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第三章 ppt课件
教师口语第三章(2)ppt课件

四、鼓动语的内涵和作用
1、内涵:是在学生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时, 表达对他们的信赖和期待,鼓动他们树立信 心、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教育语言,也是 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激励他们向更高目 标迈进的教育语言。
2、作用: T
7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有一个心理试验,将学生分成四组:表 扬组、鼓励组、批评组与忽视组。施以同一 教学内容,教师分别按组给予学生表扬、鼓 励、批评与忽视。
3、适时性
配合其他教育活动(表扬、批评、说服与启迪)
运用;在比赛或集体活精选动课件开PPT始前或结束后运用
9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六、鼓动语的类型
1、夸奖式
于永正老师借班上公开课,请到一位叫何超的 同学朗读课文。何超不是丢字就是添字,不是读错 就是把句子读断。但他不怕错、不气馁,当着那么 多听课老师的面,竭尽全力地去捕捉每个字,大声 地念每个字,在于老师的指导下,终于读下来了。 于老师说: “何超,你真是好样的,有了这种顽强 的精神,何愁超不过别人。”课间,何超坐在位子 上,一字一字地大声读课文,于老师劝他 “放松放 松”,他说:“我要读书。”第二节课,于老师又 给了他一次朗读的机会精选,课件他PPT竟然较流畅地朗读完了1。0
3、表扬行为的结果
指对学生学习生活中行为结果的表扬
精选课件PPT
5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小学生梦瑶拾到一个钱包,发现里面除了 现金还有工作证等,便根据工作证上的单位, 通过114联系到失主,将钱包物归原主。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在班上表扬了梦瑶。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会怎样表扬梦瑶?
精选课件PPT
6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一、批评语的内涵和作用 1、内涵:是指教师指出学生个体或群体存在 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对其危害性进行分 析,并要求改正的教育语言。 2、作用: 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帮助学生 健康成长
三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PPT课件

(二)教育口语
1.按教育形式划分 从教育形式上划分,课外教育口语可以 分为集体教育口语和个体教育口语两类。 2.接教育层次划分 从教育层次上划分,课外教育口语可以 分为幼儿园教育口语、小学教育口语、中学 教育口语、大学教育口语四类。
.
3.按功能划分 从教育功能的划分上,课外教育口 语可以分为谈话语、指导语、评价语三 类,分别针对学生心理、学习以及其他 各方面出现的问题。
1.教师口语要符合不同学科内容的科 学性
2.教师口语要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 3.教师口语要具有规范性
.
(二)教育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根 本目的。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 起来。教师口语的教育性,不仅要体现在 课堂上、校园内,还要体现在教学教育的 各个方面。
.
(三)思想性
思想是个人对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的 看法。这里的思想性是指要用教师口语对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1.语言能力 2.语篇能力 3.策略能力
.
(三)教师口语是符合当代教育教 学规律和要求的语言方式
1.教师口语应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2.教师口语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3.教师口语要重视示范 4.教师口语必须讲求节奏 5.教师口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 知发展规律
.
二、教师口语的特点
(一)科学性
.
第三节 教育口语技能
一、教育口语要素 二、劝导语 三、沟通语 四、启迪语 五、激励语 六、评价语
.
一、教育口语要素
(一)针对性
1.因人施言 2.因事施言 3.因时施言 4.因地施言
.
(二)诱导性
诱导,即诱发、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正确 的思想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是教育 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 将事理明白地告诉学生是不够的,而必须根据 学生的思维习惯,采用灵活多样的语言,在思 想上给予点拨、引导,促使其思考,鼓励其行 动。
教师口语第三章(2)

音节
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 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 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音素
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 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 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发音器官与发音原理
发音器官
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其中,口腔部分包括唇、 齿、舌、腭等构音器官。
发音原理
发音时,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气管、喉头、声带、口腔或鼻腔等发音器官调 节后形成语音。其中,声带的松紧程度决定音调的高低,口腔和鼻腔的形状决 定音色。
语调的变化
语调是口语表达中的音高变化,通过 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疑问、肯定、 否定等不同的语气。
03
CATALOGUE
教学口语技能
导入语设计
情境导入
通过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
后续的讲授打下基础。
问题导入
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 入学习状态。
VS
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第一声 )、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 去声(第四声)。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例如“妈”、“麻”、“马”、“骂 ”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声调不 同,意义也不同。
02
CATALOGUE
口语表达技巧
停顿与重音
停顿的作用
停顿是口语表达中的重 要技巧,可以起到换气 、强调、区分语意等作
专业术语
在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教师应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以确保信 息的准确传递。
师生沟通用语规范
平等尊重
01
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应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避免使用命令式
或贬低性的语言。
清晰表达
幼师教师口语ppt课件

.
四、语速
语言的速度是指讲话的快慢。其快慢是否科学合理, 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电影、电视解说的速度为每分钟250至300字,课堂教 学的语言速度还要慢一些,以每分钟200至250字为宜。
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会使学生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 理不迭,势必会造成信息的遗漏、积压,而导致信息处理 的障碍。如果信息发送得太慢,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的速 度,不仅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的精力涣散。
10
.
三、教师口语的明晰性
教师口语的明晰性主要是指口语表达语脉相通,条理清晰。 要达到教学用语的明晰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用 语。 (一)多使用短句 (二)使用明白易懂的词语 教学用语中有时出现下面几个问题:
1、生造词语。 2、随意简缩。 3、滥用文言词。 (三)言简意赅,避免多余信息 1、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 2、力避无意义的重复 3、剔除口语杂质。
5
.
(三)预设语言与应变语言的结合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是预 设性的。即教师在说话前一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即课前的认真备课和反复熟悉教案,也清楚要讲 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教师职业语言也有随意的 一面。随意的一面是指在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或讲 稿上课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案或讲稿,照本宣科, 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 就要根据课堂情境做随机性的变化,临场发挥, 或调或改或增或减。
3
.
一、教师职业口语的含义
教师职业口语(教师口语)是指教师在日常 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行业用语,是用标准的或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工作 用语。它包括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口语、 教育口语,也包括与教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口语, 即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系列口 语表达方式与口语技能、技巧。
幼师口语沟通技巧ppt课件

任让务孩 子 做 选 择选 择
该穿衣服了
穿这件绿色还是那件红色 的?
来吃晚饭了 别咬人 该刷牙了
今天是坐在爸爸旁边还是坐在妈妈旁边吃晚饭 牙齿痒了吧,来咬咬苹果吧
你想自己挤牙膏呢还是我挤呢?
当孩子的习惯性回答是”不“的时候,让孩子做选 择注意选项的先后顺序对选择有影响,孩子通常会 选择前者。
44
41
第三节 促进有效沟通的方法
三、其他沟通技巧
1、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2、给孩子一个台阶 3、鼓励孩子善用身边的资源 4、重视幽默的力量 5、以退为进
第三課 語言溝通
亲职学习多面体(学前篇)
42
1、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当孩子不肯服从某个要求时,老师可 以围绕这个要求的最终目的,在方式上或 数量上给予孩子一个选择,给孩子的抗拒 情绪设一个缓冲区。
一正确引导1将幼儿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教师可以带孩子观察春天里各种花鸟鱼虫的变化2可以让幼儿好奇的小船驶入知识的海洋将幼儿的好奇变成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2021精选ppt92第三課亲职学习多面体学前篇43二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1要欢迎并鼓励幼儿提问不能对问题臵之不理2回答问题要有启发性对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回答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题3对孩子暂时不理解的一些问题不必勉强解释4对一些拿不准不知道的问题教师不可含糊其词要如实告诉幼儿?不知道等查查书再告诉你
38
3、学会将球抛回给孩子
• 如: • 孩子问:“老师,雨是从哪里来的?”老
师会想着要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答案。其实 ,当孩子问你问题时,有时可以不要急着 告诉孩子答案,可以把球抛回给孩子。这 时老师可以说:“这是个有趣的问题。那 你是怎么想的?”可能孩子会很乐意告诉 你他的理解。
39
4、装装小糊涂或者故意充当“弱者”
教师口语训练课件(精编课件).ppt

我感谢石、斯、施、史四老师。
精品课件
n和l
1、错误描述
n读为l;l读为n;n和l混读
精品课件
实训一 发声技能训练
精品课件
一、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代
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二、人体发音器官(参照图形)
动力的源泉:肺和气管 主要振动体:喉头和声带 主要共鸣腔:口腔和鼻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用气发声训练 “气乃声之本、气动则声发 ”
1、吸气训练:急吸缓呼、深吸缓出。 要领:扩展两肋、小腹微收,将气吸收
2、正音训练:发音方法不同
n: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后端,舌尖带舌面往上粘,开口度
小,气流往后送
l:舌尖接触上齿龈的前端,舌尖带舌面往下拉,开口度
大,气流往下压
练习要点:音—字 保持发音方法不变
3、记音训练
掌握n和l 的常用汉字: p27常用字表
加强练习:p25——32练习
4、绕口令练习
精品课件
(1)念一念,练一练,n、l的发音要分辨。 l是边音软腭升,n是鼻音舌靠前。 你来练,我来念。 不怕累,不怕难,齐努力,攻难关。
精品课件
3、补气练习: (1)数数练习:一二三四五六七 (2)长句练习: (3)诗歌练习: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精品课件
四、共鸣控制训练 要领:气息下沉,两肋打开,喉部放松,胸部自然 ,声
音通畅,可挂于前腭,使发出的声音明亮、结实、圆润清晰。 1、口腔共鸣训练 (1)牙关练习:ai、ei、ao、ou (2)竖起后咽壁练习: i、u、e、o (3)声束冲击练习:ba、bi、bu、pa、pi、pu、ma、mi、
幼儿教师口语课件完整版

幼儿教师口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的第三章“幼儿教育中的沟通技巧”以及第四章“教师语言表达规范”。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调、词汇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不同情境下的教师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手法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提高与幼儿的互动效果。
2. 学习并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通过实践演练,增强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教学重点:掌握教师语言表达的规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卡片、小道具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沟通技巧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规范,给出具体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教学场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口语2. 内容:第三章:幼儿教育中的沟通技巧第四章:教师语言表达规范重点:语调、词汇、互动、表达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段关于“春天来了”的幼儿教学故事。
2. 答案:(1)沟通技巧:语调亲切、用词简单易懂、耐心倾听、肯定鼓励、适时提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了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技巧,但部分学生仍存在表达不清晰、语调不够亲切等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可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幼儿教育领域的知识。
幼儿教师口语电子课件

幼儿教师口语电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了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需的口语表达技巧和策略。
包括课堂指令用语、提问技巧、评价用语、情景模拟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场景中运用口语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3. 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的理解,提高与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幼儿教师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课件、投影仪、音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口语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等。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实例为例,分析幼儿教师在各种场景下的口语表达方式。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教学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口语技巧进行表达。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口语表达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技巧2. 内容:a. 口语表达基本原则b. 口语表达技巧c. 实践场景模拟d. 课堂互动与讨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幼儿教学场景的口语表达脚本。
2. 答案示例:a. 课堂指令用语:请小朋友们排成一排,我们要去户外活动啦!b. 提问技巧:谁能告诉我,春天有哪些花开了呢?c. 评价用语:你真棒!能回答出这个问题,老师给你点赞!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场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技巧。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了解幼儿心理,提高与幼儿的沟通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如幼儿园实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恰当性
提出的目标是否恰当决定着鼓动语的效用。目 标恰当性体现为:①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一 致;②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匹配。
3、适时性
配合其他教育活动(表扬、批评、说服与启迪) 运用;在比赛或集体活动开始前或结束后运用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六、鼓动语的类型
么?这样做有何作用? (2)刘老师有没有使用批评语? (3)为什么能使学生比较愉快的认错?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 ----谈话交流(一)
二、教育语言综合运用案例分析 1、集体谈话中教育语言的综合运用 (1)话题要有代表性 (2)面向所有学生,善于调动学生中的积极因素, 避免顾此失彼 (3)多用肯定性评价,慎用否定性评价,掌握批 评的分寸与尺度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二、运用表扬语的要求 1、真实性原则 (1)表扬的事实准确 (2)教师的感情真诚 (3)表扬的语言恰当 2、公正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1)体现为重过程、重努力、可仿效 (2)体现为掌握度的分寸,既不能不足,也不能滥 5、发展性原则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三、表扬语的类型 1、表扬学生的特质 指对学生言行中表现出的个人良好的素质 和智力进行表扬。 2、表扬学生的努力 指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程度和所运用的 策略进行表扬 3、表扬行为的结果 指对学生学习生活中行为结果的表扬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六、鼓动语的类型
2、启发式 上早操时,班主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她班学生的队伍不
整齐。于是她走到一个学生旁边,悄悄说: “咱们的队伍不整齐,但老师知道你自己能 站好,是不是?”学生点了点头。以后,该 班主任每天都到一个学生身边,跟他悄悄说 上几句话,没过多久,这个班的队形就不用 操心了。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第五节 批评语
三、批评语的类型(具体方法) 4、幽默法 5、宽容法 (看P229示例) 为什么示例中老师采用宽容的批评方法 教育学生能够奏效? 运用宽容法批评需要哪些条件?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 ----谈话交流(一)
一、教育语言综合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灵活性原则
2、肯定评价为主原则
要尽量发掘学生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慎用批评语。批评时,要结合启迪语加以引导, 运用鼓动语进行激励。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六、鼓动语的类型 4、号召式 辅导员:我们这次主题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很有意义。我相信大家能从这次活动中受到 教育,得到启发。队员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比一比谁的行为习惯最符合 《小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比一比谁的行动最快,进步最大, 我希望大家都争气。
第五节 批评语
一、批评语的内涵和作用 1、内涵:是指教师指出学生个体或群体存在 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对其危害性进行分 析,并要求改正的教育语言。 2、作用: 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帮助学生 健康成长
1、夸奖式
于永正老师借班上公开课,请到一位叫何超的 同学朗读课文。何超不是丢字就是添字,不是读错 就是把句子读断。但他不怕错、不气馁,当着那么 多听课老师的面,竭尽全力地去捕捉每个字,大声 地念每个字,在于老师的指导下,终于读下来了。 于老师说: “何超,你真是好样的,有了这种顽强 的精神,何愁超不过别人。”课间,何超坐在位子 上,一字一字地大声读课文,于老师劝他 “放松放 松”,他说:“我要读书。”第二节课,于老师又 给了他一次朗读的机会,他竟然较流畅地朗读完了。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有一个心理试验,将学生分成四组:表 扬组、鼓励组、批评组与忽视组。施以同一 教学内容,教师分别按组给予学生表扬、鼓 励、批评与忽视。
一个学期下来,测试成绩为: 鼓励组第一,表扬组第二,批评组第三, 忽视组最差。 这个实验说明,鼓励的效果最好。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五、运用鼓动语的要求 1、期望性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小学生梦瑶拾到一个钱包,发现里面除了 现金还有工作证等,便根据工作证上的单位, 通过114联系到失主,将钱包物归原主。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在班上表扬了梦瑶。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会怎样表扬梦瑶?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四、鼓动语的内涵和作用 1、内涵:是在学生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时, 表达对他们的信赖和期待,鼓动他们树立信 心、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教育语言,也是 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激励他们向更高目 标迈进的教育语言。 2、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第五节 批评语
三、批评语的类型(间接批评具体方法)
1、榜样法 2、肯定法
(看P227示例《四块糖果》) 示例中陶行知发现了犯错学生哪些闪光点? 他有没有直接批评学生?
第五节 批评语
三、批评语的类型(具体方法)
3、暗示法
一次自习,有学生心不在焉,东张西望, 看到邻桌同学有本封面精美的书时,便调过头 去问: “你这本书在哪里买的?我也想买一 本。”这话给正好走到他身边的老师听到了, 老师轻轻地对他说:“我劝你最好别去买了, 因为看着这种书,就会有同学会借口跟你搭腔 影响学习的。”
六、鼓动语的类型
3、激将式
仇汉江老师班上有一位学生特别喜欢下象棋,但英 语成绩却一直不如人意。他多次和仇老师较量棋艺,但 从未赢过。有一次,仇老师故意输给了他,他的信心倍 增,说他还能赢。仇老师说:“你能下出这样的好棋, 就一定能学好英语,等你的英语成绩上来了,我再和你 下。”他表现出畏难情绪,仇老师又鼓励他说: “一 个能下好棋的人,就一定是聪明人,而一个聪明人就一 定能学好英语。以前你是没有把学英语当成一回事,所 以你没有学好,现在你把学象棋的劲用到学英语上去, 还有学不好的道理吗?”后来他果真把对下象棋的自信 心迁移到学习英语中去,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五节 批评语
二、运用批评语的要求(应遵循原则) 3、引导性原则 (1)使学生明白“错在哪里” (2)分析危害,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能错” (3)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错” (4)让学生明白今后应当怎么去做
第五节 批评语
二、运用批评语的要求(应遵循原则) 4、针对性原则 (1)要明确此次批评时针对什么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要研究造成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教育 (4)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缺点而批评全体学生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 ----谈话交流(一)
二、教育语言综合运用案例分析 1、个别谈话中教育语言的综合运用 (1)有的放矢,不泛泛而谈 (2)善于沟通,注意倾听 (3)选择安静无人的场合,不随便外传谈话内容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 ----谈话交流(一)
阅读P235-236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示例中班主任刘老师与学生谈话前做了什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一、表扬语的内涵和作用 1、内涵: 是对学生个体或群体在成长中所表现出来 的良好的思想品质、言语行为给予肯定性评 价的语言。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
第四节 表扬语和鼓动语
一、表扬语的内涵和作用 2、作用: (1)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激发他们发 展自己、完善自我的要求。 (2)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哪些思想品质和道德行 为是正确的,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 取向。 (3)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他人、学习他人的良好 心态,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第六节 教育口语的综合训练 ----谈话交流(一)
有印痕的书该发给谁?
开学第一天,周老师在分发新课本时注意 到有几本书因为包装捆绑过紧,被勒出了深深 的印迹。他知道这几本书如果不加以处理就分 发,肯定会出现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教 育谈话:……
请帮周老师设计教育方法和教育语言。
第五节 批评语
二、运用批评语的要求(应遵循原则) 1、尊重性原则 (1)批评前,搞清事情原委。 (2)批评中,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允许 辩解;批评就是论事。 (3)批评后,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不旧事重 提。
第五节 批评语
二、运用批评语的要求(应遵循原则) 2、适当性原则 (1)批评时机的适当 (2)批评地点的适当 (3)批评语言的适当