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局势分析论文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
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
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
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
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1500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
然而,在1968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
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
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
南海问题的形势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政策论文(2)推荐文章以服务为主题的征文热度:以幸福为主题的活动策划书热度:以生命中红色印记为主题的七月一日建党节讲话稿热度:以幸运为话题的作文-幸运的我热度: 2019安全伴我行征文,安全为话题的优秀作文有哪些热度:南海问题的形势政策论文篇二《浅析“南海问题”的成因》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中图分类号:D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23-02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
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
南海的时事政治论文3000字

南海的时事政治论文3000字“南海争端”作为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关于岛屿归属权的争端,势必会影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南海的时事政治论文3000字,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南海的时事政治论文3000字篇一从南海争端看我国海权图分类号:E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57—02摘要:今年以来,南海危机四伏,硝烟弥漫,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仅仅南海周边国家参与其中博弈,更有美日等外部势力介入其中。
在海权日益重要的今天,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其丰富自然资源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国家安全方面的意义。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项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浅略,己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南海海权一、南海对维护我国海权的重要意义自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第一次提出了“海权”这个词以来,海权对濒海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马汉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强国,特别是对英国历史的研究发现有六项影响海权的一般条件,即“海权六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大小、人口数量、民族性格、政府性质与政策。
马汉认为,海权的争夺突出地表现在海军的较量上,而对海上贸易航线的控制,则成为实现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此,如果要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那么就意味着该国必须拥有海军优势和掌握制海权。
“获得海权或控制了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海军优势的争夺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大国的兴衰。
马汉海权论告诉我们,中国海权就是中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和战略依托,中国发展海权,其目标是在海洋空间拥有系统的战略能力。
这种国家海洋能力包括控制海洋的能力、利用海洋汲取财富的能力和由海向陆的能力。
南海则是我国维护海权的主战场。
(一)南海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战略依托中国的东边已经有牢固的美、日、韩同盟。
这个联盟以美国为统领,且已经高度制度化。
这个联盟对中国意味着,其一,中国很难通过东边成为海洋国家。
军事理论论文——应对南海,中国应更主动

应对南海中国应更主动社会发展学院档案学在我国周边安全坏境中,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我国疆域广阔,背靠亚洲,面向太平洋,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毗连海域自然延伸面积约有47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八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之争。
以下仅就南海主权之争谈谈个人观点。
一、南海主权之争由来南海总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分布于南海的中心部位,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不仅地理位臵非常重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水产资源。
其中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最广、岛礁数量最多、位处最南的一组群岛。
南沙群岛有230个岛屿、礁滩和沙洲组成,分布在24.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25个,明暗礁128个,明暗沙洲7个,太平岛面积最大,约0.5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国政府都有对南海进行管辖,留下了许多确凿的证据。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毗邻国家从未提出异议。
但是自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周边国家开始窥视该海域。
菲律宾率先于1971年抢占南沙东部部分岛屿和沙洲,接着,原南越政府也于1973年7月派兵占领了南海西部6个岛礁。
1975年4月,越南一反承认南沙是中国领土的立场接管了南越军队占领的岛礁,并不断扩大侵占行动,从1983年起马来西亚先后占领了南沙南部的三个礁。
随后,上述国家又单方面宣布了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把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列入了自己的“版图”,并加紧在南沙海域进行资源开发,致使南沙争端日益突出。
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并将该礁周围300平方公里海域划归其经济区。
印度尼西亚也宣布建立一个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南沙部分海域划入其中。
目前南海岛礁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越南侵占29个;菲律宾侵占8个;马来西亚侵占5个;印尼2个;文莱1个。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1)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
目前,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二、我国应逐步对南海问题采取的策施1、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
谈我国南海战略的形势论文

谈我国南海战略的形势论⽂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总⾯积约350万平⽅公⾥,是全球最重要、最复杂的商道和⽔路之⼀。
然⽽我们该如何写有关我国南海战略的论⽂呢?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谈我国南海战略的形势论⽂,希望⼤家喜欢! 谈我国南海战略的形势论⽂篇⼀ 《我国处理南海主权争执的战略和策略》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众所周知,南海⾃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海洋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由于南海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及丰富资源⽽成为东南亚相关国家争夺的焦点,围绕南海主权展开的⽃争愈加激烈。
⽬前,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使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到破坏,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处理南海主权争执上采取相应的战略和策略。
【关键词】南海;主权争执;战略;策略 ⼀、南海的重要性及其主权争执的由来 (⼀)南海的重要性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总⾯积约350万平⽅公⾥,是全球最重要、最复杂的商道和⽔路之⼀。
它处于越南⾦兰湾和菲律宾苏⽐克湾两⼤海军基地之间,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亚、⾮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中国维护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
平时它可以作为商船补给及临时避风场所,战时亦可作为战舰的前进基地。
显⽽易见其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从地缘战略来看,南海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要冲,其西南⽅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接,东北⽅控制进⼊东海和通过东海进⼊太平洋的通道。
南海不仅是维系亚洲与澳洲海上航线的捷径,⽽且也是世界上海上航运的主要通道之⼀。
它是世界海上航运的重要通道,⽇本更视南海为其海上⽣命线,它每年从中东进⼝原油的85%必经南海通道。
同时南海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
南海由于占据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可以说,谁控制了南海海域的海峡与岛礁,谁也就在当代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南海还是⼀座资源宝库,有开发利⽤价值的资源包括海岸带⼟地、港⼝、油⽓、⽣物、矿产、海⽔、海洋能、旅游等资源。
精选南海问题的实质与面临挑战论文范文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面临挑战论文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
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论文的内容,欢迎查看!南海问题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实质是南沙争端。
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5国6方”。
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由越南单方面挑起,是其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
纵观20世纪后半叶的南海局势,尽管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争议各方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争议,也曾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南海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表现为一般性的区域问题。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建设,实施海洋管辖成为其巩固占领岛礁、控制争议海域、保证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有关争议问题逐步显化;加之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力度加大,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逐步加剧,南海问题进一步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2012年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马尼拉宣言》30周年,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30周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10周年。
深入梳理、分析当前南海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我国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南海问题,践行我国和平解决有关领土主权争端的政策主张,维护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南海问题面临的挑战我国作为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利益。
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海上形势,维护海洋权益和海上稳定的战略任务依然艰巨。
特别是在南海方向,尽管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可控,但消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大局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摘要: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及几个周边国家的主权。
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形势下,解决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冲突日益突出。
和谐世界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确定。
根据通行的国际法原则,本文认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是缺乏合法依据的。
关键词:领土变更,南海争端,领土权益,主权主张
不仅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还是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原则,南海诸岛的主权都应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是没有合法依据的,在展开对国际法原则的论述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张主权的主要依据。
一、其他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1、越南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归属越南的论据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证据,越南外交部提出的最早史料是《筹集天南四至路图》中的“广义地区图”及其注释。
第二,地理原因,如果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归中国,岛屿周围还要划出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必然会侵犯到周边国家的合法海洋权利。
第三,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而引起一国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
第四,反驳中国的主张及史料记载的可靠性。
2、菲律宾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从国际海洋法看,将“U”形线的法律地位将“U”形线解释为“国界线”是难以成立的。
这是一条以断续国界线,即未定国界线标绘的线,这条线的存在最多只能说明中国政府主张将线内的岛屿和海域划入中国的领土范围。
它不是一条已经划定的实在疆界线。
我们显然不能根据这条线将线内的岛屿和海域说成是中国的领土,也不能要求其他国家尊重中国的这一立场。
3、马来西亚对南海诸岛主权的主张
马来西亚以大陆架延伸作为依据对弹丸岛提出了主权要求之后,在岛上建立了海军基地,将其逐步建设成人工岛,并大力开发、经营。
对钓鱼岛主权问题,日本欲以中间线原则划分东海海域,而中国确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
然中方对待南沙群岛态度则截然相反。
而曾母暗沙对于我当事国的国家安全来说,也具有与钓鱼岛相同的地位。
如果承认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那么中国的边界则直接划到我当事国的家门口上了。
二、国际法原则在南海诸岛问题中的适用
领土权益要决定海洋权益。
该原则讲的是在划定海洋权益时要以领土为依据,先划定领土的范围再根据领土的范围划定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范围。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岛屿都适用这里的领土权益要决定海洋权益原则。
只有国际法所规定的岛屿才适用。
岛屿主权争议的解决是进行海域划界的前提,但南海岛屿归属中国毋庸置疑,从国际法角度看,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不仅不能决定岛屿领土主权的
归属,相反,它们的划定应以领土主权为基础,它们是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权利,一国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不能作为取消别国领土主权的依据,这在国际法上是站不住脚的。
三、结语
在法律的问题分析上不能用“可能”“或许”“说不定”之类词语所引发的怀疑,这样的怀疑毫无根据,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对于中国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的记载,我方提供了众多的历史记载,著作,各记载之间没有矛盾的地方。
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遥远并不能真正的阻挡中国古代人民对南海的渔业活动,我方提交两份中国船舶协会的历史考证以证明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足以进行航海活动。
一个地区的剧烈的动荡不安与徭役过于繁重,就足以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关于邻接原则,岛屿的主权应该由法律关系来决定,而不是受地理远近的影响。
最后,1991年,中国政府在承认主权归属中国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主权是原则性问题,不容谈判。
参考文献:
1《国际法》朱晓青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1
2《中国与国际海洋法》高健军著海洋出版社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