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7张PPT)

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 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体
C.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带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10.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的原因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8/32021 /8/3202 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三、缺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安5、装操顺作序步骤: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 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体
C.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带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10.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的原因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8/32021 /8/3202 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三、缺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安5、装操顺作序步骤: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课件,38张PPT)

提出猜想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课件(共13张PPT)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 叫触媒)。
“一变”:改变其他 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改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 有改变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1:51:3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催化剂应掌握
①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 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 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 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 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做为催化 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 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做催化剂。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装置 简单
可以随时 添加液体
药品
可以控制 反应速度
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 (共32张PPT)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 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其共同点是
中;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 口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注意事项总结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 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 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 冒出时,证明已满。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 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 的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课题3 制取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原理
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MnO2 H2O O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 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使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或减慢)叫催化作用。
蒸发
空气 加压 液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
氧气(-1830C)
原理: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 热蒸发,沸点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下 的是液态氧,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注:工业制取氧气又叫分离液态空气法。是 物理变化
二、发生装置及选择
适用范围: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反应不需要加热,例如:双氧水和 二氧化锰
适用范围: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 加热,例如: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 氧化锰
制取氧气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讨论交流
1、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吗?
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反应 条件。
C. 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2、有了催化剂是否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呢? A.SO3+H2O===H2SO4
C.Br-、I-、Fe2+ D.Fe2+、I-、Br- 综上所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本题选B。
收集的气体
纯净不干燥; 便于观察气体
是否收集满
收集的气体较干燥不纯净,操 作方便;但需验满
想一想
氧气的收集方法:_(1_)_排__水__法___(_2_)_向__上__排__气__法____ (1)排水法 原因:_氧___气__不__易__溶__于__水__。_ (2)向上排气法 原因:氧__气__的__密__度__比__空__气__略__大__。___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_向__上__排__气__法__。__。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__排__水__法__。_____。
。 答B. 案HC选l、D。纯催碱、化醋酸剂钠和的生石物灰分理别属性于酸质、碱在、盐反和氧应化物前后可能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1-2题每小题2分,3-19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4 、二氧化锰 是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 A.A
B. B
C. C
D. D
(1)A中应预先盛放固态反应物,铁和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利用氢气排空气;
常温下,过氧化氢 分解放出的氧气很少
常温下,二氧化锰能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速率,放出大量的氧气
实验步骤
(3 )待实验(2)的试 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但 不加入二氧化锰,也不 加热,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3 制取氧气(共33张PPT)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观察下列实验并填空:
反应式: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编号 现象
分析
(1)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放
带火星的木条不 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
复燃
的木条复燃。
(2) 加入二氧化锰后,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复 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
燃
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 氢溶液,带火星 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的木条又复燃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 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
【思考】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 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 么角色呢?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 叫触媒)。
2、反应原理: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 + O2
3、实验装置: (固固加热型)
4、实验步骤
1查、 查装置的气密性 茶
2装、 装入药品
庄
3定、 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
4点、 点燃酒精灯
点
5收、 收集气体
收
6离、 7熄、
将导管撤离水槽 利
熄灭酒精灯
息
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检查有无灯 芯和酒精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必需使用 胶皮管
实验注意事项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答:为了防止加热时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管,使导管堵塞。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 课件 (共27张PPT)

今天作业:
• 1.实验室三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 式和符号表达式各写两边.
• 2.催化剂定义是什么? • 3.什么叫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
应?并各举一例. • 4.工业制去氧气的方法是什么?
课题3制取氧气(1)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活动二:实验与探究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化氢 几乎没有气泡冒出,
1 溶液,观察有无气泡,然后用 木条也没有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能反应但很慢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2 化锰, 观察有无气泡,再用 木条复燃。过氧化氢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遇二氧化锰反应加快
3
在实验2结束后的试管中,重 又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新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观 二氧化锰仍然存在
察有无气泡。
快乐合作探究 :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 木条没有复燃
1 木条检验。
二氧化锰没有反应
加热氯酸钾,用带火星的木 木条复燃晚,有氧气
2 条检验。
产生,但反应较慢
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 木条复燃早,有氧气 合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产生,且反应较快
二、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联 系
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课题3 制取氧气
相信你会知道: 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有:
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 精灯
原因:防止水槽内的水倒吸到 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1、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 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原因: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
③
④
⑤
②
3.下列获得氧气的变化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4.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 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制取氧气 C.蜡烛燃烧 D.加热木炭粉
5.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
那么工业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氧气 21%
氮气78%
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该方法的原理: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 出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H2O2) 加热氯酸钾(KClO3)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气体发生装置 3.收集方法 4.实验常用装置 5.实验操作步骤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 有大量气泡冒 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
出,木条复燃 化锰分解加速,放出大量 氧气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 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 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 叫触媒)。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 住试管口,另一端放 入水槽中,双手握紧 试管底部,看水中的 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若有则气密性良好, 否则不好。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5)收集氧气并检验 (6)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
(7)整理实验仪器
为什么要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 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三. 缺点 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
玻片
集气瓶
向上排空气法
一. 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二.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
三. 缺点 1.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 2. 较难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4. 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一)
实验装置装搭原则: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5. 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试管中装药品 (3)固定仪器
制氧气的方案:①用过氧化氢和
二氧化锰混合;②使高锰酸钾受
热;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放
入过氧化氢溶液;④使二氧化锰
受热。这四种方法中( )
A. 全正确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 只有①②正确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一变”:改变其他 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改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 有改变
练习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试__管_____B__铁__架__台_ C___酒__精__灯___D__导__管___ E__集__气__瓶____F___水__槽__
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 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1. 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
KMnO4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MnO2+O2
2.气体发生装置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导管
3.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
导管
集气瓶
水槽
水
排水法收集
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 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 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 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 热
一、探索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的奥秘
实验 编号
现象
原因
1 有少量气泡
冒出,木条 没有复燃
常温下,放出氧气很 少
原因:防止水槽内的水倒吸到 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1、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 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原因: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
③
④
⑤
②
3.下列获得氧气的变化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4.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 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制取氧气 C.蜡烛燃烧 D.加热木炭粉
5.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
那么工业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氧气 21%
氮气78%
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该方法的原理: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 出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H2O2) 加热氯酸钾(KClO3)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制取氧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反应原理 2.气体发生装置 3.收集方法 4.实验常用装置 5.实验操作步骤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 有大量气泡冒 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
出,木条复燃 化锰分解加速,放出大量 氧气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 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 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 叫触媒)。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 住试管口,另一端放 入水槽中,双手握紧 试管底部,看水中的 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若有则气密性良好, 否则不好。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5)收集氧气并检验 (6)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
(7)整理实验仪器
为什么要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 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三. 缺点 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
玻片
集气瓶
向上排空气法
一. 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二.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
三. 缺点 1.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 2. 较难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4. 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一)
实验装置装搭原则: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5. 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试管中装药品 (3)固定仪器
制氧气的方案:①用过氧化氢和
二氧化锰混合;②使高锰酸钾受
热;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放
入过氧化氢溶液;④使二氧化锰
受热。这四种方法中( )
A. 全正确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 只有①②正确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一变”:改变其他 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改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 有改变
练习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试__管_____B__铁__架__台_ C___酒__精__灯___D__导__管___ E__集__气__瓶____F___水__槽__
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 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1. 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
KMnO4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MnO2+O2
2.气体发生装置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导管
3.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
导管
集气瓶
水槽
水
排水法收集
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解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 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 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 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 热
一、探索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的奥秘
实验 编号
现象
原因
1 有少量气泡
冒出,木条 没有复燃
常温下,放出氧气很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