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
第7课 我家的猫-辽海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观察物体,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动态;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掌握基本绘画手法;3.引导学生用画笔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
教学重点1.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特征;2.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动物的形态和动态。
教学难点1.运用线条表现动物的形态和动态;2.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等;2.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如颜色、体形、毛发等。
2. 讲授新知1.介绍本课的主题:我家的猫;2.展示猫的形态和特征,让学生认真观察;3.向学生介绍绘画中的线条,如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4.运用画板、绘画书本或PowerPoint等教学实物,让学生观察不同线条对物体表现的影响;5.分别从线条、色彩和造型等方面对画猫的技法进行讲解。
3. 独立练习1.让学生准备画板、画纸、颜料、笔等绘画工具;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练习画猫;3.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
4. 练习展示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2.在展示时,让老师或学生进行点评和改进意见。
5. 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2.综合总结画猫的技法和注意事项;3.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练习画猫的形态和特征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画猫的兴趣很高,愿意借助老师介绍的技法尝试。
但在个别学生的绘画作品中,还是存在着线条表现不够自如的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引导他们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动态。
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 我家的猫》说课稿4

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家的猫》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家的猫》是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家的猫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猫咪的图片和绘画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
他们对猫咪感兴趣,喜欢绘画动物。
但在绘画时,部分学生可能对猫咪的结构和特征把握不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家的猫咪,培养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2.让学生掌握猫咪的结构和特征,能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猫咪的能力。
2.教学难点:猫咪的结构和特征的把握,以及绘画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猫咪的结构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3.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张可爱的猫咪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咪的了解和喜爱。
2.讲解:讲解猫咪的结构和特征,让学生注意观察猫咪的线条、色彩和表情。
3.示范:教师在画纸上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4.练习:学生自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评价。
6.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猫咪绘画要点1.观察猫咪的结构和特征2.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3.表现猫咪的表情和动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绘画作品、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三个方面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1.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2.观察能力:是否能准确观察和描绘猫咪的特征。
3.课堂参与: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 我家的猫》教学设计4

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家的猫》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家的猫》是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教材以家庭宠物猫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家的猫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指导、绘画技巧、学生作品展示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事物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家的猫咪,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猫咪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猫咪,了解猫咪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示范法:老师现场示范描绘猫咪的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绘画心得,共同提高绘画技巧。
4.评价法: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辽海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家的猫》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猫咪的图片或实物4.学生作品展示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自己家的猫咪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的猫咪,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展示一些描绘猫咪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猫咪的外形特征,如毛发、眼睛、嘴巴等,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猫咪的表情和动作。
3.操练(10分钟)老师现场示范描绘猫咪的技巧,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然后让学生开始动手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绘画后,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老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我家的猫》辽海版 (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 (2)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家的猫》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家的猫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家庭宠物猫为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猫咪的基本画法和线条运用,提高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猫咪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都有过与猫咪相处的经历,对猫咪有较强的兴趣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猫咪的外形特征,对猫咪的结构和线条运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猫咪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猫咪的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家的猫咪,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宠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猫咪的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家的猫咪。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猫咪的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猫咪的神态和质感。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猫咪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描绘自己家的猫咪,提高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带上一张自己家的猫咪照片,以便课堂上参考绘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猫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咪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猫咪的结构和线条运用,然后展示几幅优秀的猫咪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然后开始动手描绘自己家的猫咪。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我家的猫|辽海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我家的猫”,是一节主题为“宠物”的美术课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和创作,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生命、关爱动物、发现生活美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爱护宠物,了解猫的生活习性;2.以猫为题材,锻炼描绘能力和创作能力;3.使用颜色表现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2.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猫的感情和认识;3.锻炼学生的观察、描绘和创作能力;4.学生能够使用颜色表现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2.锻炼学生的观察、描绘和创作能力;3.学生能够使用颜色表现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美。
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猫的形象和特征;2.如何让学生创作出符合主题的作品;3.如何让学生使用颜色表现自己对猫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猫的图片、彩色笔或彩色铅笔、纸张、卡纸等;2.学生准备:彩色笔或彩色铅笔、纸张、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5.1 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宠物猫。
5.2 创作过程1.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猫的形象和特征用绘画表现出来;2.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猫的感情和认识用绘画表达出来;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现情感。
5.3 课堂展示1.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2.教师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表达想法;3.学生互相交流、评论。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1.学生自行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2.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评,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6.2 教师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表现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作品评分,评定学生的成绩。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1)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 (1)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家的猫》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家的猫,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猫的图片,以及绘画猫的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画时,往往只注重猫的外貌特征,而忽视了猫的生活习性和情感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猫,从而更好地表现猫。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观察自己家的猫,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观察自己家的猫,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猫,从而更好地表现猫的情感和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猫。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提供绘画猫的步骤,帮助学生进行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自己家的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家的猫,分享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猫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实践:学生自己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家的猫》1.外貌特征2.生活习性3.情感表现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我家的猫|辽海版

课题我家的猫课时第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相关图片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抓住动物的根本特征,由根本形入手,采用多种技法,创作动物形象。
2、能用学过的方法进展大胆创作;能熟练地掌握一种或几种方法进展创作。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配u养学生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开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猫的典型特征进展表现,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眼中的猫。
教学难点在创作中如何抓住猫的特征进展表现,尝试用多种方法进展创作。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师教具白板课件、范画、绘画用具学生学具白纸、勾边笔、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组织阶段:组织学生摆放好美术用具,并坐好准备上课。
二、引导阶段:1、出示谜语:“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似哇哇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猜一种小动物教师小结:出示小猫的图片2、提问:①你都在哪见过猫,它们在做什么?②大家都很喜欢猫,一定知道猫的生活习性。
〔比方:吃的、玩儿的...〕3、出示视频,请同学们欣赏。
〔注意观察猫是由几局部构成的?〕4、小猫这么得意,我们尝试画一只,好不好?〔同时引出课题〕5、今天就用手中的画笔,将我家的猫画出来。
〔出示课题〕教学意图:由此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开展阶段:1、观看了视频,你认为猫是由几局部构成的?〔出示图片〕四局部:头、身体、四肢、尾巴2、下面用根本形概括猫的各部位。
〔比方:圆形、正方形...〕3、分析头和身体的特点①头部〔出示图片〕: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胡须②当猫的形态发生变化时,身体构造就不如侧面形态时清晰,所以在形体概括上回略有变化。
〔出示不同形态图片〕4、欣赏猫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5、猫看起来很复杂,但画起来很简单。
〔出示小朋友的作品〕6、这么得意的小猫,我们应如何画出来呢?①构思:想一想,你要表现出什么形态的猫。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我家的猫|辽海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我家的猫|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动态。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习惯。
教学内容:1. 猫的基本特征和动态。
2. 猫的绘画技巧。
3. 猫的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猫的图片或实物。
3. 教师示范用的画板和画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动物,是否养过宠物。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展示猫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猫的特征和动态。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猫的基本特征,如猫的头部、身体、四肢、尾巴等。
2. 教师示范猫的绘画步骤,如先画出猫的轮廓,再逐步细化猫的细节。
3. 教师讲解猫的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猫的毛发、眼睛、嘴巴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家的猫。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动物,尝试用绘画表达出来。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学生了解了猫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分享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实践”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
我家的猫
教材分析:
本课是辽海版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7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小朋友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猫咪,更是许多小朋友乐于表现的对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表现猫的各种生活习性、可爱的姿态、警惕的神情等,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材选择的作品,作为欣赏范例,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另外,这些作品还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表现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充分欣赏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满脑子童话,富于想象,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
孩子们很喜欢机灵可爱、活泼淘气的小猫,但城市里的孩子,对于小猫并不陌生,但缺少和小猫一起生活、玩耍的经历,因此对于猫具体的形象、姿态、神情、生活习性不太了解,不擅长去表现表达,部分学生也存在敢想但是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想,还需老师合理有效的引导。
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发挥想象,组织有一定情节的画面,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油画棒、水彩笔等大胆表现不同姿态的猫。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不同姿态的猫。
教学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猫的示范作品。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猜一猜
播放小视屏,根据视频里出现的图片局部,猜猜是什么?
【设计意图:激趣,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师: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猫,那我们把它请到教室里来,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我家的小猫。
2、板书课题 ---- 我家的猫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老师设计的课题板书美】
二、导趣求知
1、观看图片,感受小猫的可爱
师: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聪明可爱,我们都喜欢它。
走,跟着老师去猫咪乐园瞧一瞧(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小猫图片,使他们脑海里对小猫有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
师:看了这么多可爱的猫咪,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们?
生:漂亮可爱、萌萌哒
生:天真活泼,惹人喜爱
……
师: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美术课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是与语文课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既能说又会画,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
】
2、交流分享
①分析小猫的身体结构
师: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出示图片))
生:头、颈、躯干、四肢、尾巴
师:那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出示一幅放大的正面猫头图片)
生: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胡须
生:头是圆圆的,耳朵有点像三角形……
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特征,猫头圆圆的,耳朵尖尖的,眼睛大大的,因此我们在画猫的头部时,可以用几何形来概括的画(课件演示用几何形表现猫的五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观察,演示猫头的特征,自己探究,学会用概括的方法来画猫头,降低学习难度】
②画一画猫头
我们一起来看视频,跟着用手书空画一画猫头
【设计意图:书空练习,进一步掌握猫的头部特征】
③分析比较
师:老师带来了几只猫头(贴在黑板上),请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画的猫头和视频里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小猫胡子不一样,视频里用的是曲线,老师用的是直线
生2:眼睛不一样,一个是圆形,一个是半圆形,嘴也画的不一样
师:还有呢?
生:耳朵、猫头的花纹、猫的鼻子,一个是圆形,一个是三角形
师小结:你们太能干了,找到了这么多的不同,其实老师就是想提醒你们,我们在画猫头时只要掌握了猫的特征,就可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画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只要掌握了猫的特征,就可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画法。
】
3、分析小猫动态
①师:老师请你们发挥想象,想一想这几只小猫在干什么呢?
生1:我想它在睡觉
生2:它想吃鱼
生3:跑着捉老鼠
师:想象力真丰富,待会儿能把你想的画出来吗?
②播放课件,出示图片,观察小猫的不同动态
师:请大家学一学小猫跳的姿势
师归纳:小猫的姿态各不相同,有走、趴、卧、坐、站、跳、跑、爬等
我们在画时可画出小猫的不同姿态。
4、老师示范,根据黑板上贴的小猫头部添画身体
①侧面蹲姿
②侧面跑姿
③正面蹲姿
④侧面睡姿
师:画猫的脚时,也是概括的画,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猫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小猫的动态特征。
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
5、趣味竞猜,活跃气氛
师:我们学了画小猫的方法,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来个趣味竞猜,看看你们真的了解小猫吗?
要求:选择题,二选一,举手抢答
①猫的胡子有什么用?闻气味测量洞口大小的工具
②为什么猫走路没声音?怕被人发现脚底有厚厚的肉垫
③猫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找食物使身体保持平衡
师归纳并在黑板上范图上板书:量尺寸、平衡、走路轻
【设计意图:趣味竞猜,让学生抢答,是为了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印象,比起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强得多。
】
师:因为小猫脚底有厚厚的肉垫,走路轻,就很容易的抓到老鼠。
那你们知道小猫为什么喜欢吃鱼和老鼠吗?让我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吧!
6、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猫的特点,增长知识
猫之所以喜欢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提高夜间视力),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有牛黄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喜欢吃老鼠和鱼,还因为自己的需要才要吃。
猫有几个特点:1、贪睡,2、任性,3、爱干净,4、用肢体表达语言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了解猫的特性,增长知识】
三、欣赏感知
1、欣赏课件展示的关于猫的作品,了解猫的体态特征,感受美术作品中猫的美。
【设计意图:学习别人的构图、涂色方法,达到学以致用】
师: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幅图?
师: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小猫做梦满树是鱼那幅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呢?
生:构图非常饱满,色彩用了渐变色
师:说得非常好,用到了梦幻的紫色,非常漂亮。
你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幅图?
生1:那张小猫吃鱼的黑白画,用点、线、面装饰,很有意思
生2:小猫过生日那张,用了拟人化的方法
生:…
师小结:我们画猫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它涂色,不一定按猫本来的颜色涂。
2、想一想,我会怎样画
师:看了这些画,他们把小猫画得栩栩如生,老师也想看看你们笔下的小猫是什么样的,想想,你怎么画?
生:我想画两只小猫在做游戏
生:我想画小猫去上学
师:老师期待看到你们的作品,小画家们,动笔画吧!
四、创作实践
1、提出要求
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猫,比一比,看谁画的小猫动作生动、表情丰富、色彩明快。
2、学生创作,老师巡视(循环播放图片和轻音乐)
【设计意图:优美的乐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一首合适的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表现欲望。
循环播放图片和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创作,对他们的创作很有帮助,同时又给学困生一个示范,遇到困难时可以借鉴大屏幕上别的同学的作品。
总之以宽松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结果。
】
3、学生画完后,可下位去看看其他同学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五、欣赏评述
1、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述。
引导学生自由评价:你觉得哪个同学的作品画得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对老师或同学说一说。
2、师生对作品进行意见交流
3、教师归纳,鼓励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相机拍下来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作品的方法,学生看得清楚,画的作者也自豪。
让学生在评价中取长补短以促进今后的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六、拓展
生活中对小猫图案的应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小猫不光是我们的宠物,而且小猫图案还可装点我们的生活】
七、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会更加喜爱猫,也更了解猫,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和小动物做好朋友,保护动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