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复习

合集下载

科学中考复习:微观粒子模型及原子结构模型学生版本

科学中考复习:微观粒子模型及原子结构模型学生版本

微观粒子模型及原子结构模型一、知识点梳理一.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f汤姆森:“汤姆森模型”、f卢瑟福:“核式模型” f玻尔:“分层模型” f “电子云模型”。

1911年卢瑟福用a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1、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属箔;2、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3、及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去.a粒子散射实验思考:争对这一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1、原子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2、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种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微粒;3、a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氯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 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注: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六年级第一学期复习提纲

六年级第一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章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的主要特征是探究活动。

2、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练习册P3,P12)3.★认识一些常用的实验室器具(练习册P5,P7)(要求P2)如:试管、烧杯、量筒、天平、漏斗,温度计,酒精灯等4.★会选择适当的器具进行测量,知道部分常用的计量单位测量仪器单位长度刻度尺千米、米、厘米体积量筒立方米、升、毫升天平质量千克、克停表时间时、分、秒温度计温度摄氏度力弹簧测力计牛顿5.★知道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实验中发生的意外。

(练习册P4)如果化学试剂溅进眼睛时,立即用大量的蒸馏水冲洗。

少量酒精灯在桌面上并起火,应用湿抹布铺盖。

6.观察和记录(科学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技能。

观察就是接受外界的信息,记录是分析处理信息的依据。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1、★了解和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有七大基本特征:对环境具有适应性、有呼吸器官、需要食物、能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要排泄、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初步学会编制和解释简单的直方图(要求P9—10)(练习册P19)3.初步学会编制简单检索表,并用检索表进性简单的分类。

(练习册P21,26,29)4.★刺激:能够使生物作出反应的因素称为刺激。

5.★蜗牛利用腹足向前移动。

蜗牛有触觉、嗅觉、对光反应的能力。

第三章细胞与生物1、★知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积极小。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细胞质(多种生理活动场所)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载有遗传信息)2、★会观察、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练习册P37)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植物细胞除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在细胞膜外层还有一层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3、★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动物的雌性细胞在卵巢内产生,称为卵子或卵细胞。

雄性性细胞在睾丸内产生,称为精子。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新知学习
• 观察水的两种变化模型,区别在哪里?
汽化
电解
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隙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3)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物质大多由分子构成, 如水、氢气、氧气、二 氧化碳、甲烷等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随堂练习
考点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5. 对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B. 不论什么情况下,原子都不能再被分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 氧气分子的体积比氧原子大
解析:A选项,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而不是氧分子和氢 分子,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原子本身还是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的,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原子、离子也是可以成为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粒子,所以C选项错误。
新知学习
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以组成无数个英语单词~
那不同的原子能构成无数个分子吗?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观察上面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我们可知: ①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不一定相同。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样的几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共同决定。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那么一个原子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吗?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造成它们内部结构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也不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知识总结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_《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知识总结2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以水为例说明)
1. 分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在化学反应
....中可分裂为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3)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相同。

2. 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 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

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 化学反应实质:
(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

原子的体积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为10-26~10-27数量级。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图文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图文

数的启示?
1、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 水需要约20滴水组成。
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 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
3、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 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
启示:分子、原子都很小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B )
A.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D. 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
走在人生路上,最不可少的是你的微笑。人生之路,鲜花和荆棘映衬,坦途和坎坷衔接,艳阳和风雨交织,得志和失意错位。生活给予你的,有精彩,更多的是平淡。人生,不会事事如意,生活,也不可能样样顺心,其中,很多的人,会不被我们认同;很多的事,都 富,而是要想想,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尽管日子很平淡,却会有许多的闪光点,尽管会有一地鸡毛的琐事,却也会有许多开心和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若我们不抱怨,湖涂一些,淡然一点,烦恼就会少些,日子即便是平庸,但也能活
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参加变化的水的分子是否 发生了变化。
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
(变化过程模型:)
液态水
气态水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 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变化过程模型:)
氧原子
氧分子
通电
水分子
氢原子
重新组合 氢分子
2、观察实验室模型,描述氨分子的组成。
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 三氧化硫分子 二氯化甲烷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甲醛分子 苯分子
水分子 甲烷分子 C60分子
,又何必对未知的前方魂牵梦萦?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目标,并且我们的奋斗,都是为了能离它更近。奋斗努力,快步走行,无可厚非,但是我想,人生在路上行走,本应该走走停停,该歇的则歇一歇,该停的则停一停,在生活一直往前走的同时,适时的放慢脚 要的东西。不要为了追求物质财富,不要忙于到达目的地,只顾疲于奔跑,而错过了身边美丽的风景,不要让你已拥有的很多东西在手中悄悄的流失,失去对它的珍惜,更不要怨天怨地怨人怨己,抱怨自己的人生磕磕绊绊,不如人意。要知道很多时候,当在你盲目地追求

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知识点物理学中的粒子模型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逐渐建立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粒子模型。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粒子模型知识点。

一、原子模型原子模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粒子模型之一。

根据该模型,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最早的原子模型是由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提出的,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外部散布着带负电的电子。

随后,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朗缪尔和卢瑟福提出了夏成模型和卢瑟福模型。

夏成模型认为原子由一个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而卢瑟福模型认为原子核具有正电荷且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

二、基本粒子除了原子,物质还可以继续细分为更小的基本粒子。

在粒子物理学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其中最重要的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质量大约是电子的2000倍;中子不带电荷,质量稍大于质子。

电子则绕核运动,带负电荷且质量很小。

除了这些基本粒子,物质还包含了更多的基本粒子,比如不同种类的轻子、夸克等。

三、元素周期表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有规律的现象,即元素的性质和其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描述元素和他们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化学家们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分类排列,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出现在同一行或同一列。

这一分类方式既反映了原子结构的特点,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量子力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了传统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量子力学应运而生。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它具有概率性和波粒二象性的特点。

量子力学的核心理论是薛定谔方程,该方程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如波函数的演化。

五、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描述了基本粒子和其相互作用。

标准模型假设包含了夸克、轻子以及相应的反粒子,并通过基本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和引力)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英国道尔顿
电子云模型
(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英国汤姆森
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英国卢瑟福
行星模型
(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
丹麦波尔
西瓜模型
(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
现代科学家
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15
(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
又叫 核电荷数 ;
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 分裂 为原 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 子的种类 发生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
化学变化
种类和数量都 不发生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所以, 原子是化学反应
水分子电解模型 中的最小微粒。 6
注意:
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13
智力冲浪
9.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E 。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 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E、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10.硫酸铜是由 铜离子 和 硫酸根离子 构成 的。
14
1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
大小上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事物


形象具体而逼真

形状上
高度概括成抽象
4
物理变化
液态水
气态水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 没有 (有或没 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 距离 ;

《物质的粒子模型导学案》

《物质的粒子模型导学案》

《物质的粒子模型》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和分子。

2.掌握物质的三态及互相转化的规律。

3.理解物质的微粒运动理论。

二、导学内容
1.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物质的三态及互相转化的规律
3.物质的微粒运动理论
三、导学重点
1.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了解物质的三态及互相转化的规律。

3.掌握物质的微粒运动理论。

四、导学步骤
1.引入导学
通过展示一杯水的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水可以变成冰和水蒸气。

2.导入新知
介绍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

3.进修新知
学生通过实验和图表的形式,了解物质的三态及互相转化的规律,包括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4.稳固训练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三态及互相转化规律的理解。

5.拓展延伸
通过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微粒运动理论,让学生了解物质微观世界的奥秘。

六、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三态及互相转化的规律以及物质的微粒运动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稳固,以便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物体的浮沉 密度表示的是某种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 质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密度=
体积
密度的单位是 千克/米3和克/厘米3。
1、固体物质密度的测定方法 A、测量固体的质量(电子天平) B、测量固体的体积(刻度尺/量筒)
C、计算密度
4.4物体的浮沉 2、液体物质密度的测定方法 A、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加烧杯的质量
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粒子在 不停 地作 无规则 运 动。
由实验可知:粒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热水的粒子运动剧烈 冷水的粒子运动缓慢
4.2粒子模型
3.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粒子之间都有
间隙 _______。

固体、液体和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 大 相比,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最___, 小 固体之间的间隙最____。
4.5热胀冷缩
相同条件下,固体、气体、液体的 膨胀程度又如何呢?
气体膨胀最明显

液体次之

固体最不明显
4.5热胀冷缩
1、双金属片 受热时,双金属片会 弯曲 ,冷却后恢复原 状,原因是不同的金属的膨胀程度 不同 。 科学家利用双金属片的原理,制成一种利用 温度控制的仪器--------恒温器。 2、火警警报系统
气体
气体粒子可自由 运动,粒子之间 的平均距离很远, 相互之间几乎没 有联系。
4.3气压
气压是由于大量气体 粒子 不断撞击 容器内壁 而 产生的. 大 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气体粒子越多,气压就越 ,气 剧烈 ,气压就越 大 . 体温度越高,气体粒子运动越
气压的单位:帕斯卡(帕)符号(Pa)
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大气,由于气体粒子不 停地撞击地球表面,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压强,简 称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很大。 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来测量气压,常用的气压计 有无液气压计.
4.2粒子模型
1.粒子非常微小: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数量
巨大 微小 粒子 ____的,体积十分_____的_____
不同 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______的
粒子构成。
4.2粒子模型
2.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若两种不同的物质相遇,它们的粒子互相进入对方 粒子间的间隙中,这种现象称为 扩散现象 。
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 总结复习
4.1物态
固态态
气态
形状 (固定/不固定)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体积 (固定/不固定)
固定 固定 不固定
4.2粒子模型
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粒子的三个特性:
(1)非常微小
(2)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3)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电子天平)
B、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 C、计算密度
密度小的物体浮在密度大的物体的上面 ----- 这是判断物体的浮沉的一种方法.
4.5热胀冷缩 固体受热时会
膨胀 ,遇冷时会 收缩 。 膨胀 ,遇冷时会 收缩 。 膨胀 ,遇冷时会 收缩 。
液体受热时会
气体受热时会
物体受热时,粒子运动加剧,粒子之间的 间隙 相 应增大。因而形成物体受热膨胀的现象。
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液体和气体受压时: 气体 ___________最容易被压缩; 液体、固体 ___________不容易被压缩。
4.2粒子模型
固体
固体粒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很大,把粒子 紧扣在一起,所以粒 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 上振动。
液体
液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较远,粒子可在一定 范围内自由运动,但 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作 用力。
3、体温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