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画画,更是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我们要学会的是“色彩的魅力”。

在课堂上,老师会带我们去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让我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特点。

比如说,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蓝色代表清新和宁静,黄色代表阳光和活力......通过学习这些颜色,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要学习的是“线条的表现力”。

线条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质感。

在课堂上,老师会教我们如何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比如说,粗线可以表现出力量和稳定感,细线可以表现出柔美和流畅感......通过学习这些线条的表现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创造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除了基础技能的学习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欣赏美丽的艺术作品。

老师会带我们去看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星空》等等。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老师还会教我们如何评价一幅画的好坏,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我们要学会的是“创新与实践”。

在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和材料,让我们自由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比如说,可以用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或者风景;也可以用剪纸制作出自己的小手工作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充实的课程。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绘画和艺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哦!。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彩色铅笔、水粉等。

2. 通过观察和创作,学习如何表现人物、动物、植物和风景等。

3. 学习如何构图和配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由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绘画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 采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采用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度、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创意的表现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第二周:学习如何表现人物。

3. 第三周:学习如何表现动物。

4. 第四周:学习如何表现植物。

5. 第五周:学习如何表现风景。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来表现情感和氛围。

2. 探索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如写实、抽象、卡通等。

3. 学习如何运用剪贴、拼贴等综合材料进行创作。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绘画经验和心得。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绘画创作,促进师生互动和共同成长。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表现力和技术水平。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对绘画技巧的运用能力。

九、教学计划1. 第六周:学习通过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来表现情感和氛围。

2. 第七周:探索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流派,如写实、抽象、卡通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皮影戏表演技巧学习
1 2 3
皮影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不同地域、民 族中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和意义。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展示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包括舞台布置、角色形 象、音乐伴奏等,并分析其表演特点和艺术风格 。
皮影戏制作和表演技巧
介绍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雕刻、上色 等,并讲解表演技巧,如操纵技巧、说唱技巧等 。
名画背后故事分享
《蒙娜丽莎》背后的故事
讲述达·芬奇创作这幅画的背景和灵感来源,以及蒙娜丽莎微笑背 后的神秘传说。
《向日葵》的故事
分享梵高与向日葵的情感联系,以及他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 在贫困和失意中的经历。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介绍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画家张择端的创作历程,以及这幅画在 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 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美术术语、 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 艺术门类的特点和表现
方式。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 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和表 现,具备一定的艺术鉴
赏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
美术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课程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耐心和毅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概述
本册教材以“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为 主要内容。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 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线条与形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用线条和形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和用法: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形状的种类和用法: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

教学步骤:1. 讲解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

2. 示范线条和形状的绘制方法。

3. 让学生进行线条和形状的练习。

第二章:色彩与色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和色调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色彩和色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内容:1. 色彩的种类和用法:原色、间色、复色等。

2. 色调的种类和用法:亮色调、暗色调、冷暖色调等。

教学步骤:1. 讲解色彩和色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色彩和色调的调配方法。

3. 让学生进行色彩和色调的练习。

第三章:构图与比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和比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用构图和比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内容:1. 构图的种类和用法: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环形构图等。

2. 比例的种类和用法:对称比例、不对称比例、黄金比例等。

教学步骤:1. 讲解构图和比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构图和比例的绘制方法。

3. 让学生进行构图和比例的练习。

第四章:人物与动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用人物和动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内容:1. 人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

2. 人物和动物的表情和动作。

3. 人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

教学步骤:1. 讲解人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和表情动作。

2. 示范人物和动物的绘画技巧。

3. 让学生进行人物和动物的绘画练习。

第五章:景物与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景物和建筑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用景物和建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内容:1. 景物和建筑的形态特征。

2. 景物和建筑的远近和光影关系。

3. 景物和建筑的绘画技巧。

教学步骤:1. 讲解景物和建筑的形态特征和远近光影关系。

三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教学重点:学习使用铅笔、橡皮、直尺等绘画工具,掌握基本的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 第二课:学习观察和描绘物体教学重点: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质感等特征,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3. 第三课:学习创作简单的画面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基本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简单的画面。

4. 第四课:学习绘画人物教学重点: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特征,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5. 第五课:学习绘画风景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自然风景的景象,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美丽的风景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绘画技巧和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采用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绘画过程,学会观察物体的特征。

3. 采用创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进行独立创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质感等特征。

3. 学生能运用基本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简单的画面。

4. 学生能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5. 学生能观察自然风景的景象,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美丽的风景画。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绘画工具:铅笔、橡皮、直尺、画纸等。

2. 教师准备绘画教材、范画作品、图片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个人作品集。

六、第六课:学习绘画动物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动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特征,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绘画动物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内容涵盖《色彩的世界》、《线条的魅力》、《奇妙的剪贴画》、《生活中的美术》等四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线条、剪贴画等基本美术元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术元素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剪贴画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PPT、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绘画工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色彩的世界: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三原色、冷暖色等。

(2) 线条的魅力:介绍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力,示范线条绘画。

(3) 奇妙的剪贴画:讲解剪贴画的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4) 生活中的美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激发创作灵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线条绘画练习。

(2) 学生分组制作剪贴画,展示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世界:三原色、冷暖色2. 线条的魅力:线条的种类、表现力3. 奇妙的剪贴画:制作方法、创作思路4. 生活中的美术:发现、感知、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生活”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2024年【教案】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

具体章节包括:1. 欣赏与评述:自然界的秘密2. 绘画:奇妙的线条3. 设计与应用:生活中的设计4. 制作:有趣的纸工5. 欣赏与评述:画家和他们的作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线条、设计、纸工等基本美术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线条的运用、设计的创意、纸工的制作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图片、范画、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美。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如线条、设计、纸工等。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运用线条描绘自然界的物体,进行绘画练习。

b. 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生活中的创意作品。

c. 指导学生制作有趣的纸工作品。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内容:a. 自然界的秘密b. 奇妙的线条c. 生活中的设计d. 有趣的纸工e. 画家和他们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以自然界为题材,创作一幅线条画。

b. 设计一个创意生活用品。

c. 制作一个有趣的纸工作品。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创作美术作品。

b.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c. 开展创意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教材章节的合理分配和内容的深度挖掘。

说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关注教材的章节分布,确保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得到充分讲解。

2024年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三年级美术(人教版)下册全册教案
16
泥塑造型表现力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 捏、雕、刻等,掌握泥土的特 性和运用方法。
2024/2/29
通过制作泥塑作品,培养学生 的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形 态和人造形态,将其转化为泥 塑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 表现力。
17
民间美术欣赏与传承
习和欣赏。
网络分享
03
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抖音等分享学生作品,让更多人欣赏和
点评,拓宽学生视野。
22
2024/2/29
06
期末评价与成果展示
23
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制定
创意性
评价学生在作品中展现的创意和想象力,鼓励独特的艺术表达。
2024/2/29
技术性
评估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色彩、构图等 美术元素的掌握情况。
2024/2/29
13
合作性创意绘画
1 2
四季变换图
分组合作,每组负责一个季节的绘画,最后将四 个季节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四季 变换图。
校园风景画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表现校园风景的画 作,可以包括教学楼、操场、树木等元素,展现 出校园的美丽与活力。
节日庆典图
3
以某个节日为主题,分组合作创作一幅表现节日 庆典场面的画作,如新年、儿童节等,注重色彩 搭配和氛围营造。
2024/2/29
14
04
2024/2/29
手工制作及艺术欣赏能力培养
15
纸艺制作技巧
学习纸艺的基本技法,如 折、剪、贴、画等,掌握 纸张的特性和运用方法。
2024/2/29
通过制作纸艺作品,培养 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意思 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目录第1课水墨游戏 (2)第2课重重复复 (4)第3课曲曲直直 (7)第4课平平稳稳 (9)第5课感受音乐 (11)第6课多彩的梦 (13)第7课变幻无穷的形象 (15)第8课未来的建筑 (17)第9课难忘的朋友 (20)第10课快乐的节日 (22)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24)第12课多彩的窗户 (26)第13课彩线贴画 (28)第14课立体的画面 (32)第15课我们班级的标志 (35)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 (37)第17课会“演戏”的玩具 (39)第18课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41)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43)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45)第1课水墨游戏学习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掌握墨的焦、浓、重、淡、清画法。

难点:用合适的笔、墨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荷花小鸡》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二、新授:1、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2、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

就是掌握用水的量、用墨的量。

三、创作:1、参照上一环节中教师示范,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展示评价:1、征集学生优秀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

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2、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教学反思:第2课重重复复学习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难点:运用合适的元素进行排练联系。

教学准备:火柴棒一盒、画具、范作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件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1)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2)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

(3)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4)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

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

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

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

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

1、结合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确绘画的内容之多、之广。

2、讲解作画步骤。

(1)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

(2)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

3、自由想象,绘画图案。

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

4、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由想象,讨论、设计、绘画。

五、展评习作。

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

2、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

六、课堂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第3课曲曲直直学习目标:1、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2、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准备:教具:直线、曲线相关图片、彩纸条、毛线、剪刀等工具。

学具:收集各种质地、造型的线材。

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线。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

观看直线、曲线相关摄影组图,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部分。

教师与学生用游戏的形式,一起来说说直线和曲线。

如:直线像爸爸,曲线像妈妈;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直线像松柏、曲线像杨柳;直线像老鹰、曲线像小鸟……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下思路。

二、发展阶段。

小组成员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一起商量一下:用它们做什么,怎样做,然后交流。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制作过程,开拓学生思路。

学生讨论,修正刚才的设计,再次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者曲线一种线形,也可表现二者对比。

学生作业最好以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业,一边讨论、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业,收拾与整理。

展示作业,重点对学生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线材进行设计、作业进行评价。

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

教学反思:第4课平平稳稳学习目标: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用实物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

教材中的《大鹏古城墙的印象》、《镜前的少女》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

图片《金玉满堂图》,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

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四、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第5课感受音乐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二、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

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

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

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三、探究阶段。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用黄、红、蓝不同的方块表示爵士音乐欢快的旋律。

用彩色方块连成的直线表现一种活泼、游动、变幻的感觉。

夏加尔的《音乐的胜利》用纯度较高的黄色和红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明黄的漩涡卷起一群享受音乐的天使,配以大红色的背景,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四、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五、学生创作阶段。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

(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音乐,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教学反思:第6课多彩的梦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刮画的表现特点,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在练习、观察、感受、讨论中,引导学生利用刮画的形式创作甜蜜的梦。

3.引导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刮出肌理效果。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安排。

教师准备:电脑、油画棒、竹笔、范画。

学生准备:油画棒、竹笔。

教学过程:一、享受色彩美:1.涂色练习:在图画纸上任意选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涂一涂,看谁涂的既美观又均匀。

2.讲评几张作品,评出“慧眼星”。

二、感受梦境美:1.你们做过梦吗?做过哪些甜蜜的梦呢?描述给大家听听!(1)学生述说。

(2)教师选用各种颜色的油画棒涂在图画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