Km和[S]可大致推测酶催化正逆两向反应的效率。

(9)在连锁反应中根据Km找出限速步骤(10)用于鉴别原级同工酶,次级同工酶10、酶的抑制作用与失活作用有何区别?说明几种抑制类型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研究酶的抑制剂有什么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失活作用:凡使酶蛋白变性而引起酶活力丧失的作用。

抑制作用:使酶活力下降,但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作用。

此作用使一部分酶的必需基团或辅助因子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而使酶活力丧失或降低的作用。

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分子可逆性结合造成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且可采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抑制剂而恢复酶活力,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