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基本笔画字帖.doc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1)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硬笔楷书图文练字课程,基本笔画“捺”图解、例字、描红、临摹

硬笔楷书字帖电子稿,基本笔画“捺”,图解、例字、描红与临摹
捺,分为斜捺、平捺、反捺。
先看斜捺。
起笔轻入,往右下方逐渐用力,变粗,停顿之后,再转向右方,逐渐出捺尖。
捺尖的方向,一般朝着正右方,不要上翘,或者耷拉。
例字描红、临摹:
再看平捺的写法。
注意方向,稍微平一些,起笔轻入,而后稍微往右上转折,再接着转向右下方行笔,逐渐用力变粗,停顿之后,再转向右方行笔,渐出捺尖。
整个行笔过程,一波三折的样子。
例字描红、临摹练习。
再来看反捺的写法。
反捺,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长点的样子。
起笔轻入,往右下方逐渐用力变粗。
收笔停顿。
注意行笔过程的方向不是直线,而是略微弯曲一些,但是也不能太弯曲。
例字描红、临摹练习:。
田英章楷书学习教程

楷书技巧、字帖、教材导航目录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5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楷书八种基本笔划图文解析

写法如图:
传承中国书法
五、捺 基本形式:一波三折的姿态。 一折:从头到颈部。 二折:颈到捺脚。 三折:捺脚到锋尖。 一波:整笔有起有伏。像波浪。
写法: 1.逆锋而起。 2.轻轻向下落笔。 3.略向左上起笔,至颈部,锋稍提使颈部略细。 4.向右下渐渐将笔毫铺开,至捺脚处。 5.轻向左推,调整笔锋,沉着痛快地扬出锋。 注意: 1.捺画出线要直。 2.捺脚要有力。 3.笔不能向下拖。 捺和撇往往同时存在,连在一起练习为好,如“大”“来”。 捺的种类如图:
传承中国书法
一、点;
1、点的基本形式:头尖、尾圆、腹平、背圆。写法如图: 2、 1.锋尖落纸(可先将笔舔尖,轻轻落笔)。 2.向右下将笔毫向两边铺开,笔渐下渐重。 3.到下半部,将笔锋稍提起,再放下向背部兜围扭动一下。 4.轻快有力地从下腹出锋。
点的写法要领:顾盼生姿、向背分明。
写法如图:
传承中国书法
垂露竖写法如图: 悬针竖写法如图:
传承中国书法
四、撇 1、汉字的笔画大多是向右向下的,右手写这些笔画都较顺 手,唯独撇是向左伸展的,写起来较别扭。这是写字的重点。 2、基本形式:尾部略肥和上扬,姿态舒展。
写法: 1、向上逆锋而起。 2.斜落笔。 3.调整笔锋,让中锋缓缓行笔。 4.至尾部,快而有力地出锋,使力送到撇尖。 特别注意: 忌“中途拔出”和“头重尾飘”,以女同志梳头的速度和 力度书写撇较适宜。 短撇的写法:如“斤”“生”落笔后 ,稍作扭动,调整笔 锋,快速撇出。 撇的种类如图:
写法如图:
传承中国书法
三、竖; 1、竖,起支柱作用,要求写得劲挺有力,像人胸腰挺起。 基本形式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
2、 2.1、笔锋向上逆行。 2.2、横(或稍斜)落笔,笔向右斜。 2.3、笔锋轻轻向左右扭动一下,调整笔锋然后向下行笔。 2.4、至尾部,略提锋,从左向上收锋。 3、悬针竖: 写法与垂露竖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它在尾末要出锋。要点: 像一枚针,写得粗壮,出锋不宜太长太细。如图:
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

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楷书是学书法的基本功,学书宜从楷书入手。
古人曾有这样一个比方:“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意思是正如人总要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会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
因为楷书端正,一笔是一笔,行笔速度也较缓慢,这就容易使初学的人学得像,写得准确。
楷书的笔画和结构基本掌握了,书写速度自然会陕起来。
这时再学写行书和草书就不难了。
学楷书,从点画开始。
掌握了点画的基本形态和写法,则不管字帖中的字的笔画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临摹起来都容易抓住要领,学到它的形和神了。
一、点点的基本形式:头尖、尾圆、腹平、背圆。
写法如图:1.锋尖落纸(可先将笔舔尖,轻轻落笔)。
2.向右下将笔毫向两边铺开,笔渐下渐重。
3.到下半部,将笔锋稍提起,再放下向背部兜围扭动一下。
4.轻快有力地从下腹出锋。
点的写法要求:顾盼生姿、向背分明。
点的种类:二、横基本形式:头方(斜)尾圆,中段略细。
横的写法如图:1.笔锋先从右向左逆行。
2.直(或稍斜)落笔。
3.通过提按使笔锋回复中锋,沿着笔画中线向右运行,中段稍提笔。
4.至结尾处笔锋稍提起,再向右下放下,像写点那样,兜围扭动一下,然后迅速有力地向左收锋。
注意:不能使劲顿笔,中段与两头也不能一样粗细,显得僵直。
横的种类有:三、竖竖,起支柱作用,要求写得劲挺有力,像人胸腰挺起。
基本形式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
垂露竖写法如图:1.笔锋向上逆行。
2.横(或稍斜)落笔,笔向右斜。
3.笔锋轻轻向左右扭动一下,调整笔锋然后向下行笔。
4.至尾部,略提锋,从左向上收锋。
悬针竖:写法与垂露竖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它在尾末要出锋。
要点:像一枚针,写得粗壮,出锋不宜太长太细。
如图:四、撇汉字的笔画大多是向右向下的,右手写这些笔画都较顺手,唯独撇是向左伸展的,写起来较别扭。
这是写字的重点。
基本形式:尾部略肥和上扬,姿态舒展。
写法如图:1.向上逆锋而起。
2.斜落笔。
3.调整笔锋,让中锋缓缓行笔。
田英章写的楷书入门字帖

田英章写的楷书入门字帖田英章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他的楷书入门字帖也备受学生和初学者的青睐。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田英章写的楷书入门字帖,分步骤介绍这本字帖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一步:了解田英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田英章这位书法家的背景。
田英章,字晓柏,号太和。
他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并且,田英章也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
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艺术展,并受到了好评。
第二步:了解字帖特点田英章主要以楷书为主,特别擅长篆书。
他的字帖内容循序渐进、易于入门,并且配有详细的笔画说明和示范。
字体清晰、规范、端庄,是学习楷书的好选择。
田英章的楷书入门字帖中,字的排列方式和书写方式都非常细致,循序渐进,可以很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楷书的基本技巧。
第三步:掌握使用方法田英章的楷书入门字帖使用方法很简单。
首先,将字帖卷成一条长条,放在桌子上。
然后,使用毛笔或钢笔,按照字帖上的示范书写每一个字。
建议初学者先跟着字帖演示,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每一个字的书写要领和规范程度。
切记不要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慢慢领会字帖的特点和精髓。
总结:以上就是围绕田英章写的楷书入门字帖的介绍。
田英章的楷书入门字帖是一本很好的学习书法的工具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书法爱好者,都可以从这本字帖中收获很多。
学习书法需要坚持,需要反复练习,希望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钢笔楷书字帖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一)横竖撇捺(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如图: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写法,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点提竖钩弧弯钩(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长短略有不同。
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如图:分要短一些。
如图: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如图:戈钩卧钩竖弯竖弯钩(九)戈钩下笔稍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
写戈钩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如图:(十)卧钩下笔稍轻,先向右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如图:竖提横钩横折横析钩(十三)竖提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如图:送到笔尖。
如图: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完整版)田英章楷书学习教程

楷书技巧、字帖、教材导航目录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5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一)、横: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横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之分。
(二)、竖:
竖要写垂直,因为竖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竖有悬针、垂露、短竖之分。
(三)、撇: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四)、捺:
捺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平捺之分。
(五)、点:
点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长点之分。
(六)、提:
提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
提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七)、钩:
钩有竖钩、竖弯钩、戈钩、卧钩之分。
(八)、横折与横折钩:(注意两种形态变化)。
(九)、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
(十)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十一)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避免出现双角)。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十四)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十五)竖折撇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从上面介绍的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
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二、汉字结构要点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如:部、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如:绩、议、读
⏹(5)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6)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
⏹(7)横短撇长;
⏹如:左、在、尤、龙
⏹(8)横长撇短;
⏹如:右、有
⏹(9)横短竖长,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
⏹(10) 横长竖短,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
⏹(11)横长竖短。
⏹如:上、士
⏹(12)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
⏹(13)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如:川、升、邦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如:伊、侈、修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固、柳
⏹(17)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
⏹(18)左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上部
⏹如:吸、呼、峰、峻
⏹(19)右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下部。
⏹如:和、知
⏹(20)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勉、旭、抛
⏹(21)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
⏹如;冠、寇、宅
⏹(22)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如:既、野
⏹(23)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庭、居、底
⏹(24)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
⏹如:风、飞、气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如:先、见、元、毛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如:友、及、反、皮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修、参、须、形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如:施、腾、靖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如:敬、敛、刘
⏹(30)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如;弼、辩、衍
⏹(31)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身、耳
⏹(32)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
如:白、工、日、四
⏹(33)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
⏹如:莫、矣、矢、契
⏹(34)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要交待清楚不能乱。
⏹如:繁、馨
精品文档资料
精品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