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策略创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策略创新,,区域整体

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保障的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是抓实抓好教育的内涵发展。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区,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如何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统筹区域内城乡学校的全部资源,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地推进,让强的更强,让弱的变强,不断强化区域内涵发展特色,逐步塑造区域教育品牌。

1.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

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效益和办学条件的优化。内涵式发展则致力于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致力于学校内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的更新,注重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潜能激发。积极探索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方法策略,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必由之路,是基础教育转型变革的必然方向,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当前,“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滨城区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荣获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称号;但“内涵发展”方面的差异依然存在,这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所带来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义务教育学生的择校现象,这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热点问题。只有通过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才能实现外延式均衡与内涵式均衡的有机融合,才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是消除素质教育发展痼疾的关键所在,是突破素质教育实施瓶颈的根本方法。

二、实践探究,带题管理,

不断创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策略

2011年以来,区教研室承担省级课题《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任务,在科研中创新,在研究中改革,在改革中提升,初步形成了“带题管理”的区域特色。

1.活动带动,推进管理创新

一是实施“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区教育局启动了“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指导各中小学加强学校顶层设计,从办学理念确立、特色育人目标制定、制度体系构建、文化体系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构建新学校模型,力争三年内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特色项目,推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品牌特色学校。授田英才学园“道德学校”建设成果丰硕,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撰文称该校是“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学校办学经验被《人民教育》向全国推介。二是实施学校教学管理“一把手”工程。校长带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深入基层教研组参加教研和课改,突出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管理。三是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每年全区中小学3000余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所教学生家庭“带题”家访,探究学生成长背后的家庭元素,家校携手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规划和教育方法。四是开展教育“招商引智”活动。打破区域壁垒,引进潍坊“271”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区第二中学资源,创办了滨城行知中学,积极构建国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竞争互动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发了全区教育发展活力。积极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努力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

2.项目拉动,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构建“四化”课程体系。区教研室围绕课程建设这一重点开展专项研究,整体推进,集中攻坚,大力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全面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整体推进中小学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省课改专家称“滨城区是非常具有改革深度的区域,课程研究已经走到了全省前列”。二是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依托“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各学校围绕特色育人目标,按不同学段确立德育目标和重点,系统规划文本类、环境类、活动类德育课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人文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该活动以推动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全面创新为主要任务,切实提高教研实效。开展了教学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加快各中小学教研特色的交流和推广。重视学生科学高效学习,将科学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生的预习、听课、思维、记忆和创新常规,把学习规律变成学习规则。四是锤塑“快乐高效课堂”品牌。教研员进行跟进式指导和菜单式服务,深入课堂,参与集体备课,找问题,提建议,重点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实行了学科中心教研组月例会制度,切实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作用。举办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与研讨”系列活动,加大创新成果共享转化力度。区第六中学成长为“全国高效课堂四大名校”之一,办学特色被《中国教育报》深入报道。五是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区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到农村中

小学(包括教学点)送课,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六是深入实施书法教育“十百千万工程”。2009年启动该项目,引领学生翰墨修身,三年推出十余所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出百名书法教师和近千名小书法家,着力打造书法教育特色区。区七小书法文化建设经验两次被山东教育报推介,被授予“全国文化名校”称号,成为全区第一所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七是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变成学生的体育特长超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不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而且培养了一批体育新秀,近三年滨城学子在国际和国家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银,荣获了12个冠军、10个亚军、3个季军。2012年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全国启动仪式在我区第六中学成功举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