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卷(带答案)(3)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卷(带答案)(3)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模试卷(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 -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设施,实行“以工代赈”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救济机构

2.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

3.二战后期,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的事件是

A.日本宣布投降B.意大利宣布投降

C.德国宣布投降D.第二战场开辟

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

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以上评述的是二战

A.全面爆发的背景B.艰辛的抗争历程

C.胜利的主要原因D.深远的历史影响

6.“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兴建公共工程

D.实行计划经济

7.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8.“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9.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

B.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0.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

11.下图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所在区域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2.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如下国际会议中,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13.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4.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

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实,历史上也有类似大幅提高关税的现象。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当年这些措施

A.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直接引发世界大战

D.使美国经济恢复发展

15.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16.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7.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兴建公共工程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D.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18.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0.“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该公报摘录:“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狼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这一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1.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的歌曲这样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

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注:USA指的是美国,USSA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歌曲反映出当时

()

A.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

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

22.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

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23.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2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

25.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现在人们靠救济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生活呢?当然不是。”体现的观点是人们不能靠救济度日,要让他们有事可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兴建公共设施,实行‘以工代赈’”与题干材料观点相符,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题干观点不符,排除B;《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与题干材料观点不符,排除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救济机构违背了题干材料观点,排除D。故选A。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造成了生产商品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故B 符合题意;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是为了解决这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垄断经济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经济形式,故C不符合题意;例行节俭是一种具体行为,不是一种经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故B符合题意;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故C不符合题意;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

败了法西斯势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团结一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给各国带来巨大破坏,为了挽救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A符合题意;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B排除;兴建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C排除;罗斯福新政中没有实行计划经济,D排除。故选择A。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对应错误”,结合课本所学,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符合题意;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A项不合题意;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苏军反攻打败了德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项不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美苏冷战中的开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选项符合题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B选项不符合题意;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故B符合题意;二战前的华盛顿会议是为调节美日矛盾,二战中的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A排除;慕尼黑会议主要是决定捷克的命运,C排除;开罗会议着重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D 排除。故选B。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有关知识的识记。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甲区域、丙区域是印度洋区域,乙区域是太平洋区域,丁区域是大西洋区域。故选B。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和所学知识,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二战胜利进程等起了重要作用,故C符合题意;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列强召开的国际会议,故AB不符合题意;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而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置关税、贸易壁垒,各国加紧在世界市场上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摆脱经济大危机,其在政治上的成功之处是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故选D。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

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讲求实际、勇于创新,故C符合题意;追求自由、争取独立,解放黑奴、维护统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显著成效。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干预经济的具体表现,排除;C选项与加强对经济的监管相矛盾,排除;D选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排除。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确立了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中的德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即破坏了凡尔赛体系。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排除C项;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D项;故选择B。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知,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指导,反映出罗斯福新政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缓和经济危机,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B不符合题意;美国是属于资本主义经济,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时,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

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战后成立联合国等。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21.C

解析: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实施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吸取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策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这首歌曲反映出的是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故选C。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投降书签署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故D符合题意;A 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以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不是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故AB不符合题意;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与罗斯福新政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干“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说明凯恩斯主张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当然不是”说明凯恩斯不赞同政府无条件的救济措施,希望通过增加就业来改变“靠救济津贴来度日”的处境。联系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通过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A符合题意;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中在农业、工业、金融等方面采取的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都与题意不符,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九年级中考历史题

2018-2019-2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共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西域都护的设立 B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 C .伊犁将军的设立 D .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2.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出宋代( ) A .对外交往频繁 B .民族战争不断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商品经济繁荣 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 D .乾隆 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5.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雅尔塔会议 6.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 .楔形文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金字塔 7.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8.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来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指(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中东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9.“苏联意识到要善待在亚洲、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显著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美国人感到需要 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全球扩散。”材料反映的是( ) A . 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二战时期美苏同盟关系 C .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 D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 10.如果给右图会标设计主题,下列主题最适合的是( ) EU-CHINA A .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B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中国与欧洲联盟的交流与合作 D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二、读图题(共8分) 11.(7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场景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3)图3所示《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12题7分,第13题8分,共15分。) 12.(7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号:

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盘古 B.蚩尤 C.黄帝D.禹 2.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5.下列不犀亍《辛丑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 许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①② 6.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7.图1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 发动对蒋兵谏。从图中获取的最有效历史信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爆发 c.七七事变爆发 D.五四运动爆发 图1 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 《西北文化日报》 8.从“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关门打狗”、“东北全境解放”等关键词中,判断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9.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圣殿。它的前身是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燕京大学 10.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新时期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 列举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列举题专项练习题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2、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3、辛亥革命的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五四运动的性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 1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13、使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4、使中国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5、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 威海卫战役 16、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 18、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20、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 21、全面内战的开始 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 24、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25. 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巧渡金沙江 26.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 27.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三大战役 28. 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的事件 抗美援朝

九年级历史中考题汇总(材料题)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 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 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 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日照)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 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 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 (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战略,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3、某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中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通鉴”影响深远,“清明河图”传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

5、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有 A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c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d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ab B.bc C.cd D.ac 7、一位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则材料说明这个法国作者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8、“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指 A.近代工业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第三次月考)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入表格内) 1、人的生命质量总是用几个节点来标识的,国家也一样。中国在1840年,1949年这两个历史节点对应的重大事件分别是 A.虎门销烟、新文化运动B.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C.洋务运动、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中国共产党成立 2、旧照片往往记录着一段历史,也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3、学习了中国历史,下列史实,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虎门销烟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4、3月12日为植树节,你可知道除了惊蛰节气种树成活率高以外,还有纪念一位伟人之意。这位伟人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几千年封建王朝、创立中华民国,他是下面的哪一个人: A周恩来B毛泽东C孙中山D袁世凯 5、致富的农民、深圳的夜晚、上海陆家嘴、重庆朝天门码头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对外开放B.拨乱反正C.改革开放D.乡镇企业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海宝”的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哪一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 7、2009年国庆节,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B.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初二历史上中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时,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卷相应的答案表格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第??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案表中)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朝首次被西方列强打败 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 A.以战争为侵略手段 B.要求增开商埠 C.洗劫焚烧圆明园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鸦片战争后,一艘日本船进入中国广州,从船上卸下机器设备,日本人在中国开设了工厂,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A.绝对可能 B.绝对不可能 C.有可能 D.须经清政府同意才行 5.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关天培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林则徐虎门销烟 7.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国力强盛 B.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清政府军备废弛 D.清政府的腐败 8.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0.他们天真地想:“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而实际上这场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但不管怎样,总算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场运动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电视剧《慈禧西行》反映了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从北京到西安的逃亡历程。该剧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镇压人民反抗 D.抵抗外国侵略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光绪帝下诏变法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1.希腊小的城邦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君主专制B.相互攻伐 C.“小国寡民”D.商品经济发达 2.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这一时期,古代雅典创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 A.阿拉伯数字B.奴隶主民主政治 C.《马可?波罗行纪》D.金字塔 3.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雅典的所有男子 4.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利机关为公民大会 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5.“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雅典在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学校最多 B.希腊所有城邦的学生都到雅典来上学 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希腊各城邦的典范 D.雅典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他城邦的典范 6.奥运火种取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出现了西方第一缕文明的曙光。西方第一缕文明” 给西方乃至世界最主要的贡献是() A.开放的海洋文明B.民主的政治文明 C.高度集权的农业文明D.自由的商业文明 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8.《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9.如图是某生在复习古代某国发展历程这一专题时所绘制的年代尺(BC指公元前,DC 指公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上;将考场、 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 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 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8.“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这真不辜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这段歌词反映的史实是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9.下列战役中,不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A. 平津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10.脍炙人口的名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诞生于 A. 古代阿拉伯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印度 11.下列人物中属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是

2020届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有答案)(一)(加精)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初中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2.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D.金文→小篆→甲骨文→隶书 3.右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5.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8.“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达·伽马到达印度 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D.麦哲伦环球航行 9.阅读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年份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持续下降。

初三历史中考真题

2015-2016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7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 1、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2、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下列哪一选项是孔子的主张() A.兼爱、非攻 B.实行“法治” C.“无为而治” D.“仁”和“爱人”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4、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6、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7、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下列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大败阿古柏 D.修建京张铁路 9、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A.汉阳铁厂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11、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观点的译著是( ) A.《申报》 B.《天演论》 C.《新青年》 D.《海国图志》 13、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4、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出席了 ( ) A.西安事变谈判 B.遵义会议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15、2015 年 3 月 20 日,中韩双方对 68 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 钢铁卫士 C. 党的好战士 D. 最可爱的人 16、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7、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9、“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指的是 ( ) A.雅典 B.罗马 C.波斯 D马其顿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这表明美国( ) A.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C.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从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封建时代B.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D.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时代 2.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很快发展,但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可以任意征税,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反抗来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他们常用的手段是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3.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遭遇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A.“发现”美洲 B.美国独立战争 C.“三角贸易” D.美国南北战争 4.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 5.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 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 6.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迪亚士达?伽马 7.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8.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

福建省2018中考试卷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2018中考试卷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种植水稻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D.使用青铜器 2.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3 .图1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 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2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D.张骞通西域 5.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A.促进了民族交融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6.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7.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D.忽必烈

8.图3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D.左宗棠收复新疆 9.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A.宣政院B.台湾府 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10.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虎门销烟B.拟定《海国图志》 C.抗击沙俄入侵D.指挥黄海海战 11.“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B.经济 C.思想D.外交 12. 引发表1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图4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A.1921年B.1922处 C.1931年D.1932年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练习)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与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 .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 ②社会主义彻底失败 ③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④苏联模式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诞生,其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构成,分别代表欧盟

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B.欧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欧盟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4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天演论》的出版B.《海国图志》的出版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D.《新青年》的创办 5 . 列表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表格,导致其中经济数据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B.军备竞赛的影响 C.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D.十月革命的冲击 6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表述中符合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