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灾路线示意图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一、水灾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必须按照地质部门提供的预报来指导掘进,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2、工作面必须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不但能排出巷道的正常涌水,而且在发生水灾时能够有效地减缓水灾势态的扩大,为救灾赢得时间。
3、各生产班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细心观察掌子面的渗水、涌水状况,若发现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常状况)时,必须停止作业,积极采取措施治水,并将设备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报告调度室及队部。
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避灾路线见图12-1。
二、火灾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掘进工作面应铺设消防水管,巷道范围内发生煤层温度升高,或有煤油味时,要及时洒水降温,严防发生火灾。
2、施工中发现有自燃发火预兆时,立即汇报调度室,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各配电点、材料堆放地点、运输车辆及皮带机头、机尾各转载点要配备好灭火器、沙箱、铁锹及洒水管路,并保持完好,以便发生火灾时应急。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4、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巷道内。
5、井下进行电焊、气焊等工作时,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才可实施。
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7、电气设备着火时,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见火灾避灾线路图12-1三、瓦斯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1、每班配备专职瓦检员负责本班的瓦斯检查工作。
矿井避灾路线PPT课件

20
(二)工作面
3、回采工作面(本工作面发生灾害时) ① 工作面发生火灾
处于工作面回风侧的人员不能逆风流进入灾区,应戴好自救 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工作面以外方向撤离,进 入最近的进风巷道,再沿避灾路线继续撤离。
12
(一)系统巷道
1、东四左翼采区 ① 瓦斯、火灾避灾路线
东四皮带巷→东四左翼皮带巷为进风巷道,发生 火灾事故时,人员逆新鲜风流撤离,撤离路线为: 工作面→东四左翼皮带巷→(东四左翼避难硐室) →东四皮带巷→东区站台→出井(乘车或步行)
注:在撤离路线受阻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进入位 于东四左翼三贯眼的避难硐室避难,等待救援。
21
(二)工作面
3、回采工作面(本工作面发生灾害时) ② 工作面发生水灾 在巷道内的人员不能逆水流方向进入灾区,应向工
作面以外方向撤离,进入系统巷道后按避灾路线撤 离。撤退过程中需严防摔倒或被水流冲倒。透水以 后,有时会从积水的老空区,放出大量有害气体, 如沼气、硫化氢等,所以还要注意防止被这些气体 中毒或窒息。
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7
二、避灾自救原则
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时,遇险人员应遵循下列原则避灾自救。 “报”:发生事故灾害时要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
电话及其它方法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 情及遇险人员情况等。
24
老 沟
假设事故地点:10-422工作面上隅角 1、副巷人员注意事项:防止缺氧或者中毒,尽快佩戴自救器(或捂湿毛巾)低头弯腰或前行, 尽快离开事故下风侧(乏风流),进行新鲜风流后卸掉自救器,尽快报告调度室,撤离现场。
井下避灾线路图

井下避灾线路图
一、概述
➢ 井工矿井在生产时,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存在水、火、 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井下避灾线路图是表示矿 井发生灾害时,井下人员安全撤离灾区至地面的路线图 纸,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必备图纸。
井下避灾线路图
二、主要内容
➢ (1)矿井通风网络进风风流、回风风流、路线。 ➢ (2)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时避灾线路。 ➢ (3)发生水灾时避灾线路。 ➢ (4)巷道名称。
井下避灾线路图
井下避灾线路图
三、识读
➢ (1)识读矿井开拓开采巷道系统及采掘工作面的位置。 ➢ (2)识读采掘工作面、采区、水平及矿井安全出口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 (3)识读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岩)与瓦作面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避灾路线。 ➢ (5)识读井下安全设施名称及位置。
感谢您的观看!
防灾减灾示意图

通道 大 流动人口安置区 通道 饮水供 应点 道
通道 第六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道
垃圾集中点
通道 通 道 第七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道
医 疗 服 务 点
通 道 物资供应点
公厕
垃圾集中点公厕Fra bibliotek正宁县山河镇西城区防灾减灾功能区示意图
北↑
南
县直机关安置区 (体育场) 指挥中心
大 街
备用安置区 (西关小学操场)
南
环
路
南
环 路
西 部城 (社 西区 城救 区灾 )指 挥
第一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 道
第三居民小组 安置区
饮水供 应点
广 场
第四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 道
第五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 道
通道 第二居民小组 安置区 通道 通 道
避灾路线1——精选推荐

南四盘区
工作面→3#(4#)胶回联络巷→南翼回风延伸巷→梁庄回风立井→地面
北三盘区
工作面→北三胶轮车大巷→北三回风石门→北三回风立井→地面
南三盘区
工作面→南三盘区轨道巷→西轨正前→北三胶轮车大巷→北三回风石门→北三回风立井→地面
南五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南翼下组煤
工作面→9#坡→南四集中胶带巷→3#胶回联络巷→南四回风巷→梁庄回风立井→地面
避灾区域 北一上组煤
北一下组煤
反风避灾路线图
避灾路线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 斜井→地面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北一下组煤回风巷→北一下组煤回 风斜坡→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斜井→地面
南二下组煤
工作面→回风措施巷→南二下组煤回风巷→抽放专用巷→ 东轨正前→联络巷风门→暗斜井→石家河回风斜井→地面
透水事故避灾路线(附件二)
事故 区域
北一 上组 煤发 生事 故
北一 下组 煤发 生事 故
南二 下组 煤发 生事 故
避灾区域
避灾路线
本盘区
事故地点→北一上组煤轨道巷→北一上组煤轨道正前轨回联络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井→地面
北一下组煤
工作面→北一下组煤轨道巷→北一下组 5#轨回联络巷→北一下组煤回风斜坡→北一上组煤总回风巷→后风坪岭 回风井→地面
南五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本盘区
工作面→南五盘区轨道巷→白草塔 1#进风井→地面
北一上组煤
工作面→北一上组煤轨道巷→北一上组煤轨道正前轨回联络巷→北一上组煤回风巷→后风坪岭回风井→地面
北一下组煤
工作面→北一下组煤轨道巷→北一下组 5#轨回联络巷→北一下组煤回风斜坡→北一上组煤总回风巷→后风坪岭 回风井→地面
坑坪村发生地质灾害时安全撤离路线图

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地质结构面和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地带。
2、易发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沟口注:箭头方向标示为安全撤离路线及方向临灾应急措施: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逢坑坪 寮溪尾村 部往新桥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地质结构面和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地带。
2、易发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沟口注:箭头方向标示为安全撤离路线及方向临灾应急措施: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夏家山新桥乡、村所在地往大源茜边桥下柞树下象形山往水源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地质结构面和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地带。
2、易发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沟口注:箭头方向标示为安全撤离路线及方向临灾应急措施: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村部宝石下王坑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地质结构面和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地带。
2、易发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沟口注:箭头方向标示为安全撤离路线及方向临灾应急措施: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坪 上往峨嵋峰村 部水 源塘 背往大兴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地质结构面和斜坡面同向且倾角小于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地带。
2、易发泥石流山区的山沟及沟口注:箭头方向标示为安全撤离路线及方向临灾应急措施: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内群众撤离,不要留恋财物;同时立即报告村民小组长和村两委干部。
牛 鼻 岭村 部里岰新居里 岰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区:1、自然坡度大于15度的土质斜坡。
制作井下避灾路线及巷道标志牌明细

制作井下避灾路线及巷道标志牌明细
需要制作井下避灾路线及巷道标志牌的矿井有:四采区、八采区、九采区、十采区、大发2#采区、圣水12采区、桥沟矿。
具体制作种类有避水灾路线、避火灾路线及井下巷道名称标志牌板,牌板规格为,30cm×18cm,牌板颜色为:巷道名称标志牌板为蓝底白字,避水灾路线为白底黑字,内部边框为绿色,箭头为白色、避火灾路线为白底黑字,内部边框为红色,箭头为白色。
具体各采区需要种类及数量如下:
井下避灾路线及巷道标志牌示意图
东 大 巷
领导下井带班公示牌示意图排版规格为:长90cm×宽60cm,标志牌板为白底红黑字。
白浪村山洪地质灾害避灾示意图

白浪村山洪地质灾害避灾示意图危险区即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受影响区域,包括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水淹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安全区即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人员转移安置区域,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不可能被水淹,可安全居住可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二、转移路线从危险区到安全区的转移方向、路线。
三、紧急转移预案的启动要求1、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预报灾害性气象信息后,村、组迅速通过广播、电话、短信、口头传达等方式提醒村民群众做好防范和转移准备工作,并安排人员做好值班、值守、巡查、监测工作。
2、当发生强降雨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村、组迅速实施紧急转移工作,广播员、铜锣员、口哨员进入态,村干部按照各息分工和包组包户情况,组织村民从危险区迅速工作状撤离到安全区,在未解除危险前,村民不得自行返回危险区内。
禾上圭山洪地质灾害避灾示意图一、危险区和安全区危险区即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受影响区域,包括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水淹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
安全区即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人员转移安置区域,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不可能被水淹,可安全居住可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
二、转移路线从危险区到安全区的转移方向、路线。
三、紧急转移预案的启动要求1、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预报灾害性气象信息后,村、组迅速通过广播、电话、短信、口头传达等方式提醒村民群众做好防范和转移准备工作,并安排人员做好值班、值守、巡查、监测工作。
2、当发生强降雨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村、组迅速实施紧急转移工作,广播员、铜锣员、口哨员进入态,村干部按照各息分工和包组包户情况,组织村民从危险区迅速工作状撤离到安全区,在未解除危险前,村民不得自行返回危险区内。
茶冲村山洪地质灾害避灾示意图一、危险区和安全区 危险区即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时受影响区域,包括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水淹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