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驱龙斑岩-夕卡岩铜钼矿床(秦克章[等]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地表矿化呈面状分布, 矿体多为椭圆形, 矿化深
度大于500 m。斑岩体内发育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 的典型的细脉浸染状矿化, 形成浸染状、细脉浸染状 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及少 量的方铅矿、闪锌矿、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主要 非金属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硬石 膏、方解石和石膏等。硬石膏在驱龙矿区比较发育, 多呈角砾状产出, 并伴有黄铜矿化与黄铁矿化。矿石 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
对驱龙矿区的含矿斑岩和黄铜矿、硬石膏矿物 分别进行了硫同位素测定 (表1)。驱龙矿床3件含矿 斑岩样品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 ∆ 34 S 为- 211‰ ~ - 111‰, 与区域上含矿斑岩的 ∆ 34S 一致 (表1)。 区域上含矿岩石 ∆34S 范围为- 318‰~ + 617‰, 平 均 值 为 - 01115‰, 具 有 典 型 的 岩 浆 硫 组 成 特 点 (∆34S= 0‰)。
(m od ified after 1 500000 d igitalized geo logical m ap by Ch ina Geo logical Su rvery) 1—喜马拉雅期花岗岩; 2—燕山期花岗岩; 3—蛇绿岩; 4—缝合带; 5—断层; 6—逆冲断裂; 7—斑岩铜矿床 1—H im alayan period granite; 2—Yanshan period granite; 3—oph io lite; 4—suture zone; 5—fault; 6—th rust fault;
相对较高。因此, 本文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驱龙铜矿 床, 对其 S、Pb 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分析, 并与区域 上的斑岩铜矿床进行对比, 以初步探讨陆陆碰撞造 山带环境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矿环境。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的成因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的成因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的成因陈文明;盛继福;曲晓明【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02(0)S1【摘要】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石英斑晶含丰富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缺乏(未见)熔融包裹体,且流体包裹体具明显的饱和及过饱和盐水-蒸气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特征。

根据饱和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过饱和盐水包裹体中气液的均一温度,确定该沸腾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为190~407℃。

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CO2、K+、Na+、Cl-等。

包裹体中水的?18O为+1.81‰~-6.78‰,?D为-99.9‰~-133.5‰,石英(矿物)的?18O为+8.32‰~+10.1‰。

斑晶的结构具明显的包含、筛状、聚合及次生加大等变斑晶结构。

上述资料表明玉龙含矿斑岩体的石英斑晶并非来自地幔或下地壳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很可能是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交代(包括重结晶、次生加大)上部地壳硅酸盐矿物的结果。

【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石英斑晶;流体包裹体;斑状变晶;形成机制;玉龙含矿斑岩体【作者】陈文明;盛继福;曲晓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相关文献】1.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含矿斑岩石英斑晶单个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研究 [J], 周云;张继超;汪雄武;唐菊兴;秦志鹏;彭惠娟;李爱国;杨科;王华;李炯2.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体钾长石斑晶的有序度及成因探讨 [J], 陈文明;盛继福;钱汉东3.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与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体的成因联系及流体包裹体、斑晶结构证据 [J], 陈文明4.西藏雄梅铜矿区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成因对比研究 [J], 王佳奇;曲晓明;马旭东;范淑芳;宋扬5.西藏东缘玉龙斑岩铜矿带含矿岩体时代及斑岩铜金矿床形成研究 [J], 梁华英;孙卫东;喻亨祥;谢应雯;莫济海;张玉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山南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西藏山南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关键 词 : 锆 石 U— P b定 年 ; 黑云母花岗岩 ; 矽 卡岩型 ; 成矿事件 ; 努 日铜 钼 钨 矿 床 ; 西 藏
努 日铜 钼钨 矿 床是 西藏 冈底 斯成 矿带 东段 近年
带及 附近 寻找 在板 块 主碰撞 中晚时期 由于新 特 提斯
来发 现 的大 型矽 卡 岩 型 矿 床 , 也 是 目前 西藏 境 内首 例达 到 大型 的 白钨 矿 矿 床 , 同时 该 矿 床也 是 首例 在
雅鲁 藏 布江 缝合 带 发 现 的大 型 矿 床 。近 年 来 , 引起
众 多学 者 的 关 注 , 对 矿 区辉 钼 矿 R e — Os 年龄 ( 张 松
洋板 片 回卷断 离诱 发 的壳 幔 混源 的岩浆 上涌 形成 的
斑岩 型矿 化 系统提 供 了理论 支 持 , 也 为进 一 步 约 束 印度 大陆 一欧 亚大 陆主碰 撞 带及其 周缘 地壳 增厚 阶 段 的成矿 响应 提供 了重要 的依据 ( 郭利 果等 , 2 0 0 6 ) 。
1 矿 区地质
西 藏 大地构 造位 于 欧亚板 块 一印度 板块 结合 部 位, 为 特提 斯构 造 域 组 成部 分 。构造 格 局 为 以数 条 对 接带 为特 征 的板 块 缝 合 结 构 ( 马冠 卿 , 1 9 9 8 ) 。冈
底 斯成 矿带 位 于 西 藏 陆一 陆 碰 撞 造 山 带拉 萨 地体 南
王 欣 欣 , 丁 俊 , 闫 国 强 ¨ , 黄 勇 , 戴 婕 , 李 光 明 , 钟 康 惠 ¨ , 白 景 国 , 李 秋 平 , 张 凯
1 )成都 理 工大 学地 球科 学学 院 , 成都 , 6 1 0 0 5 9 ; 2 )山西 地勘 局 2 1 7地 质 队 , 山西 大 同 , 0 3 7 0 0 8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 $ @>ABC>84B>;: ;D 3E:;F;>G ABC4GB4CE -:H I;CIJKC>EA >: E-ABEC: L>8EB" BJE E-ABEC: M:H;65A>-: G;NN>A>;: F;:E
-6LEGB;:>G DC-OEP;CQ ;D BJE E-ABEC: M:H;65A>-: G;NN>A>;: F;:E" E-ABEC: L>8EB&$+"++"+’)$86/BC4GB4C-N DE-B4CEA -:H I;CIJKCK H>ABC>84B>;: >: BJE R4N;:< I;CIJKCK G;IIEC 8ENB" E-ABEC: L>8EB&+’)$ G6@>ABC>84B>;: ;D I;CIJKCK >:BC4A>;:A >: BJE @-N> -CE-&++)
E!2+F
解 " M%N 区 域 斑 岩 矿 化 事 件 的 时 空 坐 标 和 形 成 环 境 ( O.P 含 矿 斑 岩 与 非 含 矿 斑 岩 的 形 成 机 制 ( M!P 斑 岩 成 矿 系 统 所 根 植 的 岩石圈浅表构造和深部结构 ’ 在青藏高原东缘构造转换带 H 长期的矿产勘查和不懈的深入研究 H 已基本勾画出斑岩成矿 带的整体轮廓和矿化结构 E22-H%$H%K2$/F( 对长达千余千米的富碱斑 岩 的 长 期 系 统 研 究H 不 仅 积 累 了 大 量 地 球 化 学 数 据H 而 且 对 其成因机制 与 动 力 学 背 景 取 得 了 重 要 进 展 E$%2$2F( 对 三 江 特 提 斯及藏东构造转换带的精细构造研究 H 为斑岩铜矿带形成背 景 提 供 了 相 对 清 楚 的 构 造 框 架 E$-2$,FH 跨 越 该 构 造 带 的 一 系 列 深 部 地 球 物 理 探 测 资 料 E!/2!#FH 为 理 解 斑 岩 岩 浆 深 部 过 程 提 供 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H 使人们讨论和构建陆内斑岩铜矿成矿构 造模型成为可能 ’ 本文将主要依据前人的成果资料 H 总结斑岩成矿带的时 空 分 布 特 征H 厘 定 含 矿 与 非 含 矿 斑 岩 的 岩 浆 亲 合 性 类 型H 探 讨斑岩起源的深部作用过程 H 尝试性地提出斑岩铜钼金矿床

《矿床地质》2008年总目次

《矿床地质》2008年总目次

薛传 东, 韩润生 , 杨海林 , 杨志明 , 田世洪 , 刘勇强 , 郝百武 2 3 4
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 铅锌矿床 : 认识与进展 ……… 刘英超 , 侯增谦 , 杨竹森, 田世洪 , 宋玉财 , 杨志明, 王召林, 政 23 李 5
伊 朗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地质特征 ……………………………………………………………………………… 李锦 平, 吴良士 2 5 6 《 矿床地质》 稿约 ………………………………………………………………………………………………………………… 封三
伊朗地质构造及其区域成矿 …………………………………………………………………………………… 李锦平 , 吴良士 10 2
内蒙古北 山发现国庆钨矿床 ……………………………………………… 李文明, 国斌 , 守村 , 赵 全 雷永孝 , 杨合群 , 杨建 国 12 2 《 矿床地质》 稿约 ………………………………………………………………………………………………………………… 封三
甚低频电磁法在草原覆盖区矿产勘查 中的应用 ………… 董英君 , 王
强, 杨荣进 3 7
戈, 宋玉坤 , 李进 文, 张德 全, 余宏全 , 李大新 , 丰成友 4 9
四平 山门 c — i uN 矿化辉长岩体锆石 L - PM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 郗爱华, AI - C 蔡元峰 , 葛玉辉 , 孙国胜 , 李碧乐 5 7 胶西北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 ) 垂 向分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 的勘查地球 化学标志
第2 7卷
第2 期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P -nAgC bZ — -u矿床新类型 : 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 型 …………………………………………………

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知不拉铜矿化特征浅析

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知不拉铜矿化特征浅析

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知不拉铜矿化特征浅析作者简介:窦杰(1994.09-),男,汉,四川眉山人,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

摘要:针对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知不拉矿床成矿作用的问题。

本文基于矿床已勘的钻孔资料,利用数理统计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以二维表达方式,厘定了单工程矿化孔控厚以及单工程矿化前锋的概念,从而呈现铜矿化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反映驱龙­知不拉矿区存在3个矿化中心。

其中驱龙矿区内东西部各分部一个,知不拉矿区南东向分部一个。

关键词:驱龙;铜矿;矿化特征;矿化前锋;矿化控厚1.自然地理概况矿区位于墨竹工卡县西南约20km处,矿区大部分属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管辖,矿区西部属达孜县章多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91º 33′ 30″-91º 37′ 30″,北纬29º 36′ 00″-29º 40′ 00″,面积38.44km2。

矿区向北沿简易公路行30km到318国道,沿318国道往东约8km到墨竹工卡县城,往西67km达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交通便捷。

2.区域地质概况驱龙—知不拉矿田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冈底斯成矿带。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之东段,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界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北界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3. 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赋矿建造矿区建造类型分为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等三大类。

其中,侵入岩建造分布在矿区西、北、北西、中、南、北东、南东部;火山岩建造分布在矿区北西、北、北东、南西、南、南东部;变质岩建造仅在矿区南部出露。

①侵入岩建造全为TTG组合建造,矿化现象和赋矿段都有出露,在矿区地表西、北、北西、中、南、北东、南东部和地下北、北西、中、南部分布。

②火山岩建造叶巴组一段(J2y1)、叶巴组二段(J2y1)、叶巴组三段(J2y3)燕山期变质火山­碎屑岩组合(mvc)建造,存在赋矿段,分布在矿区北西、北、北东、南西、南、南东部地表和北西、北、南部地下。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刘崇民,胡树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摘要:驱龙铜矿发育多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

成矿元素Cu 、Mo 、(Ag )异常强、规模大,异常与矿化区一致;伴生元素Au 、Bi 、Pb 、As 、Sb 、Hg 异常在Cu 、Mo 异常边部并套合产出的B 2Co 、Ni 2Mn 2Zn 的异常主要分布铜钼矿化带外侧。

Na 2O 在矿化区显示负异常,K 2O 为正异常。

从异常元素组合、水平分带性和贫Na 2O 、富K 2O 的成矿环境表明,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并受到了强烈的剥蚀。

关键词:矿床元素组合;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水平分带性;西藏驱龙铜矿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03)06-0441-04 驱龙斑岩型铜钼矿是在西藏新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它处在岗底斯铜多金属矿带内,矿床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的特点。

研究该矿床的元素组合与异常特征,总结矿床元素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对矿带外围异常、矿点进行评价和解释预测,为成矿带找矿提供方法技术是十分有意义的。

驱龙斑岩铜矿区海拔高,地形切割大,基岩基本裸露,为开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次研究重点就是查明矿体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解释预测评价标志。

1 地质概况驱龙铜矿位于岗底斯山脉东段,近主脊,气候干燥寒冷,属高山缺氧环境,平均海拔5100m ,相对高差400~800m ,5300m 以上终年积雪,5000m 以上基岩 露,物理风化作用较强。

矿区地层主要出露:侏罗统叶巴组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砂岩及砂质板岩;下白垩统塔克拉组砂质灰岩、泥质灰岩、片岩、流纹岩;第三系旦狮庭组长英质英安岩、粗面岩等。

矿区处在东西向大断裂南侧的北东、北西向次级断裂交汇部位,曲水复式花岗岩基北缘的岩株侵入体中。

矿区内已发现的5个出露含矿斑岩体中有4个已成为矿床。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图及说明书(3)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图及说明书(3)

3). 成矿带成矿特征
—— 以义敦-中甸成矿带(III-19)为例
成矿地质背景:岛间裂谷盆地、压性岛弧; 产于压性弧中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 多金属矿床,如普朗(超大型) 、雪鸡坪、 烂泥塘等; 产于弧间裂谷盆地的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 物Ag-Sb-Zn的典型矿床有呷村银多金属矿 床(黑矿型,超大型)、嘎衣穷Ag多金属 矿床(大型)等; 产于弧后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系中的浅 成低温Au-Ag-Hg多金属矿床,如孔马寺 (大型)、农都科矿床(中型); 产于弧后板内火山-岩浆岩带中Sn、Ag多 金属矿床,如夏赛银多金属矿床(超大 型)。
3). 成矿带成矿特征
—— 以北祁连成矿带(III-3)为例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成矿地质背景:洋盆扩张、岛弧形成 成矿分布:Cr-Au主要分布在北祁连混杂带;Cu-Pb-Zn主要分布北祁连东段 (如白银厂折腰山、小铁山Pb-Zn-Cu矿床),Fe-W主要分布在北祁连西段 (如走廊南山镜铁山矿床等); 成矿时代主要有3期:晚元古-中寒武裂谷扩张期(679-514Ma)、早-中奥陶 世多岛弧盆成矿期、晚奥陶世同碰撞上叠裂谷期(如红沟、蛟龙掌Cu矿); 主要矿床类型:沉积变质型、Besshi型和Cyprus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洋壳双向俯冲、5次造弧事件、碰撞后伸展
成矿分布:南冈底斯中的Cu-Au-Mo矿,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中Au 矿(商旭Au矿、属素拉Au矿、曲翁嘎日东拉Au矿、罗布日我么Au 矿),隆格尔-念青唐古拉复合岩浆弧中的Fe-Ag-Pb-Zn矿。
主要矿床类型:矽卡岩型Fe-Cu矿、Pb-Zn多金属矿床、沉积改造型 Fe矿 ;斑岩型Cu-Au、温泉泉华中的Cs矿、岩浆熔离型Cr矿、盐 湖Li-B等矿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